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現代裝甲車的附加裝甲:以色列著手研發後,成美國參考標杆

2020-12-18 騰訊網

裝甲車由於生來裝甲防護力偏弱,反而造成大家的習慣性盲區,很多工程師思考的不是如何讓裝甲車存活更久,而是讓坦克如何更厚。

直到2004年爆發的巴以衝突,在路邊炸彈、RPG的招呼下,一周之內以色列損失了數輛M113裝甲車,造成數十人傷亡。至此,以色列才開始為裝甲車著手研發被動與主動附加裝甲,還成為了美國的參考標杆。

一、以色列的痛

由於阿拉伯國家在上世紀60/70年代大規模進口蘇式裝備,造成屢戰屢勝的以色列對蘇聯生產的武器產生天然的蔑視。但以色列人也沒有想到,都進入了21世紀了,自己還要使用蘇聯在1947年生產的裝備。

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巴以衝突中,慌亂無措的以軍下令前線的所有M113裝甲車全部撤回,並連夜將庫存裡的重型裝甲車出庫運往前線。

這些所謂的「重型裝甲車」其實就是用T55和T64坦克的底盤加裝了艙室。這些底盤都是從幾次中東戰場上繳獲而來,修繕一下,改裝成混搭裝甲車供後備部隊使用。

沒想到在21世紀的城鎮戰中,製造於20世紀中期的「老兵」竟然會被以色列這樣全套美式裝備的軍隊使用。

二、EAAK附加裝甲

2004年,擁有充分實戰經驗的以色列痛定思痛,開始大力發展一系列(涵蓋坦克、裝甲車)主動、被動附加裝甲,提升裝甲目標的防護水平。

目前來說,拉斐爾公司設計的EAAK附加裝甲套件是最具代表性的。該公司專門為以色列海軍陸戰隊裝備的AAV7A1兩棲突擊車,研發了一套外掛被動裝甲套件,型號為EAAK。這套裝甲全重2噸,由70組薄鋼板組成的中空裝甲箱構成。

EAAK以波浪型結構安裝在AAV7A1的車體兩側、前部斜面、車頂和蓋板,內外二層裝甲間距為17釐米左右。它能夠在零距離抵禦12.7毫米穿甲彈(能夠抵消95%的動能);300米內射來的14.5毫米穿甲彈(能夠抵消95%的動能);以及頂部15米外射來的155毫米高爆彈破片(能夠抵消99%的動能)。

除了防護能力加強之外,AAV7A1在進行渡水作業的時候,EAAK還有增加浮力的效果。

AAV7A1兩棲突擊戰車雖然已經被美軍淘汰,但其市場廣闊,曾出口到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等裝備的AAV7A1,都選擇使用EAAK增強防護力,可以說這套附加裝甲造價雖然不高,但有廣闊的市場。

三、美以合作的TUSK

美國雖然用不上EAAK,但他們大量裝備著M2「布萊德利」裝甲運兵車。通用公司早在1995年就為裝甲車開發過反應裝甲套件,可惜叫好不叫座。

項目沒有得到美國防部的預算通過,因為美軍認為附加裝甲可以讓M1坦克獲得更為永久的增強裝甲,而不是為裝甲車提供零散防護能力。

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徹底改變了美國軍方的觀點,被路邊炸彈、RPG反覆教育的美軍開始為裝甲車提供附加裝甲,並加快了「史崔克」、「斯特賴克」這種新世代裝甲車的服役步伐。

通用動力公司在重點參考了拉斐爾公司研發的ERA反應裝甲套件後,開發了BRAT系統,每輛M2可以安裝96塊附加反應裝甲。為了防止侵權,生產線由以色列和美國各負責一半。

BRAT系統獲得好評後,M1主戰坦克也開始了裝甲改良計劃。在伊拉克,美國坦克主要被反坦克武器命中側面和後面,裝甲防護最強的正面反而很少受到攻擊。

這些被攻擊的坦克雖然大多數經過修理後,很快就可以返回戰場繼續執行任務,但駐伊美軍的訴求還是傳到通用動力公司。

通用根據戰場上的數據,以BRAT系統為藍本,研發出一套城鎮生存套件TUSK,來增加坦克在城鎮區域戰鬥的生存能力。

TUSK主要增加了M1側面反應裝甲,車體後部和炮塔四周的欄式裝甲。外形上最醒目的是輔助機槍防護盾。機槍防護盾能在機槍手探身車外時防護其肩部以下部位。

TUSK為了降低價格,整套裝備完全採用現貨市場組件,可以由野戰維修單位直接改裝,無需將M1返回工廠。套件也可以由後勤維修車輛直接卸下換到別的車上,節省了很多費用。

金屬的機槍防護盾並不利於實戰,因為很多時候操作人員需要觀察戰場四周形勢,那個小小的觀察孔很明顯限制了觀察範圍。

於是另一款透明防護盾也應運而生。其主要材質是防彈玻璃,目前有M1、M2、史崔克裝甲車和悍馬都安裝了透明版的機槍防護盾,以防止敵軍狙擊。

相關焦點

  • 以色列為美國造的「小野貓」 18噸全地形輪式裝甲車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還真有批量生產的擬態裝甲車。今天說的是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生產的野貓輪式裝甲車,車輛整體造型就是放大了N倍的古董玩具貓形象,而且這款車的性能也是非常狂野的。2006年,隨著軍方對城市多功能作戰車輛需求的變化,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和佐科企業共同設計了這款能夠防禦PRG的野貓輪式裝甲車,採用捷克產Tatra 4×4卡車底盤。
  • 臺灣軍工自行研製的步兵戰車---「雲豹」裝甲車
    不過,臺灣軍方對CM31裝甲車一直不太滿意,遲遲未能訂貨,認為"未來國軍輪型裝甲車,需兼顧兵員運輸及作為各式武器裝備的搭載平臺,而將需求提升至8×8構型"。儘管CM31中有一輛已改裝成"萬鈞計劃"中的阿扁專用的"總統逃生車",但CM31已成過眼煙雲。CM32裝甲車的研製工作於2001年正式開始立項,牽頭單位為臺灣軍方的"聯勤兵整中心",簡稱"兵整中心"。
  • 中國臺灣雲豹裝甲車
    不過,臺灣軍方對CM31裝甲車一直不太滿意,遲遲未能訂貨,認為「未來國軍輪型裝甲車,需兼顧兵員運輸及作為各式武器裝備的搭載平臺,而將需求提升至8×8構型」。這一點成為8×8型CM32裝甲車(即「雲豹」裝甲車)研製的契機。顯然,儘管CM31中有一輛已改裝成「萬鈞計劃」中的阿扁專用的「總統逃生車」,但CM31已成過眼煙雲。CM32才是我們應當關注的對象。
  • 裝甲車也能私人訂製?立陶宛採購德國裝甲車卻裝上以色列遙控炮塔
    【軍武次位面】:機甲888▲立陶宛接收的首批"VILKAS"8X8輪式裝甲步戰車(圖片來源於:網絡)德國人的"BOXER"(中文譯名:"拳師犬/拳師")8X8輪式裝甲車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輪式裝甲車之一
  • 奧地利設計,捷克生產,印尼陸軍的新型裝甲車來源有點複雜
    "軍火集團公司牽頭)獲得了四輛配備不同武器的"潘德"II型輪式裝甲車進行相應的性能測試,並最終將其中一種配置的"潘德"II型輪式裝甲車選作自身步戰型"眼鏡蛇"輪式裝甲車來進行研發生產,而捷克人手中的"潘德"II型輪式裝甲車則來自於2006年時與奧地利斯太爾-戴姆勒-普赫公司籤署的價值12億美元的合同,根據當時的合同要求,除了首批"潘德"II型輪式裝甲車由奧地利方面生產外,剩餘的"潘德"II型輪式裝甲車則由捷克國內的企業進行生產
  • 直-8寬的好夥伴,空突旅的裝甲鐵拳,國產「鼬鼠」裝甲車震撼現身
    近日網絡圖片顯示一種外形奇特的國產迷你裝甲車正在測試,該車外形與德國「鼬鼠」輕型空降戰車有幾分相似,有軍迷推測該裝甲車將是我國陸軍空突旅的新一代全地形履帶式載具平臺。
  • 裝甲不夠自己來湊,二戰時期美軍坦克裝甲車輛上出現的附加防護
    這個消息傳回國內後,反坦克司令部的一干人等和設計人員對車輛裝甲進行了加強,從此之後美國的自行反坦克炮都能經得起步機槍子彈射擊了。這個寶貴的實戰經驗影響深遠,因為M3半履帶自行反坦克炮是美軍後來一系列自行反坦克炮之前的過渡設計。
  • 愛沙尼亞加入三國新型裝甲車項目
    據外媒報導,愛沙尼亞日前與芬蘭、拉脫維亞就聯合研發新型裝甲車達成協議。根據協議,3國將聯合打造一款機動性能良好的通用型輪式裝甲車,進一步提升各國機動作戰能力。擴大合作範圍芬蘭國防部常任秘書茹卡·茹斯提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背景下,各國繼續開展防務合作意義重大,新型裝甲車項目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芬蘭十分重視愛沙尼亞的加入。拉脫維亞國防部強調,新型裝甲車具備很高的費效比,能夠提升參與國之間的互操作性。
  • 伯利特VUDB裝甲車,美國早期的裝甲車嘗試,最後都被外國買走了
    美國雖然也是老牌的工業大國,但是在裝甲武器研製方面相比於歐美幾個大國稍稍晚了一些,一戰期間沒有什麼代表作品,一戰後在相關領域緩慢的探索,伯利特(Berlie)VUDB裝甲車就是美國早期的裝甲車嘗試。裝甲車的防護為3~7毫米不等的軋制鋼板,為鉚接結構,車輛下半段多採用垂直安裝裝甲板,而上半部分則考慮到了傾斜角。發動機艙的裝甲板安裝有鉸鏈式的維修口,以及百葉窗式的散熱口,駕駛員可以使用駕駛員座椅上的一個槓桿結構調節百葉窗姿態,有利於日常散熱或者臨戰時保護髮動機。在發動機艙百葉窗兩邊,還有兩個用裝甲盒子保護起來的前大燈,也可以在車內控制保護它的裝甲蓋板開合。
  • 履帶式還是輪式,臺灣省地形地貌更適合哪種裝甲車
    臺軍於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機械化建設,先是在1958年開始從美國引進M41輕型坦克,隨後又於1964年接收當時先進的M113A1裝甲人員輸送車。M113是美國研發的主力裝甲運兵車,大量採用新型高強度鋁合金裝甲來減輕重量,能抵擋炮彈破片與輕武器子彈射擊。
  • 有空調的裝甲車?買!中國重型裝甲車高調亮相塔吉克邊防軍閱兵式
    ▲"虎士"裝甲運兵車的車頭部(圖片來源於:網絡)而根據現場媒體曝光的圖片來看,此次出現在塔軍邊防部隊閱兵式中的這兩型國產4X4輪式裝甲車分別是"虎士"裝甲運兵車及加長版VP11型防地雷反伏擊車。▲塔軍邊防部隊閱兵式上的"虎士"裝甲運兵車(圖片來源於:網絡)其中,"虎士"裝甲運兵車是由中國陝西寶雞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採用4X4軍用越野底盤的的輪式裝甲車,該車車長5.36米,車寬2.32米,車高2.3米,戰鬥全重為6.5噸,全車載員數為11人(其中一人為駕駛員),其搭載有一臺136千瓦的渦輪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
  • 美國大力發展新輕坦,名叫「格裡芬II」,其實是害怕被15式碾壓
    眾所周知,中國研發出了15式輕型坦克,裝備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區的部隊,在試裝中廣受好評。美國人看了之後坐不住了,開始研發自己的輕型坦克,先是把以前下馬的XM8拿出來進行了一番測試,後來可能是發現這款設計與上世紀80年代的輕型坦克不適用於現代戰爭的需求,進而開始重新招標。
  • 朝鮮最先進的裝甲車是什麼?俄軍BTR80的山寨兄弟駿馬裝甲車
    現代的幾場戰爭告訴我們,相比坦克來說,步兵戰車也是必不可少的武器。在這幾年的朝鮮閱兵中,我們可以看到朝鮮最先進的駿馬裝甲車,聽薩沙說一說吧。朝鮮是一個多山國家,國內較為平坦的地區並不多,理論上並不適合裝甲部隊作戰。
  • 戰機技術給裝甲車用,美國海軍陸戰隊預計2025年後要打一場惡仗?
    據《防務博客》網站2020年12月7日報導稱,美國陸軍合同司令部底特律兵工廠(Detroit Arsential)發布了一份信息徵集建議書,要求對美國海軍陸戰隊輕型裝甲車輛(LAV)改裝自密封油箱(SSFT)感興趣的國防承包商提供相關技術信息。
  • 美國國民警衛隊裝甲車被盜街頭「飆車」,警方一路「開道」
    【文/觀察者網 於寶辰】在美國的某大城市,一輛形似坦克的履帶式裝甲車被從軍事基地裡偷了出來,在深夜的大街上橫衝直撞。數輛警車緊緊追蹤,夜空中響徹著刺耳的警笛聲……這情景貌似《俠盜獵車》的遊戲畫面,但卻真實發生在了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的街頭。 視頻/王可蓉
  • 組圖:臺灣軍隊已大批量裝備雲豹新型輪式裝甲車
    它的底盤是由CM-31加長後修改而來的,臺灣「工研院」機械所全程負責了這項工程的整體技術改進。「雲豹」戰車採用的是3加6乘員配置制,步兵艙內的步兵均擁有個人座椅,而不像美軍「斯特賴克」戰車採用的長條型座椅設計。 臺灣軍方比較重視輪式裝甲車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期,臺灣軍方從美國購進約30 0輛「突擊隊員」V-150輪式裝甲車,成為僅次於沙特的第二個大買主。
  • 改到巴頓的媽媽都不認識了,以色列的馬加奇系列坦克
    當然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後期的馬加奇加上了附加裝甲,與原始的巴頓系在外觀上差別實在太大,且型號頗多,不得不加以區分。那麼這個馬加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麼好幾十年居然一直沒有權威說法,以色列軍隊和裝備系統的資料庫裡也許存著最原始的命名檔案,但外界是看不到的。
  • 玻利維亞購買中國「虎士」裝甲輸送車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近日報導,一位工業界消息源透露,南美內陸國家玻利維亞向中國陝西寶雞新星專用汽車公司訂購了一批「虎士」輕型裝甲輸送車,這是1979年來玻利維亞首次採購新型裝甲車輛裝備。 報導稱,玻利維亞軍隊訂購的「虎士」裝甲車是一種全天候、高機動性裝甲運兵車,車內可運載最多9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此外還有兩名駕駛員。車上人員可以通過尾門和兩扇側門下車。
  • 約旦國王是超級軍迷,別人送他坦克,他回贈裝甲車
    61式坦克在二戰結束後第十個年頭的1955年開始研發,於1961年被陸自正式採用,是二戰後最早的日本國產坦克。在服役了將近40年後,61式坦克於2000年全部退役。現在,61式坦克重獲任務,離開日本前往海外。 61式坦克此次中東之行的目的地是約旦王國皇家坦克博物館,於9月8日到達約旦亞喀巴港。
  • 澳大利亞百億美元採購裝甲車,韓國進入最終競標 能否創造歷史?
    在斥重金採購了美國製造的F35戰機、法國製造的AIP動力潛艇、英國建造的26型護衛艦後,澳大利亞又將斥資103億美元採購新一代裝甲車系統?據此前報導稱,韓華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經歷了第二輪的較量後脫穎而出,戰勝了BAE系統公司和通用動力陸地系統公司。其中前者參與競標的方案是韓國陸軍K21裝甲車項目的改進型,而後者的競標方案是KF41「猞猁」(Lynx)步兵戰車項目。據韓國媒體報導稱,如果韓華公司成為澳大利亞下一代裝甲車項目競標的勝利者,將創下韓國軍工出口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