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打敗康師傅和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
推薦語: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在瞬息萬變的商場中,依然遵循著「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一批企業興起,另一批企業就有可能被淘汰,這是很正常的經濟現象。
我們經常看到熟悉的公司或品牌宣布破產或被收購,儘管非常可惜,但他們的失敗絕不是偶然的事。筆者今天就給大家談一談當年的「方便麵之王」的沒落史,巔峰時期就連康師傅和統一都幹不過它,這個品牌就是——五穀道場。
雖然在很多人眼裡,方便麵是垃圾食品,要少吃才行。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方便麵是一種「另類」的美食,它可以在你經濟不富裕的時候,輕鬆解決你的溫飽問題。然而說到方便麵品牌,很多人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康師傅等品牌,但卻不知道,曾經的五穀道場才是方便麵界的老大。
當年方便麵從日本傳到了中國,因為價格低廉受到了國人的一致喜愛,特別是對於打工一族來說,方便麵簡直是難得的美味。
但隨著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收入越來越高,營養健康成為了人們的首選,營養健康才是方便麵產品能夠獲得更大市場的前景。
而五穀道場的創始人王中旺就在這個時候發現了先機,當時很多的方便麵品牌,包括康師傅、統一等生產的方便麵都是油炸的,雖然這樣做出來的面味道很香,但畢竟油炸的食品是不健康的。
為了另闢蹊徑,當時王中旺想了一個把方便麵做成「非油炸」的概念,並註冊了五穀道場這個品牌。
經過幾個月的研發琢磨,王中旺的產品生產出來後,其實根本就沒人願意買,因為產品沒有任何的知名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中旺只好拿著僅存的幾十萬在電視上打廣告,打出了「健康方便麵」的營銷策略,沒想到此觀點一下子就獲得了大眾消費者的認同,五穀道場就這樣開始了逆襲之路,王中旺也順勢成立了中旺集團。
2006年上半年,國內方便麵市場整體進入瓶頸期,但五穀道場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在低潮中一路高歌。短短6個月,五穀道場的銷售額飆升至3億元,2005年至2008年的3年間,年銷售額高達20億元。
然而,只計成功,不計成本的營銷模式,卻讓五穀道場處在了極其危險的邊緣上,王中旺的野心太大,最終這筆生意還是被「自己搞砸」了。一方面,方便麵市場遇冷,中旺產能高速擴張導致倉庫貨物積壓如山;另一方面,資金鍊出問題,沒錢採購原料,也沒錢發工資。
企業越做越大,但是風險也會越來越大。王中旺怎麼也沒想到,打敗五穀道場的竟然不是對手,而是自己的貪慾。
最終,五穀道場被以5000萬的價格賤賣給了中糧集團,一代方便麵之王就此落幕。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