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財經社 唐煜
編|嘉辛
8月21日中午,康師傅發布2017年中報,數據顯示,康師傅控股收益約為285.677億元,同比增長4.2%;本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約為7億元,同比增長54.59%。
康師傅將增長歸功於企業聚焦核心產品和費用管控,方便麵與飲品業務整體收益和利潤呈正增長。年報披露,方便麵及飲品的收益分別同比增長1.75%及5.80%。
對比之下,兩周前,康師傅的老對手統一也公開了2017年中期業績公告,但卻是以收入、利潤雙雙下滑尷尬收場。
這兩大巨頭的暗戰今年已進入第25個年頭,差距顯然在不斷地拉大。
方便麵收益是統一3倍,將繼續進軍高端面市場
根據尼爾森最新市佔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整體方便麵市場雖然銷量同比衰退2.3%,但是銷額增長0.3%。
黑心油事件一度讓國人對方便麵的好感降到零點。
2014年,臺灣頂新黑心油事件爆發,在劣質豬肉之後又查出問題牛油,最終臺灣康師傅於2017年初宣布解散。當時,統一集團出品的19款產品也因使用頂新問題牛油而採取預防性下架。
外賣市場的爆發更是搶佔了方便麵的份額。這種情況下,康師傅和統一不約而同都將發展中高端品牌,視為挽救其營收下滑的救命稻草。
2017年,在方便麵業務上,康師傅以熬製高湯系列與創新產品布局高端面市場,逐步提升5元以上的高端產品。黑白胡椒、金湯系列、豚骨系列成為其三大主打產品。
同時,康師傅更是重推紅燒牛肉、香辣牛肉、老壇酸菜等經典產品回歸策略。
這兩大戰略療效顯著。半年報披露,2017年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麵事業收益為102.718億元,同比增長1.75%,佔集團總收益35.96%。銷量市佔為44.2%,銷額市佔50.9%,位居市場領先地位。
對比起來,統一上半年方便麵收益為39.5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4%,市場佔有率20.9%,較去年同期增長0.1%。成績略為慘澹。
但統一仍將繼續發力中高端市場,統一半年報稱,湯達人已經是集團方便麵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售價人民幣5元及以上市場領域持續領先。
1992年,以紅燒牛肉麵為起跑線,康師傅與統一開始了大陸市場角逐戰。如今,差距越來越大,這場戰爭勢必將進入白熱化。
飲料業務大勝,將積極推新品
在飲品業務方面,康師傅也同樣成績優異。
2017年上半年,康師傅飲品事業整體收益為175.366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5.80%,佔集團總收益61.39%。
上半年康師傅的飲茶(包含奶茶)銷售量市佔為50.2%,繼續穩居市場首位;旗下果汁品牌及百事純果樂品牌,上半年銷量市佔為17.8%,居市場第二位;包裝水(包含百事純水樂品牌),上半年銷量市佔達13.7%,暫居市場第三位。
康師傅主要通過活動贊助和廣告來拉動年輕消費群體。康師傅冰紅茶贊助了NBA季後賽與總決賽;康師傅綠茶邀請李易峰、吳磊雙代言人,還通過「再來一瓶」的抽獎活動吸引購買,而茉莉茶則邀請趙麗穎、楊洋作為熒幕伴侶。
雖然在廣告宣傳上頗費心思,但康師傅的飲品業務卻有收縮之勢。
今年6月29日,國家商務部公示的一份文件顯示,康師傅要把旗下5家公司賣給漳州伊萊福食品有限公司。這五家公司業務大都集中在生產和銷售即飲茶飲料、果汁飲料、碳酸飲料和瓶裝水,在康師傅的生產體系中佔據邊緣位置。
無獨有偶。今年7月統一也被傳出關停兩家飲料工廠,官網顯示其月產能共計500萬箱。在2016年5月,統一還將其間接全部持有的今麥郎飲品有限公司47.83%的股份對外轉讓,同年12月,統一再次拋售其飲料業務板塊的資產,將健力寶貿易100%股權售於健力寶集團。
根據尼爾森最新市佔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飲品行業整體持續向好,銷量同比增長8%,銷額同比成長8.9%。
業內人士分析,內地飲料市場面臨著需求升級的挑戰。帶有健康標籤的、快時尚的新型飲品更受追捧,當下一點點、喜茶等爆款飲料的走紅就是有力的佐證。統一、康師傅都需要將產品創新作為轉型的KPI。
2011年之後,康師傅一直依靠這些綠茶、紅茶、冰糖雪梨等老產品和人海戰術的渠道優勢賺錢,很少研發新品。
半年報披露,今年康師傅將不斷拓展西式果汁市場,發展創新口味。果繽紛也將上市「荔枝椰青」新口味,並積極延伸新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