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麵兩大巨頭康師傅VS統一,統一倒了?或許它只是換個「皮」

2020-12-21 深夜曉廚房

對於方便麵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畢竟在現在的生活中方便麵在市場上那就是非常熱銷,方便麵有著很多的品牌,不過很多都是不怎麼熱銷,除去了盛行十幾年的白象,如今就剩下方便的兩大巨頭康師傅和統一,這兩個牌子那就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和喜愛。方便麵兩大巨頭康師傅VS統一,統一倒了?或許它只是換個「皮」。

不過最近很多方便麵愛好者卻發現統一的方便麵已經很少出現在市場上,上次就有朋友去到超市想買統一的老壇酸菜,然後竟然沒有找到,這不禁讓人懷疑難道是統一倒下了,已經是退出了中國方便麵市場,其實這可以說只是說對了一半,讓我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在近兩年很少看到統一方便麵,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統一開始不做低端品牌,做起了高端產品,說到湯達人這個品牌相信很多人都是不會陌生,這方便麵界的後起之秀可謂是做得風生水起,但是你們可知道湯達人就是統一旗下的一款高端品牌方便麵,足以讓人大開眼界。

湯達人在2014年到2015年就連續兩年增速,突破了計劃的營業額5億元,而且在2016年的時候湯達人一款方便麵就貢獻了統一方便麵的銷售量,高達了77%,可見這湯達人做得是多麼出眾,所以說湯達人這高端品牌做得這麼好,統一就乾脆全部轉移市場了。

所以說統一併不是在方便麵界倒下了,而是換了個「皮」而已,湯達人如今也是推出了很多款口味的方便麵,其中滿漢大餐的麻辣鍋牛肉麵那就是很多人都是已經吃過,紛紛表示味道真的是值得購買,不知道你們是喜歡吃康師傅的方便麵還是統一如今的高端品牌方便麵呢?

相關焦點

  • 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將相繼漲價
    康師傅掀起的高價袋面漲價風,正在中國大陸逐步發酵。統一集團也確定自8月起跟進,漲幅與康師傅相同。當前大陸三大高價袋面品牌中,只剩華龍日清仍在觀望。由於這波漲價風勢不可擋,也意味大陸消費者講究「質量」時代來臨。  高價袋面是指零銷價在人民幣1.5元以上的袋裝方便麵。
  • 康師傅 vs 統一:方便麵「雙雄」
    (數據來源:康師傅、統一 2018年報)雖然營收規模相差較大,但康師傅和統一作為方便麵和包裝飲料行業的前兩大品牌,仍值得我們作一個比較。2013-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各自營收的CAGR分別為-3.7%和-1.4%,總體均出現下滑。
  • 方便麵巨頭中報"冰火兩重天" 康師傅淨利增長 統一下滑
    ■本報記者 夏 芳  8月21日,隨著康師傅公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的發布,兩大方便麵巨頭中報業績全部出爐。  在報告期內,康師傅兩大業務方便麵和飲品整體收益及利潤均呈現正增長。其中,康師傅方便麵營業額同比增長1.75%,股東應佔溢價同比上漲33.54%至5.32億元。方便麵業務在第二季度淨的利潤同比上漲了72.65%。另外,康師傅飲品上半年營業額同比上漲5.8%,上半年公司股東應佔溢價1.66億元同比上漲41.32%。飲品業務自第二季度的淨利潤同行上漲了252.08%。
  • 康師傅袋裝方便麵又漲價了 統一方便麵跟進提價
    東方網3月4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繼去年11月1日康師傅部分方便麵產品提價10%,從2元一包的零售價漲到2.2元後,時隔4個月,康師傅再次傳來漲價0.1元的消息。此次,國內另一方便麵巨頭統一公司也與其步調一致,同樣提價0.1元。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再次成為漲價的理由。記者走訪市場後發現,部分超市已經完成了調價。
  • 兩巨頭相愛相殺:統一賣不動方便麵,康師傅賣不出包裝水
    來源:證券日報網希紅市公眾號日前,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相繼發布了2019年財報,股價卻雙雙遭遇大跌。發布財報後的第二天,3月26日,統一股價報收於7.08港元/股,跌幅縮至1.67%,總市值305.81億港元。統一在方便麵、茶飲料、果汁、咖啡等領域均有涉獵。其中,方便麵業務和飲品業務是統一的兩大收入來源。
  •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推薦語: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產銷國,近幾年市場銷售額整體上卻一直處於下降趨勢。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似乎對方便麵開始排斥,因為在人民的心裡,始終認為方便麵不僅不健康,而且還沒有任何的營養,所以這樣的思想認知也導致整個方便麵行業都在下滑,不少人此前還唱衰現任中國方便麵老大的康師傅。目前在我國的方便麵市場上,除了大名鼎鼎的統一和康師傅外,還有一個今麥郎。
  • 方便麵巨頭崛起,一年賣出15億包,網友:康師傅和統一有壓力了
    而在眾多的速食產品中,只用等到幾分鐘的方便麵,則成為了市場的寵兒,銷量也節節攀升。在方便麵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方便麵品牌,莫過於康師傅和統一。作為行業巨頭的它們,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不過,市場是不斷處於變化中的。現如今方便麵市場中,出現了一匹「黑馬」。今年的銷售額增長速度極為顯著,一度達到20%,連康師傅和統一都比不上它。
  • 方便麵巨頭倒下!曾年入20億,超過康師傅和統一,終被5000萬賤賣
    數據顯示,中國人吃掉了全球40%的方便麵,每秒鐘會有1275包泡麵被打開。泡麵是一種物美價廉的速食產品,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漲價,甚至有網友調侃:以前沒錢吃不起泡麵,現在沒錢了才吃泡麵。雖說很多人認為泡麵不太健康,應該少吃,不過,還是有不少人認為泡麵擁有它獨特的美味,百吃不厭。
  • 中國方便麵市場25年暗戰:康師傅慘勝,統一不玩了
    相比之下,統一的老對手康師傅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卻成績耀眼,第一季度公司總收益同比上升3.73%至141.976億元,公司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5.32%至4.335億元。雙方的交手始於1992年。這些年來,在傳統方便麵和飲品市場整體頹勢的狀態下,經歷了方便麵爭奪戰、火腿腸補貼戰後的兩大巨頭,如今又不約而同地瞄準了中高端品牌的戰場。
  • 統一、康師傅去年大賣323億元
    去年,康師傅收入為606.86億元,同比增長2.94%,方便麵業務收入為 239.17 億元,同比成長 5.73%。統一收入為217.72億元,同比增長4.6%,方便麵業務收入增長5.7%,達到84.25億元。康師傅、統一兩大食品巨頭方便麵業務的收入合計約為323億元。
  • 康師傅、統一方便麵業務回暖
    「打敗方便麵的,不是另外一家方便麵企業,而是外賣。」經常被圈內人士掛在嘴邊的這句調侃之詞,或許要被改寫。最近幾日,在港上市的兩家方便麵大佬相繼公布去年財報,其中康師傅控股去年斬獲淨利潤24.63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35.42%,統一企業中國淨利潤10.30億元,同比增加17.2%。兩家公司的方便麵業務均微增,部分明星產品甚至錄得三成增幅。這也被業內稱為方便麵市場正觸底反彈,不過再現輝煌仍然存疑。
  • 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打敗康師傅和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
    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打敗康師傅和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推薦語: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在瞬息萬變的商場中,依然遵循著「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一批企業興起,另一批企業就有可能被淘汰,這是很正常的經濟現象。
  • 曾經打敗康師傅和統一的方便麵巨頭倒了,白菜價賣身央企都救不活
    今年以來,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數十年、百年、上百年的知名大公司紛紛破產、關閉、倒下,我們只能無奈地感嘆一聲「可惜」,畢竟這些知名企業曾經帶來的輝煌可能是很多公司不能比的,但是它還是走向了失敗。隨著全球性的大流行事件,越來越的企業都進入了破產狂潮,越來越多的行業紛紛面臨危機,尤其是在國際上知名的大品牌更是如此,在歐美地區的知名公司更是如山倒般的紛紛破產重組。
  • 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
    推薦語:方便麵曾是很多國人長期喜愛的食物,儘管在不少人眼中,它們是垃圾食品。但是不能否認,它在很短的時間中,就成為許多家庭餐桌上的食品。本文要介紹的這家生產方便麵的企業,巔峰時期曾年銷20億元,成功擊敗統一、康師傅等競爭對手,成為行業巨頭,但是最終卻敗在了自己的手中。
  • 康師傅統一桶裝方便麵再漲價
    在方便麵傳統旺季到來之前,康師傅和統一的桶裝方便麵,在本月初齊齊漲價。漲價原因依然是成本壓力。業內人士證實,在原定4月初漲價未遂後,方便麵企業成本不斷上行,這次終於衝破約談障礙,成功漲價。他同時透露,也收到了統一桶裝面在近期調價的通知,「從經銷商拿貨,每件漲價在5元左右」。不過,目前暫未收到其他品牌的漲價通知。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內百佳超市正佳廣場店和吉之島天河城店,發現方便麵價格確有上調。康師傅酸菜牛肉桶面在百佳百貨的價格為3.6元,吉之島則標價3.9元;其金牌產品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在吉之島價為3.6元,百佳則顯示「貨物暫缺」。
  • 從「康師傅、統一」的巨頭身上撕下市場,「拉麵說」值得說!
    譬如在方便麵這個食品市場,我們總是繞不開「康師傅,統一」這兩大巨頭,即便現在有今麥郎這樣異軍突起的選手,但本質在中國的方便麵市場還是一個巨頭玩家的賽道。而現在隨著疫情對整個消費市場的衝洗,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新品類現象。
  • 康師傅VS統一,這對打了二十六年的老對手,雙雙起死回生了?!
    同樣是在1992年,統一創始人高清愿雄心勃勃地宣稱,要在2017年達到1200億美元的營業額,成為全球最大的食品集團。在這樣的目標驅動下,統一在1993年把投資目標轉向了大陸。和康師傅「草根出生」的歷史不同,統一在進入大陸市場的時候已經是臺灣的食品巨頭。
  • 方便麵市場回暖?康師傅、統一用數據說話,還是賣飲料好賺錢!
    雖然這兩家公司已經從方便麵一路「打」到了飲料、糕餅等其他行業,但與其稱其為食品巨頭,相信人們還是更願意管它們叫「方便麵巨頭」。的確,康師傅與統一在2018年的營收增長,主要也是來自於方便麵業務的穩步發展,在康師傅方便麵線下餐館虧損後,康師傅還是靠著實惠的方便麵賺了一把。
  • 方便麵「復活」上半年銷量猛增,康師傅統一疫情紅利能吃多久
    在營收個位數增加下,方便麵巨頭的利潤增幅迅猛,尤其是康師傅的利潤增長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康師傅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實現8%和58.3%的增長。而統一營收和淨利潤則分別實現了2.2%和39.6%的增長。另有行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方便麵行業整體銷量同比增長5.6%,銷售額同比增長11.5%。
  • 「統一」大戰「康師傅」:都是酸菜惹的禍?
    「康師傅」以低價挑戰「統一」兩巨頭西安「價格戰」愈演愈烈  先是統一方便麵向媒體爆料稱康師傅方便麵在東北遭打壓,緊接著上海爆出「全家」已看不到統一方便麵,而貴陽的小超也開始玩起「壟斷」……此後,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和統一的價格戰更是硝煙四起,市場的爭奪也是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