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下的居家防疫,也促使了方便麵等應急物資銷售走高,而背後的生產企業也在加班加點生產。
3月9日,南都記者從統一企業方面獲悉,2月中旬,統一企業旗下的方便麵生產工廠已全面復工,南都記者還了解到,實際上該公司為保障疫情期間方便麵供應,1月下旬已經有部分工廠已申請通過並復產。
在方便麵火熱的情況下,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可能會出現影響。但對於一季度業績影響,統一企業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暫不便回復。另外,南都記者發現,就目前已公布一季度數據的上市公司,淨利潤業績較去年同期至少增40%。
幫助上遊供應商復產
據南都記者此前報導,方便麵作為抗疫應急物資的一種,此前曾受到消費端層面關注。例如部分線下商超終端,南都記者此前曾留意到方便麵貨架被「掃貨一空」。
針對方便麵熱銷和近期市民的「剛性」需求,方便麵生產巨頭統一企業亦「聞風而動」,尤其是針對復工復產方面,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早在疫情之初公司方面已留意到,部分銷售點出現了產品脫銷的情況,「我們在響應協會和監管部門『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承諾下,1月下旬時候在通過申請及檢查後,有部分(方便麵)工廠已經提前復工,目前直至2月中旬,公司旗下所有工廠已經全部復工復產」。
當然,方便麵是否能順利生產,還有取決於上遊原料供應商的運作情況。據南都記者了解,在疫情初期,統一企業的上下遊供應鏈曾遭遇過無法復工、缺人生產及缺少材料等情況。對此,統一企業1月22日就向各原材料供應商發布關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指南,提醒供應商提前儲備相關物質及原材料。與此同時,該公司為幫助供應商復工,各家生產子公司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並為配套供應商提供協助復工的證明函件,合計提供證明函件達3066份,同時還為解決了某些重點供應商的物流問題。
統一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我們為了確保供應商資金充足,公司還為合計7加資金周轉困難的包材供應商提供免息資金支持。我們還抽調人力,直接幫助供應商填補人力缺口,實現順利生產。在多項保障措施下,目前疫情初期遭遇的供應難問題已經被緩解。」
統一企業抽調人力,支持供應商生產(受訪者供圖)
部分地區布局無人零售點
據南都記者了解,除了對上遊方面著力解決生產難等問題。統一企業在下遊方面也有相關措施,保障產品供應同時,響應防疫中「少聚集」的號召。
上述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考慮到疫情期間人們因交通受限出行不便的困境,以及「非常時期少接觸」的原則,統一企業主動推出了社區無接觸購物,目前 「無人售賣便民服務點」的服務小區,全國累計已經超過了300個。主要銷售的為包括方便麵等應急食品。
另外從捐助情況方面,統一企業相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統一企業已向包括湖北在內的防疫一線累計捐贈的產品折價已超過了2000萬元,其中在1月28日和2月3日,分別向武漢和湖北捐助3000盒自熱食品及100元現金。
對一季報影響暫不明,同類型公司營收利潤大漲
從包括統一在內等部分方便麵企業的復工復產,以及部分渠道和終端銷售火爆情況,這也體現出在疫情下,方便麵迎來了爆發的「風口」。
相比直觀上「掃貨一空」的線下終端。從線上渠道數據來看,2月以來,天貓平臺方便食品整體銷量同比增長700%。其中「方便麵」一詞搜索量大增200多倍。在京東平臺,從除夕到初九,售出了1500萬包方便麵。2月3日至6日,蘇寧小店方便麵銷量環比猛增了342%;2月10日-13日,方便麵銷量同比增長357.59%。
據南都記者了解,2020年第一季度消費端對方便麵熱度的上升,催熱了二級市場對部分方便麵上市公司的股價。以1月22日至3月9日股價計算,A股上市公司克明面業累計上漲48.89%。而港股方面,資金情緒表現則較為冷靜,如港股康師傅控股累計漲5.06%;統一企業中國股價幅度一直維持在8港元至8.9港元區間運行。
那麼,在今年第一季度對方便麵需求激增,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帶來一定影響。對此,南都記者亦致函向統一企業方面問詢對於一季報影響問題,但該公司向南都記者表示,因香港聯交所要求及疫情特殊情況等,暫不便披露今年一季度具體銷售情況。
不過,南都記者也發現,同類型的上市公司,其一季度業績財務數據也可作參考。例如有方便麵產品管線的克明面業,該公司近期發布的一季報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一季度業績較去年同期預計漲40%至80%,原因是「掛麵主食類產品及高毛利產品在新冠疫情中銷量增加」。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 年上半年,中國方便麵市場銷售額同比增加7.5%,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4%,整體呈現回暖。但對於今年第一季度方便麵業績是否會帶動相關公司全年業績增長,有業內人士也指出,短期激增的需求對全年業績影響有限。
南都記者 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