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億!康師傅營收是統一的近3倍!曾經的「方便麵雙雄」為何差距...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606.86億元營收。

這是3月25日晚間,食品巨頭康師傅發布的2018年財報中公布的全年營收的具體數字。報告顯示,2018年康師傅營收達606.86億元,同比增長2.94%。淨利潤24.63億元,同比增長35.42%。

注意到,在康師傅披露年報的前三天,康師傅的老對手、方便麵行業的另一巨頭統一也提交了其2018年「成績單」。相較於統一2018年全年217.72億元的營收,康師傅的營收規模幾近前者的3倍,差距顯著。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採訪時表示,相比統一,康師傅的品牌效應以及群眾基礎更勝一籌。同時,與聚焦華東、華南市場的統一相比,康師傅則是全國化運營。「這也說明,康師傅整體規模化優勢進一步凸顯」。

康師傅兩大主營均增長

從康師傅方便麵與飲品兩大主營業務來看,2018年均有所增長。其中,方便麵業務實現營收239.17億元,同比增長5.73%,佔集團總收益39.41%。根據財報數據,高價面容器面是其發展的重點,且銷售額均有所增長。相比之下,中價面、乾脆麵銷售下滑幅度超過兩位數。對於這種情況,康師傅在公告中稱,其關注中產階級崛起及消費的持續升級,逐步布局高端、超高端市場,以此引領行業升級。

「近年來,隨著群眾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對產品品質及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行業發展趨勢,對於已被消費者貼上『不健康』標籤的方便麵來說,企業積極布局中高端產品,有利於提高公司盈利質量。」一位快消領域業內人士如是告訴。

據了解,2018年11月,康師傅推出EXPRESS速達麵館等高端新品,產品的目標人群是追求生活品質的高端人群。老對手統一也不甘落後,其推出的中高端產品「湯達人」成為其方便麵板塊的主力產品,統一的年報顯示,「湯達人」的收入增速保持在兩位數。

反觀康師傅的飲品業務,增速相對略慢。2018年,其飲品營收達353.12億元,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1.61%,佔集團總收益的58.19%。對於飲品業務的表現,康師傅表示,公司推動多項產品調價後,持續推進產品結構性調整。

2018年初,康師傅宣布旗下部分飲品漲價。彼時,康師傅對外公布的漲價函顯示,基於國內外原物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及繼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的考慮,將針對部分產品價格進行調整,主要包括傳世和輕養兩個果汁系列,建議零售價均上漲0.5元,包括冰紅茶、冰綠茶在內6款茶飲料的通路價格也略有調整,但暫不涉及零售價。

查閱康師傅歷年財報發現,除在2018年方便麵業務佔比略有回升外,近年來,康師傅飲品業務的營收佔比逐年提升,而方便麵業務佔比逐年下降。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康師傅飲品業務佔比分別為57.61%、58.58%、59%、58.19%,而同期方便麵業務的營收佔比分別為39.69%、38.69%、38%、39.41%。

「相較於方便麵來說,康師傅飲品體量更大,佔比超過半數,其價格提升更有利於康師傅業績的提振。」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不過,在其飲品業務中,除了康師傅茶飲與碳酸飲料及其他品類的銷售額有所增長之外,其純淨水與果汁的銷售額與同期相比均有所下滑。

朱丹蓬表示,純淨水與果汁銷量的下滑,主要與純淨水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康師傅在果汁產品上創新速度較慢有關。

方便麵業務營收是統一的2.8倍

曾經的「方便麵雙雄」如今的差距已越來越大。

3月22日,統一披露的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17.72億元,同比增長4.6%,淨利潤約10.3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飲料業務營收上升3.6%,達126.19億元,佔集團總營收的比重為58%,方便麵業務營收上升5.7%,達到84.25億元,佔集團總收益的38.7%。

從方便麵業務來看,康師傅2018年來自於方便麵的營收為239.17億元,是統一該業務營收的2.84倍。在飲品業務上,統一126.19億元銷售額僅約為康師傅的1/3。

「據我們觀察,近年來康師傅與統一的發展戰略有所不同,康師傅主要是進行產品升級、發力中高端產品,而統一更加專注於自創品牌的升級。」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上述說法或有跡可循。過去兩年,康師傅不僅升級了方便麵品類,推出高價面和高端面,而且在飲料領域推出了中端水「優悅」,以應對中國大陸市場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而統一除了適時抓住方便麵領域的升級機會,推出高端面外,飲料領域,在持續推出果蔬汁領域新品的同時,跨界到功能性飲料領域,並大膽弱化集團屬性,繼續「去統一化」策略。

「如果想要縮小兩者的差距,統一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銷售渠道的下沉。」上述業內人士如是說。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相關焦點

  • 雙雄還是寡頭?康師傅與統一業績大PK,誰的方便麵更「香」?
    來源:市界作者 | 市界 秦海清 編輯 | 老拿 在方便麵和包裝飲料領域,如果說康師傅與統一是業內」雙雄「,只怕康師傅不答應。統一2019年經營收入220.2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飲品收入127.3億元,同比增長0.9%;方便麵收入85.01億元,同比增長0.9%。實現淨利潤13.66億元,同比大增32.7%。 從數據上看,康師傅全面碾壓統一——康師傅營收是統一的2.8倍,淨利潤是統一的2.4倍,飲品收入是統一的2.8倍。
  • 康師傅 vs 統一:方便麵「雙雄」
    更巧合的是,康師傅和統一的業務構成基本一致。2018年,兩家企業的方便麵業務均佔各自總營收的39%,飲料業務則均佔各自總營收的58%。雖然兩個企業都以方便麵和飲料的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業務,但康師傅的營收規模卻明顯更大。2018年,康師傅的總營收為607億元,幾乎是統一(218億元)的三倍。
  • 兩大方便麵巨頭業績比拼 康師傅營收破600億元超統一近3倍
    ■本報記者 夏 芳     3月25日,食品巨頭康師傅發布業績公告稱,2018年康師傅實現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其中,方便麵業務穩健發展,而飲品業務在結構化調整策略下,也逐步穩定。透過業績公告可以看到,康師傅高端、創新產品在去年表現突出,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家方便麵巨頭企業統一也於3月22日交出了2018年財報數據,對比兩家公司財務數據可見,康師傅2018年全年營收以606.85億元的營收穩居行業第一位置,而統一2018年全年的營收為217.72億元,兩者之間的差距相差近3倍。
  • 康師傅VS統一:價格戰後,泡麵雙雄回春潮
    方便麵起源於日本,創始人是被稱為「方便麵之父」的安藤百福。自面世以來,各種方便麵產品便迅速風靡全球,消費者都深深愛上這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雖然隨著時間推移,人們消費水平與健康飲食觀念的逐漸提高,方便麵已經不再是快消市場的寵兒,但我們不能否認方便麵的確曾經「統治」過世界。
  • 方便麵角逐進入下半場,康師傅半年掙103億是統一3倍
    年報披露,方便麵及飲品的收益分別同比增長1.75%及5.80%。對比之下,兩周前,康師傅的老對手統一也公開了2017年中期業績公告,但卻是以收入、利潤雙雙下滑尷尬收場。這兩大巨頭的暗戰今年已進入第25個年頭,差距顯然在不斷地拉大。
  • 統一康師傅業績好轉 3張圖告訴你方便麵行業是否真的回暖
    中商情報網訊:中國方便麵市場為世界最大的方便麵市場,然而近幾年方便麵行業卻異常艱辛。因食品安全問題造成的若干負面事件、網上食品外賣平臺的逐漸普及以及中國產品價格普遍上漲,曾經的方便麵巨頭統一和康師傅風風光不再,在經歷業績持續下滑後,統一和康師傅終於打了一場翻身仗,那麼是否意味著方便麵行業回暖呢?
  • 被康師傅甩出100多億,統一發便面行業「二哥」地位尷尬
    其中,6月24日,有消費者反饋吃完方便麵後,碗裡還有一隻蟲腿;8月8日,有消費者反饋統一方便麵內有「已經展開的膠帶」……與康師傅之間的差距逐年擴大,年營收差距超150億而質量問題頻發,自然也會對企業的市場營收帶來消極的影響。這一點可以從康師傅、統一兩家企業之間的營收對比看出端倪。
  • 方便麵一哥再次崛起:年營收超600億,高端方便麵為主要盈利產品
    在2018年度,作為中國方便麵巨頭的康師傅也一度被懷疑經營能力不行,包括統一等都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康師傅2018年的成績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糟,讓很多人又開始重拾起信心。就在前不久,康師傅終於亮出了自己的成績單,在2018年度,康師傅的全年營收達到了606.86億元,同比增長了2.94%,淨利潤達到了24.63億元,同比增長了35.42%。
  • 康師傅、統一方便麵業務回暖
    最近幾日,在港上市的兩家方便麵大佬相繼公布去年財報,其中康師傅控股去年斬獲淨利潤24.63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35.42%,統一企業中國淨利潤10.30億元,同比增加17.2%。兩家公司的方便麵業務均微增,部分明星產品甚至錄得三成增幅。這也被業內稱為方便麵市場正觸底反彈,不過再現輝煌仍然存疑。
  • 康師傅2019年營收超600億元 方便麵佔比40%
    康師傅2019年營收超600億元 方便麵佔比40%來源:聯商網2020-03-24 09:37聯商網消息:3月23日,康師傅控股(00322.HK)發布2019年全年業績報告,康師傅2019年營收為619.8億元,同比增長2.13%
  • 方便麵市場回暖?康師傅、統一用數據說話,還是賣飲料好賺錢!
    3月22日,統一年報出爐,公司在2018年全年共營收217.72億元。3日後的3月25日,康師傅也緊跟著交出了自己的年報,並且以606.85億元的營收繼續佔據著行業第一的位置。不如說,康師傅根本沒能靠著「速達麵館」系列賺到什麼錢。在其「高價面」系列中,為康師傅提供主要銷量的還是那些10塊以下的「高價面」。你可能想起了湯達人反觀統一,雖然在營收上康師傅幾乎是統一的3倍,但統一的淨利潤還是較2017年上漲了17.2%。
  • 兩巨頭相愛相殺:統一賣不動方便麵,康師傅賣不出包裝水
    發布財報後的第二天,3月26日,統一股價報收於7.08港元/股,跌幅縮至1.67%,總市值305.81億港元。統一在方便麵、茶飲料、果汁、咖啡等領域均有涉獵。其中,方便麵業務和飲品業務是統一的兩大收入來源。
  • 方便麵品牌之王:半年賣出上百億,是統一的三倍之多
    方便麵,又被稱作是快餐面、泡麵、杯麵、快熟面。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第一大方便麵消費國,根據美國諮詢公司裡斯諮詢發布報告稱,2018年,全球方便麵銷量達到1036億份,其中我國市場佔了402.5億份,佔全球方便麵銷量的38.85%,名列第一。
  • 方便麵巨頭崛起,一年賣出15億包,網友:康師傅和統一有壓力了
    而在眾多的速食產品中,只用等到幾分鐘的方便麵,則成為了市場的寵兒,銷量也節節攀升。在方便麵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方便麵品牌,莫過於康師傅和統一。作為行業巨頭的它們,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不過,市場是不斷處於變化中的。現如今方便麵市場中,出現了一匹「黑馬」。今年的銷售額增長速度極為顯著,一度達到20%,連康師傅和統一都比不上它。
  • 康師傅、統一財報:方便麵銷量回暖,飲品業務卻等著「拯救」?
    康師傅、統一財報:方便麵銷量回暖,飲品業務卻等著「拯救」?財報顯示,康師傅上半年營收為304.95億元,同比下滑1.62%,為2017年上半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但其中方便麵營收增長3.68%。2018年,方便麵行業全面回暖得跡象才愈加明顯。產品高端化、差異化、健康化成為了方便麵品牌的救市「三板斧」。
  • 康師傅2019年營收近620億元 方便麵營收253億 水類銷售額同比下滑...
    中國網財經3月24日訊(記者 李靜)港股康師傅控股(00322.HK)23日發布2019年全年業績報告,2019年康師傅實現營收619.78億元,同比增長2.13%;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為33.31億元,同比增長35.22%。
  • 今麥郎方便麵低價搶市場難奏效 消費者仍傾向康師傅及統一
    曾經計劃在2015年將飲品業務板塊做到100億元收入的今麥郎,如今計劃落空,2015年今麥郎飲品的營業額只錄得25.82億元。飲品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之時,以「彈面」打響市場的方便麵板塊又表現幾何?北京商報記者日前走訪市場發現,今麥郎品牌方便麵正在大打折扣,以低價策略留住市場份額,但是實際效果卻仍不理想。
  •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推薦語: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產銷國,近幾年市場銷售額整體上卻一直處於下降趨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3年以前,中國方便麵營業額曾經連續18年遞增,中國內地和香港方便麵總銷量達462.2億包,平均每秒打開1465包方便麵。
  • 康師傅、統一2018年淨利潤同比大增,方便麵是如何逆襲的?
    來源 / 經濟之聲綜合國際金融報、AI財經社康師傅公司最近交出了2018年的業績報告。在過去一年裡,康師傅的銷售額超過600億元,淨利潤27億元,比2017年增長近21%。而其競爭對手統一公司2018年淨利潤也達到10億元,同比增加17%。
  • 康師傅袋裝方便麵又漲價了 統一方便麵跟進提價
    東方網3月4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繼去年11月1日康師傅部分方便麵產品提價10%,從2元一包的零售價漲到2.2元後,時隔4個月,康師傅再次傳來漲價0.1元的消息。此次,國內另一方便麵巨頭統一公司也與其步調一致,同樣提價0.1元。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再次成為漲價的理由。記者走訪市場後發現,部分超市已經完成了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