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時間看到頭條上的一片文章,大意是說馬鞍山是全國重名最多的城市,全國叫馬鞍山的地方有好幾個,有安徽的馬鞍山市,有甘肅的馬鞍山,有湖南的馬鞍山,有廣西的馬鞍山,甚至香港也有個馬鞍山……可是今天我說的這個地方全國沒有和它同名的,因為那些曾經和它同名的城市都因它而改了名。
先說個故事:話說明代洪武年間,當朝宰相戴渠亨,一次下鄉察訪民情,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看見酒店對面一家庭院張燈結彩,原來這家裡面的長者過150歲生日,宰相決定親赴壽翁家祝賀,沾沾喜氣。主人見他談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寶,宰相亦不推諉,寫下一首詩: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偶遇風雨阻,文星拜壽星;下方落款是:「天子門生門生天子」。
主賓們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當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師,大家不由肅然起敬。戴渠亨通過察訪,了解到此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色宜人,民風淳樸,人們熱愛勞動,百歲老人眾多。便回朝奏明天子,將他察訪的地方樂溫縣改為長壽縣。
當然這是一個傳說,歷史上真實的是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因縣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人多壽考」將樂溫縣改名長壽縣。算起來長壽縣已經有近650年的歷史了。如今的長壽縣已經成為重慶市下轄的一個區——長壽區。
再來說說和長壽地名相同的地方都改了名字,到底是哪些地方?今天湖北的鐘祥市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故裡,明世宗生養發跡於此,御賜縣名為「鍾祥」,取「鍾聚祥瑞」之意。但是鍾祥在歷史上叫長壽,並且這個名字用了800多年。直到1376年也就是洪武九年才因為重慶有了長壽而改,一個用了800多年的名字就這樣因為一個才用3年的名字而改了。
再來說一個黑龍江的延壽縣,1903年也就是清光緒二十八年設置長壽縣,因該地居東、西長壽河之中,境南有長壽山,故命名為長壽縣。中華民國初年,因與重慶長壽縣重名,遂以該縣隸屬賓州直隸廳,取其會同之義,於1914年6月改為同賓縣,後因「同賓」與該縣「地理無涉」,取境瑪延河之「延 」字和長壽山之「壽」字,於1929年11月1日將同賓縣改為延壽縣。
我不禁想:全國重名的地方有很多,可是為什麼不能有長壽重名的呢,為什麼只要和它重名就要改呢?
原標題:這個地名全國獨一無二,只要和它重名!一個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