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僧釋理亮是如何練成「水上漂」功夫的,「水上漂」功夫的秘決究竟是什麼?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話釋理亮,探尋其中奧秘。
「看電視劇迷上了功夫」 澎湃新聞:你是哪裡人?
釋理亮:我是湖北黃梅人。
澎湃新聞:你是什麼時候來到南少林寺的?那時候你多大年紀?
釋理亮:來到南少林寺的時間是1999年底,當時我才20歲出頭,現在我已經30多歲了。
澎湃新聞:來南少林寺之前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釋理亮:以前在湖北黃梅縣老家做農活。
澎湃新聞:是什麼原因促使你來到南少林寺學功夫?
釋理亮:那時候有個同學的父親在泉州工作,我就跟著同學來到泉州想找份事做。當時看到這邊有個南少林寺,所以進入南少林寺想學點功夫,因為小時候看影視劇的時候迷上了中國功夫,我尤其對輕功這方面特別感興趣,印象特別深的是燕子李三。
不過,由於沒有錢交學費,所以最開始我在南少林寺做護工,類似於保安一樣,也就是晚上在少林寺巡邏,白天、晚上有空的時候我就跟著師傅練功。
澎湃新聞:來到南少林寺後,最開始學的是什麼功夫?
釋理亮:我一開始在南少林學習五祖拳,學了一年左右就學完了。
澎湃新聞:那為什麼會想到「練水上漂」,好像少林寺也沒有這門功夫。
釋理亮:南少林有一門功夫叫飛毛腿,這是少林寺最基本的功夫,也就是負重跑,腿上綁著5斤、6斤、8斤不等的沙包,然後一步一步往上加重量。我練了一段時間發現,脫掉沙包後走路特別輕,而且比平常人的走路速度要快。
有一次我看電視發現武俠劇裡有「水上漂」的功夫,我就想在陸地上我走路感覺這麼輕快,在水上鋪些東西應該也能跑吧,我就想到要嘗試一下,從那以後開始練習「水上漂」。
澎湃新聞:在歷史上,有沒有關於「水上漂」的歷史記載?
釋理亮:我到現為止也沒看到有關這方面的記載。
「水上漂」提氣很關鍵 澎湃新聞:你是哪一年開始練的?
釋理亮:我是2006年開始練習「水上漂」的。
澎湃新聞:當時練「水上漂」有沒有師傅的指導?
釋理亮:沒有師傅指導,完全靠自己摸索,師傅當時只是教我五祖拳。
澎湃新聞:既沒有師傅的指導,也沒有可參考的書籍,那一開始你是如何練習的?
釋理亮:我當時練的時候是在水面上鋪草蓆,要鋪四五層厚,但草蓆太柔軟了,根本跑不成,而且草蓆有很多缺點,落入水中後就沒有浮力,不能重複使用,後來我就改用薄薄的三合板。訓練過程中因為掌握不了平衡,腳受傷成了家常便飯。
澎湃新聞:那受傷之後你有沒有想過放棄?
釋理亮:沒有想過放棄,開弓沒有回頭箭。我覺得人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只有不斷堅持才能成功。
澎湃新聞:在訓練過程中你是如何找到決竅的?
釋理亮:我是從一種叫做王蜥的動物身上受到啟發的,這種叫做王蜥的動物能用後腳在水面上快速奔跑而不會掉入水中。
澎湃新聞:你平常是如何訓練的?
釋理亮:我每天背著沙袋、沙包負重跑三公裡、五公裡,另外還會練習彈跳、蛙跳等。
澎湃新聞:練成水上漂,最關鍵的是什麼?水上漂」的秘訣是什麼?
釋理亮:練習水上漂要做到「速度快、身體能保持平衡,但光快不行,跑得過程中人還要提氣、換氣,這非常關鍵,人跑了100米後,不能及時換氣就會沉下去。漂得過程中腳步要小,然後再藉助三合板浮力在水上漂,只能以腳尖著力。
要超越118米很難 澎湃新聞:你練成「水上漂」的功夫一共花了多長時間?
釋理亮:三四年左右的時間。
澎湃新聞:練水上漂對身體條件有什麼要求嗎?
釋理亮:身材瘦小、靈活性比較強的人相對來說有一些優勢。
澎湃新聞:你現在一共能在水上「漂」多少米?
釋理亮:目前只能「漂」118米,這是最高的紀錄。
澎湃新聞:你的最終目標是多少米?
釋理亮:「漂」118米我已經感覺很累了,很難再超越了,超越1米還有可能,再很難有突破,目前沒有新的目標。
澎湃新聞:現在國內會「水上漂」功夫的人多嗎?
釋理亮:不清楚,我在媒體上還沒發現有相關報導。
澎湃新聞:你現在帶了徒弟嗎?
釋理亮:以前帶過徒弟,但是練習「水上漂」比較苦,年輕人沒有恆心練下去,剛開始打沙包覺得新鮮,時間久了就不行,一個月都堅持不下去就放棄了。
澎湃新聞:「水上漂」這門功夫失傳了怎麼辦?
釋理亮: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沒有徒弟來也沒辦法。現在生活、經濟條件這麼好,願意吃苦的人少之又少,別人的第一感覺是我練這個幹什麼,既不能當飯吃,又不能當錢花,沒有人會想到把中國武術傳承下去。
澎湃新聞:曾有媒體報導說,你在2004年練成了傳說中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一指禪」?
釋理亮:是的,練成一指禪的人也很少。練一指禪比較辛苦,當時我的手因為練功經常被擦破皮,又不能下水,曾經想中途放棄,但還是堅持下來了。練功比較枯燥,要耐得住寂寞,一般人很難做得到。
澎湃新聞:練功夫既枯燥又很辛苦,為何你練成了「一指禪」還要堅持練「水上漂」?
釋理亮: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有了夢就要去實現。對我來說,練功夫是出於愛好,而且我感覺自己的身體素質也不錯,能堅持下來。
「光跑得快沒用」 澎湃新聞:你的水上漂事件經媒體報導後,引起網友熱議。很多網友都表示,釋理亮所練成的「水上漂」並非真正的水上漂,也並非輕功,這麼大塊的木板鋪在水面上,只要速度夠快,著力點在木板重心,是個人都能在上面「水上漂」,你怎麼看待外界的觀點?
釋理亮:這種話每個人都會說,說出來輕巧,但能做到卻很難。只有你親身體驗了才知道其中的難處,就是因為很多人質疑我才將「水上漂」的目標從50米提高到118米。人只有自己體驗了才知道難不難,功夫還是練出來的,紙上談兵沒用,否則我還用得著每天綁沙包、綁鐵條練習嗎?綁沙包、綁鐵條在身上難道很舒服嗎?
澎湃新聞:現在外界有一種聲音,如果是劉翔,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也許有可能也會「水上漂」,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釋理亮:不同意這種觀點,據我了解,前幾年有好幾個擅長跑步的運動員嘗試過但都沒有成功。
泉州一所體校一名跑步運動員幾年前曾經試過,這名運動員的成績在福建省來說還比較靠前,我在陸地上跑不過他,他跑兩步我需要跑三步,但這名運動員在體驗「水上漂」的時候第一次腳趾頭被劃破皮,第二次腳後跟受傷了,後來這名運動員就不跑了,這種事情光跑得快沒用。沒有體驗,不能亂談,空談誤國,沒有必要理睬外界這種說法。
澎湃新聞:你以後有什麼打算?
釋理亮: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體能在慢慢地下降,也沒有爆發力,我以後會把精力放在養生方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