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住建局:嚴禁開發商鼓吹房價上漲!

2020-12-13 華商網

  華商報訊(記者陳思存)華商報記者從12月9日西安市住建局召開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座談會上獲悉,西安市住建局要求開發商,嚴禁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不實消息,鼓吹房價上漲,引發負面輿論。

  12月9日上午,西安市住建局組織召開房地產市場調控座談會,西安市30餘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此次座談會。

  在座談會上,西安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對開發企業提出以下幾點具體要求:

  一是希望開發企業理性宣傳,正確引導購房群眾,嚴禁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不實消息,鼓吹房價上漲,引發負面輿論。

  二是要求開發企業嚴格落實《關於禁止將房屋銷售與學區、學校相關聯的通知》,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在廣告宣傳中使用「名校」「學位房」「學區房」「指標房」等廣告語,避免使購房者對配套學校或入學資格產生誤解。

  三是要求開發企業要加強員工培訓,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禁止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為不具備購房資格的群眾辦理相關購房手續。

  四是要求開發企業積極配合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做好重點房地產開發企業住宅銷售價格問卷調查工作,如實、客觀反映西安市房地產市場情況。

  五是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堅持貫徹落實「房住不炒」定位精神,並嚴格執行西安市房地產市場相關調控政策。共同營造良好的房地產市場,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的發展。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相關熱詞搜索:住建局開發商房價

相關焦點

  • 西安住建:嚴禁開發商鼓吹房價上漲,不得使用「名校」等廣告宣傳語
    華商報訊(記者 陳思存)華商報記者從12月9日西安市住建局召開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座談會上獲悉,西安市住建局要求開發商,嚴禁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不實消息,鼓吹房價上漲,引發負面輿論。12月9日上午,西安市住建局組織召開房地產市場調控座談會,西安市30餘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此次座談會。在座談會上,西安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對開發企業提出以下幾點具體要求:一是希望開發企業理性宣傳,正確引導購房群眾,嚴禁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不實消息,鼓吹房價上漲,引發負面輿論。
  • 個別樓盤掛牌價漲100萬 深圳南山區住建局:嚴禁哄抬房價
    深圳南山區住建局:嚴禁哄抬房價深圳樓市回暖,比想像中來得要快一些,猛一些。掛牌價動輒上調百萬、成交價在一年內漲近5成、 65.5平米的房子一年內漲了143萬……這些現象在深圳出現。樓市升溫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亂象,如中介從業人員涉嫌惡意炒作、哄抬房價。
  • 南山住建局也出招了:嚴打惡意炒作、哄抬房價、喝茶費等行為
    來源:青話樓市 原文標註信息來源:住建局官網、中國基金報、每日經濟新聞、南方樓事 昨天(4月10日),南山住建局發布了一則最新通知,再次強調,嚴禁惡意炒作哄抬房價,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
  • 西寧房價上漲後開發商開始從面積想辦法
    西寧房價在城市發展的利好前景下穩步上漲,上漲的房價無疑給購房者帶來了更多的購房壓力。在收入與房價增長不均衡的情況下,購房者一段時間內的等待就會提高自身的購房成本。購房成本的提高也會讓購房者重新審視購房的方式,是戶型面積上的降級還是區域位置上的邊緣化,總是要有所放棄。
  • 2020年房價還會上漲嗎?國家的政策已經定調
    前段時間深圳的房價迅猛上漲,仿佛讓不少人又看到房價暴漲的信號,某些人鼓吹著在深圳買房,快速、跑步入場,買到就是賺到。而深圳火速出臺的限購政策,狠狠的打臉了這些人。政策出臺之迅速和強力,讓人民和地方政府都看到了國家穩定房價的決心,「房住不炒」的基本方針之下,就算你是深圳,房價上漲的快也不行。房價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經濟、長期看人口,這樣的調控力度,經濟又處於下行的壓力中,房價上漲的動力已經被掐死。
  • 房價還有上漲空間嗎?開發商「苦日子」來了,這3大現象「定音」
    當然,在「穩定房價」成了樓市調控的一個主要方向之後,雖然各大城市的房價依舊是在上漲的,但是漲幅相比以前明顯縮小了很多。那麼在這樣的樓市背景下,未來的房價還會有上漲空間嗎?對此,現階段樓市出現的3大現象給出了解讀。第一,開發商的發債融資通道被進一步收緊。
  • 開發商通知漲價,做好事還是玩套路?房價究竟還有多大上漲空間?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而言,絕大多數人拋出的觀點是開發商在玩套路,畢竟在這些年的房產銷售過程中,開發商玩的套路不在少數。而且單就開發商主動公布漲價消息這件事來看,很難讓人覺得是在對購房者做好事。一般來說,要是開發商因為房子賣得好,想要通過漲價來多掙錢的話,一定是會悄無聲息地漲價的,要是主動通知的話,反倒是會讓買房的人減少。
  • 「喝茶費」被警告後,深圳再發緊急通知嚴禁中介哄抬房價
    繼上周寶安區住建局發布通知「將堅決打擊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收取『喝茶費』『更名費』等違法行為」後,4月9日晚間,深圳市南山區住建局發布緊急通知稱,嚴禁惡意炒作哄抬房價,凡房地產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參與惡意炒作、哄抬房價的,主管部門將聯合相關執法部門依法嚴格查處,嚴肅追究其法律責任。
  • 西安房價連漲55個月 未來西安房價會降還是會漲?
    房價連漲55個月後,西安住建局等部門著手從嚴控備案價、加強預售管理、差別化信貸等升級房地產調控。  12月1日凌晨2點,西安住建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下稱「通知」),主要分為商品房預售管理、差別化信貸、預售資金監管、房地產調控統籌管理等四方面。
  • 下半年房價還會上漲,專家:還有20%上漲空間
    今年上半年樓市可以說遭遇了有史以來的最差行情,但就算這樣,市場上的房價還是出現了1.27%的上漲。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上出現了一大批鼓吹房價上漲的專家,例如著名房產專家劉全就發表文章稱,下半年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還會上漲?那麼事實真的會如此嗎?
  • 莫以地價炒房價:城中心拍出2432萬元/畝地價,綿陽房價仍難上漲
    最近綿陽拍了兩塊地,價格屢創歷史新高,以此為噱頭,鼓吹綿陽房價要大漲,貌似2017年前後那種「原本可以買涪城,現在只能買遊仙;昨天還嫌園藝貴,今天經開已崩潰;今天高新不買房,明天安州去看房;五·一耍了四五天,回來少個衛生間」由開發商坐地起價,躺著數錢的日子蹺腳可待。
  • 未來5年,房價還會翻倍上漲嗎?一位開發商給出「四字」分析!
    如今,房價已成為人們的熱門話題。每個人都不知道未來房價會何去何從。未來五年,房價是變得更貴呢,還是像大佬們所說的那樣,賤如白菜價?現在很多的家庭為了買一套房子,背上了幾十年的貸款,還需要靠一家人合力才能還貸,對於高房價只能可望而不可及。
  • ...一夜間房價最高上漲51萬!2019年在蚌埠買房可能會越來越難~
    專家:2019房價恐迎上漲~ 一、網爆!某開發商不漲價不賣房了! 近日,網上爆料,南京一開發商連夜下通知,不漲價不賣房!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經過了解得知:原來這兩年間,西安市房價漲幅較大。購房者質疑開發商借樓市漲價,想毀約收回房子獲取更大利益。
  • 西安市地稅局團購五證不全住房「聚福苑」項目仍在公開出售
    日前,西安市民馮先生向記者反映:2013年,他交了24萬元首付款定購了「聚福苑」小區的房子,開發商沒有按合同約定於2015年底交房。如今他來收房,對方卻以「逾期交款」為由非讓他退房。「我實在想不通,開發商違約在先,豈能如此任性!」
  • 每次都「日光」,深圳住建局:堅決打擊!
    來源:e公司4月28日,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張學凡在參加《民心橋》直播時,首次公布了「捂盤惜售」相關的最新處罰結果,直言,「一個樓盤分三次銷售,給老百姓釋放每次秒光的信號,對這種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張學凡表示,目前已經對該項目開發商採取包括限制其所有在深項目網籤等限制政策,並將其捂盤惜售的違法違規材料移交給相關部門。
  • 西安市高新區新房成交價來了,房價破2萬元一平已經是常態!
    西安近期房價如何?新房成交價是多少?據中國房價行情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2月西安新房整體均價為14843元/㎡,二手房均價為15854元/㎡,同比去年同期上漲7.38%;其中高新區新房均價為22387元/㎡,二手房均價為21951元/㎡,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3.07%。
  • 11·30新政執行時間定了,又趕二手房價微跌,誰挺不住了?
    就在各方看客各持己見之時,12月14日,西安住建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的政策解讀,給出官方答覆。圖源 | 西安住建局官網細則如下:圖源 | 西安住建局官網預售界定:11月30日前(含當天)已受理的商品房預售許可,仍執行原工程形象進度標準。
  • 房價隨深圳?「隔壁」的房價是怎麼漲起來的……
    更有媒體聲稱,表現生猛的東莞房價,即將進入「5萬時代」。對於冰山指數體現的漲幅情況,有媒體向東莞住建局進行了核實。官方回復出乎意料:「不知道該指數是依據什麼數據算出來的,跟我們網籤系統的交易數據有很大差異。」同時,該局並提供了近三個月的一、二手房網籤價格數據。
  • 房價為何還不降?2億套房「荒廢」,國家出手了
    對於還沒買房來說,希望房價能下跌,降的越多意味著自己房貸壓力越小;已買房的人希望房價繼續上漲不要降,因為只有這樣自己手上房產才不至於貶值。可惜,現實中卻是一直不斷上漲,即使今年經濟在走下坡路,房價為何還不降?
  • 東莞房價領漲全國 「喝茶費」屢禁不止
    根據2020年最新緯房指數,近一年東莞房價漲幅已超越深圳,同比上漲29.13%,穩居全國第一。1~10月東莞土拍市場累計攬金621億元,比去年全年多出374億元。在目前成功出讓的42宗商住地中,有22宗打破了當地最高樓面價紀錄。樓市火熱背後,違規亂象層出不窮,華潤置業顧問收取「茶水費」只是冰山一角。記者在11月走訪了東莞各鎮區的樓盤,收取「喝茶費」、首付分期、更名費等操作潛行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