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條「清涼古道」 「民國瓊瑤」特別愛走

2020-12-19 江蘇頻道

清涼山在南京歷史上赫赫有名,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不過,現在的清涼山卻顯得比較寂寥。而更鮮少有人知道,山中曾經有一條讓許多文人墨客醉心的「清涼古道」,不管是民國小說家張恨水,還是其他的喜歡探幽訪古的文人,都喜歡在這條古道上走一走,感受「一邊是田園,一邊是鬧市」的意境。昨天,南京學者黃強向記者透露,這條過去的清涼古道在漢中門到儀鳳門中間。

清涼古道是鬧市的田園

黃強表示,六七十年前,清涼山周圍的交通還不是很方便,沒有現在的道路。到清涼山是需要攀登和走山路的。因為山林茂密,樹綠葉繁,曲徑通幽,同時清涼山靠近城區,一些喜歡尋幽訪古的文人,常常到清涼山尋找情調,民國的言情小說家張恨水便是其中的一個。

張恨水在《清涼古道》中寫道:「我居住在南京的時候,常喜歡一個人跑到廢墟變成菜園竹林的所在,探尋遺蹟。最讓人不勝徘徊的,要算是漢中門到儀鳳門去的那條清涼古道。」

黃強告訴記者,這條清涼古道,是市民遊玩清涼山踏出的道路,其實就是一條山間羊腸小道。其中景色的變化也隨著山形樹木走向而移步換景。「向山中走去,就是茂密的樹林,向山外走去,就靠近了城區。」其中三牌樓附近是較為繁華的一段,街道的後面簇擁了二三十株大柳樹,一條小小的溪水,將新的都市和廢墟分開來。

張恨水顯然是很喜歡這條古道的,用他的文筆細膩描寫了其中的景象:「有幾戶人家住著矮小得可憐的房舍……在清涼古道上,可以聽到中山北路的車馬奔馳聲,想不到一望之遙,是那樣熱鬧。……鵝卵石鋪著的人行古道,兩邊都是菜圃和淺水池塘,夾著路的是小樹和短籬笆,十足的鄉村風光。路上有三五個挑鮮菜的農民經過,有一陣菜香迎人。後面稍遠,一個白胡老人,騎著一頭灰色的毛驢,『得得』而來,驢頸子上一串兜鈴響著。」

歷史上的清涼寺地位高

清涼山其實距城區並不遠,距五臺山不過兩裡地,附近有龍蟠裡民宅群,清代思想家魏源的故居小卷阿,民國時期著名的國學圖書館,以及書法家顏真卿的紀念祠都在附近。

黃強表示,清涼山上的清涼寺有獨特的地位。現在的清涼寺雖然是復建的,但是和歷史上的清涼寺並不相同。歷史上的清涼寺位於南京城西清涼山南麓,在南京佛教史上是一個頗有影響的寺廟,禪宗南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法眼宗在此誕生。歷史上的清涼寺創建於唐中和四年(884年),清涼寺在明代屬於中剎規模,明代的「大剎」僅有靈谷、天界、報恩三寺,其後有「次大剎」五座。

太平軍佔領南京時,對南京城內的文化勝跡進行了大規模毀壞,清涼寺也未能倖免於難。到了上世紀30年代,清涼山尚存清涼寺,但是已經蕭條,香火遠不如明代,不過因為清涼山原本就僻靜,倒是一處幽靜的所在。

登臨翠微亭尋找古意

清涼山上有清涼臺,還有翠微亭。翠微亭在清涼山高峰,登高望遠,可以遠眺江帆點點的景象。翠微亭原來是南唐李後主的避暑勝地,登上翠微亭,還能尋找到一些古意,想起曾經居住在清涼山下半畝園的龔賢、在清涼山繪畫創作的石濤等等。黃強表示,清涼山的繁盛時期早已過去,民國之後,歷史悠久的清涼寺消失了,古崇正書院留下的只是頹敗的景象。如今人們遊覽清涼山主要是東部的山體,掃葉樓、還陽井儘管還在,古崇正書院也得以恢復,只是清涼古道早已不復存在。「那田園的風光,一小片菜地,散發出的泥土氣息,三兩純樸的村民進入圖畫中的感覺,已經沒有了,只能在老照片中回味。」 

相關焦點

  • 南京藏了一條「地下民國街」,在銀行郵局和火車站都有,特別熱鬧
    南京是民國時期的首都,至今保存著數不清的民國風情建築,其中最有名的當屬1912酒吧街和頤和路,以其濃鬱的民國風情深受遊人喜愛和歡迎。除了這些,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在南京有一條獨特的「地下民國街」,藏於南京博物院。
  • 重返民國的3條時光之旅,是全南京的民國記憶,還是網紅地標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南京的頤和路,雖是一句誇張的話,但是卻印證了這裡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殊地位,與習慣了在遊客面前「拋頭露面」的總統府不同,頤和路公館區更像「養在深閨」。梧桐斂去喧囂,延伸出布滿民國建築的寂靜街區,恍如隔世。
  • 中國有「三大古道」,除了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另一條你知道嗎?
    宋代徽州地圖 徽杭古道興於何時,一直都是個有爭議的話題。不可否認,徽杭古道的發展史與徽州的興起與發展是息息相關的。 另外一個角度,就是為什麼徽杭古道的商業會如此發達呢?這就需要從徽州的地形來看了。徽州地處皖南山地,其東有天目山,中部為黃山,南又靠近仙霞嶺。而且徽州地少人多,交通不便,生產落後,新安江(錢塘江上遊)貫穿全境,北、西、南三面遠離繁盛之地。唯有往東能快速抵達南京、杭州、蘇州這些通都大邑,因此只有從這些通往東邊的古道闖出去,才是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不二選擇。
  • 南京這條街那條巷
    而古都南京又是江南文樞,自古便是文人大咖薈萃之地。這座瀰漫著書卷氣息的城市,街巷一條比一條更有文化。或許,你每天上下班經過的那條路,就曾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關於《文心雕龍》的誕生地,坊間有很多種說法,但南京大學教授賀雲翱認為,這部文學評論巨著就是在紫金山上完成的。1500多年前,劉勰從鎮江來到南京,住在上定林寺,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巨著。「我們在山上找到了上定林寺的文物,比如瓦當,有蓮花紋的、獸面形的。」賀雲翱說。
  • 來南京,有一段必然相遇的風月,叫民國
    今天的大行宮一帶,有1912民國街區、總統府、中央飯店、人民大會堂等建築,可以說是南京民國遺存規模最大的一處,也是非常繁華、人流量極大的市區地段。現在1912民國街區,是酒吧一條街,很多市民都會到這裡過夜生活。圖為秋天1912街區路邊的銀杏,那天下著小雨。每一個來到南京的人,都有各自的目的,都會遇見不同的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 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南京博物院,有一條民國街,免費的網紅拍照地
    南京博物院簡稱南博,位於南京玄武區中山路,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統稱北京故宮博物院、泰北故宮院,被稱為中國三大博物館,整個南京博物館佔地近200畝,共分六個體育場,歷史館、特別展示館、民國館、非遺館、藝術館和數字館,入場不需要入場券,用身份證事先在網上預約或者在現場預約就可以了。
  • 南京老地名:清涼門、清涼山、清涼新村
    六朝古都的南京,它的地名也處處透露著恢弘的歷史底蘊和人文感懷。南京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其地名之眾多,內涵之深廣,有些地名標記了金陵山水相映的地理特徵,有些地名沉澱了金陵帝王州的政治色彩與歷史滄桑,有些地名凸顯了金陵市井文化與商貿經濟的發達,還有些地名表達了金陵人崇文尚書的價值取向。清涼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西麓,虎踞路西,鬼臉城南。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其中南京的民國建築一枝獨秀,無與倫比,富有典型性、獨創性和代表性,堪稱是民國建築的大本營。 風雲際會的南京民國建築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應運而生、華麗轉型、黃金十年、停滯不前和迴光返照五個階段。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其中南京的民國建築一枝獨秀,無與倫比,富有典型性、獨創性和代表性,堪稱是民國建築的大本營。 風雲際會的南京民國建築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應運而生、華麗轉型、黃金十年、停滯不前和迴光返照五個階段。
  • 南京1912街區,不僅僅是酒吧一條街,更是一條時尚民國風情街
    說起南京旅遊,相信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夫子廟、中山陵、總統府等熱門的旅遊景點,除此之外南京還有許多小眾的網紅打卡點,同樣深受遊客的喜愛與歡迎,與總統府一牆之隔的地方就有一個,它就是「南京1912街區」,也成為「長江路文化旅遊大街」。
  • 南京1912街區,不僅僅是酒吧一條街,更是一條時尚民國風情街
    、東鄰總統府、西到太平北路,佔地60多畝,是一處典型的民國風情主題商業街區,如今也是遊客到南京旅遊常去打卡的街區之一。「1912酒吧一條街」的知名度還是蠻高的,其實1912不僅僅如此,如今是它已是南京著名的特色旅遊街區,尤其是1912街區內的民國風情建築,新舊建築融合在一起,對古建築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 南京有條步行街,以民國風情為特色,堪稱古典與現代融合的典範
    提到南京的步行街,也許你會想到夫子廟、新街口、老門東。不過,南京還有一條比較特殊的步行街,即南京1912街區,以民國文化為建築特點,堪稱古典與現代融合的典範。
  • 在南京民國往事餐廳穿越民國
    2018.12.23,在南京夫子廟附近的民國往事餐廳,研究生同學南京師大博導J 教授偕夫人宴請我們一家。滿桌的菜餚最具當地特色的是鹹水鴨、鴨血粉絲湯、豬油炒飯,蒸蛋。而餐廳內外的布局,店鋪招牌、名星畫片、裝修整舊風格,充滿了上世紀二三四十年代的情調,就連跑堂的店小二都著粗布藍衫,而我們所在的包廂,也如同進到一間民國時期的店鋪。此情此景,頗有種穿越回民國時代的感覺。略感不足的是,餐廳內沒有背景音樂。如果再配上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一些歌曲音樂,會讓人更有懷舊感和穿越感。
  • 南京攝影發燒友聚集地,民國清新文藝風,南京1912街區走起
    在南京感受民國的建築,時尚的酒吧,城市的客廳,那麼南京1912是必須去的。南京的1912街區,猶如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三裡屯,南京的1912儼然就是老金陵的時尚新地,這裡也是酒吧雲集的著名酒吧街。但與前二者不同的是,這裡瀰漫的是一股濃濃的民國情調。
  • 瑞安有條「浙江最美森林古道」
    瑞安有條「浙江最美森林古道」 2016/04/14 04:49 來源:溫州商報 瀏覽:1531
  • 南京民國建築史--民國郵政博物館
    今年金秋十月的國慶節,我信步來到了中山陵風景區裡面的南京民國郵政博物館 ,探訪了修葺一新的中山陵老郵局, 它已經變身為全國首家民國郵政博物館
  • 南京民國建築變身頤和書館
    建築坐西南朝東北,西式現代建築風格,外型獨特,呈半圓形格局,黃色外牆,灰色飾條,從下而上,一層比一層縮小,猶如一座塔樓。這裡原是民國首都第六區區公所,日本侵佔南京期間曾作為侵華日軍憲兵司令部。還用作鼓樓區圖書館,後來還一度改過衛生院。2009年4月,該建築被公布為南京重要近現代建築。2012年3月,被公布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這8條徒步古道,總有一條適合你
    它們不僅有著絕美的自然風光還因地接西域三十六國而自帶傳奇色彩快來跟我一起穿越這八條景色優美的文明古道吧這條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道,是西漢溝通車師前、後國的交接;亦是唐朝連接回鶻高昌獅子王冬、夏宮的通道。
  • 南京鼓樓區|頤和路民國公館區—梧桐樹下的民國時光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來到南京,多多少少都想著能找到點民國的記憶。曾經民國首都的點滴總歸是有的。但那些民國遺留的細節需要細心地尋覓。令人意外的是,在南京各個角落中,最有民國味道的卻是稍遠離市中心的西北面。
  • 南京有哪些軋馬路的好地方?這裡是南京6條最代表街!
    南京有哪些軋馬路的好地方?這裡是南京6條最代表街! 長江路——一條長江路,半部南京史,長江路原名為國府路,是著名的民國文化一條街,南京的一條文化特色街區。陵園路——最美梧桐大道,在南京人眼裡,這裡是路,也是風景,更是活的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