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遊從3000多元漲到了6000多元,澳新連線遊從1.1萬元漲到了2萬多元……10月1日,《旅遊法》正式實施, 對「零負團費」、「帶客購物」等頑疾亮出了利劍,也倒逼旅行社改變盈利模式,從打價格戰轉向提升服務品質。
眼下,南京市不少旅行社主動「砍」掉購物店和自費項目,從靠回扣賺錢轉變為靠品質賺錢,旅遊團費也回歸到了正常軌道,業內正在醞釀一場顛覆性的變革。
跟團遊線路大幅漲價,最多翻一倍
在江蘇金橋國際旅行社的一張10月份產品報價單上,記者看到,幾乎所有的境外長線都漲價了,少則30%,多則翻了一倍。原本1.2萬元—1.3萬元的歐洲遊,漲到了1.6萬元—1.8萬元;原本最低9000多元就能玩的美國遊,漲到了1.4萬元;原本1.1萬元的澳大利亞紐西蘭連線遊,得花2萬多元才能去……
境外短線也是「漲聲一片」。南京中北友好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顧震說,10月份起,他們的泰國遊報價從3000多元漲到6000多元;新馬泰連線遊從5000元—6000元漲到了1萬多元。
雖然境內遊的產品價格還要過一周才能出來,但價格上漲也成定局。「跟團遊基本都要漲價,無論境外還是境內,長線還是短線,就連一日遊都不能避免。」市旅行社協會一位人士告訴記者,這段時期,他們頻繁地組織我市一批骨幹旅行社開碰頭會,大家基本達成了共識。
一價全包,不用再掏腰包「加點」和進購物店
之所以大幅漲價,是因為在《旅遊法》倒逼下,旅行社必須改變盈利模式。
江蘇金橋國際旅行社副總吳奇澤說,按原來的遊戲規則,「自費加點」和「帶客購物」是很多旅行社利潤的主要來源。旅行社用低價招攬遊客參團,到了地頭後,導遊再向遊客拋出種種「加點」自費項目,並頻繁地帶他們進購物店,以獲得高額回扣。然後,導遊、組團社和地接社再從中分成,來「彌補」團費缺口。
而《旅遊法》規定,旅行社組織、接待旅遊者,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費旅遊項目,這讓原先的遊戲徹底「玩不轉」了。
「以泰國遊為例,原來報價3000元左右,也就是個來回機票錢。到了地頭後,光加點的項目就要1700元左右,如果不二次掏腰包,基本上啥也玩不到,還要再進四五個購物店,算下來,很多客人最後掏的錢,加起來也要六七千元了。」顧震算了一筆帳。
他解釋說,10月1日起泰國遊報價6000元以上,其實並不是「漲價」,而是價格「回歸正常」。「等於『一價全包』,含了團費、當地自費項目、導遊司機小費等,也不用去購物店了。」
出遊舒適度提升,業內會迎來「大洗牌」
業內認為,《旅遊法》不僅改變了行業的運作模式,也將重塑遊客的出行觀念。
「依然拿泰國遊舉例,我們以前就推過6000多元的品質團,沒有購物和自費項目。可這個產品和3000多元的放在一起,80%的遊客都選便宜的。」顧震說,在《旅遊法》出臺前,一些品牌旅行社也想推品質團,抵制低價團,把整個行業從「怪圈」中拉出來,但多數遊客不買帳,都圖眼前便宜。他估計,10月1日產品全線調價後,會直接導致遊客數量減少,旅行社業績受挫,「起碼有3個月的低谷期」。
吳奇澤認為,10月1日後,業內會迎來一場顛覆性的變革,是近10餘年來從未有過的「大洗牌」。一些自身實力不夠強、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旅行社會被淘汰,而那些堅持做品質、修煉內功的旅行社將笑到最後。整個旅遊市場的「水」經過這輪淨化後,不僅價格乾淨透明,旅遊的舒適度也會大為上升。(記者 李子俊 實習生 王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