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名全國獨一無二,只要和它重名!一個字——改

2020-12-20 上遊新聞

在前段時間看到頭條上的一片文章,大意是說馬鞍山是全國重名最多的城市,全國叫馬鞍山的地方有好幾個,有安徽的馬鞍山市,有甘肅的馬鞍山,有湖南的馬鞍山,有廣西的馬鞍山,甚至香港也有個馬鞍山……可是今天我說的這個地方全國沒有和它同名的,因為那些曾經和它同名的城市都因它而改了名。

先說個故事:話說明代洪武年間,當朝宰相戴渠亨,一次下鄉察訪民情,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看見酒店對面一家庭院張燈結彩,原來這家裡面的長者過150歲生日,宰相決定親赴壽翁家祝賀,沾沾喜氣。主人見他談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寶,宰相亦不推諉,寫下一首詩: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偶遇風雨阻,文星拜壽星;下方落款是:「天子門生門生天子」。

主賓們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當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師,大家不由肅然起敬。戴渠亨通過察訪,了解到此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色宜人,民風淳樸,人們熱愛勞動,百歲老人眾多。便回朝奏明天子,將他察訪的地方樂溫縣改為長壽縣。

當然這是一個傳說,歷史上真實的是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因縣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人多壽考」將樂溫縣改名長壽縣。算起來長壽縣已經有近650年的歷史了。如今的長壽縣已經成為重慶市下轄的一個區——長壽區。

再來說說和長壽地名相同的地方都改了名字,到底是哪些地方?今天湖北的鐘祥市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故裡,明世宗生養發跡於此,御賜縣名為「鍾祥」,取「鍾聚祥瑞」之意。但是鍾祥在歷史上叫長壽,並且這個名字用了800多年。直到1376年也就是洪武九年才因為重慶有了長壽而改,一個用了800多年的名字就這樣因為一個才用3年的名字而改了。

再來說一個黑龍江的延壽縣,1903年也就是清光緒二十八年設置長壽縣,因該地居東、西長壽河之中,境南有長壽山,故命名為長壽縣。中華民國初年,因與重慶長壽縣重名,遂以該縣隸屬賓州直隸廳,取其會同之義,於1914年6月改為同賓縣,後因「同賓」與該縣「地理無涉」,取境瑪延河之「延 」字和長壽山之「壽」字,於1929年11月1日將同賓縣改為延壽縣。

我不禁想:全國重名的地方有很多,可是為什麼不能有長壽重名的呢,為什麼只要和它重名就要改呢?  

原標題:這個地名全國獨一無二,只要和它重名!一個字——改

相關焦點

  • 地名「重名」或要改了!
    海珠區南村站和番禺區南村站,兩地相距20公裡,但地名和公交站名完全一樣。類似情況在廣州並非孤例。    不少人都遇到過這樣的經歷:打開地圖軟體輸入一個地名,同一個城市出現多個重名的地名。對標註不規範地名的地名標誌、道路交通標誌等公共標誌牌進行更換;對涉及不規範地名信息的身份戶籍、不動產登記、工商註冊登記等證照上的地名地址信息予以變更。第三,規範使用標準地名。清理房地產廣告、戶外標牌標識、網際網路地圖、在線導航電子地圖等載體上的不規範地名;加強地名公共服務能力建設,依託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及時為社會提供準確便捷的標準地名信息。
  • 老編點評|地名重名已成困擾,如何才能不把他鄉當故鄉
    也許是「朝陽」這個詞語寓意太過美好,有全國知名的北京「朝陽群眾」,還有東北地區的好幾個朝陽,如吉林長春朝陽區、遼寧朝陽市、朝陽市下面的朝陽縣……我國地名的重名現象由此可見一斑。「地名」是人類社會從野蠻到文明不斷進化的產物,一個地方最初是如何被命名的,後來又是怎樣被改名的,這都會受到當時社會發展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地名」不僅僅具有確定地理方位的作用,它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反映了一個地區和某一特定人群的心理狀態、風俗習慣以及文化特徵。
  • 韓國的地名跟湖北重名的為何這麼多,就連國旗也
    從最初的漢城改名為首爾,當時的韓國正在大搞去漢化運動,只不過這個去漢化運動並不徹底,比如漢江如今還是叫做漢江,其實漢江當初韓國政府也想改名,只是種種原因到現在還沒有改。而韓國不僅僅這兩個名字有著濃濃的漢文化印記還有很多東西都有著漢文化印記,甚至是他們的國旗——太極旗。
  • 重名趣談:「馬英九」獨一無二 「蔡英文」有男有女
    重名趣談:「馬英九」獨一無二 「蔡英文」有男有女 2015-08-28 09:35:03臺灣作家廖信忠曾在《我們臺灣這些年》一書中提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社會快速進步,那時社會上普遍的心態就是,只要好好努力就會成功,所以在那時臺灣孩子的取名,都滿懷著父母望子成龍的期望,豪氣萬千的字特別受到偏好,這些年出生的人以「志」、「豪」、「偉」、「宏」等為大宗;而這個時代的女生呢,在臺灣人的價值觀裡,女性就應溫柔賢淑,所以名字常出現「淑」、「怡」、「惠」、「雅」、「君」等字。
  • "獨二代"取四字名漸成趨勢 父母雙姓合一避重名
    韋多利亞、楊光燦爛、黃金海岸……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地名或景物的美麗詞藻,其實這是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取的「四字名」。近日,記者在走訪南寧市部分小學和幼兒園時發現,孩子採用「四字名」的現象較前幾年明顯增多。據南寧市戶政部門介紹,今年新生兒入戶登記的姓名有不少是「四字名」,這已逐漸成為一種取名新趨勢。
  • 整治不規範地名?鄭州曼哈頓也得改?
    1.刻意誇大的「大地名」——專名或通名的含義遠遠超出地理實體實際地域、地位、規模、功能等特徵的地名。認定原則和標準是,未經批准,隨意使用「宇宙、中央、天下、世界、環球、歐洲、澳洲、美洲、中國、中華、全國、萬國、特區、首府」等詞語的地名,或通名層級混亂,刻意誇大地理實體功能的地名。
  • 全國各地整改「大洋怪重」地名,中國地名亂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山川網:近日,廣東、寧夏、山西、浙江、山東、四川等全國多地全面開展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這一場席捲全國的地名「整風」行動來勢洶洶,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能夠從網絡上看到相關的報導。而這其中,西安由於率先將當地超過150個小區和建築物不規範命名名單公布在網上。並且逐一註明地名存在的不規範問題——如封建色彩、崇洋媚外、怪異難懂、怪誕離奇等,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 情侶因廣州地名重名差點鬧分手
    不少人都遇到過這樣的經歷:打開地圖軟體輸入一個地名,同一個城市出現多個重名的地名。在不規範地名當中,市民感觸最深的是在一定區域範圍內多個地名同名或同音的「重」地名。南都記者通過手機地圖軟體搜索「前進路」,就發現廣州有好幾條前進路,分別位於海珠區、增城區、從化區、番禺區等地。
  • 地名中的這個「堡」字,為啥我總讀不對
    有同學會問:明明是同一個字,為啥到了地名裡,讀音就這麼五花八門?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研究這個不一般的「堡」字。「堡」是一個多音多義字,也是常見的地名用字,但是其讀音常讓人感到困惑,很難準確把握。
  • 全國重名最多的鄉村地名(前十名)
    全國有67萬多個村名,有特色個性的村名自然不少,而重複的概率也很大。中國的村子大部分建在山上、河邊、溝中、灣裡、坪間、塘邊、嶺上、屯裡、湖邊、崗間、壩上、坡上、堡中和峪前,這是中國人隨遇而安、就地群居的性格使然。
  • 河北境內為何多「鹿」字地名,現在及歷史上帶這個字的縣都有哪些
    正是因為「鹿」字有了這樣的含義,古代統治者往往喜歡建設以 「鹿」為名的建築物,或者設置以「鹿」為名的地名,商紂王在朝歌建有鹿臺,而在黃河中下遊、地處中原的今天河北省一帶則留下了一系列與鹿有關的地名,比如鉅鹿、獲鹿、束鹿、涿鹿等等。
  • 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將於7月1日開始
    人民網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潘躍)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民政部副部長宮蒲光22日表示,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將於今年7月1日開始,到2018年6月30日結束,為期4年,分三個階段實施。此次普查以縣級為單位進行,按照「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分級負責、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
  • 河北一縣將由雄安代管,竟與廣東一區重名,未來有望成「同名區」
    引言重名在中國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姓名寓意了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有一些很大眾的名字,就是會很容易和別人重名。而在我國,地名有時候也會有重名的情況,比如說是臨沂、臨邑、臨猗,讀音都相同,就是字不太一樣,如今,有一地名竟與廣東一區重名,未來可期。中國漢字有一種獨特的美,在我國,無論是姓名,地區名,省份名,背後多多少少都帶著一些故事,就名字來說,在改革開放年代,就有不少名字如張改革,李開放等等等,都寓意著希望我國能在改革開放後越來越好。
  • 你家孩子會用家譜輩分排序的字取名字嗎?避免爆款重名尷尬,蠻好
    剛剛得知親戚家的一個孩子,取的名字居然和自己家孩子名字一樣,不過其中一個字不同,只是音同,自己家孩子比她家孩子輩分大上一輩,卻整了一樣的名字,這不亂了輩分嗎?主要是兩家平時走動的不是很頻繁,而且親戚家只知道草莓家兒子的小名,根本不知道大名,草莓是去賀喜時才知道兩家孩子名字一致的,當她希望親戚家改名時,親戚卻不以為然,覺得無所謂,說這個名字很好,不想改。
  • 韓國地名為何喜歡照搬中國?兩國重複的地名簡直不要太多!
    比如說韓國這個東北亞國家,就有著「小中華」之稱,兩國重名的城市不計其數。湖北荊州古稱江陵,境內依然有個江陵縣,而在韓國也有一個江陵。不僅如此,韓國還有江西,分別是首爾江西區及釜山江西區。另外諸如金陵、江南、丹陽、襄陽、京畿、濟州、廣州、揚州、襄陽、泰安、梁山、奉化、麗水、鹹陽等等,重複的地名簡直不要太多了。
  • 清理整改「大洋怪重」地名 南寧那些「牛頓」「維也納」小區會被...
    >採訪:市民 王女士我會覺得比較每個小區啊它的那個環境房子的那個裝修的一個風格它和名字我覺得匹配也很好的如果改的話是不是名字跟這個小區的>這樣的一個構造的一個環境可能是就沒有(那麼匹配)據了解,2018年,民政部等國家6部委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通知》指出,一些地區仍然存在一些「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要求各地區、部門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
  • 「崇德」還是不「崇德」——關於德州經濟開發區改地名的一點看法
    實際 「地名」它本身沒有什麼作用和意義(名人特意命名者除外),可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為的推崇以及各類所在地域的歷史事件發生,各種知名人物、建築、廟宇的產生等,逐漸給這些地名賦予了、蘊育了一種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和文化內涵,進而它們成了該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便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和研究。
  • 在徐州,一個字的地名是「沛」,一個字的小吃是「粥」
    文:小沛老頭(張建設)圖:來自網絡兩個字的地名比比皆是,一個字的地名不是太多,對於沛縣人來說,一個字的地名是「沛」,也是自己的家。春秋戰國時沛縣稱「沛」,秦代實行郡縣制後沛字後面才加了一個行政區劃的縣,當年劉邦擊築放歌《大風歌》後慷慨傷懷:「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在一個單字「沛」的地方,同樣有一種一個字名字的小吃叫「粥」。百裡平原沃土和泗上風物風情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各類小吃琳琅滿目,風味齊全。
  • 黑龍江這個車站火了!名字只有一個字,坐火車還把自己整穿越了?
    最近又有網友發現了更神奇的一站,這個火車站的名字只有一個字,而且如果你有機會按照我們的安排坐一次從這裡出發的火車這一站就是位於黑龍江省綏化市的「宋」站,這是全國名稱最短,也是唯一一個以單字命名的鐵路客站。
  • 地名改了,我的房產證、身份證、戶口本怎麼辦?
    相關專題>>多地整改崇洋媚外地名「地名改了,我的生活是否會受到影響?」近日全國多地清理整治地名的工作引發了網友諸如此類的討論。去年12月,民政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通知》,對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全國多地近期開展了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