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宇互聯】原創,百度新聞推薦
8月2日,新零售領域再迎一條重磅消息:星巴克與阿里巴巴在上海宣布,雙方達成全方位深度戰略合作。可以說,這回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外賣品牌餓了麼喜提了星巴克,這一合作很可能對新零售和外賣領域產生重要影響。那麼,餓了麼與星巴克的合作有哪些值得深入研究?美團又會不會因此慌的一批呢?
星巴克與餓了麼合作,細則值得研究
8月1日,【城宇互聯】在參加某咖啡品牌發布會時,就聽到現場的媒體們提到「星巴克明天可能會有大動作。」當時在場的媒體和業內人士議論紛紛,都在猜測會是怎樣的驚喜。沒想到8月2日,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達成全方位深度戰略合作的新聞就傳遍整個世界。星巴克與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和口碑多個業務全線打通,其中與餓了麼的合作可謂開創了新零售升級的標杆。
從今年9月中旬起星巴克和餓了麼將首先在北京、上海兩地推行「隨時隨地一杯星巴克」」的目標,隨之加速拓展到全國。中國30個城市的2000家星巴克門店加上餓了麼專屬外賣騎手,將把圍繞每家星巴克門店的3公裡直徑配送範圍打造成「星地段」;下單後最快30分鐘送達,成為消費升級的「星速度」。
從星巴克和餓了麼聯手制訂的目標與合作細則來看,雙方這次牽手有望創造出「共贏局面」。一方面,作為傳統老牌咖啡勁旅,星巴克雖然馳名全球門店遍布世界各地,但足不出戶「坐莊式」的咖啡銷售手段已經不能適應移動網際網路風靡的全球尤其中國市場,也無法滿足與日俱增的消費者需求。另一方面,深耕外賣領域的餓了麼在設備配置上、系統研發上、訂單分配上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顯然餓了麼可以幫助星巴克智能的管理訂單,同時依據門店距離和繁忙程度配單,從而縮短消費者等候時間,提升門店運營效率。
此外,無論天貓新零售、餓了麼以及星巴克都擁有自己的會員體系,這次深度合作會員體系自然開放並且打通,可以想見的是未來無論通過餓了麼還是星巴克和支付寶都可以下單購買星巴克產品,跨平臺一站式服務特性突顯,消費者不僅購買更加方便,同時還能享受多方帶來的優惠與便利權益,感受「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定製體驗。表面上看是星巴克與餓了麼合作,其實背後是以餐飲外賣行業為代表的新零售升級,基於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合縱與拓展才是核心與關鍵。
後院起火前院塌陷,美團開始慌的一批
餓了麼與星巴克的合作讓人們看到新零售升級下的曙光,而同為生活服務領域的另一支力量,美團的近況似乎不容樂觀。此前有消息曝出,稱美團外賣威逼利誘商家必須外賣獨家經營,這相當於讓商家「二選一」,顯然逼迫站隊這事不利於行業的良性發展。還有新聞顯示,美團點評上的部分商家服務涉黃,造成不好的社會影響。
而鬧得更加沸沸揚揚的,是美團外賣涉嫌洩露用戶隱私。曾有新聞報導,美團外賣APP洩露了用戶隱私,結果用戶買了個保險套都被好友知道了,想想都覺得超級尷尬。原來,美團外賣綁定微信好友關係後,就可以看到對方每一份訂單和評價,這樣一來無論買過什麼東西,好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有關用戶隱私一事,人民網微信公號還曾經有過相應報導,文中稱「在大眾點評上,用戶默認自動向真實好友分享去過的餐廳和酒店,還刪不了」。
後院頻繁起火的同時,前院似乎也不太平。不知是否受上述事件的影響,美團IPO估值區間已經從原來預期的600億美金,下調至投前350-400億美金,此次下調幅度達到了原市場估值的40%。據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美團點評的營收分別為40億元、130億元和339億元,虧損分別為105億元、58億元及190億元。在刨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美團點評的「經調整虧損淨額」則分別為56.9億元、50億元及26.9億元。
回過頭來看餓了麼與美團,拿到星巴克合作的餓了麼在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布局生態中開始佔據重要地位,餓了麼的獨特優勢在阿里巴巴和星巴克的合作中扮演起「造血」功能的角色;反觀美團,問題頻出突顯後院起火的近況,估值下降也從某些側面說明美團的前院出現了塌方開始「失血」,面對餓了麼的緊逼,美團似乎開始慌的一批。包括餐飲和外賣在內,本地生活服務正在從量變到質變,誰有能力和遠見迎接新的挑戰,誰才能最終走得更遠。
------------------------------------
【城宇】:泛科技知名自媒體
點評網際網路、手機、智能家電等
入駐百度新聞等多家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