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頭肉、醬牛肉、羊雜湯,北京人都好這一口兒!饞!

2020-12-12 騰訊網

新朋友點標題下方「北京這些事兒」免費訂閱

北京人愛吃肉,一提到肉,北京人常吃的就是豬、牛、羊肉。

豬肉,北京人常吃的是燉紅燒肉,裡面再加上元寶蛋就更完美了。牛肉,常常是土豆燉牛肉。羊肉,就不得不提老北京銅鍋涮肉了。但是今天,咱們說說豬、牛、羊三肉的另外吃法,同樣是北京人都偏好的。

▼▼▼

豬頭肉

北京人愛吃豬頭肉,逢年過節吃豬頭肉。二月二專門要吃豬頭肉,平時吃燒餅夾豬頭肉,喝酒來盤兒豬頭肉下酒。

老舍先生不止一次寫到老北京的豬頭肉:「釣完魚,野茶館裡的豬頭肉,滷煮豆腐,白乾酒與鹽水豆兒,也能使人醉飽。」

北京人是怎麼吃豬頭肉的?過去,北京的副食商店裡一般都有售賣。

那時候,作為一種下酒的葷菜,對於許多賺錢不多但又很喜歡咂麼一口酒的老北京人來說,它即經濟又實惠,好吃還不貴,是不二的選擇。

過去北京的酒館酒鋪,下酒菜都是些窮人樂的小碟兒,炸丸子、煮花生、肉皮凍、炸小河蝦,當然豬頭肉是必不可少的。

豬頭肉的吃法很簡單,滷好的豬頭肉直接切片吃,或者蘸著醬油、醋、蒜等做成的蘸料,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

此外,二月二,北京有吃豬頭肉的風俗,有祈求保佑、吉祥如意等意義,豬頭肉可以用春餅卷著吃。

當然最受北京人歡迎的吃法是燒餅夾肉。燒餅烙的外焦裡嫩,表面的芝麻也多,裡面椒鹽兒足,熱燒餅中再加入豬頭肉,一口咬下去,肉仿佛化了,那叫一個香,解饞!

北京哪裡的豬頭肉好吃?

同福盛老北京醬肉

網友點評:建議買一塊兒好的肘子,再買一塊兒好的豬頭肉,切了,摻在一塊兒,美,太好吃了!

地址:西壩河西裡社區中心花園10號樓底商

羊雜湯

老北京的羊雜鋪大多由回民經營。起先回民在殺羊後並不吃羊下水。

但發現這些被遺棄的下腳料常被附近饑民煮食,隨後一些頗有頭腦的回鋪掌柜加以開發,就成了物美價廉的羊雜碎。

羊雜湯本是一道清真食物,對於老北京來說,也是太愛的小吃。現如今,在家裡也能鼓搗出不遜於老店的味道。

除了那幾道羊雜外,辣椒油、麻醬、大蒜末也是必不可少的,再來倆芝麻燒餅,這叫一個香哪!

所謂羊雜,是因為裡邊雜七雜八應有盡有,羊頭、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腸以及羊血等,故稱羊雜。

不要覺得這些都是上不得桌的食物,它們各有各的功效:如天花(羊腦)有健腦明目之功,尤其適合老年人和神經衰弱者;舌頭有壯身補血之能,最宜病癒者常食。

羊雜碎是由羊的心、肝、肺、胃、腸等原料混合燴制。製作羊雜碎還講究「三料」、「三湯」、「三味」。「雜碎三料」又分主料和副料,正宗的全羊雜碎之主料(又叫三紅)是心、肝、肺,下鍋的時候切成碎丁或薄片;三副料(又叫三白)是腸(生油的)、肚(生味的)、頭蹄肉(架碗充數的),下鍋時要切成細絲和長條。一碗羊雜碎,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

先將洗好的羊雜碎在鍋裡氽一下,把湯扔掉,再將雜碎蒸熟切好,重新入鍋添水放調料煮一下,盛到碗裡,這叫吃「清湯雜碎」。由於是蒸熟的,味沒入湯,食者味道全從對雜碎的細嚼慢咽中得。街巷鋪點、車站、路口小攤上多是新的雜碎時時不斷地往一個大鍋裡續,一鍋湯用文火常熬不換,甚至是這鍋湯經營者叫賣幾年就熬上幾年,湯稠如油,色釅如醬,過往食客買上一碗吃,這叫吃「老湯雜碎」。

「雜碎三味」說起來簡單,即一盤春意蔥蘢的香菜末兒,一盤紅燦灼眼的辣椒麵和一盤潔白晶瑩的食鹽。這是吃羊雜碎萬萬不能少的的三味調料。愛清香爽口的,喜辛辣熱麻,好鹹中得味的,都可根據自己的口味自行調兌碗中的湯。

北京哪裡的羊雜湯好吃?

老四燒餅

網友點評:羊雜湯貨真價實,味道清淡,自己加點豆腐乳和韭菜花會更好喝。

地址:西三環麗源路56號院

老回回小吃

網友點評:性價比很高了,羊雜很多,才八塊錢一碗。而且湯清不渾濁,一點都不羶。

地址:百萬莊北街9號(中國郵政對面)

醬牛肉

「掌柜的,您給來盤兒醬牛肉」,這是我童年時代在家門口兒的小酒館兒常聽見客人向掌柜的點的酒菜兒。為什麼北京人都愛點「醬牛肉」,絕對是因為醬牛肉的味道和口感都很好,特別是作為「下酒菜兒」。

老北京人都說這醬牛肉是「真下酒」,似乎沒有醬牛肉做下酒菜兒,喝酒就覺得少點兒「韻味兒」。而醬牛肉也可以作為一個下飯的葷菜,夾在烙餅或芝麻燒餅裡吃,越吃越覺得「香」!

提起五香醬牛肉,老北京人首先就會想到那著名老字號「月盛齋」。這是一家專門經營清真醬牛肉、醬羊肉的老字號店鋪,開業於清朝乾隆年間,老北京人不少人稱之「馬家老店」。

提起醬牛肉,老北京人還知道有一家著名的專門經營五香醬牛肉的老字號「復順齋」。據說這家老字號店鋪開業更早,是清朝順治年間在北京前門外「門框胡同」開業的。

復順齋的醬牛肉入口鬆軟、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肉香四溢、醇香掛口,人們爭相食之。我聽說歷代一些著名京劇藝術大師都喜歡吃復順齋的醬牛肉,如楊小樓、餘叔巖、馬連良、侯喜瑞等。可惜這家老字號早已停業了。

不用說著名的老字號店鋪,就是北京人自製的醬牛肉也非常好吃,有其獨特的技術和味道。牛肉,按老百姓說法就是做熟後「不出數」,因為五六斤生牛肉做熟的醬牛肉只有不大的一塊兒,所以如果自製醬牛肉,起碼要買5斤以上的生鮮牛肉,否則既「費火」又「費工夫」,不值。有人喜歡吃帶「肉筋」的醬牛肉,說吃著有「嚼勁兒」,我也有這種感覺。要使醬牛肉「筋」多,有朋友告知,買時要挑「牛腱子」,而且要挑「前腱」,那樣做熟的醬牛肉不僅口感好,而且色澤透亮誘人。對此我完全贊同。

北京哪裡的醬牛肉好吃?

張記醬牛肉

網有點評:醬牛肉非常美味,入口鬆軟、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肉香四溢。

地址:南新華街131號(虎坊橋北)

牛街年記清真熟食

網友點評:他家的醬牛肉鹹淡適中,再就上一塊兒主食,越吃越香!

地址:牛街輸入胡同19號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好看

相關焦點

  • 滷豬頭肉、羊雜碎、醬牛肉的做法
    北京人愛吃豬頭肉,逢年過節吃豬頭肉。 網友點評:建議買一塊兒好的肘子,再買一塊兒好的豬頭肉,切了,摻在一塊兒,美,太好吃了! 羊雜湯 這是吃羊雜碎萬萬不能少的的三味調料。愛清香爽口的,喜辛辣熱麻,好鹹中得味的,都可根據自己的口味自行調兌碗中的湯。單縣羊肉湯
  • 只屬老北京的特色美食,那叫一個香!
    老北京人酷愛豬頭肉,每次逢年過節都會切幾盤豬頭肉吃,通常的吃法作為主食是燒餅夾豬頭肉,喝酒時來一盤滷豬頭肉沾點醬油下酒。北京作家老舍先生就不止一次在他的文章裡提到豬頭肉。在以前豬頭肉在北京的副食商店裡一般都有售賣,那時候是作為一種下酒菜的葷菜,對於北京閒來無事喜歡砸麼幾口酒的老北京人來說,它不僅經濟實惠而且還常吃不厭,是不二的選擇。除了豬頭肉,老北京的羊雜湯也是一大特色。
  • 周末,帶您嘗嘗北京最好吃的醬牛肉!
    他們家的牛肉吃著有勁,雖說貴幾塊,但是買在了肉上,不是湯,一分錢,一分貨。火候,手藝都很重要。老字號,味道沒有改變,保持了多年的老傳統,必須給您推薦。他們家的羊雜湯幾乎每桌都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透著老北京的爽快。
  • 北京最好吃的清真醬牛肉
    ,今天就給您介紹介紹北京的清真小吃醬牛肉~聚寶源這家店很火,牛肉雖不是裡脊肉,但也很嫩,要買牛裡脊一定得趕早,每次路過牛街,不買點醬牛肉走就有點太可惜了!醬牛肉一盤半斤,味道挺好,老湯燉的,肉質非常爛。芝麻火燒,麻將味不濃,很厚很圓,沒有香味,就是夾肉吃才香。就上五香醬牛肉,地道。這一口就能讓你跪唱徵服。
  • 很多人喜歡吃豬頭肉,豬頭肉有什麼好處?向這裡看過來……
    豬頭肉看著肥,其實不然,不信你把肥的豬頭肉放在鍋裡熬油,你就會發現不會有多少油熬出來,這就說明豬頭肉富含蛋白質和膠原蛋白,吃吧,沒有問題,吃豬頭肉最好的方法是配點青瓜涼拌,一定要放點蒜,配著熱饅頭和剛出爐的燒餅,那真是活活美死,夾在燒餅裡吃那更是滿口生香欲罷不能。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吃豬頭肉?
  • 醬牛肉——張記醬牛肉
    這是一家開了多少年的老店,四九城內無人不知,外賣窗口那兒,剛到下班的點兒,長長的隊伍就排起來嘍。他家做的醬牛肉、醬牛腱子肉、牛頭肉、醬牛口條、牛蹄筋、牛肚、牛板筋、牛肉餅、火燒、羊雜湯,手藝不說是京城第一,也要算是京城民間第一了。
  • 童年的記憶,少不了豬頭肉
    童年的記憶,少不了豬頭肉。我印象中的集鎮上,有一家充滿了童年記憶的滷肉店(佔據了童年味道的一家老店),之前就是一個推車,裡面有今天提早滷製好的熟食,有肘子,豬頭肉,豬肚,豬肝,豬心,豬蹄子,豬尾巴,大腸,心肺……反正是豬身上的,從裡到外從頭到腳都有得買。
  • 豬頭肉的製作方法,豬頭肉配方,最正宗的豬頭肉技術
    滷豬頭肉我想大家都愛吃吧!豬頭肉是豬身上很重要的一部分,豬頭肉用來做成炒菜很美味,但是做成滷製品更是好吃入味,並且豬頭肉中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和人體必須的脂肪酸,豬皮膠質還有利於愛美人士的美容需要。學會滷豬頭肉可以擺個攤位,趕個早市夜市,資金多的可以開個門頭,只要味道做好了,自然引來源源不斷的回頭客。滷製豬頭肉的做法有很多,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口味愛好,下面我就大家分享一下我用了20年左右的滷豬頭肉的配方及製作流程。
  • 廣東臘豬頭肉、白豬頭肉、老湯黃狗豬頭肉、五彩豬頭肉、醬豬頭肉的做法
    將剔去骨的豬頭肉切成5塊,放入清水中,反覆刮洗,去盡雜物血汙後,放清水鍋中焯水20分鐘,再撈出洗淨;2、將焯水洗淨的豬頭肉放清水鍋中連同頭骨一起煮開,撇去浮沫,煮至五成熟。撈出稍涼,改棋子塊,湯倒入盆內澄清待用;3、另取淨鍋上火,加白糖炒成糖色,盛入碗內待用。接著將澄清的原湯放入鍋中,放入豬頭肉,加糖色、醬油、白糖、精鹽、紹酒調好色。
  • 豬頭肉很受歡迎,吃豬頭肉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壞處?
    豬頭肉在農村好多地方深受歡迎,豬頭肉比豬肉的味道稍微淡一些,也就是說油膩性不是太大,豬頭肉吃起來比較方便,只是製作比較麻煩。
  • 這幾天,北京人最愛的美食您吃幾樣了?
    這個假期您過得肯定忒舒坦,好東西沒少吃,酒沒少喝。下面撿幾樣北京人最愛的美食和您聊聊,看看您吃了幾樣呢?最後為您這幾天吃了的美食投上一票。涮羊肉涮肉,北京人叫支鍋子。下館子說「上個火鍋」,和說「支個鍋子」,是兩路人。涮肉用銅鍋兒,而且必須是紫銅掛錫。涮肉時以「上腦」、「三叉」為上品。
  • 這家火了十六年的醬牛肉,饞哭了許多鄭州人!
    丨買上一塊,讓盧師傅幫忙切好冷卻後的醬牛肉,外層帶著一點稍微發烏的醬色。切成薄薄的片,迫不及待入口,勁道的牛肉在唇齒間深度磨合,濃鬱的醬汁已滲透進肉裡,最終瀰漫在口中讓人回味無窮。嗯,確實好吃!這般美味的醬牛肉,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在有趣君的勤(si)學(chan)好(lan)問(da)之下,盧師傅說出了秘訣:一是好食材。每天早上四點鐘,夫妻倆準時起床,騎車去順城街選貨。買的是上好的牛腱子肉。去血的肉滷出來更鮮,吃起來也更有嚼勁。
  • 豬肉中,最好吃的6種下酒菜,豬頭肉僅排第二,它當第一沒人反對
    記得小時候在家,每次爸爸待客時,都會準備好多下酒菜,有豬頭臉,豬舌頭,豬肝,豬大腸,豬耳朵等等,聽起來不是那麼好聽,但做成菜,再精美擺盤後,沒有吃過的人,根本不知道它們是什麼肉,吃上一口,每一盤都特別好吃,爸爸和叔叔們說,這些是最好的下酒菜,醬牛肉都比不上。不知道豬肉中適合下酒的部位,你吃過幾種?
  • 又香又好吃15種豬頭肉做法,百吃不厭,嘗一口饞得流口水!
    將豆乾鋪底,豬頭肉覆蓋裝盆,淋上挑好的跺椒汁上蒸鍋,旺火上氣蒸10分鐘!炒鍋置油燒沸,在蒸好的豬頭肉上撒上大蒜粒,直接潑油淋上,撒上蔥花即成!嘿嘿,開吃混合調料後的豬頭肉、豆腐乾真面目——真的好好吃哦!流口水嗎?
  • 老西安常吃的羊雜湯,早6點開門就排長隊,20塊錢一碗真捨得給肉
    西安有不少傳統的特色美食,很重口味,像滷製涼粉,這一碗涼粉裡面放的調料有五六種,老西安甘之如飴,但是其他地方的人真的有些吃不慣。不過也有很多其他地方人也喜歡吃的美食,像羊雜湯,西安有一家羊雜湯店有30多年了,開在大皮院裡,它就是老李家雜肝湯。
  • 青島最出名的苦腸,百年老店祖傳三代,真正豬小腸,豬頭肉烤腸香
    青島人愛吃苦腸,在市區超市,市場裡的熟食攤子裡,都會有苦腸在賣,家常的吃法,拌圓蔥,蘸蒜泥,都是美味。青島有個以苦腸聞名的村子,城陽那邊,每次去毛公山爬完山,吃吃農家宴,一定會特意去傅家埠買點苦腸帶回來。這個村子裡,賣苦腸的店很多,最出名的,生意最好的還是這家。
  • 一碗正宗的羊雜湯,是陝西的最傳統,還是北京的更好吃,你怎麼選
    我想這的確是見仁見智,絕沒有統一的標準。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飲食習慣,雖然差距還是很大的,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在北京和陝西地區,羊雜湯就是一種人人都愛吃的一種美食,但是口味還是有所差距的,不知道大家更喜歡吃北京的羊雜湯,還是陝西的羊雜湯?
  • 【無肉不歡】私家醬牛肉(附28款風味醬牛肉)
    香料比不上滷品店裡的花樣繁多,滷湯趕不上老字號的年代久遠。不敢吹牛頂級,但是憑藉俺家也有些許年頭的老滷湯和耐心的滷製,這鍋醬牛肉那味道也是相當不錯的。醬牛肉這道菜應該算是大江南北都有的,一個地方一個特色,一個家庭一個味道。滷分為白滷,紅滷,黃滷,黃滷是加了黃梔子色澤泛黃,紅滷是加了糖色醬油類的顏色泛紅。那麼醬牛肉應該算是紅滷這類的。
  • 做羊雜湯最忌加這味調料,教你正確做法,湯白味美太好喝了
    做羊雜湯,羊雜不要直接下鍋煮,多加一步,湯白味鮮喝不夠說到羊雜湯,相信大多數北方人都再熟悉不過了,在冬季寒冷的清晨,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湯加上一個芝麻燒餅,這個搭配相信是很多北方人的最愛。小編也不例外,在這個季節,最饞的就是羊雜湯,每次去外面的小吃店吃羊雜湯都要多續上兩碗湯,因為真的是太好喝了,而且還因為續湯是免費的。隨著物價的上漲,現在小吃店裡的羊雜湯價格也漲了不少,我們這裡一碗羊雜湯裡面只有很少的幾塊羊雜碎,大多都是粉條,賣15塊錢一碗。
  • 北京人最愛的40盤涼菜!隔著屏幕都聞著香!
    北京人對吃這件事非常講究甭管是山珍海味還是家常便飯北京人都能給它吃出花兒來老北京人對主菜前的涼菜更是愛不釋口那咱今兒個就來聊聊,北京的涼菜! 4.生拌老虎菜北京人不太能吃辣,吃辣椒時都齜牙咧嘴的那個表情看起來就像是一直發威的老虎這道以青辣椒為主的涼菜也就得名老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