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Pay來了 搶佔行動支付新高地

2020-12-24 央廣網財經

  央廣網北京2月18日消息(記者丁玲娜 實習記者趙鶴然)ApplePay今天(18日)正式來到中國,銀聯雲閃付正式開通支持ApplePay服務,因此跟銀聯有合作的20多家商業銀行,都相繼加入這個隊伍。其中,工商銀行是首批支持者。ApplePay加入後,中國行動支付市場似乎又有一場商業大戲要上演。

  ApplePay昨天敲開中國市場,一大早,記者趕到工商銀行看個究竟。蘋果6、6S、還有蘋果手錶等的用戶,把工行信用卡、借記卡按程序綁定自己設備中的ApplePay,就可以享受「無卡支付」了,刷手機、刷手錶,就跟刷卡一樣方便。工行公司卡業務部項目經理王大川演示了支付時的工作流程。

  王大川:「選擇POS(機)中的消費,選擇『非接消費』,然後這時候輸入金額,POS上提示,請插IC卡或觸卡的時候,您就可以把手機靠近支付,當您聽到iphone有嘀的一聲,這邊就確認您的交易已經成功,這時候按確認,輸入您的卡片的交易密碼,點擊確認。」

  ApplePay一來,中國的行動支付市場不禁抖三抖,人們關心的是,之前在行動支付領域中明顯起步晚了的商業銀行,能藉助它打個翻身仗嗎?這種新的支付手段,「大殺器」又是什麼?銀行的回答是安全。

  工行牡丹卡中心項目研發科經理龍博文介紹說:「交易整個過程的全加密,蘋果不知道,即便你這個單次交易信息被獲取之後,你同樣是沒有任何辦法去做偽冒交易或者是仿冒交易。」

  簡單來說,有了APPLEPAY,消費者相當於把銀行卡挪了個地方,從錢包裡放到了手機裡,蘋果公司和銀行聯手從數據上保障安全。

  龍博文:「再有一個SE單元,本身就不容易攻破,這是蘋果自己掌握的一個專門的區域。只有他授權的銀行和銀聯的通道才能寫進去。再就是我們這個個性化數據,本身它的晶片卡的晶片文件整個是全加密的。」

  根據易觀智庫數據,2015年第三季度,支付寶在行動支付市場佔有的份額高達71%以上,穩居榜首,銀聯商務的行動支付位列第八,僅佔比0.49%。今後這個趨勢會不會改變,懸念十足。

  據了解,銀聯、各商業銀行正在推進配套刷卡機具改造升級,同時發展更多商戶參與合作,工行北京分行有關負責人說,保障安全、做好服務,將是今後的著力點。

  負責人:「這是一個支付形式的增加,作為發卡行,我們只要把安全的產品、好的服務給市場,市場會自己做出選擇。」

相關焦點

  • 來看攪局大陸行動支付的applepay!
    來看攪局大陸行動支付的applepay!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攪局大陸行動支付的applepay。說起大路的行動支付。大家一定都知道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掃碼支付。而且applepay為代表的nfc支付一直不瘟不火。原因有很多。
  • 小米與蘋果支付,作為如今新興的支付方式,究竟誰更勝一籌
    隨著這種行動支付越來越方便並且快捷,現如今很少有人出門時攜帶現金,反而帶著自己的手機就能夠成為一股潮流。小米pay在現如今已經開始正式的推廣,並且經過一段時期的活動,很多銀行也能夠正式加入這一款支付方式的公測行列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小米pay不僅能夠和applepay一樣,採用了相同的NFC方面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只要擁有著nfc功能的小米手機都可以進行使用,而在頁面基本和applepay能夠保持一種比較相似的狀態,不僅可以直接綁定銀行卡,而且過程也是相當的簡單
  • 蘋果開始砸錢推廣Apple Pay,怕中國行動支付搶佔美國市場
    這些年中國行動支付讓世界詫異,支付寶與微信不光在國內搶佔市場,而且不斷在海外擴張。中國獨有的掃碼支付,開始向上侵蝕部分POS的大額支付市場空間。在2012年,中國行動支付這個數值幾乎為0,而在4年後的2016年,已快速增長至5萬億美金,其中支付寶以54%的份額成為行業領跑者。
  • 臺灣的客戶可以使用ApplePay進行移動無線支付
    最初,谷歌的行動支付服務將得到三家本地銀行的支持。儘管如此,根據該報告,對更多銀行的支持應及時擴大。目前,臺灣的客戶可以使用Apple Pay進行移動無線支付。自3月下旬以來,該服務已在七家本地銀行中使用,但兩個月後,Android Pay有望加入競賽。
  • 蘋果行動支付服務ApplePay正式登陸中國大陸
    【天極網IT新聞頻道】【Yesky新聞頻道消息】 在發布近兩年、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後,今日凌晨,蘋果行動支付服務Apple Pay終於正式登陸中國大陸市場。與此同時,中國也成為全球第五個開通Apple Pay支付業務的國家。
  • 越南行動支付快速增長
    越南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越南行動支付交易量和交易額分別增加189%和166.1%。分析認為,智慧型手機普及率不斷提升、年輕人口比例高,為越南行動支付的快速增長提供了基礎。  截至去年年底,越南已有78家機構獲準開展網上支付業務,49家機構獲準開展行動支付業務,其中26家已提供電子錢包服務,用戶可通過電子錢包進行手機充值、繳納水電費,還可以進行二維碼支付。2019年越南行動支付交易量達4.18億筆,同比增長198%,交易金額2.192萬億越南盾(1美元約合2.3萬越南盾),同比增長210%。
  • 支付寶微信激戰 「退稅」成跨境支付新高地
    支付寶、微信這對行動支付領域內的老對手,這次在跨境支付的「退稅」環節較上了勁。支付寶、微信正在與各大退稅公司建立合作關係,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退稅」環節儼然已成為兩大巨頭爭奪的「新高地」。從布局策略上看,支付寶和微信均從退稅的範圍以及便捷性兩大方面入手,注重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 女子信用卡遭盜刷萬元 曾綁定applepay失敗
    該信用卡在19日時綁定applepay失敗。王女士懷疑,盜刷者是利用留在applypay裡的信息進行的消費。  19日,在看到了applePay上線的消息後,王女士馬上嘗試了綁定。但試了幾次,均在最後一個環節收到提示:綁定失敗。在綁定的過程中,王女士按照要求輸入信用卡的卡號和支付密碼。王女士說,applepay目前在國內的使用範圍有限,所以她選的是一張平常不在國內使用的外幣信用卡。
  • Applepay首秀:行動支付「鬥法」需加大監管減少門檻
    廣大「果粉」期盼已久的Apple Pay行動支付功能18日正式上線。甩開錢包和銀行卡,只要拿著合乎要求的蘋果設備,靠近有銀聯閃付標誌的POS機,就能秒速買單。(2月18日《北京青年報》)  有人說,在行動支付江湖,Apple Pay的攪局,必將掀起新一輪洗牌與整合的「腥風血雨」。這話當然不無道理,就像當年的實體店到電腦購物、再到手機客戶端「秒購」一樣,隨著行動支付場景的不斷創新與完善,支付工具簡約又隨身,已然成為大勢所趨。從金屬貨幣到紙幣、再到電子貨幣,這是可以預言的經濟規律。
  • 京東借道麥當勞,搶奪行動支付門票
    然而京東卻不止要品牌宣傳,而是要一箭三雕,用網際網路O2O企業慣用的線下拉客、線上留客的地推思路來玩,把自己的app、行動支付、掃碼三項重要產品一起給營銷了。京東的2014年財報中顯示其全年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9660萬,通過手機APP推出的雙省套餐活動,麥當勞將會獲得來自京東用戶的大量到店消費,跨界O2O營銷活動給麥當勞帶來的品牌傳播和銷售推動都很大。
  • 途牛行動支付添新招 APP支持銀聯雲閃付ApplePay
    日前,途牛旅遊網對外宣布最新版途牛旅遊APP已支持銀聯雲閃付Apple Pay,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便捷的行動支付體驗。  Apple Pay屬於銀聯「雲閃付」家族成員。此次途牛與中國銀聯合作,實現支持Apple Pay,是其深入布局移動端的重要舉措之一。
  • 行動支付背後的產業鏈機會
    隨時、隨地、隨身付款——這就是「行動支付」將要帶來的生活。我們付款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輕鬆。而我國已經有超過7億人的手機用戶也使得我國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行動支付市場。那麼,當我們輕鬆地在地鐵站「刷」手機來代替公交卡消費的時候,這背後潛藏著什麼樣的產業鏈?具體哪些產業、哪些公司可以分到行動支付帶來的蛋糕?
  • 在行動支付的鼻祖之地「日本」,支付寶如何搶佔山頭?
    日本最大的移動運營商 NTT DoCoMo 在 2004 年 7 月便推出了手機錢包,這幾乎是全球最早的非接觸式行動支付解決方案。在這樣一個以運營商為主導的、產業鏈協同效率極高的產業環境中,行動支付快速普及開來。但日本的行動支付雖領先,卻是完全封閉的。因此,當以蘋果為代表的新生態系統進入日本市場,便迅速衝垮了運營商的 i-mode 體系和體系之下的行動支付解決方案。
  • 悠遊卡引入藍牙感應 搶佔行動支付市場
    在臺灣交通卡市場「一卡獨大」的悠遊卡公司,近期傳出消息,也要在手機行動支付上大展拳腳。 悠遊卡作為交通卡,屬於臺灣電子支付大範疇內電子票證的一種,不僅用於搭乘捷運、火車、公交車以及停車場支付,許多小額消費據點也可使用,甚至還能用來刷門禁。
  • 家樂福中國接入微信支付 行動支付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大型商超接入行動支付   「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中國與微信支付O2O戰略合作發布會」5月5日在深圳家樂福保利店舉行。家樂福中國在會議上宣布,廣州、深圳的13家門店將首批接入微信支付,這意味著家樂福中國將正式啟動「智慧超市」模式。
  • 谷歌計劃推出行動支付服務Plaso 用戶說姓名縮寫可支付
    谷歌計劃推出行動支付服務Plaso 用戶說姓名縮寫可支付  TechWeb報導2月12日消息,外媒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谷歌正計劃推出一款名為Plaso的支付服務,將允許用戶通過對Android設備說出自己姓名首個字母的縮寫,以完成支付操作。
  • 鼎合遠傳梁錦倫:中國「銀行卡支付終端之父」緣何空降行動支付領域
    據國際市場調研機構IDC預測,2017年全球行動支付交易額將達到1萬億美元,是2015年交易額的2000倍。此份報告甫一面世,便使無數人的目光聚焦於mpos,巨大的市場空間更是吸引了大量企業和商家的湧入。然而,早在2010年,就已經有人預測到了行動支付的繁榮。  他就是有中國「銀行卡支付終端之父」之稱的梁錦倫。
  • LINE Pay或成日本國民行動支付
    芯科技(文/西卡),韓國入口網站Naver將加速進攻日本行動支付市場,將在日本子公司的通訊軟體LINE上祭出等值300億日元的獎勵,企圖將LINE Pay打造為日本國民行動支付服務。據韓媒《亞細亞經濟》報導,本月20~29日期間,日本的LINE使用者可以免費將「LINE Pay點數」送給朋友(最高1000日元),LINE Pay點數是使用者在線上、線下使用LINE Pay行動支付時能獲得的反饋點數,該點數不僅能夠折抵等值現金,也能直接通過聊天室轉帳給朋友。
  • 我國行動支付的發展現狀與發展意義
    網際網路倡導的是一種平等分享的概念,從網際網路推出以來就在全世界得到推廣,也促使我國行動支付業務量的穩步增長,呈現出全面化發展的狀態。在當下這個追求創新的環境當中,為了能夠在金融市場當中搶佔先機,我國各個銀行以及支付機構都開始開展行動支付項目,在行動支付業務領域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歐盟擬推新規!蘋果ApplePay或將...
    這一系統是按照2兩來計算的,學生可以根據需要取餐從而避免浪費。Libra任命滙豐銀行前高管領導加密貨幣支付系統Libra協會宣布,Facebook數字加密貨幣Libra(天秤幣)項目已任命滙豐銀行前歐洲主管詹姆斯·埃米特(James Emmett)來領導Libra的運營部門,負責開發和運營該項目的加密貨幣支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