華潤啤酒三季銷售優於主要競爭對手,未來還有工廠要關閉

2020-12-23 界面新聞

記者 | 吳容編輯 | 昝慧昉

近日在接受券商調研時,華潤啤酒管理層透露了公司業務發展的最新狀況。作為港股上市公司,華潤啤酒此前並未對外發布公司季報。

公司管理層預計,華潤啤酒在2019財年和2020財年的銷售將分別同比增長6.4%和6.3%。2019財年三季度的銷量增長優於主要競爭對手青島啤酒和百威亞洲——二者同期分別下降了5.9%和6.5%。

從具體產品線看,華潤啤酒旗下高端啤酒在2019年前三季實現了兩位數銷售增長,中端啤酒則錄得單位數增長。

這得益於華潤去年對喜力啤酒中國業務的收購。公司在整合喜力業務之後,將採取雪花Snow和喜力品牌的雙品牌戰略,進一步擴大高端啤酒業務的增長。

此外,管理層還表示,預計將繼續關閉表現不佳的工廠,以優化產能並提高2019-2021財年的產能利用率。

事實上,從2017年起,華潤啤酒開始關閉產能利用率不高的工廠來提升利潤。公司財報顯示,2017年其工廠總數由2016年的96家減少至91家;2018年,它進一步加快了關廠的速度,當年關閉工廠13間。截至目前,華潤啤酒擁有80家工廠,其中華潤啤酒工廠77家、喜力工廠3家。

華潤雪花啤酒生產線。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按歐睿諮詢的數據,中國啤酒整體銷量自2013年達到頂峰後開始下滑。啤酒銷量下降是多方面原因作用的結果,包括消費升級,主力消費人群基數變少,人口紅利消失等。同時,啤酒的替代產品(洋酒、預調酒以及飲料等)日益豐富。

縮減產能和高端化,成為近年來啤酒企業在華發展策略中的關鍵詞。

不止華潤啤酒,它的競爭對手也都在關閉旗下工廠。公開資料顯示,百威在2016年-2017年關停了8家工廠;嘉士伯2017年一年中就關閉並處理了17家工廠;2017年以來燕京啤酒也頻發公告宣布關停部分工廠;珠江啤酒也於2017年3月關閉生產低端瓶裝啤酒的汕頭工廠。

在高端化布局上,華潤啤酒去年推出高檔的「匠心營造」和中檔以上的勇闖天涯superX新品。今年4月,又推出中高端產品馬爾斯綠啤酒(MARRSGREEN)。

公司執行董事兼CEO侯孝海在2019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目前雪花啤酒大概佔15%的市場份額,收購喜力的主要戰略目的在於藉助其12元到15元之間的價格細分,在高端市場上獲得至少佔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甚至超過競爭對手。

和華潤啤酒的做法不同,青島啤酒的高端化策略則更多體現在推新節奏和推廣力度上。

東興證券的一份研報指出,青島啤酒近年來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新產品布局;另一方面,通過紐約時裝周、音樂節、啤酒節以及足球聯賽贊助等方式,增強品牌活力,拉近與新生代消費者距離。

被嘉士伯收購後的重慶啤酒,則是藉助嘉士伯豐富的產品矩陣,來加速推進高端化。界面新聞不久前報導過,重慶啤酒在今年前三季度,高、中、低檔產品分別實現收入增長5.41%、6.75%和0.33%。上半年,它推出了新品「醇國賓」,用來進一步擴充中高端產品線。

相關焦點

  • 高端啤酒市場競爭激烈,華潤雪花啤酒用亮眼成績突顯黑馬潛質
    本次疫情持續時間較長,使得業績受到較大影響,餐飲和夜場渠道此前兩個月基本上處於關閉狀態。「3月中旬部分地區餐飲逐步開放堂食,但消費微小,夜場目前仍在關閉。不過到夏季,啤酒的銷售依然會很旺,天氣和消費習慣不會改變,啤酒是酒類的主角。」此前,百威亞太(01876.HK)也在財報中預計疫情會造成較大損失。
  • 四年關閉30家工廠,華潤啤酒「割肉」之路還要走多久?
    投稿來源:酒訊7月份的尾巴上,啤酒行業龍頭企業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啤酒)很快就要迎來快節奏的關廠計劃。該公司日前的公告稱未來每年關閉三家工廠,引來輿論一波熱炒。酒訊就產能利用率低以及高端化戰略等問題聯繫華潤啤酒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並沒有收到對方任何回復。未來每年關閉三家工廠近日,華潤啤酒表示,未來平均每年關閉三家工廠,關廠計劃的詳細內容會在8月下旬的業績公告中對外明確。
  • 雪花啤酒高端化戰略遇冷一年關13工廠 母公司華潤啤酒淨利下滑17%
    公開資料顯示,華潤啤酒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潤集團」)屬下的啤酒上市公司,專營生產、銷售及分銷啤酒產品。2015年,華潤啤酒進行業務重組,轉型成為專注發展啤酒業務的企業,公司名稱也由「華潤創業有限公司」(「華潤創業」)更改為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
  • 華潤啤酒CEO透露整合喜力中國新進展,這樣評百威亞太暫緩IPO
    同時公司開始推動喜力在全國的交叉銷售,產品逐步在全國各個地區上市,目前上市進展比較順利。此外,對工廠的接收目前來看是最平穩的,下一步還會繼續加快對工廠和銷售的整合速度。一是要加快對市場的整合速度,二是要提升整合質量。
  • 百威剝離700億業務 華潤啤酒能否突圍「三國殺」?
    有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國內啤酒行業產業升級的快慢和競爭格局的演變是影響行業利潤的主要驅動。  年報顯示,在國內啤酒銷量穩居第一的華潤啤酒連續三年營收增速緩慢,營收一直在300億量級,淨利潤也連續三年在十億量級徘徊,此外營業利潤連續三年下滑,2018年營業利潤大幅下滑23.32%。
  • 華潤雪花啤酒侯孝海:堅持去產能提質增效 推動高質量發展
    未來的工廠關閉是常態化的關閉,和大工廠的建設和專業化建設同步。"去年底,曾同時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和哈佛商業評論採訪的侯孝海早有全盤規劃。關央企工廠難上加難"感謝這些離開的人,他們為雪花啤酒贏得了未來發展更大的機遇和能量。如果雪花啤酒將來和現在發展不錯的話,軍功章絕對首先要頒給他們。"
  • 百威、華潤、青島……誰能成「啤酒大王」?
    因此啤酒廠商之間的競爭,更多在於銷售渠道的拓展和產能的提升。 2013年,在當年全國啤酒銷量見頂以後,五雄爭霸時代正式拉開帷幕。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的轉換,使得整個行業的競爭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形成五大啤酒勢力,開啟了中國啤酒市場群雄逐鹿的時代。
  • 華潤啤酒收購喜力背後:中國啤酒要引進來 再送出去
    近年來,隨著各大啤酒品牌的積極轉型,行業開始轉向追求高端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向,以求得在市場佔有率和業績上的持續增長。新的戰略面前,如何邁出這關鍵一步,實際遠非那麼簡單。不少觀點認為,中國啤酒品牌的高端化、國際化還有不少路要走。
  • 華潤啤酒攜手渠道夥伴決戰高端 侯孝海信心滿滿提出五年超越對手
    1、 過去三年幹了5年的事情華潤雪花的「3+3+3」戰略起步於2017年,每個「3」指的是三年。侯孝海制定的這個9年戰略,是有他自己的思考:啤酒的中高檔、高質量化越來越成為主要趨勢,如果我們還在做價格和促銷的戰略,那我們將來會沒有競爭能力,我們也沒有競爭資格。
  • 專訪:華潤雪花啤酒穆宏
    主持人:華潤整個啤酒營銷重點是在哪個地區呢?    穆宏:華潤分布在全國三十幾個工廠,除了有工廠之外我們也在其他地區拓展雪花這個品牌,應該說所有的省份我們都覆蓋了,沒有一個省份沒有雪花啤酒。    主持人:您現在是在紅區,那麼白區市場有沒有重點?
  • 併購喜力效應初顯 華潤啤酒高端化邏輯不改
    侯孝海說,放開後啤酒行業未必會出現補償性消費,但市場銷售會恢復正常,向中高端發展的趨勢也不會發生改變。  淨利增逾三成  關廠、併購整合與高端化,是華潤啤酒過去一年的關鍵詞。  繼2018年關閉13家啤酒廠後,華潤啤酒2019年又關了7家啤酒廠。
  • 華潤雪花百威英博上演龍虎鬥 中國高端啤酒市場競爭加劇
    華潤雪花、百威英博上演「龍虎鬥」  長江商報消息華潤啤酒百億回購雪花49%股份,中國高端啤酒市場競爭加劇  □本報記者 尹永光 實習生 範維雅  本月初華潤啤酒(00291.HK)宣布以16億美元收購南非米勒所持華潤雪花49%的股權後,中國啤酒市場將正式迎來華潤雪花和百威英博的「雙雄對決」。
  • 華潤啤酒侯孝海:「刀尖向內」關廠,才能更好的提升效率
    企業要想有大發展,就必對標先進的企業,華潤雪酒的參照物對標是百威和嘉士伯,要想趕超它們,就要不斷的優化產能、提升產能效率,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擁有更多的主動權和成本優勢,因此,華潤啤酒CEO侯孝海把「刀尖向內」開啟了一場大變革,不斷的關閉落後產能,開啟新的產能優化,這樣做的目的是提升生產的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管理的水平、提升人員的專業能力。
  • 青島啤酒:雖然正在向好,但改善程度不如競爭對手
    Marsfer8月28日盤後,青島啤酒(SH:600600)發布2018年中報。總的來說,我認為這份中報差強人意:公司確實在改善,但進度落後於競爭對手。下面具體展開說。改善歸改善,但相對於競爭對手而言,青啤的改善步伐或許有點緩慢了。華潤啤酒(HK:00291)今年同期銷量621.3萬千升,下滑1.5%,但營收增長11.4%,淨利潤增長28.9%。
  • 侯孝海帶領華潤啤酒在高端化之路上闊步前行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侯孝海在會上表示,要「凝聚在一起、決戰高端、賦能夥伴、發展未來」,吹響了新一輪的進軍號角。一是「戰高端」,讓高端產品的銷量能夠接近主要競爭對手或行業內量大的對手。二是「提質量」,將所有生產、人力、財物都在質量方面得到快速釋放和再次升級,一年更比一年強。三是「增效益」,明年、後年會更好。 再者,未來第三個「3」,是要做高端制勝、卓越發展。一是「贏高端」,爭取在2025年,讓公司的整個高端能量超過現在的價值。二是「雙對標」,跟國際一流的公司對標。
  • 【財報】青島啤酒:雖然正在向好,但改善程度不如競爭對手
    8月28日盤後,青島啤酒(SH:600600)發布2018年中報。總的來說,我認為這份中報差強人意:公司確實在改善,但進度落後於競爭對手。改善歸改善,但相對於競爭對手而言,青啤的改善步伐或許有點緩慢了。華潤啤酒(HK:00291)今年同期銷量621.3萬千升,下滑1.5%,但營收增長11.4%,淨利潤增長28.9%。
  • 收購喜力中國 華潤啤酒邁出國際化的第一步
    在完成收購喜力中國這個中國啤酒史上最蔚為可觀的壯舉之後,華潤啤酒其實也給自己提出了一個全新挑戰,既要打好雪花這張中國牌,又要打好喜力這張國際牌,這對於缺乏國際市場經驗的華潤啤酒來講不啻是一場巨大的考驗,華潤啤酒將如何玩轉左右手的這兩手牌?帶著對華潤啤酒未來發展的諸多關注,經過一年多的時間,華潤啤酒CEO侯孝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向外透露了收購喜力中國戰略。
  • 操盤喜力的華潤啤酒半年賺20億!CEO說決戰高端的重大機遇來了
    來源:小食代文:番茄在一場曾重創啤酒消費的疫情發生後,華潤啤酒(00291.HK)認為,決戰高端和追趕對手的好機會來了。侯孝海在會上表示,該公司在上半年分別關閉了位於湖南和吉林的一家啤酒廠,並順利完成了員工安置工作。據其介紹,在緩解了產能負擔和產業結構矛盾的問題後,產能優化已非華潤啤酒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這方面仍有繼續提升的空間。「我們現在(把產能優化)叫做常態化、日常化的管理。」侯孝海透露,目前很難預測未來會繼續優化的工廠數量,但大規模的產能優化規劃基本沒有了。
  • 啤酒行業分析:「雙寡頭」競爭格局,精釀啤酒興起,多元化發展突破...
    根據華潤去年的經營數據顯示,2017年華潤啤酒銷量為11.8百萬千升,年產能為22百萬千升,營業額為297.3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75億元。然而在亮麗的「業績」背後,華潤的毛利率卻只有33.7%,與青島啤酒的40.64%尚存一定差距,與國內高端啤酒龍頭企業百威更是差距甚大,這意味著在高端啤酒領域華潤啤酒較競爭對手仍處於弱勢。
  • 華潤啤酒的盈利為何扳不倒青島啤酒?
    從本期財報數據來看,華潤啤酒在高端市場的布局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同時公司繼續在推動優化產能布局,今年上半年繼續關閉低效工廠,收購喜力中國後新增4間啤酒廠,截至2019年6月底,華潤在中國內地運營80間啤酒廠,年產能達到2160萬千升,較去年底2100萬千升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