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頁島和日本僅一水之隔,為何庫頁島之爭日本卻輸給了俄國

2020-12-13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庫頁島,位於中國東北部,黑龍江出海口的東部,和日本北海道隔海相望,是一個面積比較大的島嶼,總面積高達7.64萬平方公裡,比歐洲的愛爾蘭還要大一些。歷史上,庫頁島長期從屬於中國,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在近代歷史上,俄國人和日本人對庫頁島進行了激烈的爭奪。眾所周知,俄國是後來者,距離庫頁島萬裡之遙,而日本和庫頁島僅僅一水之隔,北海道最北端的的宗谷岬距離庫頁島最南端僅42公裡,晴天的時候能在北海道看到庫頁島。不過在近代庫頁島的爭奪中,庫頁島卻落入了俄國人的手中。不禁有人要問:庫頁島和日本僅一水之隔,為何庫頁島之爭卻輸給了俄國?

其實,日本人無緣庫頁島是有原因的,提起庫頁島日本人也是懊惱不已。庫頁島舊稱苦葉、苦兀、骨嵬,從名字就能看出庫頁島是個非常荒僻的苦寒之地。由於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庫頁島又遠離大陸,所以島上非常荒僻,只有一些比較落後的漁獵部落活動,這些部落以打獵、捕魚為生,人口數量少的可憐。當時的庫頁島就和無人區差不多。所以雖然庫頁島屬於中國,但不管是元朝還是清朝,都沒有在當地設置有效的行政機構,也沒有在當地駐軍,只是偶爾派人到島上收皮毛、土特產等貢賦。

而日本人雖然距離庫頁島很近,相距不足百裡,但日本人在古代主要生活在溫暖的南部,而且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對北部控制力比較弱。北部的北海道地區一直在蝦夷人(阿伊努人)的手中,蝦夷人曾分布在日本的大部分地區,後來被大和族趕到了北海道,日本的「徵夷大將軍」這個職務中的夷就是指蝦夷人。直到16世紀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日本的勢力才伸到北海道地區。不過豐臣秀吉也僅僅是收服了北海道南部的松前慶廣(非蝦夷人)勢力,也就是松前藩。松前藩是日本北海道重要的開拓者。豐臣秀吉倒臺後,德川家族建立了德川幕府的統治,松前藩成為幕府在北海道的前哨,也成為侵略庫頁島的急先鋒。松前藩不僅大肆進攻吞併蝦夷人的土地,而且不斷向庫頁島推進。1635年藩主松前公廣曾派人到庫頁島巡視,1644年在其繪製的地圖上又將北海道和庫頁島納入了日本的領土。當然清政府是不知情的,也根本沒有當回事。乾隆皇帝得到俄國人向庫頁島擴張的奏報後置若罔聞,對於日本人的活動,清政府就更不會當回事了。

清政府的漠然態度,大大刺激了日本人的野心,來自松前藩的日本人開始在庫頁島南部建立定居點,並和當地土著居民進行貿易。越來越多的日本人移民和冒險者湧入到庫頁島南部,北上的日本移民很快遭遇了從勘察加一帶迂迴南下的俄國人。兩國移民互不相讓,大打出手,造成了一系列的衝突。俄國人襲擊了日本人在當地設置的稅務所,日本人攻擊了俄國的移民和船隻,雙方長期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中,誰也不肯讓步。最終,經過長期的談判和鬥爭,1855年兩國籤訂了《日俄和親通好條約》,平分了庫頁島及附近的千島群島。不過這個協議並沒有解決兩國對庫頁島的爭端,雙方仍然對對方的另一半庫頁島虎視眈眈。

19世紀60年代,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國力迅速提升,所以對庫頁島北部的領土訴求更加強烈,日俄在庫頁島的衝突再次燃起。1875年經過激烈的談判,兩國籤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俄國把千島群島讓給日本,日本放棄了庫頁島,庫頁島的事暫時告一段落。當然,日本人雖然放棄了庫頁島,但內心仍然有不甘,所以在1904年日俄戰爭中奪回了半個庫頁島。俄國革命時,日本人又趁機佔了整個庫頁島,不過在蘇聯強大的攻勢下,日本又把半個庫頁島吐了出來。1945年,二戰即將結束,蘇聯撕毀《日俄和平條約》,發動了八月風暴行動。勢如破竹的蘇軍不僅佔領了整個庫頁島,還霸佔了原屬日本的北方四島,直到現在都沒有歸還。當然,俄國人估計壓根就沒打算還,日本人只能望著北方四島干著急。

參考資料:《日本史》、《俄國史(修訂版)—國別史系列》、《細說清朝——細說中國歷史叢書》、《全球通史》

相關焦點

  • 庫頁島和日本有什麼關係,為何日本人對庫頁島念念不忘
    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庫頁島和日本有什麼關係,為何日本人對庫頁島念念不忘?這事說起來就複雜了。一直以來,人民總是普遍認為日本和庫頁島沒什麼關係,實際上並非如此。作為和庫頁島一水之隔的鄰居,日本不可能和庫頁島沒什麼交集。實際上,日本人是庫頁島上最早的居民之一。庫頁島上的早期居民阿伊努人就來自日本。
  • 庫頁島是如何成為俄國領土的?
    嚴寒氣候的給予了庫頁島千年的安寧,然而其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註定了這安寧終將破碎。我們知道,庫頁島是在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中被割走的。然而早在清朝強盛之時,沙俄和日本就已染指庫頁島。正如民國輿地學家石榮暲所言,「庫頁既亡於俄,復亡於日本,正乾嘉盛極之時,非國家微弱也。」在地理發現史上,中國是最早知道庫頁島的國家。
  • 日俄為庫頁島爭的頭破血流,清朝為何棄之不顧呢?
    庫頁島位於亞洲東部,東部隔鄂霍次克海與堪察加半島和千島群島相望,南部隔宗谷海峽與北海道相望,西部隔韃靼海峽與亞歐大陸相望,面積約7.6萬平方公裡。庫頁島歷史上曾為我國領土,1860年大清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割讓了黑龍江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從此,庫頁島不再屬於中國領土。1790年,日本松前藩派遣松井幹藩和新井隆助到島上探查,並在庫頁島南端的白主設置市集。
  • 一個庫頁島,日俄爭了上百年,島民卻表示自己是清朝人
    庫頁島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處在黑龍江入海口前,它靠近日本、俄國、朝鮮,與美國隔海相望,擁有非常好的戰略地位。在島內,擁有非常豐富的森林、漁業資源和黃金、石油等礦藏資源,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俄國和日本苦苦相爭這一個島。看起來,庫頁島就是一個大寶藏,但它位置偏北,氣候寒冷,與中國政治中心距離太遠。所以,自古以來,各個中原王朝對這裡都不太關心、了解。
  • 俄國佔領庫頁島時,清朝還很發達,為何卻坐等俄國全部佔去
    此後,俄國人在庫頁島北端活動了二十多年,但清政府卻渾然不知。1789年,俄國又入侵了庫頁島南部,基本上佔領了整座島嶼。隨後,俄國將庫頁島當成了自己的國土。他們在這裡建設學校和教堂,同時還開礦修路,庫頁島因此取得了高速的發展。不久之後,俄國軍隊在庫頁島南部發現了一些黃皮膚的入侵者。
  • 日本對庫頁島的佔領開發始末
    1689年,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籤定《尼布楚條約》,沙皇俄國由於清政府在庫頁島上沒有正式駐軍,派遣遠徵軍(由士兵和囚犯組成)襲擊庫頁島北端,殺散赫哲族居民,修起營舍並開採煤礦。此後俄國開始了其徵服庫頁島的過程,與當地土著和佔領南部日本勢力展開激烈鬥爭。
  • 庫頁島 (薩哈林島)
    庫頁島,舊稱苦葉、苦兀、骨嵬或黑龍嶼。俄譯名「薩哈林島」,日本稱為「北蝦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樺太」。該島位於外東北(外滿洲)地區,現為俄羅斯聯邦最大島嶼,屬薩哈林州管轄。,位於黑龍江出海口之東,東面和北面臨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國接壤。
  • 日本為什麼會對庫頁島念念不忘?
    庫頁島是原中國最大的島嶼,位於黑龍江出海口之東,東面和北面臨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接壤。南北長達984公裡,東西寬6-160公裡,面積7.64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兩個臺灣島。庫頁一詞名稱來自於滿語,「庫頁」或「撒哈林」都是「黑」的意思,而日文則稱為樺太,源自「kar put」的對應漢字,也就是「河口」的意思。
  • 日俄兩國曾為庫頁島大打出手,為何清政府卻輕易的拱手讓人
    文/寂寞的紅酒庫頁島,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黑龍江出海口東部,與日本北海道隔海相望,是遠東地區重要的戰略要地。歷史上,庫頁島長期處於中國的管轄之下,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不過在近代,清政府卻把庫頁島輕易的讓給了俄國人,大清國黑龍江將軍奕山根本沒有反抗,就在沙俄的淫威下擅自籤訂了《璦琿條約》,把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讓給了俄國人。而擅自籤訂賣國條約的奕山大將軍雖然被革職,但很快又被重新啟用,真是讓人大跌眼鏡。而同樣是為了爭奪庫頁島,俄國人和日本人曾多次大打出手,爆發了武裝衝突,直到日俄戰爭後兩國平分了庫頁島才算告一段落。
  • 走,去開發庫頁島……
    就在日本向庫頁島滲透之時,俄國人也在這一時期來到了庫頁島。1806年,俄國海軍襲擊了松前藩在庫頁島南部的據點。作為報復,德川幕府於1811年扣押了部分俄國艦船。
  • 日本投降後,中國為何沒有收復庫頁島南部?
    眾所周知,庫頁島在清朝本是中國領土。1860年清朝和俄國籤訂《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領土割讓給俄國。1905年,俄國又將庫頁島南部讓給日本。這樣,庫頁島南部就成了又一塊日本佔據下的中國領土。
  • 二十年代往事,日本統治時期的庫頁島
    曾為日本統治。在日本統治時期名為敷香。薩哈林州(俄語:Сахали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隸屬於俄羅斯聯邦,屬於俄羅斯遠東地區,地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從日本獲得的薩哈林島(庫頁島)和千島地區。【南薩哈林斯克】薩哈林州(俄語:Сахали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首府為南薩哈林斯克,位置在島南。南哈薩林斯克被西部的南薩哈林斯克山脈與東部的鈴谷山脈所包圍。
  • 1905-1945年庫頁島日本郵政簡介
    庫頁島由於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因此地震頻繁。2017年初夏6月,我乘船遊歷了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庫頁島、千島群島和勘察加半島,在蘇聯時代,這都是外人禁入之地,即使到了現在,不要說甚少有外國人踏足,連俄羅斯本國人來過的也不多。中國人叫的庫頁島,日本人叫樺太Karafuto,俄羅斯人叫薩哈林Sakhalin,這也是國際通行的叫法。
  • 從庫頁島爭端看盡日俄的興衰
    庫頁島位於亞歐大陸的東北部,黑龍江入海口的東南,東為鄂霍次克海,西通過間宮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的北海道相鄰,總面積達7.64萬平方公裡,比歐洲的愛爾蘭還要大一些。歷史上一直是中國領土。十九世紀中葉,俄國通過《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等條約迫使清朝政府割讓庫頁島。庫頁島從此脫離中國版圖。
  • 大清當年將庫頁島割讓給俄羅斯,日本憑什麼不同意?
    截止到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籤訂之前,庫頁島地區雖然名義上仍隸屬大清,但因為晚清閉關鎖國積貧積弱,又對關東地區實行人口管控,連東北地區都是地廣人稀,更不要提黑龍江下遊、外興安嶺以北和庫頁島地區了,此時的庫頁島其實早就已經成為日本和俄國的勢力範圍,日本和俄羅斯帝國甚至在1858年之前,就曾相互籤訂了數個條約來處理庫頁島,可以說是典型的強盜行徑。
  • 1905年,俄國為何會將庫頁島南部地區割讓給了日本?
    呂海峰話說,1905年9月5日,日本和俄國在美國的樸茨茅斯籤署了一份協議,即:俄國承認高麗為日本的勢力範圍,同時,不但將中國遼東半島的租借權轉讓給了日本,還將庫頁島南部地區也割讓給了日本,而這一條約一直到1945年才正式廢除。
  • 中華之殤:百年前的庫頁島 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
    在160年前中國最大的島叫庫頁島,1858年俄國通過《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強行割走了庫頁島,然後他們叫薩哈林島。這一組照片再現了一百多年前庫頁島的人文風情。100多年前庫頁島上居民曬的菜乾,應該是用來醃鹹菜吧。
  • 庫頁島本是中國領土,為何清政府要將其拱手送給人?
    在清政府治理中國期間,我國有一部分的領土都被清政府給「丟掉」,其中庫頁島便是其中的代表。庫頁島位於黑龍江出海口的東部,根本日本的北海道距離相近,可以說是遠東地區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在歷史當中,庫頁島始終處於中國政府的控制之下,可是現如今庫頁島便成為俄國領土的一部分。
  • 俄羅斯的薩哈林島,為什麼我國稱為庫頁島,而日本稱為樺太島?
    薩哈林島位於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遠東地區,位於亞歐大陸的東北部,位於黑龍江入海口的東南部,西部隔狹長的韃靼海峽與大陸相隔,東部隔鄂霍次克海與勘察加半島、千島群島相望,南部隔宗古海峽與日本的北海道島相望。我們發現同一個島嶼不同的國家都對其有命名,那麼很顯然在歷史上,薩哈林島和俄羅斯、中國、日本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讓我們回顧歷史尋找答案。庫頁島風光如果,我們往前追溯,在俄羅斯這個國家還沒有形成之前,我國對庫頁島已經進行了長期的直接或者是間接的統治了。
  • 庫頁島戰役,30萬日本平民滯留島上,二戰蘇聯收尾之戰
    庫頁島是清朝時期中國的第一大島,只是當時島上只有女真族人在島上生活,漢人或其他民族的人基本無法上島,因為東北地區在清朝時邊防空虛,這讓沙皇俄國和日本趁虛而入登陸了庫頁島,而且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籤訂了《北京條約》,這讓東北地區四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歸到了俄國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