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麵角逐進入下半場,康師傅半年掙103億是統一3倍

2020-12-21 AI財經社

文|AI財經社 唐煜

編|嘉辛

8月21日中午,康師傅發布2017年中報,數據顯示,康師傅控股收益約為285.677億元,同比增長4.2%;本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約為7億元,同比增長54.59%。

康師傅將增長歸功於企業聚焦核心產品和費用管控,方便麵與飲品業務整體收益和利潤呈正增長。年報披露,方便麵及飲品的收益分別同比增長1.75%及5.80%。

對比之下,兩周前,康師傅的老對手統一也公開了2017年中期業績公告,但卻是以收入、利潤雙雙下滑尷尬收場。

這兩大巨頭的暗戰今年已進入第25個年頭,差距顯然在不斷地拉大。

方便麵收益是統一3倍,將繼續進軍高端面市場

根據尼爾森最新市佔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整體方便麵市場雖然銷量同比衰退2.3%,但是銷額增長0.3%。

黑心油事件一度讓國人對方便麵的好感降到零點。

2014年,臺灣頂新黑心油事件爆發,在劣質豬肉之後又查出問題牛油,最終臺灣康師傅於2017年初宣布解散。當時,統一集團出品的19款產品也因使用頂新問題牛油而採取預防性下架。

外賣市場的爆發更是搶佔了方便麵的份額。這種情況下,康師傅和統一不約而同都將發展中高端品牌,視為挽救其營收下滑的救命稻草。

2017年,在方便麵業務上,康師傅以熬製高湯系列與創新產品布局高端面市場,逐步提升5元以上的高端產品。黑白胡椒、金湯系列、豚骨系列成為其三大主打產品。

同時,康師傅更是重推紅燒牛肉、香辣牛肉、老壇酸菜等經典產品回歸策略。

這兩大戰略療效顯著。半年報披露,2017年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麵事業收益為102.718億元,同比增長1.75%,佔集團總收益35.96%。銷量市佔為44.2%,銷額市佔50.9%,位居市場領先地位。

對比起來,統一上半年方便麵收益為39.5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4%,市場佔有率20.9%,較去年同期增長0.1%。成績略為慘澹。

但統一仍將繼續發力中高端市場,統一半年報稱,湯達人已經是集團方便麵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售價人民幣5元及以上市場領域持續領先。

1992年,以紅燒牛肉麵為起跑線,康師傅與統一開始了大陸市場角逐戰。如今,差距越來越大,這場戰爭勢必將進入白熱化。

飲料業務大勝,將積極推新品

在飲品業務方面,康師傅也同樣成績優異。

2017年上半年,康師傅飲品事業整體收益為175.366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5.80%,佔集團總收益61.39%。

上半年康師傅的飲茶(包含奶茶)銷售量市佔為50.2%,繼續穩居市場首位;旗下果汁品牌及百事純果樂品牌,上半年銷量市佔為17.8%,居市場第二位;包裝水(包含百事純水樂品牌),上半年銷量市佔達13.7%,暫居市場第三位。

康師傅主要通過活動贊助和廣告來拉動年輕消費群體。康師傅冰紅茶贊助了NBA季後賽與總決賽;康師傅綠茶邀請李易峰、吳磊雙代言人,還通過「再來一瓶」的抽獎活動吸引購買,而茉莉茶則邀請趙麗穎、楊洋作為熒幕伴侶。

雖然在廣告宣傳上頗費心思,但康師傅的飲品業務卻有收縮之勢。

今年6月29日,國家商務部公示的一份文件顯示,康師傅要把旗下5家公司賣給漳州伊萊福食品有限公司。這五家公司業務大都集中在生產和銷售即飲茶飲料、果汁飲料、碳酸飲料和瓶裝水,在康師傅的生產體系中佔據邊緣位置。

無獨有偶。今年7月統一也被傳出關停兩家飲料工廠,官網顯示其月產能共計500萬箱。在2016年5月,統一還將其間接全部持有的今麥郎飲品有限公司47.83%的股份對外轉讓,同年12月,統一再次拋售其飲料業務板塊的資產,將健力寶貿易100%股權售於健力寶集團。

根據尼爾森最新市佔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飲品行業整體持續向好,銷量同比增長8%,銷額同比成長8.9%。

業內人士分析,內地飲料市場面臨著需求升級的挑戰。帶有健康標籤的、快時尚的新型飲品更受追捧,當下一點點、喜茶等爆款飲料的走紅就是有力的佐證。統一、康師傅都需要將產品創新作為轉型的KPI。

2011年之後,康師傅一直依靠這些綠茶、紅茶、冰糖雪梨等老產品和人海戰術的渠道優勢賺錢,很少研發新品。

半年報披露,今年康師傅將不斷拓展西式果汁市場,發展創新口味。果繽紛也將上市「荔枝椰青」新口味,並積極延伸新規格。

相關焦點

  • 600億!康師傅營收是統一的近3倍!曾經的「方便麵雙雄」為何差距...
    這是3月25日晚間,食品巨頭康師傅發布的2018年財報中公布的全年營收的具體數字。報告顯示,2018年康師傅營收達606.86億元,同比增長2.94%。淨利潤24.63億元,同比增長35.42%。注意到,在康師傅披露年報的前三天,康師傅的老對手、方便麵行業的另一巨頭統一也提交了其2018年「成績單」。
  • 方便麵品牌之王:半年賣出上百億,是統一的三倍之多
    方便麵,又被稱作是快餐面、泡麵、杯麵、快熟面。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第一大方便麵消費國,根據美國諮詢公司裡斯諮詢發布報告稱,2018年,全球方便麵銷量達到1036億份,其中我國市場佔了402.5億份,佔全球方便麵銷量的38.85%,名列第一。
  • 康師傅與統一業績大PK,誰的方便麵更「香」?
    3月23日、25日,康師傅與統一先後發布了2019年業績數據。康師傅2019年經營收入619.78億元,同比增長2.13%,其中飲品收入355.8億元,同比增長0.81%,方便麵收入252.95億元,同比增長5.79%;實現淨利潤33.31億元,同比增長35.22%。
  • 康師傅 vs 統一:方便麵「雙雄」
    更巧合的是,康師傅和統一的業務構成基本一致。2018年,兩家企業的方便麵業務均佔各自總營收的39%,飲料業務則均佔各自總營收的58%。雖然兩個企業都以方便麵和飲料的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業務,但康師傅的營收規模卻明顯更大。2018年,康師傅的總營收為607億元,幾乎是統一(218億元)的三倍。
  • 康師傅、統一方便麵業務回暖
    最近幾日,在港上市的兩家方便麵大佬相繼公布去年財報,其中康師傅控股去年斬獲淨利潤24.63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35.42%,統一企業中國淨利潤10.30億元,同比增加17.2%。兩家公司的方便麵業務均微增,部分明星產品甚至錄得三成增幅。這也被業內稱為方便麵市場正觸底反彈,不過再現輝煌仍然存疑。
  • 方便麵巨頭倒下!曾年入20億,超過康師傅和統一,終被5000萬賤賣
    現在談起市場上的泡麵品牌,大多人腦海中浮現的一般都是康師傅和統一。這也很正常,畢竟這兩大品牌的市場份額佔有60%以上。其實,曾經有個百強方便麵巨頭年銷20多億,超過康師傅和統一,然而現在卻黯然出局,「賣身」央企都沒用。這個「倒下」的巨頭就是五穀道場,其創始人是王中旺。
  • 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將相繼漲價
    康師傅掀起的高價袋面漲價風,正在中國大陸逐步發酵。統一集團也確定自8月起跟進,漲幅與康師傅相同。當前大陸三大高價袋面品牌中,只剩華龍日清仍在觀望。由於這波漲價風勢不可擋,也意味大陸消費者講究「質量」時代來臨。  高價袋面是指零銷價在人民幣1.5元以上的袋裝方便麵。
  • 中國方便麵市場25年暗戰:康師傅慘勝,統一不玩了
    文|AI財經社 唐煜編|楊舒芳8月8日晚間,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0220.HK)在港交所公開了2017年中期業績公告。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統一企業中國收益約為108.861億元,下降7.1%;毛利率為33.6%,下降3.3個百分點;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人民幣5.69億元,下降26.5%。
  • 統一康師傅業績好轉 3張圖告訴你方便麵行業是否真的回暖
    中商情報網訊:中國方便麵市場為世界最大的方便麵市場,然而近幾年方便麵行業卻異常艱辛。因食品安全問題造成的若干負面事件、網上食品外賣平臺的逐漸普及以及中國產品價格普遍上漲,曾經的方便麵巨頭統一和康師傅風風光不再,在經歷業績持續下滑後,統一和康師傅終於打了一場翻身仗,那麼是否意味著方便麵行業回暖呢?
  • 方便麵市場回暖?康師傅、統一用數據說話,還是賣飲料好賺錢!
    3月22日,統一年報出爐,公司在2018年全年共營收217.72億元。3日後的3月25日,康師傅也緊跟著交出了自己的年報,並且以606.85億元的營收繼續佔據著行業第一的位置。不如說,康師傅根本沒能靠著「速達麵館」系列賺到什麼錢。在其「高價面」系列中,為康師傅提供主要銷量的還是那些10塊以下的「高價面」。你可能想起了湯達人反觀統一,雖然在營收上康師傅幾乎是統一的3倍,但統一的淨利潤還是較2017年上漲了17.2%。
  • 康師傅、統一財報:方便麵銷量回暖,飲品業務卻等著「拯救」?
    康師傅、統一財報:方便麵銷量回暖,飲品業務卻等著「拯救」?財報顯示,康師傅上半年營收為304.95億元,同比下滑1.62%,為2017年上半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但其中方便麵營收增長3.68%。2018年,方便麵行業全面回暖得跡象才愈加明顯。產品高端化、差異化、健康化成為了方便麵品牌的救市「三板斧」。
  • 方便麵巨頭中報"冰火兩重天" 康師傅淨利增長 統一下滑
    公司庫存現金及銀行存款為103.9億元,較去年底增長1.6億元。  在報告期內,康師傅兩大業務方便麵和飲品整體收益及利潤均呈現正增長。其中,康師傅方便麵營業額同比增長1.75%,股東應佔溢價同比上漲33.54%至5.32億元。方便麵業務在第二季度淨的利潤同比上漲了72.65%。另外,康師傅飲品上半年營業額同比上漲5.8%,上半年公司股東應佔溢價1.66億元同比上漲41.32%。
  • 方便麵巨頭崛起,一年賣出15億包,網友:康師傅和統一有壓力了
    而在眾多的速食產品中,只用等到幾分鐘的方便麵,則成為了市場的寵兒,銷量也節節攀升。在方便麵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方便麵品牌,莫過於康師傅和統一。作為行業巨頭的它們,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不過,市場是不斷處於變化中的。現如今方便麵市場中,出現了一匹「黑馬」。今年的銷售額增長速度極為顯著,一度達到20%,連康師傅和統一都比不上它。
  • 兩巨頭相愛相殺:統一賣不動方便麵,康師傅賣不出包裝水
    業績不如預期統一方便麵收入僅為康師傅1/33月25日晚間,統一(00220.HK)發布了2019年財報,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經營收入220.2億元,同比僅增長1.1%,但淨利潤13.66億元,同比增長32.7%。
  • 「再不努力,連方便麵也吃不起了!」康師傅、統一推高端產品提振業績
    國內方便麵市場回暖的跡象愈加明顯。尼爾森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方便麵市場銷量同比增長3.2%,銷售額同比增長8.0%。與此同時,康師傅、統一近日發布的2018年年報,也再次證實了行業回暖的判斷,兩家企業2018年的方便麵收入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73%、5.66%。
  • 統一方便麵去年收入85億元僅為康師傅1/3 高端面拉動行業增長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另一家方便麵巨頭康師傅也於近日披露了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該公司方便麵業務的收入達253億元,同比增長5.79%。計算下來,2019年,統一的方便麵收入僅為康師傅的1/3。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統一和康師傅在收入上有較大差距,但二者對於方便麵業務的布局方向卻高度一致,即越來越高端化。
  • 康師傅統一桶裝方便麵再漲價
    在方便麵傳統旺季到來之前,康師傅和統一的桶裝方便麵,在本月初齊齊漲價。漲價原因依然是成本壓力。業內人士證實,在原定4月初漲價未遂後,方便麵企業成本不斷上行,這次終於衝破約談障礙,成功漲價。目前,終端銷售指導價,為每桶上漲3毛,漲幅近一成。商場超市已經調價據康師傅內部工作人員介紹,康師傅在8月1日開始,對旗下的桶裝方便麵進行價格調整,每件(12桶裝)出廠價提高2元,終端銷售價格每桶提升3毛。「提價主要是因為成本壓力,同時給通路留出利潤。」據這位內部人士介紹,這樣一來,按照指導價,銷售渠道每件可以多出1.6元的空間。
  • 康師傅VS統一:價格戰後,泡麵雙雄回春潮
    財報顯示,2018年康師傅收益同比上升2.94%至606.86億人民幣;股東應佔溢利同比成長35.42%至24.63億人民幣。相較於統一2018年全年217.72億元的營收,康師傅的營收規模是前者的2.79倍,差距顯著。
  • 康師傅、統一纏鬥了20多年,如今方便麵卻快要賣不動了?
    高價面與高端面是康師傅的核心市場,其中,高價袋面收入67.97億元,容器面收入68.24億元。而作為康師傅的老對手,統一在今年上半年一樣拿出了亮眼的成績。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統一實現收益118.17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0%;淨利潤同比增長6.8%,達到10.65億元人民幣。其中,食品業務收益佔比上升,實現52.07億元銷售,較去年同期增長22.0%。
  • 康師傅袋裝方便麵又漲價了 統一方便麵跟進提價
    東方網3月4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繼去年11月1日康師傅部分方便麵產品提價10%,從2元一包的零售價漲到2.2元後,時隔4個月,康師傅再次傳來漲價0.1元的消息。此次,國內另一方便麵巨頭統一公司也與其步調一致,同樣提價0.1元。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再次成為漲價的理由。記者走訪市場後發現,部分超市已經完成了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