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浙江大花園 -
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走進江郎山
打造浙江大花園璀璨明珠
探索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
6月13日
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走進江郎山活動
將在浙江江山市隆重舉行
作為此次活動主會場所在地的江郎山
2010年作為「中國丹霞」系列提名地之一
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也成為江浙滬地區唯一一處世界自然遺產
江郎山到底有哪些神奇之處?
很多土生土長的浙江人可能也了解不多。
今天小編就用10張美圖,
帶你看懂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
江郎山是一座在自然科學和景觀美學上,
具有全球突出意義的風景名山。
是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6處組成地之一,
發育了中國丹霞地貌中,
最高大的礫巖孤峰和最壯觀的巷谷景觀,
被譽為神州丹霞第一峰和一線天之最。
江郎山代表了丹霞地貌形態發展,
演化過程的最後環節,
是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地不可或缺的卓越美景。
-
約1.35億年前,
江郎山周邊火山噴發形成大量巖漿巖。
這些巖漿巖被風化和流水侵蝕,
形成大量鵝卵石及碎屑物,
然後被流水搬運到江郎山地區,
沉積並埋藏到地底,
在高溫高壓環境下被壓縮成巖石。
後來由於地球板塊運動,
這些地底的巖石慢慢上升到地面,
並在此過程中被擠壓剪切,
相對堅硬和完整的巖石被保留為山峰,
形成赤壁丹崖,最終形成如今的三爿石。
-
江郎山是江山歷史上的重要地標,
是古代重要經濟文化線路「仙霞古道」上的突出名勝。
仙露古道行商走旅絡繹不絕,
使江郎山成為重要的風景遊賞和宗教文化活動地點。
歷代文人學者遊山所著之文,
是江郎山人文歷史內涵的重要構成。
有祝其岱、白居易、陸遊、
朱熹、徐霞客、鬱達夫……
等著名文人學者留有描述吟詠江郎山著作。
白居易就對此山喜愛有加,
留下了"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共煙霞"的詩句。
-
從巖石學角度看,
江郎山是丹霞地貌發育老年期的典型代表,
其周邊地區的白堊系紅層多被蝕為低地,
但其三爿石卻依然挺立高聳。
這是因為三爿石中輝綠巖、
安山巖和橄欖玄武巖的巖脈侵入方巖組,
起到了類似於混凝土中的鋼筋進一步加固的作用。
這種現象在國內外丹霞地貌中是罕見的,
值得從巖石學角度認真研究。
-
從地貌學上看,
江郎山地區最近地質時期仍有地殼上升現象,
可能屬於地臺活化現象。
可以說三爿石是「二世同堂」或「三世同堂」
甚至是「四世同堂」的見證產物。
江郎山丹霞地貌這種——
發育演化階段上的複雜性和獨特性,
值得從地貌學上作進一步研究。
根據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
提名地必須是代表地球歷史重要階段,
包括生命記錄、地形演變過程中,所進行的——
重要地質過程,或具有地貌或地形特徵的突出範例。
而江郎山丹霞地貌的巖性、構造、盆地發育、
消亡、造貌過程反映的地質史,
代表了地球歷史的重要階段;
它是丹霞地貌類型中的突出範例,
代表了丹霞地貌的特殊發育階段。
-
江郎山丹霞地貌集奇、險、陡、峻於三石,
聚巖、洞、雲、瀑於一山,
雄偉奇特蔚為壯觀。
其中以三爿石峰叢、一線天巷谷和三爿石,
構成的丹霞石牆最具特色。
三爿石「雄奇冠天下,秀麗甲東南」;
小弄峽被地質專家勘定為「全國一線天之最」。
因此江郎山具有最顯著的自然現象,
和特殊的天然美景。
-
從景觀美學而言,
江郎山自身所決定的美學特點、
眾多景觀要素的有機組合,
是通過審美意境反映出來的。
中國傳統山石美學觀,
通常把自然景觀的形象美概括成——
「雄、奇、險、秀、幽、奧、曠」七大類,
江郎山美學景觀可以用「奇」來概括。
這種「奇」又可分奇險、奇秀、奇古、奇幽。
險、秀、古是對江郎山景觀的實體而言,
幽是對實體圍合的空間及其環境而言。
-
2006年12月,
江郎山啟動世界自然遺產申報工作;
經過3年時間,
江郎山開展了一系列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作;
2010年北京時間8月2日凌晨5點,
在巴西利亞世界遺產大會上,
「中國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聯合申報的江山江郎山名列其中,
其總面積共11.81平方公裡,
核心區6.1平方公裡,
緩衝區5.71平方公裡。
-
依據《江郎山世界遺產提名地保護與管理規劃》
《江山市城市總體規劃》
《江山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江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等規劃,
江郎山世遺保護中心從土地利用、道路交通、
旅遊發展、社區與人口等方面,
通過完善景區硬體基礎設施、提升景區周邊環境、
開展景區智慧化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等方式,
對江郎山開展全方位保護與管理,
不斷提升江郎山世界自然遺產品牌形象。
文化和自然遺產是先祖和大自然
帶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走進江郎山
活動的舉辦正是為了
助推自然保護地工作
增強全社會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意識
促進世界遺產和風景名勝區的利用保護
把我們的家鄉浙江建設成美麗的「大花園」
精彩活動即將接踵而至
敬請期待哦
來源:浙江去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