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貴州頻道」大山裡的新生活

2020-12-23 瀟湘晨報

過上小康生活的夢想,古已有之。希望生活越過越滋潤,遠離貧困和飢餒,是每個中國人最樸實的願望。如今,全面小康的美好畫卷已經展現在眼前。在貴州大山裡,有一個個動人的脫貧故事,講述著人們與貧困的搏鬥和對新生活的期待。

「你好,新生活!」

清晨,天剛蒙蒙亮,在貴州省冊亨縣高洛街道辦事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韋天陽的早餐鋪已經熱鬧起來,磨米漿、上籠屜、熬湯頭,香味瀰漫開來,食客絡繹不絕,這個不到12平米的小鋪子,每天要迎來百多位客人。

「以前在老家,一家3口擠在40多平米的瓦房裡,風來漏風,雨來漏雨,吃水靠肩膀,出門靠腳杆,娃娃上學要走2個多鐘頭,天不亮就要起來,為了娃娃的安全,只能從一年級就在學校寄宿。我文化程度不高,平常就在鎮上搬磚、扛水泥,打點零工,活兒多的時候,能有個800多元,妻子在家圍著半畝地打轉,全家一年收入還不到5000塊錢,生活苦得很。」 回想起以前的生活,從八窩村尾寨組搬來的韋天陽紅了眼眶。

冊亨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滇黔桂石漠化連片特困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重點縣,2018年石漠化率高達58.43%。位於冊亨縣丫他鎮西北山嶺上的八窩村尾寨組更是石漠化的典型,這裡石多、土薄、地瘦,人均耕地僅0.45畝。過度墾殖導致當地水土流失嚴重,極易發生山洪、滑坡和泥石流。大雨來時,村民們既要關注村前老蠻溝的水患,又要注意屋後的大坪山滑坡,日子過得提心弔膽。「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頭,吃愁穿愁睡也愁,腦殼墊個木枕頭。」這句諺語,是當地貧困的生動寫照。

變化始於2016年。貴州省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啟動,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貴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這188萬人中,冊亨縣要搬遷8.75萬人,佔到了4.7%,是貴州省搬遷人數最多的縣區。地處地質隱患點的尾寨組被列為整組搬遷對象,2019年5月,尾寨組74戶284人離開大山,住進了高洛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新家在一棟7層小樓的一層,兩室一廳60平米,通水通電,娃娃讀書近,看病也方便,最主要是不用擔心漲水、滑坡,下雨天也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從深山來到城鎮,搬進新房的韋天陽至今難掩內心的喜悅。

為了讓曾經世世代代靠土地生活的搬遷戶搬得出、住得下,黔西南州黨委政府精心規劃,在高洛安置點成立了山水鞋業、萬旺錦繡服飾等5個扶貧車間,解決搬遷人員就業問題。當地政府還啟動了「政府+銀行+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模式,建檔立卡貧困戶自行申請,政府提供風險補償金進行擔保,銀行向貧困戶發放5萬元左右的扶貧小額貸款。

眼瞧著安置點的人越來越多,韋天陽開始籌劃開個小鋪子、做點小生意,並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包保責任人——冊亨縣稅務局扶貧幹部安其英。

搬遷戶積極主動,扶貧幹部盡心全力。得知韋天陽有這個想法後,安其英忙前忙後,帶著韋天陽申請扶貧小額貸款,尋找適合的店面。沒多久,2萬元的貸款到帳了,店面也租下來了,位置就在居住區附近的農貿市場裡,人流量大,租金便宜,經過簡單裝修和技術學習,2019年11月,韋天陽早餐鋪開張了。

「3月中旬恢復堂食後,小店的生意一直不錯。除去成本,每個月能掙4000多元,快趕上過去一年的收入了。我們今年8月就把銀行的貸款還完了,上個月,還用手裡的餘錢買了輛二手麵包車,做好的米粉也能送貨上門了。」韋天陽高興地說,「扶貧搬遷'利甲習'(布依語,意為'好得很')!」

「十三五」期間,貴州實現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期間,全省建成安置點946個、安置住房45.35萬套,整體搬遷貧困自然村寨10090個,上百萬山區群眾變成「城裡人」,過上了新生活。

「我要用雙手創造未來!」

「省農科院的專家要來培訓林下種養殖技術啦!」晚上6點多,紅寨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的「幹部夜校」就已熱鬧起來。早早趕來上課的群眾一邊找好位置坐下,一邊興奮的討論著自家的打算和想法。離正式開始還有十來分鐘,除了第一排正中間的位置還空著,其他已坐得滿滿當當,那個空位,是村民們特意留給同村村民李祖應的。

「噠噠——」熟悉的聲音由從院門傳來,只見拄著拐杖的李祖應一瘸一拐的走進來,快速地融進暖黃色的燈光裡。

「老師,最後一個人也到了,那麼就提前開始吧!」村支書李雲峰說道。

村支書口中的李祖應,患有先天性腿部殘疾,4歲,當別的孩子跑跳著玩耍時,他只能拖著彎曲的腿在自家門口爬來爬去﹔7歲,當別的孩子背上書包踏進校園時,他只能趴在床上捧著一本字典認字﹔23歲,正是青春最美好的年華,雙親卻相繼離世﹔長期照顧他的大哥也在六年前因病去世,只剩他一人孤苦伶仃,由於缺少勞動力和技術,2013年,李祖應被列為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靠著政府低保和好心人救助勉強維持生存,曾經一度對生活喪失信心。2017年,稅務部門扶貧幹部朱昌恆成為李祖應的包保責任人,這個90後小夥的熱情,像一束光照進了他的生活。

起初,李祖應對扶貧幹部很牴觸,但朱昌恆不僅幫他收拾屋子、送糧油、送衣被,在他生病時還給他買藥、帶他看病,漸漸地兩人成為了知心朋友。在扶貧幹部幫助下,2018年李祖應住的危房得到改造,在春節前搬進了新家。

今年4月,朱昌恆幫李祖應申請了村裡的公益性崗位——做保潔員。一開始李祖應並不想去:「一是怕自己幹不好,二是怕人家笑話我。後來小朱帶著我去,不怕髒不怕累地跟我一起幹了幾天活,我才發現之前的擔心是多餘的。」

現在,李祖應每天都按時在村裡打掃衛生,夜校培訓也從沒落過一節課。除了每月409元的低保,現在每個月多了公益性崗位800元的穩定收入,他還通過扶貧補助資金入股的形式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年年底有分紅,生活更有保障了。

晴隆縣是貴州最後摘帽的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紅寨村位於該縣東南部山區。2014年稅務部門對口幫扶前,紅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數佔到了全村人口的16.84%。今年10月,李祖應和全村其他28人一道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至此,紅寨村全村脫貧。

「政府又給我發補貼又發工資,還幫我發展蔬菜種植、家畜養殖,他們都沒放棄我,我更不能放棄自己,要用雙手去創造未來!」李祖應說。

2012年底,中國貧困人口有9899萬﹔2019年底,這個數字變成了551萬,7年減貧9348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降低到0.6%,創造了減貧史上的奇蹟。

在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貴州,貧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23萬減少到2019年底的30.8萬,每年脫貧人口超過100萬,由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變為減貧人數最多的省,累累碩果匯集鑄造出決勝脫貧攻堅的「貴州樣板」。

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省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摘掉了貧困帽,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不僅標誌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實現整體脫貧,也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貴州這個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西南山區省份,徹底撕掉了絕對貧困的標籤,與全國人民一道向全面小康邁進。(原載 2020年12月16日 人民網 貴州頻道)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人民網 貴州頻道」興義彭憲英: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知心大姐」
    彭憲英常和大夥說,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能夠從一個山溝裡走出來,成為新居民,過上城市新生活,全靠黨和政府的關懷。為確保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彭憲英跑遍社區所有貧困群眾家中,摸清社區貧困群眾就業情況,盡力為貧困群眾提供就業信息,為社區精準掌握貧困群眾就業信息情況當好參謀助手。
  • 「人民網 貴州頻道」培訓、就業、創業同步扶持:貴州鎮遠確保搬遷...
    (原載 2021年1月8日 人民網 貴州頻道)【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人民網 貴州頻道」「我的扶貧故事」胡芳:把搬遷群眾當作心上人
    (原載 2020年12月9日 人民網 貴州頻道)【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大山裡的新生活
    在貴州大山裡,有一個個動人的脫貧故事,講述著人們與貧困的搏鬥和對新生活的期待。 「你好,新生活!」 清晨,天剛蒙蒙亮,在貴州省冊亨縣高洛街道辦事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韋天陽的早餐鋪已經熱鬧起來,磨米漿、上籠屜、熬湯頭,香味彌漫開來,食客絡繹不絕,這個不到12平米的小鋪子,每天要迎來百多位客人。
  • 漫畫「A頻道」宣布還有3話完結
    漫畫「A頻道」宣布還有3話完結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09-
  • 助力進博會,這些貴州明星誰會成為「貴陽文化旅遊推廣...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將於2020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這樣的盛事怎能錯過貴陽市將組團參加進博會「多彩貴州·爽爽貴陽」展館已搭建完成將以「黔貨出山 風行天下」為主題亮相進博會屆時將有來自貴州本土辣椒、文創
  • 社區案例--上海頻道--人民網
    6年前,由於小區裡的高…[詳細] 像羅玉珍一樣有著特殊經歷的普通居民,小區裡還有不少。是不是可以把他們發掘出來,為這些生活在身邊的、有故事的社區居民搭建一個分享的平臺,長橋街道社區自治辦主任斯曉光的腦海裡冒出了這樣一個想法。…[詳細]
  • 貴州大山裡梯田美如畫
    原標題:貴州大山裡 梯田美如畫 既整齊有序,又豐富多彩;既凝結汗水,又牽繫鄉愁,這樣的詞語最適合用來形容四季景致不同的梯田。 進入金秋九月,貴州的梯田逐漸染上金黃,長長短短的稻浪翻滾,顏色從青翠到青黃,再由青黃到金黃。農夫辛勤耕作的「勞動產品」,成就了旅行者眼中壯美的人文景致。 貴州山多水肥,梯田風光「別具黔色」。
  • 《大山裡的搖滾夢》:痛仰樂隊與山區搖滾少年的雲端演唱會
    七月末的貴州六盤水山區,平均氣溫只有25度,在整個南方被籠罩在盛夏漫長而煩躁的悶熱中,這裡猶如一處天然氧吧。沸騰的聲音打破了山裡的靜謐。海拔近2600米的六盤水大灣鎮海嘎小學——貴州最「高」學府,傳出節奏輕快的吉他與架子鼓的合奏。
  • 一個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千年侗寨
    在貴州省從江縣的大山深處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且十分古樸原始的自然村寨——增衝侗寨。增衝侗寨是往洞鎮的另一顆璀璨的明珠,建寨已有600多年歷史。 增衝鼓樓於1984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國家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先後榮獲「黔東南州首批100個民族民間文化村寨」、「貴州魅力侗寨
  • 「大山裡的小詩人」出續篇,肯德基出漁夫帽| 一周最熱
    有趣的是,小票上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大山裡的小詩人」的詩作,一段段童真的詩作讓小票也變得充滿溫情。 近日,「大山裡的小詩人」再次闖進大眾視野,繼POS機作為小詩人詩歌的傳播載體後,中國銀聯聯動農夫山泉,將小詩人的文字印在了農夫山泉瓶身上。
  • 聲優壽美菜子為真人電影「魔女宅急便」黑貓吉吉獻聲
    聲優壽美菜子為真人電影「魔女宅急便」黑貓吉吉獻聲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貴州大山裡的海珠小學,如今怎麼樣了?
    貴州大山裡的海珠小學,如今怎麼樣了?3個多月來,5位支教老師白天和當地的教師們一起上課,晚上就在學校辦公室臨時改建的宿舍裡加班備課。海珠區少年宮的科技航模組來到甕安五小(廣州海珠小學)表演,大山裡的孩子第一次看到如此壯觀的飛機模型和機器人現場匯演;海珠區圖書館捐獻了一大批圖書;不少黨支部和民間捐贈,讓孩子們擁有一盒盒彩筆來描繪美麗的世界,讓孩子們擁有口風琴奏響美妙的樂曲;孩子們擁有了班級愛心藥箱……
  • 真人電影「魔女宅急便」公開第2彈預告PV 更多畫面解禁
    真人電影「魔女宅急便」公開第2彈預告PV 更多畫面解禁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蘋果把自己的核心技術,埋在貴州的大山裡?
    蘋果的中國區的iCloud是放在貴州運營的,也就是說國內用戶們的所有數據都放在貴州,並且蘋果把iCloud數據中間,埋在了貴州的大山裡面。 為何蘋果會把它埋在貴州的大山裡面,因為貴州的外部環境,天然適合數據中心,一是氣候好,位於北緯24度-29度之間,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這是是一個極好的伺服器工作環境,有利於伺服器的維護工作,能大大減少伺服器的能耗。 同時 ,貴州地勢不險峻,很難出現地震、泥石流、颱風等自然災害,不會破壞數據中心。
  • 貴州出現詭異「掉漆蔥」紙巾擦3下竟被「染成藍色!」
    貴州省一處菜市場上周被爆料出現大批「掉漆蔥」,有消費者拿起紙巾在蔥的表面擦拭了3下,紙就被染成詭異的藍色。事件曝光後,當地官方介入調查,發現「掉漆蔥」來自雲南省,是因為噴灑了俗稱「藍礬」的保鮮殺菌劑,才會發生「掉漆」情況,目前有疑慮的「掉漆蔥」都已經被下架銷毀。
  • 花都企業精準扶貧,113名貴州貧困家庭青年進廠上班!
    今年春節剛過,貴州省畢節市農村青年楊小豔帶著丈夫、姐姐、姐夫、兩個弟弟以及弟弟的女朋友等7人走出黔西大山,來到廣州市拓璞電器發展有限公司上班。至此,拓璞公司半年陸續接收了113個來自貴州山區貧困家庭的青年就業,幫助他們踏上致富之路。
  • 松茸/臘肉/土雞蛋...大山裡的風味,更有新年味
    #城市餐桌系列  「山丘市集」迎新大山年貨節
  • 人民網旅遊頻道攜手好獲嚴選跨界合作,促進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發展
    近日,為了促進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幫助特色產品走出大山、賣得出去。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指導下,人民網旅遊頻道、中國民族文化資源網及好獲嚴選開展跨界合作,設立「民族好獲」與「好獲嚴選」欄目,共同構築「政府指導+媒體宣傳+電商轉化」三位一體的協同服務平臺。
  •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招聘啟事
    因事業發展需要,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具體信息如下:  一、招聘崗位  (一)運營部主任  1.擬聘人數:1人  2.崗位職責:負責黑龍江省內經營業務拓展,提高市場佔有率,完成經營任務;負責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的品牌推廣和整體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