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高速公路限速管理專項排查整治工作情況。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此次共排查出3750個問題,除個別路段已列入下步改擴建計劃外,其他已整改到位。其中,12條高速公路17處路段恢復至設計速度;3處與相鄰道路設計速度不一致的路段,經專家論證和交通工程技術改造後,進行了提速。
為期三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已經結束,這期間,工作是如何開展的?工作的實際成效如何?
山東省公安廳副廳長、政治部主任修春清介紹,一是成立專班,立即行動。8月31日,第一次專項整治領導小組會議結束後,立即成了專項整治辦公室,集中人員、集中時間、集中場地、集中辦公、實體化運轉,分設了綜合、排查、宣傳、專家四個職能組,制定了專項整治總體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建立規章制度,壓實工作責任,迅速形成了「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各盡其力」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正視問題,主動回應。第一時間到有關單位匯報省委、省政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決心和傳達劉家義書記、李幹傑省長的批示要求。在8月28日召開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從不同角度回答了社會關注的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表明了我們集中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
三是舉一反三,排查督導。組織了9個工作小組,行程8萬餘公裡,分三次進行集中實地排查督導。第一次是開展了「地毯式、全覆蓋」的集中排查,第二次是開展了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第三次是開展了「回頭看」暨自評活動,均按照不漏掉「一塊標誌、一處路段、一個設備、一句播報」的要求,把問題找準找全、不留死角。
四是建立臺帳,明確責任。對排查出的問題由排查組長和屬地職能部門籤字,按照問題類型分類登記,建立臺帳,逐一列出了整改措施,明確了責任單位、整改要求和時間節點,實行銷號管理、掛圖作戰。
五是依法依規,徹底整改。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堅持邊查邊改,立查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全部制定了問題責任清單,限期完成。排查出的3750個問題,除個別路段已列入下步改擴建計劃外,其他已整改到位。其中,3195個導航信息誤報、錯報問題已全部糾正,佔全部問題的85%,;限速標誌設置不規範問題已全部解決;113處匝道按今年11月1日交通部公布的新標準設置了限速標誌;12條高速公路17處路段恢復至設計速度;3處與相鄰道路設計速度不一致的路段,經專家論證和交通工程技術改造後,進行了提速。
六是建立機制,常態長效。這次專項整治解決的是存量問題,存量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還可能出現。為此,我們立足常態長效,制定了七個問題發現和解決機制,實現責任明確、部門主抓、齊心協力,堅決防止發生「治理-反彈-再治理」現象。
(天下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