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帶動需求的方便麵,能重回巔峰嗎?

2020-12-17 馮侖風馬牛
封面題圖|《深夜食堂》

文|風馬牛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

「電飯煲蛋糕、涼皮都失敗後,我雙眼含淚再次拿起了泡麵。」

宅家做飯的這段日子,把很多人都逼成了中華小當家,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在這段時間裡吃了人生最多的泡麵。疫情期間,方便麵成為超市最搶手的食品之一,曾被詬病為垃圾食品的它重新回到人們視線中,成為最普遍的宅家神器。微博上,#宅家泡麵都被玩壞了#話題閱讀量超過 2.5 億,4.6 萬人參與了評論。

第一受益者自然是方便麵的生產商,在餐飲業一片哀鴻的時候,生產新型方便麵的白家食品獲得了 1.1 億元的 A 輪融資,該公司復工不到 20 天訂單就已超過 1 億元。除此之外,方便麵生產商的頭部品牌康師傅也股價大漲,自開年以來已累漲超 15%。

不過,回顧方便麵的發展史,它的高光時刻早在 2013 年就結束了。這一年中國方便麵銷量創下 462.2 億包的輝煌戰績。但自此之後,方便麵連續多年銷量下滑,外賣業務的興起以及人們對消費升級的嚮往都加速了方便麵市場的衰落。

當然,有著特殊口味的方便麵並不會因此退出市場,近兩年其銷量甚至出現了回暖現象。那麼 2020 年,被疫情帶動需求的方便麵,能重回巔峰嗎?

No.1人民需要方便麵

對於那些不會做飯或者懶得做飯的人來說,加點熱水就可以解決飢餓的泡麵顯得真香。年初,受武漢封城帶來的恐慌,無論是廣州、深圳還是三四線小城市,均上演著排隊大包小包扛泡麵的景象。一箱箱泡麵被抱走,以往滿噹噹的貨架很快變成空蕩蕩。

誰也想不到,早已被唱衰的泡麵會在 2020 年重新成為吃貨們的寵兒。

人們在超市裡搶購方便麵

線上的搶購也不比線下輕鬆,微博上一個追星女孩為了搶一包香辣牛肉麵等到夜裡 12 點,但還是沒搶到。她不由得感嘆搶個泡麵比搶王俊凱演唱會門票還難。

被疫情帶動的需求最明顯的呈現在數據上。從除夕到初九,京東售出方便麵達 1500 萬包。而在淘寶平臺上,方便食品類目自 1 月 20 日以來的銷量也增長了 10 倍以上,蘇寧數據顯示,僅 2 月 3 日至 2 月 6 日,最熱銷的方便麵銷量環比猛增了 342%。

顯然,特殊時期影響著人們的需求,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是孤立出現的,當供求關係被改變後,方便麵甚至成為了一種萬能的「貨幣」。

2016 年,美國社科協會(ASA)的一篇論文稱,多個州的監獄雖然遠離社會,但也存在著地下市場,而這個地下市場的一般等價物早已經不是香菸,而是方便麵。

原來由於監獄預算減少,以及大量的私營監獄的使用,使得監獄飯菜質量粗劣,而且熱量不足,但犯人們需要幹的活卻並沒有減少。於是吃不飽的犯人們開始自己「購買」方便麵,慢慢地,方便麵成為了一些監獄的「流通貨幣」。

在囚犯的交易規則裡,方便麵被稱為「油炸黃金」。並且不同國家生產的方便麵會根據其自身的質量獲得相應的匯率,其中,中國的方便麵由於其分量十足、料包豐富、營養均衡等特點,成為了整個「貨幣體系」中的硬通貨。

YouTube 上關於監獄裡「油炸黃金」的視

「方便麵正在變得越來越有價值,它已經不僅僅是食物這麼簡單。它是一種硬通貨,一種貨幣。你可以用方便麵購買任何非法的產品和服務——古柯鹼,性以及殺手。」該論文的作者稱。

當然,這種情況也只有在監獄裡才會出現。

No.2從奢侈品到速食

成為貨幣的方便麵顯然成了一種奢侈品,而這種情況在歷史上也確實存在過。在方便麵發明後的十多年裡,一袋方便麵的價格是一碗現煮麵的 6 倍,一般老百姓是無法將它作為日常食品的。

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麵出生在日本。1958 年,坐過牢並經歷兩次破產的華裔日本人安藤百福已經 48 歲了,但他決心從頭開始,研製一種簡便、不需要烹飪的面。經過 1 年的辛苦研究,他終於從太太油炸食品中得到靈感,研製出了第一包雞肉方便麵。同年 12 月,安藤百福創立日清食品品牌。其旗下的「出前一丁」「合味道」等方便麵至今深受消費者喜歡。

方便麵博物館裡復原的安藤的研製間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的方便麵只有袋裝。1966 年,安藤百福拿著自己公司的方便麵去美國推銷,在洛杉磯的一家超市裡,當他讓採購員品嘗泡麵時,由於手邊沒有碗,人們只能用紙杯盛面,這個小細節讓安藤萌發了做桶裝面的想法。

後來隨著日本戰後經濟的繁榮,生產力的上升也使方便麵的價格走向平民化,上班族的壯大則進一步刺激了速食經濟的發展,方便麵也被認為是 20 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為了紀念第一包方便麵的誕生,日本即席食品工業協會將每年的 8 月 25 日定為「方便麵日」。在日本池田市還建有一座紀念安藤百福的方便麵博物館。

中國第一包真正意義上的方便麵則誕生於 1970 年,那一年上海益民四廠用高壓蒸面油炸工藝生產出大陸第一包方便麵。同一年,臺灣味王公司推出更受中小學生歡迎的乾脆麵,該公司推出的「王子面」一度風靡臺灣。

自此,種類齊全的方便麵市場的競爭就沒停止過。大浪淘沙之後,如今康師傅和統一成為方便麵領域的「雙雄」。

康師傅的創始人其實姓魏,1988 年,魏氏兄弟初來大陸時,首選經營的還是自己的發家老本行油脂,但由於過度樂觀對市場把握不準確,3 年過去後,魏應行帶來大陸的 1.5 億元新臺幣虧損過半。

轉機出現在魏應行的一次出差途中,由於不習慣當時火車上的飯菜,他帶了兩桶臺灣生產的方便麵,卻意外引起很多同車人的注意和讚揚,對市場敏銳的他決定投入到方便麵大戰中。直到今天,火車依然是泡麵的主場地,有人也因此開玩笑道,「康師傅能夠在大陸稱王稱霸,最應該感謝的是中國鐵道部以及鐵路客運系統的餐飲供應部門。

《歡樂頌2》|關雎爾和謝童在火車吃泡麵

康師傅在天津申請營業執照時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臺灣方便麵行業的老大統一集團也要來天津投資,並且它有一個排他性條款——只準給統一方便麵生產執照,即天津不能再發另外的牌照。後來在天津開發區領導熱心幫助下,康師傅所在的頂新集團才得以落戶天津。

其實這個插曲只是兩大集團後來競爭的開始。

雖然早在 1998 年,統一在營收上就已經落後後來居上的康師傅,但過去 20 多年,二者的競爭一直沒有停歇,除了方便麵,進入 21 世紀之後,二者還在軟飲料領域展開競爭,統一有每日鮮橙多,與之對應康師傅就推出鮮の每日C。

兩大方便麵巨頭競爭的高潮出現在 2013 年。統一董事長羅智先曾透露,在兩家公司火拼中,40 億根火腿腸被用作購買方便麵的贈品。但他們誰都沒有想到這會是方便麵銷量最好的時候。

受外賣業務的崛起以及農民工數量的減少,方便麵銷量急劇下滑,據世界方便麵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方便麵銷量是一路從 2013 年的 462.2 億份跌至 2016 年的 385.2 億份,相當於回到了 2010 年的銷量水平。

No.3 吃泡麵是一種情懷

商場永遠不缺新故事。就在康師傅和統一業績下滑期間,方便麵的始祖日清,以及韓國的農心等國外方便麵卻開始大肆進軍國內市場。

憑藉著高端以及口味獨特,這些進口產品迅速贏得消費者的喜愛。據英敏特諮詢公司的報告顯示,僅 2015 至 2016 年一年的時間,韓國進口方便麵銷量同比就增長了 134%。

另一方面,隨著消費的升級,關於方便麵健不健康的討論也成為關注焦點,人們對健康的關注也促進了康師傅們的轉型。一些主打營養健康的方便麵開始上市,比如統一的湯達人以及康師傅的金湯、匠湯等產品。

產業升級帶來的效益很明顯,根據康師傅 2018 年年報顯示,與低中端方便麵業績下滑不同,高價面銷售額同比增長 10.6%,成為業績的功臣。也是這一年方便麵總體市場開始明顯回暖,時隔 5 年,中國方便麵總銷量終於再破 400 億大關。

方便麵的復甦還在繼續。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19 年上半年,中國方便麵市場銷售額同比增加 7.5%,整體銷量同比增長 1.4%。利好還直接催生了臺灣新首富的誕生,1 月中旬,福布斯發布臺灣地區富豪榜單,康師傅的創始人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兄弟以 72 億美元,頂替郭臺銘,成為新臺灣首富。

從理性分析的角度來看,方便麵市場的回春和外賣補貼結束、價格上漲有關。但值得一提的是,吃泡麵早已經是一種情懷,它是學生時代美食的代表,是旅途中的最佳良伴,也是加班族的深夜食堂。

《方便麵時代》|李亞鵬扮演的男主深夜

或許正如發明了現代泡麵的日本日清公司曾在廣告中所說的那樣:各種爆紅的東西,在時代的洪流中來了又去,但一直被愛著的東西,則永遠不變,一直在你身邊。流行,比不上一直被愛著的味道。

參考資料:

1.《60年方便麵的繁華與落寞》楊檸溪

2.《統一企業方便麵市場營銷策略研究》李響

3.《頂新集團康師傅企業史研究》陳蘇

4.《香菸在美國監獄裡不好使了,如今值錢的是泡麵!RAmen!》果殼

5.《泡麵「起死回生」的秘密》南方周末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 | 黍風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相關焦點

  • 一碗方便麵20多元,能拯救你空虛的胃嗎?
    還記得上次吃方便麵是什麼時候嗎?1元一包的袋裝面,3元一桶的碗面,這大概是你記憶中方便麵的樣子。無怪乎當第一次聽說還有20多元的方便麵時,不少人發出「方便麵越賣越貴」的感慨。方便麵不受時間和空間條件約束,滿足了人們吃一口熱飯的需求,在追求效率優先的改革開放初期溫暖著創業者的胃。方便麵同樣是旅行的標配,尤其是在普速列車時代,每到飯點車廂裡便瀰漫著一股濃濃的方便麵味道。筆者還記得,上大學時,校園家屬區小攤販賣得最火的就是方便麵加荷包蛋——其成功秘訣就是煮出來的面比熱水泡開的更好吃。
  • 娛樂旅遊業能重回過去的巔峰嗎?
    又是一個「雙節」進行時,每年的國慶和中秋,都能吸引到千千萬萬人的內心。這兩個節含義,還是比較深刻的,一個是舉國同慶,全國人民一起為祖國這個大家庭而歡慶的時間點;另一個是每個小家庭團聚的日子,家庭小聚的美好時光。說白了,就是華夏兒女的大家庭和千千萬萬的小家庭歡聚時刻。
  • 聚焦復工復產:統一方便麵工廠已復工,需求激增一季度業績或漲?
    新冠肺炎下的居家防疫,也促使了方便麵等應急物資銷售走高,而背後的生產企業也在加班加點生產。3月9日,南都記者從統一企業方面獲悉,2月中旬,統一企業旗下的方便麵生產工廠已全面復工,南都記者還了解到,實際上該公司為保障疫情期間方便麵供應,1月下旬已經有部分工廠已申請通過並復產。在方便麵火熱的情況下,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可能會出現影響。
  • 當你印象中的方便麵價格比肩實體拉麵,你還吃方便麵嗎?
    在你的印象裡,方便麵是不是和便宜是劃等號的,是不是在窮的一塌糊塗的時候,泡碗面,是最簡單的去除飢餓感的方式?一包方便麵你能接受多少錢的?1元?3元?5元?現在,有很多泡麵已經動輒一碗10元20元起步了,很多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方便麵還是我認識的那個「它」嗎?這個價格足可以讓我去實體麵館大吃特吃一頓了!近年來,不管是新品牌,還是方便麵的老品牌,似乎都對傳統的方便麵市場有些置之不理的感覺。反而是玩起了高端以及超高端的速食。
  • 一碗方便麵動輒20元 今麥郎欲推高端方便麵有人買單嗎?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原標題:一碗方便麵動輒20元,高端方便麵有人買單嗎?一定的高端化是趨勢但高端市場並不會無限膨脹「瓜子飲料八寶粥,啤酒香菸方便麵」。坐過火車的人恐怕都很熟悉這一句推銷口號,口號裡的這些產品都非常「親民」。其中,方便麵更是填滿了無數打工人的胃。
  • 從衰落到爆火,疫情能拯救泡麵行業嗎?
    京東大數據顯示,從除夕到初九十天內,京東平臺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額增長3.5倍,僅方便麵一類就售出了1500萬包;此外,蘇寧大數據顯示,2月3日至2月6日,蘇寧小店方便麵銷量環比猛增了342%。但從2012年開始,這個行業就已經在走下坡路,這一場突然爆紅,會是每況愈下的泡麵行業的新機會嗎?
  • 疫情之下的無奈選擇,方便麵速凍食品走俏,這些公司又賺了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疫情對於方便麵、速凍食品行業有著促進作用。此前,三全食品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疫情期間家庭內就餐頻次提高,水餃面點等作為家庭備餐的作用凸顯,速凍食品需求量上升。且從終端上看,部分地區部分終端門店速凍水餃和面點等產品出現了缺貨情況,公司訂單量較同期有一定增長。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元宵節大都在家裡度過,今年市場環境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湯圓銷售。
  • 方便麵回暖-新聞頻道-和訊網
    文/圖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張舒復工後重回C位下班回家的公交車上,90後姑娘鄭新在外賣平臺上下單了青菜、雞蛋、水果,還有最重要的辣白菜方便麵。付款後不到半小時,她和配送員幾乎同時到達家門口。「比起外賣,煮方便麵可以加進很多想吃的食材,更大程度滿足自己。」
  • 人氣暴漲 螺螄粉能打敗方便麵嗎
    疫情下方便麵最火?螺螄粉表示不服。近日,「你買的螺螄粉到貨了嗎」已經成為消費者的熱議話題,並頻頻登上微博熱搜。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線上購物平臺,多家企業的螺螄粉產品均處於預售狀態。業內人士認為,螺螄粉因其獨特味道受到消費者喜愛,但螺螄粉相對方便麵的產業規模較小,受疫情影響,螺螄粉企業用工緊張,且原材料短缺。北京商報記者在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上搜索發現,在多家螺螄粉旗艦店中,螺螄粉產品均處於預售狀態。多位消費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己從下單至今已經等了10多天。
  • 方便麵企業集體推新品 意味著市場回暖了嗎?
    回溫的方便麵市場  白象方便麵連推3款網紅產品、統一推出了5元價位的「茄皇」……企業集體推新品,意味著方便麵市場回暖了嗎?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方便麵市場銷售量在經過三年下跌後,於2018年起出現明顯回升,預計2019年中國方便麵銷量有望回到此前的巔峰水平。
  • 方便麵「復活」上半年銷量猛增,康師傅統一疫情紅利能吃多久
    在方便麵成為疫情新消費模式寵兒後,哪些企業會成為最大贏家?輿論普遍認為是外賣擠壓了方便麵的生存空間。然而,今年年初疫情讓全國大部分城市的線下餐飲停擺,與此同時,方便麵的電商數據全面反超。疫情和電商的雙重加持,讓方便麵行業又活過來了。近日,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發布了2020年業績報告。
  • 從馬拉度納紀錄片中的意甲元素,分析義大利足壇重回巔峰的可能性
    筆者就從馬拉度納紀錄片中的意甲元素,分析義大利足壇重回巔峰的可能性。可能說到這個問題,有些人會把現在的歐洲杯預選賽「抬出來」說事,因為義大利國家隊在歐洲杯預選賽上取得了全勝的戰績,已經提前進入了歐洲杯的正賽。但是這能夠代表義大利足壇重回巔峰嗎?不能,因為義大利國家隊以及聯賽根本就沒有找回他們的傳統。
  • 當前方便麵需求暴漲,而它為何無人購買?
    近日,在疫情爆發的時期,對於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減少出門,防止感染。減少出門之後,大概很多人會選擇方便麵囤貨。同樣是方便麵,也有人因為這場災情,明白了很多平時不明白的道理,1月23日武漢封城後,某超市方便麵被搶空。網友調侃:即便是武漢封城,超市裡方便麵貨架上剩下的是香菇燉雞面居多,網友表示:事實證明,它還是最難吃的。
  • 跑步真的能讓你重回顏值巔峰嗎?
    此外黃磊還笑著說出了自己跑步故事,因為疫情期間每天繞著桌子跑步,以至於剛剛恢復室外跑步時候,跑著跑著總是想拐彎,讓人哭笑不得。同時,黃磊也在節目中說出了自己2020年的跑步目標:1.跑量1000公裡;2.五十歲之前完成一次半馬!
  • 螺螄粉會取代方便麵?
    這個行業需要創新的、具有差異化特色的,又能不斷滿足消費需求且以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為主的新型產品,用以作為行業發展的源動力支撐。這個時候螺螄粉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填補或滿足了這一確切屬性的需要,匹配了這一態勢的發展。因此,螺螄粉能爆紅且迅速被接受,開拓市場。
  • 重回30年巔峰!誰拯救了日本股市?
    摘要 【重回30年巔峰!誰拯救了日本股市?】9月28日,日本股市不經意間創造了一個奇蹟。日經500指數再度收紅,收盤點位超越1989年12月歷史最高點。
  • 越南方便麵市場需求火爆
    其他方面姑且不論,僅僅從方便麵消費量來說,它超越了美國等大國,位居全世界第四。雨果網從亞洲媒體「Intellasia」9月7日的報導中獲悉, 越南方便麵需求大漲,這給生產商帶
  • 方便麵「王者歸來」,銷量超400億包
    其中,飲料業務實現營收67.95億元,同比增長0.6%;方便麵業務實現營收42.68億元,同比增長2.8%。對於一個曾經極度輝煌的行業來說,重回巔峰也是一個值得大眾期待的事情。專家稱,方便麵銷量的變化也反映了當下社會結構所發生的微妙變化。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方便麵也恰巧迎合著人們的需求。數據顯示,統一方便麵5元以上產品佔比由2017年的21%上漲至2018年的26%,旗下高端產品湯達人在2018年銷售額同比增長達30%,營收規模超過19億元;康師傅售價較低的乾脆麵銷售額同比下滑24%,而高端方便麵銷售額同比增長10.6%。
  • 方便麵銷量重回400億包 「泡麵」指數不靠譜
    泡麵,方便麵也。尼爾森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方便麵市場銷售額同比增加7.5%,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4%。同時,從2013年到2018年,時隔五年,方便麵銷量重回400億包以上。事實上,流動階層有標配「吉祥三寶」,另外「兩寶」榨菜、火腿腸也在增長。難道這一輪低價消費品銷售的快速回暖,真是消費升級的結束、消費降級的開始?
  • 中國方便麵銷量逆襲 2019年有望重回五年前高位水平
    中證網訊(記者楊潔)近日,美國諮詢公司裡斯諮詢發布報告稱,2018年全世界方便麵銷量達到1036億份,中國市場佔了402.5億份,佔全球方便麵銷量的38.85%,排名第一。報告還指出,據世界方便麵協會數據,2014年中國方便麵市場銷售量為444億份,2015年開始逐步下跌,到2016年時售出385.2億份,為近5年來銷量最低。2018年開始,中國方便麵市場銷量有明顯回升,2019年中國方便麵銷量有望回升到2014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