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打敗康師傅和統一的方便麵巨頭倒了,白菜價賣身央企都救不活

2020-12-21 投資家網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在,俗話說「商場如戰場」,越來越多的企業只能在叢林法則中生存,因為可能一念之間你的企業就要面臨興衰,所以一些企業興盛的同時,也會有另外一些企業紛紛倒下。

今年以來,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數十年、百年、上百年的知名大公司紛紛破產、關閉、倒下,我們只能無奈地感嘆一聲「可惜」,畢竟這些知名企業曾經帶來的輝煌可能是很多公司不能比的,但是它還是走向了失敗。

隨著全球性的大流行事件,越來越的企業都進入了破產狂潮,越來越多的行業紛紛面臨危機,尤其是在國際上知名的大品牌更是如此,在歐美地區的知名公司更是如山倒般的紛紛破產重組。

而我們今天說的卻是一家在食品行業曾經非常知名的公司,它是一家方便麵巨頭,曾經在巔峰時期,一年銷售超過20億元,不但打敗了現在知名的康師傅和統一,更是當時國內知名的百強企業,然而如今卻只能「賤賣資產」,無法挽救,這家方便麵巨頭就是「五穀道場」。

說起「五穀道場」很多年輕人都可能不太了解它,因為這家公司在20年前註冊的,而它的創始人是王中旺。

在1996年的時候,王中旺在大學畢業後一腳踏入了商海,而他從事的行業就是方便食品的商貿經營,但是很有商業頭腦的王中旺敢於拼搏,因為小店做不起規模後,開始轉變思路。

此後,王中旺去投靠了自己的老鄉,這個老鄉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老闆,他就是華龍集團的老闆。

而後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王中旺很快就踏入了商路,當時打敗了很多人成為了整個西北地區的總經銷商,雖然裡面有一些是因為他是老闆的老鄉,但是王中旺的頭腦卻特別的厲害。

然而這樣的環境對於王中旺來說,他不想安於現狀,他想自己去闖蕩事業,走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於是,這種情況下,1999年王中旺拿著賺到的170多萬的本金,辭去工作,開始投入商海,出來創業了,而他當時註冊的一家公司就是中旺食品有限公司,但是在成立後,整個公司只有一條班產3萬包產品的小型生產線,但是就在這樣的狀態下,王中旺不斷的努力開拓,將自己的公司終於壯大了。

短短幾年,公司就已經達到了30億元的規模,此後,因為公司的發展迅速,引起了康師傅的關注,於是雙方合夥成立了食品有限公司。

但是作為一個有野心的企業家,王中旺不想跟人在同分享一塊蛋糕了,於是他買下了康師傅集團手裡剩下的三太子食品的股份,將這個公司全部掌控到自己手裡,準備野心勃勃的開拓方便麵的中高端市場,然而市場的開拓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

無奈之下,王中旺只能想辦法打開局面,為了了解各個企業的方便麵質量,有一次偶然的機遇讓王中旺去了日本進行考察當地的方便麵,他發現日本的方便麵非常的健康,不像國內的方便麵都是油炸的,不健康,雖然吃起來很香。

而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群都開始注重生活的品質,最基本的就是食品的健康安全,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追求無公害的綠色食品,而王中旺當時就察覺的這裡面有大商機,於是準備做非油炸方便麵,於是就推出了「五穀道場」的這個產品。

當時為了推廣自己剛剛生產的「五穀道場」方便麵,王中旺在各個電視臺花了不少錢打廣告,但是這種健康方便麵卻很快吸引眼球了,一經上市,當時首月的銷售額就破600萬元,而半年更是達到了3億元的銷售,高峰的時候整整一年銷售就突破了20億元。

這就是當時整個「五穀道場」最巔峰的時刻,而王中旺看到自己的產品這麼火,想要將整個企業的未來都壓到「五穀道場」的產品上,於是大筆斥資修建生產線,建立全國的分公司和辦事處,但是沒想到,到了2007年,整個公司因為瘋狂擴張就遇到了資金危機。

隨著資金危機的不斷浮現,整整兩年「五穀道場」都沒有緩過來,最後無奈之下,只能將五穀道場以1.09億元的價格賣給了知名的央企中糧集團,然而五穀道場卻依舊沒能救活,因為他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刻,最後中糧集團又無奈只能以白菜價5000多萬元賣給了克明面業。

此後五穀道場在方便麵市場的佔有率急速下滑,已經沒有什麼市場地位了。

五穀道場的失敗,讓無數的人疑問,當時那麼火熱的產品,為什麼一時之間突然倒塌了,而王中旺卻回答了一個讓無數人不可置信的答案,他表示,因為五穀道場「擴張太慢」,所以導致整個五穀道場失敗。

有網友表示,這答案真的是太「膨脹」了。

一個企業想要穩固的發展,不慢慢經營怎麼行?想要一步登天,那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面臨倒塌!

相關焦點

  • 連「央企」都沒救活的方便麵巨頭,曾經還打敗康師傅和統一?
    尤其是我們這次要說的方便麵巨頭,曾經可是中國的百強企業,年銷20,甚至在巔峰的時期連康師傅和統一都拿他沒辦法,而現在,居然淪落到「變賣家產」的局面,它就是「五穀道場」。創始人王中旺雖然只有小學的文化水平,但是在經商方面卻非常有想法,也是敢闖敢拼的一個人,一開始他做過蜂窩煤的生意,也搞過廢品回收。
  • 方便麵巨頭隕落:央企出手都「扶不起來」,終以「白菜價」賤賣
    每當提起方便麵時,很多人最先想起的可能便是統一與康師傅這兩個品牌,畢竟,這兩個品牌在市場中幾乎佔據了60%之多的市場份額。 其實,有一方便麵巨頭,其年銷售額一度超過康師傅,曾達到20億,但後來卻從20億巔峰跌到低谷,央企出手都「扶不起來」,終以「白菜價」賤賣,而今已逐漸的「銷聲匿跡」,它就是五穀道場。
  •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推薦語: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產銷國,近幾年市場銷售額整體上卻一直處於下降趨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3年以前,中國方便麵營業額曾經連續18年遞增,中國內地和香港方便麵總銷量達462.2億包,平均每秒打開1465包方便麵。
  • 方便麵巨頭倒下!曾年入20億,超過康師傅和統一,終被5000萬賤賣
    數據顯示,中國人吃掉了全球40%的方便麵,每秒鐘會有1275包泡麵被打開。泡麵是一種物美價廉的速食產品,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漲價,甚至有網友調侃:以前沒錢吃不起泡麵,現在沒錢了才吃泡麵。雖說很多人認為泡麵不太健康,應該少吃,不過,還是有不少人認為泡麵擁有它獨特的美味,百吃不厭。
  • 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打敗康師傅和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
    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打敗康師傅和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推薦語: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在瞬息萬變的商場中,依然遵循著「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一批企業興起,另一批企業就有可能被淘汰,這是很正常的經濟現象。
  • 百強方便麵巨頭倒下!央企斥資1億都「救不起」,終被5000萬賤賣
    現在談起市場上的泡麵品牌,大多人腦海中浮現的一般都是康師傅和統一。這也很正常,畢竟這兩大品牌的市場份額佔有60%以上。其實,曾經有個百強方便麵巨頭年銷20多億,超過康師傅和統一,然而現在卻黯然出局,「賣身」央企都沒用。 這個「倒下」的巨頭就是五穀道場,其創始人是王中旺。1970年,王中旺出生於河北農村,從小家裡窮,沒怎麼上過學。但是他這個人並不甘於一輩子窩在農村老家務農,他敢想敢做,折騰過不少買賣。他做過廢舊物資的買賣,開過小商店,辦過蜂窩煤廠,不過都沒怎麼賺到錢。
  • 打敗康師傅和統一,它是方便麵界的傳奇,可惜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說起「五穀道場」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它曾經在巔峰時期,一年銷售超過20億元,不但打敗了現在知名的康師傅和統一,更是當時國內知名的百強企業,然而如今卻只能「賤賣資產」,無法挽救。
  • 方便麵兩大巨頭康師傅VS統一,統一倒了?或許它只是換個「皮」
    對於方便麵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畢竟在現在的生活中方便麵在市場上那就是非常熱銷,方便麵有著很多的品牌,不過很多都是不怎麼熱銷,除去了盛行十幾年的白象,如今就剩下方便的兩大巨頭康師傅和統一,這兩個牌子那就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和喜愛。方便麵兩大巨頭康師傅VS統一,統一倒了?
  • 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
    推薦語:方便麵曾是很多國人長期喜愛的食物,儘管在不少人眼中,它們是垃圾食品。但是不能否認,它在很短的時間中,就成為許多家庭餐桌上的食品。本文要介紹的這家生產方便麵的企業,巔峰時期曾年銷20億元,成功擊敗統一、康師傅等競爭對手,成為行業巨頭,但是最終卻敗在了自己的手中。
  • 「告別」央企牽手「新老闆」,方便麵巨頭「翻身」?半年賺1000萬
    在國內市場,更有不少企業經歷過多次「賣身」的情況,以礦泉水品牌益力為例,在被法國達能品牌收購20多年後,又在今年6月被「賣身」給深圳的一家公司。於是也就有了第二次的「賣身」,2017年1.06億元的成交價(5000多萬的競拍款,以及承擔五穀道場5000多萬的債務),在中糧集團和克明面業之間展開。
  • 統一VS康師傅,兩家互掐多年,卻被外界給打敗?
    於是他在天津投資建廠,康師傅就此誕生了。康師傅憑藉著「紅燒牛肉麵」這一金字招牌,和細緻到鄉鎮的銷售網絡,康師傅迅速搶佔了內地市場。而此時,臺灣食品業巨頭統一,也盯上了內地這塊風水寶地,推出了自己最暢銷的「鮮蝦麵」。沒想到「鮮蝦麵」口味太清淡,內地消費者根本不買單,統一慘遭康師傅碾壓。沒辦法,統一隻好另謀出路。
  • 方便麵巨頭崛起,一年賣出15億包,網友:康師傅和統一有壓力了
    而在眾多的速食產品中,只用等到幾分鐘的方便麵,則成為了市場的寵兒,銷量也節節攀升。在方便麵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方便麵品牌,莫過於康師傅和統一。作為行業巨頭的它們,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不過,市場是不斷處於變化中的。現如今方便麵市場中,出現了一匹「黑馬」。今年的銷售額增長速度極為顯著,一度達到20%,連康師傅和統一都比不上它。
  • 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將相繼漲價
    康師傅掀起的高價袋面漲價風,正在中國大陸逐步發酵。統一集團也確定自8月起跟進,漲幅與康師傅相同。當前大陸三大高價袋面品牌中,只剩華龍日清仍在觀望。由於這波漲價風勢不可擋,也意味大陸消費者講究「質量」時代來臨。  高價袋面是指零銷價在人民幣1.5元以上的袋裝方便麵。
  • 康師傅袋裝方便麵又漲價了 統一方便麵跟進提價
    東方網3月4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繼去年11月1日康師傅部分方便麵產品提價10%,從2元一包的零售價漲到2.2元後,時隔4個月,康師傅再次傳來漲價0.1元的消息。此次,國內另一方便麵巨頭統一公司也與其步調一致,同樣提價0.1元。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再次成為漲價的理由。記者走訪市場後發現,部分超市已經完成了調價。
  • 方便麵巨頭中報"冰火兩重天" 康師傅淨利增長 統一下滑
    ■本報記者 夏 芳  8月21日,隨著康師傅公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的發布,兩大方便麵巨頭中報業績全部出爐。  從上述數字可以看出,康師傅今年上半年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不過,康師傅同樣面臨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  對於公司上半年業績變現,康師傅在中報中稱,方便麵和飲品業務都面臨原材料成本上升導致毛利率有所下降,方便麵業務業績向好主要基於公司良好的成本控制和中高端新品的持續貢獻。而飲品業務方面,公司積極布局渠道多元化建設、發展多價格帶,成本優化管控所致。
  • 康師傅營收是統一的近3倍!曾經的「方便麵雙雄」為何差距...
    這是3月25日晚間,食品巨頭康師傅發布的2018年財報中公布的全年營收的具體數字。報告顯示,2018年康師傅營收達606.86億元,同比增長2.94%。淨利潤24.63億元,同比增長35.42%。注意到,在康師傅披露年報的前三天,康師傅的老對手、方便麵行業的另一巨頭統一也提交了其2018年「成績單」。
  • 兩巨頭相愛相殺:統一賣不動方便麵,康師傅賣不出包裝水
    來源:證券日報網希紅市公眾號日前,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相繼發布了2019年財報,股價卻雙雙遭遇大跌。《證券日報》記者就方便麵業務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採訪統一相關負責人,對方回復稱:依照聯交所規定,無法披露財報以外的更多信息。而另一家方便麵巨頭康師傅(00322.HK)2019年方便麵業務的收入達253億元,同比增長5.79%。
  • 又一方便麵巨頭倒下,曾是百強榜榜首,今卻5000萬「賤賣」公司
    因為沒錢的小時候吃不起泡麵,泡麵基本上很多人都喜歡吃。因為用開水就可以衝泡,很方便,簡直是居家旅行必備食品。雖然很多人說方便麵是垃圾食品,但很多人還是停不下來。 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經常吃的方便麵品牌是康師傅,今麥郎、白象等,這些品牌的方便麵深受大家的喜愛。許多上班族、年輕人和孩子喜歡吃幾種品牌的方便麵,事實上,除了這些熟悉的方便麵。
  • 康師傅、統一方便麵業務回暖
    「打敗方便麵的,不是另外一家方便麵企業,而是外賣。」經常被圈內人士掛在嘴邊的這句調侃之詞,或許要被改寫。最近幾日,在港上市的兩家方便麵大佬相繼公布去年財報,其中康師傅控股去年斬獲淨利潤24.63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35.42%,統一企業中國淨利潤10.30億元,同比增加17.2%。兩家公司的方便麵業務均微增,部分明星產品甚至錄得三成增幅。這也被業內稱為方便麵市場正觸底反彈,不過再現輝煌仍然存疑。
  • 方便麵「復活」上半年銷量猛增,康師傅統一疫情紅利能吃多久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記者 金曉巖 北京報導一場疫情衍生出各個行業的眾生相,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行業虧損,有的行業則賺的盆滿缽滿,一直不溫不火的方便麵行業便屬於後者。近日,隨著半年報陸續發布完畢,康師傅和統一等方便麵行業在上半年的業績終於揭開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