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復工復產:統一方便麵工廠已復工,需求激增一季度業績或漲?

2020-12-21 騰訊網

新冠肺炎下的居家防疫,也促使了方便麵等應急物資銷售走高,而背後的生產企業也在加班加點生產。

3月9日,南都記者從統一企業方面獲悉,2月中旬,統一企業旗下的方便麵生產工廠已全面復工,南都記者還了解到,實際上該公司為保障疫情期間方便麵供應,1月下旬已經有部分工廠已申請通過並復產。

在方便麵火熱的情況下,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可能會出現影響。但對於一季度業績影響,統一企業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暫不便回復。另外,南都記者發現,就目前已公布一季度數據的上市公司,淨利潤業績較去年同期至少增40%。

幫助上遊供應商復產

據南都記者此前報導,方便麵作為抗疫應急物資的一種,此前曾受到消費端層面關注。例如部分線下商超終端,南都記者此前曾留意到方便麵貨架被「掃貨一空」。

針對方便麵熱銷和近期市民的「剛性」需求,方便麵生產巨頭統一企業亦「聞風而動」,尤其是針對復工復產方面,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早在疫情之初公司方面已留意到,部分銷售點出現了產品脫銷的情況,「我們在響應協會和監管部門『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承諾下,1月下旬時候在通過申請及檢查後,有部分(方便麵)工廠已經提前復工,目前直至2月中旬,公司旗下所有工廠已經全部復工復產」。

當然,方便麵是否能順利生產,還有取決於上遊原料供應商的運作情況。據南都記者了解,在疫情初期,統一企業的上下遊供應鏈曾遭遇過無法復工、缺人生產及缺少材料等情況。對此,統一企業1月22日就向各原材料供應商發布關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指南,提醒供應商提前儲備相關物質及原材料。與此同時,該公司為幫助供應商復工,各家生產子公司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並為配套供應商提供協助復工的證明函件,合計提供證明函件達3066份,同時還為解決了某些重點供應商的物流問題。

統一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我們為了確保供應商資金充足,公司還為合計7加資金周轉困難的包材供應商提供免息資金支持。我們還抽調人力,直接幫助供應商填補人力缺口,實現順利生產。在多項保障措施下,目前疫情初期遭遇的供應難問題已經被緩解。」

統一企業抽調人力,支持供應商生產(受訪者供圖)

部分地區布局無人零售點

據南都記者了解,除了對上遊方面著力解決生產難等問題。統一企業在下遊方面也有相關措施,保障產品供應同時,響應防疫中「少聚集」的號召。

上述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考慮到疫情期間人們因交通受限出行不便的困境,以及「非常時期少接觸」的原則,統一企業主動推出了社區無接觸購物,目前 「無人售賣便民服務點」的服務小區,全國累計已經超過了300個。主要銷售的為包括方便麵等應急食品。

另外從捐助情況方面,統一企業相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統一企業已向包括湖北在內的防疫一線累計捐贈的產品折價已超過了2000萬元,其中在1月28日和2月3日,分別向武漢和湖北捐助3000盒自熱食品及100元現金。

對一季報影響暫不明,同類型公司營收利潤大漲

從包括統一在內等部分方便麵企業的復工復產,以及部分渠道和終端銷售火爆情況,這也體現出在疫情下,方便麵迎來了爆發的「風口」。

相比直觀上「掃貨一空」的線下終端。從線上渠道數據來看,2月以來,天貓平臺方便食品整體銷量同比增長700%。其中「方便麵」一詞搜索量大增200多倍。在京東平臺,從除夕到初九,售出了1500萬包方便麵。2月3日至6日,蘇寧小店方便麵銷量環比猛增了342%;2月10日-13日,方便麵銷量同比增長357.59%。

據南都記者了解,2020年第一季度消費端對方便麵熱度的上升,催熱了二級市場對部分方便麵上市公司的股價。以1月22日至3月9日股價計算,A股上市公司克明面業累計上漲48.89%。而港股方面,資金情緒表現則較為冷靜,如港股康師傅控股累計漲5.06%;統一企業中國股價幅度一直維持在8港元至8.9港元區間運行。

那麼,在今年第一季度對方便麵需求激增,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帶來一定影響。對此,南都記者亦致函向統一企業方面問詢對於一季報影響問題,但該公司向南都記者表示,因香港聯交所要求及疫情特殊情況等,暫不便披露今年一季度具體銷售情況。

不過,南都記者也發現,同類型的上市公司,其一季度業績財務數據也可作參考。例如有方便麵產品管線的克明面業,該公司近期發布的一季報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一季度業績較去年同期預計漲40%至80%,原因是「掛麵主食類產品及高毛利產品在新冠疫情中銷量增加」。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 年上半年,中國方便麵市場銷售額同比增加7.5%,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4%,整體呈現回暖。但對於今年第一季度方便麵業績是否會帶動相關公司全年業績增長,有業內人士也指出,短期激增的需求對全年業績影響有限。

南都記者 貝貝

相關焦點

  • 方便麵和速凍食品銷售暴漲,工廠加快復工緩解供應緊張
    據界面新聞了解,統一、康師傅、灣仔碼頭等方便食品和速凍食品的工廠已陸續開始復工,部分供應商也在加緊為它們調配原材料,一些地區方便麵、速凍水餃等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據統一企業介紹,目前該公司在各地的不少工廠已開始復工生產,線上電商物流管制的情況也已有所緩解。
  • 統一企業2019年淨利潤增長32.7% 旗下75%工廠已復工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3月26日訊(記者 李靜)統一企業中國(HK:00220)3月25日晚間發布2019年末期業績公告。公告顯示,統一企業中國2019年實現收益220.19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實現淨利潤為13.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2.7%。統一企業中國的主要兩大營收來源分別是,食品業務和飲品業務。在食品業務中,方便麵業務在2019年實現收益為85.007億元,同比增長0.9%,在集團總收益中佔比38.6%。
  • 「跌跌」不休成過去 高端方便麵成統一、康師傅翻身「稻草」
    毫無疑問,2018年年初統一開始實施的漲價,推出改革方便麵產品等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大幅緩解了其2017年仍面臨的業績下滑趨勢。統一也在財報中指出,收益及毛利的增長主要受惠於方便麵飲料銷售的回溫,「以及市場調整銷售通路利潤所致」。而在經歷近幾年的連續跌幅後,不僅是統一業績回暖,早前康師傅業已扭轉了自身頹勢。
  • 防疫生產兩不誤(6)——聚焦企業復工復產
    從18日起,本報推出「防疫生產兩不誤——聚焦企業復工復產」專欄,深入走訪鎮區和企業,聚焦他們把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兩難」變「兩全」的作為和行動。敬請關注。截至2月22日,全鎮產值億元以上企業已全部復工,規上企業復工76家,復工人數9988人,復工率超過93.8%,預計月底全鎮企業復工率將達100%。板芙鎮黨委書記趙錫雄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鎮通過「四個抓手」(抓防控、抓復工、抓幫扶、抓服務),確保板芙復工復產安全有序。
  • 統一康師傅業績好轉 3張圖告訴你方便麵行業是否真的回暖
    中商情報網訊:中國方便麵市場為世界最大的方便麵市場,然而近幾年方便麵行業卻異常艱辛。因食品安全問題造成的若干負面事件、網上食品外賣平臺的逐漸普及以及中國產品價格普遍上漲,曾經的方便麵巨頭統一和康師傅風風光不再,在經歷業績持續下滑後,統一和康師傅終於打了一場翻身仗,那麼是否意味著方便麵行業回暖呢?
  • 統一2016年飲料衰退一成 方便麵創新高
    統一企業中國(0220.HK)交出了年度成績單。這份2016年業績顯示,去年該公司全年其實現收益209.85億元,同比2015年下降5.1%;實現淨利潤6.073億元,同比大跌27.2%。儘管去年該集團方便麵業務收益較2015年同比增長8.6%,為82.21億元,但值得關注的是,飲料業務的收益為121.80億元,較去年同期率退13.3%。
  • 繼方便麵和飲料戰線收縮後 統一零售業務也現「退守」跡象
    從細分品類來看,方便麵業務收益分別為:78.26億元、79.6億元、75.7億元、82.2億元;飲料業務收益分別為:151.52億元、140億元、140.5億元、121.8億元。有業內人士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統一方便麵業務增長乏力,飲料業務更是持續下滑,導致整個公司的業績增長面臨壓力。
  • 被疫情帶動需求的方便麵,能重回巔峰嗎?
    第一受益者自然是方便麵的生產商,在餐飲業一片哀鴻的時候,生產新型方便麵的白家食品獲得了 1.1 億元的 A 輪融資,該公司復工不到 20 天訂單就已超過 1 億元。除此之外,方便麵生產商的頭部品牌康師傅也股價大漲,自開年以來已累漲超 15%。不過,回顧方便麵的發展史,它的高光時刻早在 2013 年就結束了。
  • 統一企業2019年營收增長1.1% 方便麵業務增速明顯下滑
    統一企業2019年營收增長1.1% 方便麵業務增速明顯下滑來源:聯商網2020-03-26 08:223月25日港股盤後,統一企業中國發布2019年末期業績公告。業績公告顯示,統一企業中國2019年錄得收益220.19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市場預期為222.97億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13.662億元,同比增長32.7%。同時,毛利率為36%,較上年上升2.5個百分點。公司表示,「統一阿薩姆奶茶」及方便麵「湯達人」的收益持續雙位數增長,成為收益增長引擎。食品業務和飲品業務是統一企業中國的主要營收來源。
  • 都說方便麵不行了 但湯達人卻成統一業績的最大功臣
    3月24日,統一發布了2016年的業績報告,其2016年營收同比下滑了5.1%,但方便麵業務主要受到湯達人等5元以上高價面的推動,營收同比增長了8.6%。 緊隨其後,康師傅控股在3月27日也發布了2016財年業績報告,其營業額與淨利潤同比分別下滑了8%和21.1%。其中方便麵營收同比下滑了10.34%。
  • 英科醫療擬60億擴產衝擊世界手套龍頭 全球需求激增四季度業績或將...
    今年以來,密集擴產的英科醫療,經營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45億元,同比增長近五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43.7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倍。其中,三季度,淨利潤超過2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逾40倍。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下,手套需求激增,加上馬來西亞手套企業因為疫情停產,使得全球手套市場供需失衡,手套價格上漲。
  • 康師傅與統一業績大PK,誰的方便麵更「香」?
    3月23日、25日,康師傅與統一先後發布了2019年業績數據。康師傅2019年經營收入619.78億元,同比增長2.13%,其中飲品收入355.8億元,同比增長0.81%,方便麵收入252.95億元,同比增長5.79%;實現淨利潤33.31億元,同比增長35.22%。
  • 「再不努力,連方便麵也吃不起了!」康師傅、統一推高端產品提振業績
    業內人士指出,在消費升級趨勢下,康師傅、統一等企業也在對產品進行升級、創新,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而這正是國內方便麵市場得以回暖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面對不斷升級的高價高端面,消費者似乎並不像企業想像中那般認可。有網友直呼:「再不努力,連方便麵也吃不起了!」
  • 風雲海外動態|達美樂比薩一季度業績指引令人失望
    熱門中概股多數上漲,阿里巴巴漲1.64%,京東漲0.27%,百度漲1.86%,中網在線漲37.68%,第九城市漲26.36%,拼多多漲1.12%,蔚來汽車漲2.4%,網易漲4.58%,易恆健康跌46.36%,籮筐技術跌21.43%。
  • 2017年營收212億,統一(00220)飲料業務帶來業績回升
    公司 2017年營收212億,統一(00220)飲料業務帶來業績回升 2018年3月28日 08:52:54
  • 疫情之下的無奈選擇,方便麵速凍食品走俏,這些公司又賺了
    2食品企業復工有望緩解產品稀缺現狀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全國各地工廠的開工與物流的陸續恢復,方便麵、速凍食品等上下遊的產能恢復也將得到有效解決,尤其是方便麵稀缺的日子也將得到有效緩解。金妹兒了解到,統一、康師傅、灣仔碼頭等方便食品和速凍食品的工廠已陸續開始復工,部分供應商也在加緊為它們調配原材料,一些地區方便麵、速凍水餃等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目前統一在全國已經有八成的工廠復工,」統一企業公開表示,「由於還有人員回流等問題,個別工廠還沒有滿線生產。
  • 中國方便麵市場25年暗戰:康師傅慘勝,統一不玩了
    文|AI財經社 唐煜編|楊舒芳8月8日晚間,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0220.HK)在港交所公開了2017年中期業績公告。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統一企業中國收益約為108.861億元,下降7.1%;毛利率為33.6%,下降3.3個百分點;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人民幣5.69億元,下降26.5%。
  • 從方便麵到生活面,復盤統一3年轉型之路
    艾格農業第1617期8月,統一接連推出了「那街那巷蘭州牛肉麵」「滿漢大餐檯式半筋半肉牛肉麵」多款新品,正式進軍煮麵市場,這是統一對生活面又一細分賽道的布局。早在3年前,統一董事長羅智先便宣布「退出方便麵市場」,並在次年3月對外發布「生活面」概念,同時表示,生活面將不再只是滿足吃飽需求,還將被賦予更多元素。
  • 統一將逐步退出方便麵市場 將重新定位改以高價產品為主
    但是,隨著大陸消費市場的升級,方便麵開始被邊緣化。日前,統一發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上半年實現營收108.86億元,同比下降7.1%;方便麵業務上半年營收39.54億,同比下滑1.4%,飲品營收65.98億同比下降11.4%。康師傅去年方便麵業務同比下降10.34%。  不過,統一上半年業績看似下滑,實則是明降暗升。
  • 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將相繼漲價
    法人認為,統一中控的兩大事業中,方便麵仍陷於虧損,由於高價面毛利率較高,漲價可望優化毛利率。加上第三季起進入方便麵進貨旺季,整體效益將反映在統一中控下半年的獲利表現。  統一中控昨(28)日否認將調漲高價袋面銷價。但大陸西南、西北地區的通路商,近日已收到統一巧麵館系行漲價通知書,將從8月1日起調漲零銷價,每包由人民幣1.8元調漲至2元、漲幅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