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真實!令人發笑的國人旅遊鄙視鏈,來看看你處於哪一環

2020-11-19 懶人有懶福o



歐美遊,鄙視東南亞遊的這個讓人哭笑不得,不同風格的出行目的地,居然也能鄙視起來。旅行是為了什麼?開闊視野,放鬆身心,享受美景與美食,只要心中關於目的地的夢想能達到,去哪有那麼重要嗎?去歐美遊的當然會忙著鄙視那群只在東南亞暴曬騎大象的人,他們去的都是紐約、布拉格等聽起來就更貴更更有逼格;所以發朋友圈當然要體現自己的文藝與高雅。



有時候想著,當那些泡在東南亞奢華度假村泳池裡的人、被坐在歐洲馬路邊吹著冷風啃三明治的人鄙視是一種怎樣的場景;邊啃三明治一邊還要在朋友圈裝作歲月靜好「在布拉格的louvre咖啡館,追尋米蘭昆德拉和卡夫卡的足跡」。這時,還真不知道該誰鄙視誰。



同理,去東南亞鄙視國內旅遊的,國內旅遊鄙視周邊旅遊,周邊旅遊鄙視家裡蹲的。小眾遊,鄙視去熱門景點的一部分痴迷挖掘網上一條評論都沒有的小眾冷門景點;而那些去熱門景點打卡並遇上長假時xx景區被擠癱4g信號時,他們心裡都是嗤之以鼻的。其實熱門景點之所以成為熱門,自然有它的理由(優勢)在,經典總是能禁得住五湖四海的眾口難調;而那些小眾景點,除了人跡罕至,說不定真的沒有其他特色了。



有時候,不用刻意追求熱門或是冷門;只要你去的地方,能符合心中預期就好;當然,如果另外再能來一些小驚喜,那就更好了!



自由行,鄙視跟團遊的自由行的人總為自己能睡到日上三竿不用趕行程,並可以自由地走走停停而有優越感,因此鄙視旅遊團也成了理所當然。即使你是去高大上的歐美旅遊,一旦和跟團遊掛上鉤,就瞬間跌落至鄙視鏈的底端。在不受拘束的自由行遊客眼裡,跟團遊簡直是夕陽紅和中小學夏令營的標配。



其實,自由行的行前需要花大量時間準備,行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跟團遊雖然跟著導遊省心省力,但是確實因為團隊出行受到了諸多的限制。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自由行,跟團遊也是亦然。只要旅途結束時,對整趟行程滿意,回憶起來也有美好的閃光點就足夠了;形式,其實不那麼重要。體驗遊,鄙視度假遊的他們在人跡罕至的美國西部上演好萊塢公路大片,去藍洞潛水,去肯亞近距離感受動物大遷徙......熱衷體驗遊的人講究放下旅遊的標籤,少去些景點,多來些體驗;旅途越精彩紛呈,越是他們想要的。而那些從早到晚都無所事事,可以一整天躺在沙灘椅上發呆曬太陽的度假簡直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我想說,出遊目的是最沒有鄙視意義的。喜歡體驗遊的人可能生來喜歡新鮮與冒險,刺激與緊張充滿旅途每一分每一秒;而那些只想曬著太陽好好度個假的,也許已經沒日沒夜地加了幾個月的班。體驗遊還是度假遊,都是根據自己實際需求出發,旁人也沒什麼好評頭論足的。



、總結「鄙視」 是一種實現優越感最快的路徑。拿旅遊圈鄙視鏈為例,那些熱衷於嘲笑下遊的人往往是裝b之人。用傲慢的態度鄙視他人的旅行,其實就是在鄙視從前的自己。每個人對遠方的追求,是不分高低貴賤或高雅粗俗。請還旅行一片淨土吧!



旅行是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

相關焦點

  • 盤點:留學圈的鄙視鏈,過於真實!
    就連打遊戲都是,打Dota的鄙視打LOL的,打LOL的鄙視打王者榮耀的……留學背景鄙視鏈留學生也有這樣的鄙視鏈,「留學到底去哪裡好?」此類問題一出,就容易被討論成另一個版本:留學圈的鄙視鏈到底是怎樣的?
  • 留學圈的完整鄙視鏈,過於真實!
    今天,我們就盤點了熱門留學地區的各類鄙視鏈,看看你想去的學校和專業在哪一環? 國家內部鄙視鏈 就每個國家/地區內部而言,鄙視鏈也是層級森嚴。國家內部高校的鄙視鏈,基本上按照學校的世界排名,依次向下分布。
  • 旅遊也有鄙視鏈?內容過於真實,而大部人都羨慕最後一種
    旅遊自然也是如此,如今大家越來越離不開旅遊,各種鄙視鏈的版本每年都在「更新換代」。不論是出遊方式,還是出行地點,各種鄙視在旅遊領域「百花齊放」。「自由行」鄙視「跟團遊」跟團遊在大家心裡,都是坐著幾十人的大巴,跟著導遊的小旗子,走進各類熱熱鬧鬧的5A景點,拍著各種集體照,吃著一桌桌相似的流水席。
  • 我都是喝古樹茶的,肉桂嘛……我瞅不上,茶圈鄙視鏈,你在哪一環?
    某日,賈掌柜的朋友,帶了個朋友來喝茶,所謂喝茶,到最後都是要買點什麼茶回去的,好比你到了一個旅遊勝地遊玩,不帶點伴手禮,不帶點特產,你都覺得枉費此行。現在,你們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到太姥山鎮旅遊,都會帶上一點兒特產——福鼎白茶,還有福鼎肉片。人家福鼎白茶,就是屬於特產一類。
  • 雙節出遊鄙視鏈來嘍!看看你在哪一級?
    今年最長的假期來啦世界那麼大,我們都想去看看不過在這形形色色的國慶出遊人群中還有一條暗戳戳的鄙視鏈!下面我們來看看你屬於哪一級?總之境外遊讓他們不再是井底之蛙而是擁有了全球化視野出境遊無疑是處於鄙視鏈的頂端。
  • 旅遊也有鄙視鏈?
    至於東南亞者,在這圈鄙視鏈中近乎沒有發言權。但2020年後,這個向來固定的鄙視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倒置。每個人都深刻體會了「今天你對境內遊愛搭不理,明天內循環讓你高攀不起」。擁有重資產這件事,之前會讓你在行業裡的身價格外有重量。
  • 茶圈裡隱藏的鄙視鏈,你知道多少?
    鄙視鏈不同於自然界的食物鏈,它無始無終,每個人可能在這時處於鄙視鏈末端,下一秒又成了鄙視鏈的「頂端王者」。深耕茶圈多年,茶圈的鄙視鏈愛茶君當然也知悉一些,時而外露時而內顯的各種鄙視,比起其它領域絕對有過而無不及,即便你是個胸懷坦蕩的人,也很難跳脫其中成為他人眼裡的鄙視對象。
  • 來看看汽車圈的鄙視鏈
    雖然汽車圈的鄙視鏈一直都在,但這麼直接表達出來的還是頭一份,保時捷、奇瑞,嗯......毫無科學依據的鄙視鏈,權且當個笑話看吧~先從路上的「車屬性」開始說~自行車,太慢>鄙視鏈中的最末端,不管是自己花錢買的,還是地鐵門口掃的,只要上路,必定受各方鄙視,騎得慢,戴耳機,隨便停,沒事還路中間晃悠,雖然不跟汽車搶道,可電驢子是一萬個不喜歡它。
  • 請問你是哪國人?
    我問:「那你怎麼判斷是中國人?」「我看了他們的菜單,是中文。」最開始出國的時候,好好見了老外就害怕。大多數老外其實也挺友善的,尤其是見了小孩,也是很喜歡的,主動笑著跟孩子打招呼,好好的恐懼心理慢慢就消除了。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小巷裡,我讓她學了一句英語「May I take a picture with you」(我可以和你合影嗎),主動找不同的老外合影,她居然做到了。
  • 聊一聊郵輪的鄙視鏈,這其實也是選船攻略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認同了這種差距,於是成為了這個鄙視鏈中的一環,在弱勢群體面前產生優越感的同時被比你更優秀的人鄙視。 所以,鄙視鏈挺無聊的~~~ 但鄙視鏈的存在,有助於你選擇更好的旅行方式。
  • 盤點摩託車圈裡不成文的鄙視鏈,看看你中招了嗎?
    但殊不知每個圈子的交往都不是純粹的,在這個簡單的運動競技的圈子裡也存在我們所說的鄙視鏈。鄙視鏈,我們從這三個字就可以看出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鄙視,相互看不起,都感覺自己擁有的才是最好的,這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奇怪現象。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摩託車圈裡不成文的鄙視鏈,看看你中招了嗎?摩友:被鄙視過的可能還不少。
  • 從《三十而已》的上海頂級富婆圈,看澳洲鄙視鏈!
    當你告訴他,澳洲的首都是坎培拉時,他八成會一臉懵逼的看著你。所以經常有朋友問我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澳洲的首都不是雪梨、也不是墨爾本,而是名不見經傳的坎培拉?」不完全澳洲「鄙視鏈」聊了聊至今沒分出勝負的雪梨墨爾本C位之爭,我們接下來就來聊聊澳洲的鄙視鏈。老鐵就聊聊不太全面的澳洲鄙視鏈,今天大致就講講城市、身份、教育這幾個方面的鄙視鏈。
  • 無處不在的鄙視鏈,生活中你遇到過哪些?
    不知從什麼時候,類似這種相親的鄙視鏈無處不在,從學校到職場,甚至是看電影、聽歌、追星...下面,跟隨企鵝問答一起看看你是否也遇到過網友們在生活中遭遇過的這些鄙視鏈吧。你在生活中都遭遇過哪些所謂的「鄙視鏈」?我們先來看一看企鵝問答的達人對鄙視鏈的定義。
  • 你猜你在哪一端?
    從車子到房子,從護膚品到衣服鞋子,即使在旅遊這件門檻並不高的事上,一樣有條暗潮湧動的鄙視鏈。因為大多數人相信,旅行是經濟實力、閱歷和品味的投射,所以一到大小假期,朋友圈旅行大賽年年有。那這些暗潮湧動的鄙視鏈,到底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 茶界的鄙視鏈戲真多
    你看,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是個圈子勢必就存在著一套完備的鄙視鏈,更別提文人相輕的茶圈了。在茶圈混跡多年的小貝,今天就用一張圖說清各類茶之間的鄙視關係吧,看看茶圈這潭水有多深?學霸區的功與名喝巖茶的人始終覺得自己處於茶界頂端,鄙視其他所有茶。
  • 2020版留學鄙視鏈,這麼多年了土澳竟然還在底部?
    你在意自己在鄙視鏈的哪一端嗎?2020留學生鄙視鏈,站在頂端的人都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留學國家鄙視鏈北美>英國>澳新>加拿大>歐洲>日韓>東南亞英美兩國隔著大洋,相愛相殺幾百年。美國有著以紐約為首的大都市,無疑是教育資源和工作機會最豐富的地區,因此穩穩地坐在了鄙視鏈的頂端。
  • 小學生「奇葩」請假條火了,理由過於真實,老師:你別逗我行嗎?
    只是可惜,這些「奇葩」請假條的理由……過於真實,足以令人捧腹大笑啊!1.「大姨媽」請假趣味性:★★★★★真實性:★看看這位同學的請假條,「老師,我的大姨媽來了,請一周的假。我們不妨看看!可以說,這位小學生的請假條理由過於真實,給五顆星一點不過分吧!6.
  • 被疫情冷卻的鄙視鏈,是時候被穿越了
    然而,這次令人煎熬的逆境,不免會讓更多的酒店人從「講故事」的夢想中醒來,從「遊說」的興奮中變得淡定……在為生存而思考、為堅持而戰鬥的新常態中,我們或許需要更多的勇氣、更多的突破和更廣博的想像力來駕馭不確定性。行筆至此,筆者認為「是時候穿越酒店行業的鄙視鏈了」。
  • 別不承認,人人diss的出遊鄙視鏈,這個假期你又被深深套牢了……
    這個國慶長假,你出去玩了嗎?此時的你,也許正站在擠滿了人的長城上、在摩肩接踵的西湖邊上、在餃子已下鍋的泰國海邊……思考著那三個終極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好容易爬到山頂,找到一個最佳位置想要來張「到此一遊」的自拍照,A君卻發現一大群人早已蜂擁而至、佔據山頭,擺pose、喊茄子、玩自拍……各種本領,盡顯神通。這哪是泰山,分明是齊天大聖的花果山!
  • 旅遊圈也有鄙視鏈,日本旅遊兩大神器是什麼?
    其實,旅遊旅行、跟團自助,只是個人喜好,條件所限,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像上一篇稻糠寫的 郵輪長文,牌桌上的廣東大媽和在甲板飄紗巾自拍的天津大媽誰會鄙視誰?各取所需,有錢的住郵輪皇宮套房VIP待遇,沒錢的住內艙四人間一樣吃喝玩樂,誰更開心?不一定是貴的。你可能處於這個鄙視鏈的頂端,也可能在另一個鄙視鏈的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