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將相繼漲價

2020-12-23 聯商網linkshop

  康師傅掀起的高價袋面漲價風,正在中國大陸逐步發酵。統一集團也確定自8月起跟進,漲幅與康師傅相同。當前大陸三大高價袋面品牌中,只剩華龍日清仍在觀望。由於這波漲價風勢不可擋,也意味大陸消費者講究「質量」時代來臨。

  高價袋面是指零銷價在人民幣1.5元以上的袋裝方便麵。統一集團此次調漲高價袋面的策略,與康師傅如出一轍,都是通過產品「加量、升級」,順勢調高銷價。

  法人認為,統一中控的兩大事業中,方便麵仍陷於虧損,由於高價面毛利率較高,漲價可望優化毛利率。加上第三季起進入方便麵進貨旺季,整體效益將反映在統一中控下半年的獲利表現。

  統一中控昨(28)日否認將調漲高價袋面銷價。但大陸西南、西北地區的通路商,近日已收到統一巧麵館系行漲價通知書,將從8月1日起調漲零銷價,每包由人民幣1.8元調漲至2元、漲幅約11%。

  根據通知書的屬性,由於消費者對品質需求日盛,且原料價格上漲,特別是小麥與棕櫚油價格居高不下,統一巧麵館系行通過品質與屬性升級,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決定調漲銷價。不過,通路商進貨工本漲幅約10.35%,低於零銷價漲幅。也就是業者進貨一箱,利潤可較漲價前增加人民幣1元、達7.5元,利潤率達17.71%,有助提高通路商進貨意願。統一的高價袋面以巧麵館與統一100為主力。巧麵館強調地方特色,銷售以西南市場佔比最高,也是此次調漲的主要地區。統一100銷售以華東、華南等市場為主,雖然零銷價格尚未調整,但統一已通知零售商,8月1日起調高通路商的進貨價至每箱人民幣40元左右、漲幅超過10%。
  (來源:聯合新聞網)

  相關報導:康師傅方便麵率先漲價 或掀起新一輪漲價潮
 
  麵餅重了5克,康師傅方便麵的價格也跟著漲了,方便麵行業或許又將掀起新一輪漲價潮。
   
  昨日,記者從省會各大超市以及代理商那裡獲悉,此番漲價的康師傅方便麵涉及十幾款中高端產品,平均價格漲幅超過10%。另據記者了解,行業老大率先漲價後,統一、白象也已通知超市方面,表示近期將要提價。
   
  昨日,記者在世紀聯華、家樂福等超市看到,康師傅紅燒牛肉麵、「面霸120」以及「食麵八方」等經典系列,袋裝面的價格由1.8元漲到2.0元;桶裝方便麵和盒裝乾拌麵的價格則由3.2元漲到3.5元;五連包產品的價格調整得更為乾脆,直接蹦到10元。
   
  對於漲價原因,康師傅在鄭州的一位代理商說,廠家給出的解釋是「產品升級換代」,並非單純漲價,因為產品升級後麵餅由方形改為圓形,重量增加了5克,菜包和肉包也加量了。
   
  超市方面對此說法表示認同。據家樂福鄭州區統計,此次康師傅方面的平均價格漲幅已達11%。根據最近一段時間的銷售監測,漲價品種的銷售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超市方面還透露,已陸續接到統一、白象銷售公司的通知,稱近期將要提價。「麵粉價格近半年漲了15%,棕油價格漲了30%,而整個行業的銷售卻下降了10%以上,行業老大也撐不住了。」鄭州國華食品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邵明說,從中國麵製品行業協會的統計數字來看,今年上半年方便麵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不過,邵明也認為,與2007年方便麵行業全面漲價相比,康師傅此次提價,不一定會引發同行業的集體跟風。因為中小品牌所期待的,是與康師傅等行業巨頭之間形成價差,以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來源:東方今報 記者楊霄 實習生徐帆)

相關焦點

  • 康師傅袋裝方便麵又漲價了 統一方便麵跟進提價
    東方網3月4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繼去年11月1日康師傅部分方便麵產品提價10%,從2元一包的零售價漲到2.2元後,時隔4個月,康師傅再次傳來漲價0.1元的消息。此次,國內另一方便麵巨頭統一公司也與其步調一致,同樣提價0.1元。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再次成為漲價的理由。記者走訪市場後發現,部分超市已經完成了調價。
  • 康師傅統一桶裝方便麵再漲價
    在方便麵傳統旺季到來之前,康師傅和統一的桶裝方便麵,在本月初齊齊漲價。漲價原因依然是成本壓力。業內人士證實,在原定4月初漲價未遂後,方便麵企業成本不斷上行,這次終於衝破約談障礙,成功漲價。廣州市海珠區家園超市的老闆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不過漲幅要比指導價略高,「漲價後,每桶面要去到4元。」他同時透露,也收到了統一桶裝面在近期調價的通知,「從經銷商拿貨,每件漲價在5元左右」。不過,目前暫未收到其他品牌的漲價通知。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內百佳超市正佳廣場店和吉之島天河城店,發現方便麵價格確有上調。
  • 方便麵兩大巨頭康師傅VS統一,統一倒了?或許它只是換個「皮」
    對於方便麵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畢竟在現在的生活中方便麵在市場上那就是非常熱銷,方便麵有著很多的品牌,不過很多都是不怎麼熱銷,除去了盛行十幾年的白象,如今就剩下方便的兩大巨頭康師傅和統一,這兩個牌子那就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和喜愛。方便麵兩大巨頭康師傅VS統一,統一倒了?
  • 兩巨頭相愛相殺:統一賣不動方便麵,康師傅賣不出包裝水
    來源:證券日報網希紅市公眾號日前,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相繼發布了2019年財報,股價卻雙雙遭遇大跌。發布財報後的第二天,3月26日,統一股價報收於7.08港元/股,跌幅縮至1.67%,總市值305.81億港元。統一在方便麵、茶飲料、果汁、咖啡等領域均有涉獵。其中,方便麵業務和飲品業務是統一的兩大收入來源。
  • 方便麵巨頭中報"冰火兩重天" 康師傅淨利增長 統一下滑
    ■本報記者 夏 芳  8月21日,隨著康師傅公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的發布,兩大方便麵巨頭中報業績全部出爐。  在報告期內,康師傅兩大業務方便麵和飲品整體收益及利潤均呈現正增長。其中,康師傅方便麵營業額同比增長1.75%,股東應佔溢價同比上漲33.54%至5.32億元。方便麵業務在第二季度淨的利潤同比上漲了72.65%。另外,康師傅飲品上半年營業額同比上漲5.8%,上半年公司股東應佔溢價1.66億元同比上漲41.32%。飲品業務自第二季度的淨利潤同行上漲了252.08%。
  • 方便麵巨頭倒下!曾年入20億,超過康師傅和統一,終被5000萬賤賣
    數據顯示,中國人吃掉了全球40%的方便麵,每秒鐘會有1275包泡麵被打開。泡麵是一種物美價廉的速食產品,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漲價,甚至有網友調侃:以前沒錢吃不起泡麵,現在沒錢了才吃泡麵。雖說很多人認為泡麵不太健康,應該少吃,不過,還是有不少人認為泡麵擁有它獨特的美味,百吃不厭。
  • 康師傅營收是統一的近3倍!曾經的「方便麵雙雄」為何差距...
    這是3月25日晚間,食品巨頭康師傅發布的2018年財報中公布的全年營收的具體數字。報告顯示,2018年康師傅營收達606.86億元,同比增長2.94%。淨利潤24.63億元,同比增長35.42%。注意到,在康師傅披露年報的前三天,康師傅的老對手、方便麵行業的另一巨頭統一也提交了其2018年「成績單」。
  • 統一方便麵「加量加價」
    繼洋奶粉價格集體抬頭後,國產奶粉也蓄勢漲價;康師傅袋裝方便麵漲價後,「統一」方便麵也加入這一行列,旗下「統一100」系列價格全面上調11%。除個別廠家表示出於成本壓力漲價外,大多數廠家表示這是產品「升級換代」後相應的價格調整。  產品升級價格上調  繼7月份惠氏奶粉率先扛起漲價大旗後,其他進口奶粉紛紛跟進;現在,國產奶粉終於按捺不住。
  • 康師傅統一等方便麵減量售價未跌 被指隱形漲價
    近日,一些常購買方便麵的消費者發現,部分口味的品牌方便麵重量「縮水」,價格卻沒調,「減量不減價,相當於變相漲價了」。  數款方便麵悄然「瘦身」  記者昨在多家賣場比較發現,康師傅、統一確有數款方便麵「瘦身」了:淨重減少,價格卻維持原樣不變。
  • 桶裝方便麵再次漲價 康師傅保持沉默
    QQYY小編訊:據媒體報導,昨日,統一企業相關負責人證實,因應方便麵成本上漲的壓力,調整了容器面在部分通路的價格,每桶上調0.3元。同時,有媒體稱方便麵老大康師傅也上調了價格,而康師傅尚未予以證實。桶裝方便麵再次漲價 康師傅保持沉默方便麵生產商再次漲價。統一已證實,部分地區桶裝面價格每桶上漲0.3元。
  • 「跌跌」不休成過去 高端方便麵成統一、康師傅翻身「稻草」
    毫無疑問,2018年年初統一開始實施的漲價,推出改革方便麵產品等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大幅緩解了其2017年仍面臨的業績下滑趨勢。統一也在財報中指出,收益及毛利的增長主要受惠於方便麵飲料銷售的回溫,「以及市場調整銷售通路利潤所致」。而在經歷近幾年的連續跌幅後,不僅是統一業績回暖,早前康師傅業已扭轉了自身頹勢。
  • 兩大方便麵巨頭業績比拼 康師傅營收破600億元超統一近3倍
    透過業績公告可以看到,康師傅高端、創新產品在去年表現突出,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家方便麵巨頭企業統一也於3月22日交出了2018年財報數據,對比兩家公司財務數據可見,康師傅2018年全年營收以606.85億元的營收穩居行業第一位置,而統一2018年全年的營收為217.72億元,兩者之間的差距相差近3倍。
  • 中國方便麵市場25年暗戰:康師傅慘勝,統一不玩了
    相比之下,統一的老對手康師傅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卻成績耀眼,第一季度公司總收益同比上升3.73%至141.976億元,公司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5.32%至4.335億元。雙方的交手始於1992年。這些年來,在傳統方便麵和飲品市場整體頹勢的狀態下,經歷了方便麵爭奪戰、火腿腸補貼戰後的兩大巨頭,如今又不約而同地瞄準了中高端品牌的戰場。
  •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推薦語: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產銷國,近幾年市場銷售額整體上卻一直處於下降趨勢。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似乎對方便麵開始排斥,因為在人民的心裡,始終認為方便麵不僅不健康,而且還沒有任何的營養,所以這樣的思想認知也導致整個方便麵行業都在下滑,不少人此前還唱衰現任中國方便麵老大的康師傅。目前在我國的方便麵市場上,除了大名鼎鼎的統一和康師傅外,還有一個今麥郎。
  • 康師傅多品種方便麵價格上調 麵粉漲價是主因
    她和往常一樣,來到超市,購買最愛的康師傅方便麵5包裝的「大食袋」,卻突然發現方便麵又漲價了,原來10.5元一大袋,而現在卻要11.5元一袋了。雖然平攤到每袋價格漲幅不大,但還是讓她有些意外。從昨天開始,由於麵粉等原材料漲價,許多方便麵又開始了一輪調價風。
  • 康師傅方便麵本月起提價13%
    本報訊(記者/歐志葵)統一、康師傅方便麵本月漲價的消息正式得到證實。昨日,統一、康師傅兩大方便麵企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均做出正面回應。康師傅稱,該公司自本月起上調部分方便麵產品價格,平均漲幅約為13%;統一則以提升產品內容物、優化產品的理由,將陸續調整產品價格。
  • 康師傅、統一方便麵業務回暖
    最近幾日,在港上市的兩家方便麵大佬相繼公布去年財報,其中康師傅控股去年斬獲淨利潤24.63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35.42%,統一企業中國淨利潤10.30億元,同比增加17.2%。兩家公司的方便麵業務均微增,部分明星產品甚至錄得三成增幅。這也被業內稱為方便麵市場正觸底反彈,不過再現輝煌仍然存疑。
  • 康師傅 vs 統一:方便麵「雙雄」
    更巧合的是,康師傅和統一的業務構成基本一致。2018年,兩家企業的方便麵業務均佔各自總營收的39%,飲料業務則均佔各自總營收的58%。雖然兩個企業都以方便麵和飲料的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業務,但康師傅的營收規模卻明顯更大。2018年,康師傅的總營收為607億元,幾乎是統一(218億元)的三倍。
  • 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打敗康師傅和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
    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打敗康師傅和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推薦語: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在瞬息萬變的商場中,依然遵循著「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一批企業興起,另一批企業就有可能被淘汰,這是很正常的經濟現象。
  • 方便麵巨頭崛起,一年賣出15億包,網友:康師傅和統一有壓力了
    而在眾多的速食產品中,只用等到幾分鐘的方便麵,則成為了市場的寵兒,銷量也節節攀升。在方便麵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方便麵品牌,莫過於康師傅和統一。作為行業巨頭的它們,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不過,市場是不斷處於變化中的。現如今方便麵市場中,出現了一匹「黑馬」。今年的銷售額增長速度極為顯著,一度達到20%,連康師傅和統一都比不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