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損失嚴重,進入很長一段時間的休整期,致力於將本國經濟搞上去,軍事力量發展起來,當然除了我國以外世界各國都在修整,二戰整個世界都元氣大傷。在這個時候,世界的格局開始發生了變化,當初由美蘇牽頭成立了聯合國,美國和蘇聯的關係理論上應該非常好,但是後來卻並沒有這樣發展下去。蘇聯的國際關係當時還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我國的關係上,兩個國家的關係十分親密,蘇聯在各方面都幫了我國很多,中國一直當蘇聯是老大哥,1958年為何突然跟我國翻臉?
縱觀歷史可以發現,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一直非常重要,孤掌難鳴,朋友非常重要,在二戰後,蘇聯和中國的關係非常好,好到可以用新婚蜜月來形容,我國一直將蘇聯當作大哥一樣,在各方面都很堅定地站在蘇聯身邊支持他,本以為兩國關係會一直這樣甜蜜下去,令人沒想到的是在1958年時發生了改變,蘇聯突然對我國交惡,中蘇關係開始惡化,這也致使中蘇聯合對抗西方的陣線崩塌,世界格局發生大變,這一舉動間接地促使了蘇聯解體,那蘇聯當初為何突然與我國翻臉?知道答案後,眾人覺得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新中國成立初期,兩個國家之間的合作非常多,蘇聯在我國的發展上給予了莫大的幫助。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百廢待興,國內各方面都需要發展,蘇聯為我國提供了很多支持,基礎設施,工業建設,還給我過提供很多先進的設備,我國之所以能夠取得這麼快的發展,這和蘇聯的幫助有著很大的關係,我國的國民經濟總體上有很大的提升,為今後的國力提升奠定了基礎,因此我國一直非常感謝蘇聯。
前期的合作非常愉快,我國在政見上無條件地支持蘇聯,蘇聯幫助我國重建,可以說我國非常地依賴蘇聯,兩國在當時是最堅定的同盟國,在應對西方的刁難時,也不成問題。好景不長,後期我國國力漸漸地恢復,很多地方的利益和蘇聯起了衝突,所以就有了不少的問題發生,不過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後來越積越多,慢慢地導致兩國關係惡化,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不願意做蘇聯的小弟。
二戰時期的蘇聯是世界霸主般的存在,是非常強悍的,擁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軍事力量,侵佔了很多國家的領土,當時的蘇聯可以說是世界第一大國,不過後來停戰之後,蘇聯一直沒有放棄想做世界老大的想法,尤其是赫魯雪夫上位之後,竟然想讓中國做蘇聯的小弟,顯然我們是不願意的,當時毛主席聽到之後非常的生氣,中國之所以爆發戰爭,就是因為要有自己的主權,不願意再過以前的屈辱生活,不願像清政府一樣割地賠款,想到這裡我國直接拒絕了,這也激怒了蘇聯,從此中蘇關係開始惡化。
在與我國關係惡化之後,蘇聯最終走向不可避免的解體之路。縱觀這一路走來的歷程,蘇聯對我國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倘若兩國一直友好的相處下去,現在的中俄兩國肯定是親如一家,很可能都不會是中俄而是中蘇,對於蘇聯最難熬的時期就是美蘇冷戰,如果當時兩個國家沒有關係惡化,中國一定會儘自己的全力去幫助蘇聯。不過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倘若兩國關係沒有惡化,在中國曆幫助蘇聯的情況下,也會影響中國自身的發展,所以一切都是天註定的,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