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

2020-12-13 網際網路天下觀

推薦語:方便麵曾是很多國人長期喜愛的食物,儘管在不少人眼中,它們是垃圾食品。但是不能否認,它在很短的時間中,就成為許多家庭餐桌上的食品。本文要介紹的這家生產方便麵的企業,巔峰時期曾年銷20億元,成功擊敗統一、康師傅等競爭對手,成為行業巨頭,但是最終卻敗在了自己的手中。這個方便麵品牌,就是五穀道場。

被人遺忘的五穀道場

在如今的方便麵行業中,很多人一提到知名品牌,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康師傅、統一等品牌。的確,它們都是堅守十幾年而不倒的企業。不過,如今的人們很容易將一個曾經輝煌的品牌忘記,它就是五穀道場。在那個行業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業老大。

方便麵之所以會成為流行食品,甚至到今天依然為很多消費者喜愛,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價格低廉。尤其是在當年人們消費水平還沒有提高的時候,方便麵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方便麵產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是要營養健康。

推出非油炸概念一炮走紅

當年很多方便麵廠商生產的產品,大多都是油炸的,雖然味道很香,但是長期食用肯定會影響人們的健康。就在這個時候,五穀道場創始人王中旺發現了另一個商機,那就是將方便麵做出非油炸食品的概念。在當時的行業中,這算是一個創舉。

但是等到自家產品問世之後,卻得到了很不好的市場反饋,因為根本沒有消費者認識五穀道場這個品牌。沒有辦法,王中旺只能投入大量資金做廣告,電視、報紙上充斥著五穀道場的宣傳語。這招品牌營銷非常好使,沒過多長時間,五穀道場的方便麵就受到了市場的熱捧。

年銷20億元卻盲目擴張

儘管後來國內的方便麵產業一度陷入低迷期,但是五穀道場的發展卻並沒有受到影響。根據資料顯示,從2005年~2008年,短短三年時間,公司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並成功擊敗康師傅、統一等老牌巨頭。品牌的成功讓王中旺看到了獨霸行業的機會,於是他投下大筆資金進行生產鏈的擴建,開始不計成本的打擊競爭對手。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場近乎豪賭的擴產能,最後卻宣告失敗了。主要的原因是整個方便麵行業需求量暴跌,讓五穀道場的產品無處銷售,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可能連王中旺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擊敗自家企業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自己的盲目擴張。

總結:五穀道場的結局是十分悲慘的,最後被賤賣給了國內一家公司,最後也沒有能夠重現輝煌。它的衰敗也給很多企業一個警示,當站在高峰時千萬不要盲目自信,老老實實打好根基才是最重要的。說了這麼多,你還知道哪些隕落的方便麵品牌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科技的變革和時代的進步,我將與你同在!

相關焦點

  • 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打敗康師傅和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
    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打敗康師傅和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推薦語: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在瞬息萬變的商場中,依然遵循著「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一批企業興起,另一批企業就有可能被淘汰,這是很正常的經濟現象。
  •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推薦語: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產銷國,近幾年市場銷售額整體上卻一直處於下降趨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3年以前,中國方便麵營業額曾經連續18年遞增,中國內地和香港方便麵總銷量達462.2億包,平均每秒打開1465包方便麵。
  • 方便麵巨頭康師傅與統一上演渠道狙擊戰
    此前統一內部人士曾爆料,康師傅自今年開始施行"排統計劃",不計成本向各銷售點補貼至少500元/月,欲將統一明星產品老壇酸菜牛肉麵趕出渠道。"5月以來,在東北尤其是瀋陽的大部分大超市、大賣場及小型的私人超市,基本已停止銷售統一方便麵。"  新快報記者近日確認了上述說法。有長春的消費者說,現在小賣部內已少見統一方便麵。"
  • 曾經打敗康師傅和統一的方便麵巨頭倒了,白菜價賣身央企都救不活
    而我們今天說的卻是一家在食品行業曾經非常知名的公司,它是一家方便麵巨頭,曾經在巔峰時期,一年銷售超過20億元,不但打敗了現在知名的康師傅和統一,更是當時國內知名的百強企業,然而如今卻只能「賤賣資產」,無法挽救,這家方便麵巨頭就是「五穀道場」。
  • 中國方便麵市場25年暗戰:康師傅慘勝,統一不玩了
    相比之下,統一的老對手康師傅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卻成績耀眼,第一季度公司總收益同比上升3.73%至141.976億元,公司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5.32%至4.335億元。雙方的交手始於1992年。這些年來,在傳統方便麵和飲品市場整體頹勢的狀態下,經歷了方便麵爭奪戰、火腿腸補貼戰後的兩大巨頭,如今又不約而同地瞄準了中高端品牌的戰場。
  • 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將相繼漲價
    康師傅掀起的高價袋面漲價風,正在中國大陸逐步發酵。統一集團也確定自8月起跟進,漲幅與康師傅相同。當前大陸三大高價袋面品牌中,只剩華龍日清仍在觀望。由於這波漲價風勢不可擋,也意味大陸消費者講究「質量」時代來臨。  高價袋面是指零銷價在人民幣1.5元以上的袋裝方便麵。
  • 又一方便麵巨頭隕落!曾一年賣出20億,今2次低價轉賣給麵條巨頭
    方便麵曾是很多國人長期喜愛的食物,儘管在不少人眼中,它們是垃圾食品。但是不能否認,它在很短的時間中,就成為許多家庭餐桌上的食品。本文要介紹的這家生產方便麵的企業,巔峰時期曾年銷20億元,成功擊敗統一、康師傅等競爭對手,成為行業巨頭,但是最終卻敗在了自己的手中。這個方便麵品牌,就是五穀道場。
  • 連「央企」都沒救活的方便麵巨頭,曾經還打敗康師傅和統一?
    尤其是我們這次要說的方便麵巨頭,曾經可是中國的百強企業,年銷20,甚至在巔峰的時期連康師傅和統一都拿他沒辦法,而現在,居然淪落到「變賣家產」的局面,它就是「五穀道場」。創始人王中旺雖然只有小學的文化水平,但是在經商方面卻非常有想法,也是敢闖敢拼的一個人,一開始他做過蜂窩煤的生意,也搞過廢品回收。
  • 方便麵巨頭中報"冰火兩重天" 康師傅淨利增長 統一下滑
    ■本報記者 夏 芳  8月21日,隨著康師傅公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的發布,兩大方便麵巨頭中報業績全部出爐。然而,從兩家公布的業績數據來看,一家上漲一家則繼續下滑,康師傅與統一企業在同樣的市場環境下,業績卻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康師傅保持兩位數增長  根據康師傅交出的2017年中報業績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人民幣285.68億元,同比上升4.2%;本期溢價8.8億元,同比上升48.65%;股東應佔溢價7億元,同比上漲54.59%。
  • 打敗康師傅和統一,它是方便麵界的傳奇,可惜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說起「五穀道場」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它曾經在巔峰時期,一年銷售超過20億元,不但打敗了現在知名的康師傅和統一,更是當時國內知名的百強企業,然而如今卻只能「賤賣資產」,無法挽救。
  • 統一VS康師傅,兩家互掐多年,卻被外界給打敗?
    今天我們來講講康師傅和統一的故事。1991年,出生普通家庭的魏應州,懷揣著家人給的800萬美金,踏上了從中國臺灣開往內地的火車。在火車上魏應州發現,當時內地的泡麵都是袋裝的,攜帶起來根本不方便,要是自己能生產出一款桶裝泡麵,一定會大受歡迎。
  • 中國方便麵市場25年暗戰:康師傅慘勝,統一不玩了
    相比之下,統一的老對手康師傅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卻成績耀眼,第一季度公司總收益同比上升3.73%至141.976億元,公司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5.32%至4.335億元。雙方的交手始於1992年。這些年來,在傳統方便麵和飲品市場整體頹勢的狀態下,經歷了方便麵爭奪戰、火腿腸補貼戰後的兩大巨頭,如今又不約而同地瞄準了中高端品牌的戰場。
  • 方便麵巨頭倒下!曾年入20億,超過康師傅和統一,終被5000萬賤賣
    現在談起市場上的泡麵品牌,大多人腦海中浮現的一般都是康師傅和統一。這也很正常,畢竟這兩大品牌的市場份額佔有60%以上。其實,曾經有個百強方便麵巨頭年銷20多億,超過康師傅和統一,然而現在卻黯然出局,「賣身」央企都沒用。這個「倒下」的巨頭就是五穀道場,其創始人是王中旺。
  • 方便麵兩大巨頭康師傅VS統一,統一倒了?或許它只是換個「皮」
    對於方便麵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畢竟在現在的生活中方便麵在市場上那就是非常熱銷,方便麵有著很多的品牌,不過很多都是不怎麼熱銷,除去了盛行十幾年的白象,如今就剩下方便的兩大巨頭康師傅和統一,這兩個牌子那就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和喜愛。方便麵兩大巨頭康師傅VS統一,統一倒了?
  • 康師傅袋裝方便麵又漲價了 統一方便麵跟進提價
    東方網3月4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繼去年11月1日康師傅部分方便麵產品提價10%,從2元一包的零售價漲到2.2元後,時隔4個月,康師傅再次傳來漲價0.1元的消息。此次,國內另一方便麵巨頭統一公司也與其步調一致,同樣提價0.1元。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再次成為漲價的理由。記者走訪市場後發現,部分超市已經完成了調價。
  • 康師傅、統一方便麵業務回暖
    「打敗方便麵的,不是另外一家方便麵企業,而是外賣。」經常被圈內人士掛在嘴邊的這句調侃之詞,或許要被改寫。最近幾日,在港上市的兩家方便麵大佬相繼公布去年財報,其中康師傅控股去年斬獲淨利潤24.63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35.42%,統一企業中國淨利潤10.30億元,同比增加17.2%。兩家公司的方便麵業務均微增,部分明星產品甚至錄得三成增幅。這也被業內稱為方便麵市場正觸底反彈,不過再現輝煌仍然存疑。
  • 方便麵巨頭隕落:從年銷15億到一無所有,只因老闆太「自信」?
    從目前來看,康師傅已經成為了最大的贏家。自1992年第一包方便麵下線以來,康師傅迅速成長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生產銷售企業,並於1996年成功上市。據AC Nielsen零售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以銷量為基準,康師傅方便麵的市場佔有率高達43.3%,據市場領導地位。
  • 從「康師傅、統一」的巨頭身上撕下市場,「拉麵說」值得說!
    譬如在方便麵這個食品市場,我們總是繞不開「康師傅,統一」這兩大巨頭,即便現在有今麥郎這樣異軍突起的選手,但本質在中國的方便麵市場還是一個巨頭玩家的賽道。而現在隨著疫情對整個消費市場的衝洗,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新品類現象。
  • 話說康師傅與統一的恩愛情仇
    統一和康師傅對大多數人來講都不陌生吧,那提起統一和康師傅你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分別是他們什麼經典產品呢?評論區見吧!康師傅和統一在大陸競爭20多年,都成長為中國大陸的食品巨頭企業,特別是康師傅,實現了銷售的大逆襲。
  • 兩巨頭相愛相殺:統一賣不動方便麵,康師傅賣不出包裝水
    來源:證券日報網希紅市公眾號日前,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相繼發布了2019年財報,股價卻雙雙遭遇大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統一方便麵業務收入85億元,同比增長0.9%,在公司總收入中佔比為38.6%;飲品業務收入127.31億元,同比增長0.9%,在公司總收入中佔比為57.8%。對此,統一稱方便麵業務及飲料業務的增長主要由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原物料價格下跌以及中國政府推行一系列減稅降費等影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