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悅讀|綠皮車裡的人情味兒,到底是什麼味兒?

2021-02-25 人民鐵道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旅行

我覺得我的人生

就是按下了這麼幾十萬次快門

大家好,我叫錢海峰,我是拍綠皮車的。

▲ 2009年8月14日 

上海開往北京的1462次列車在經過南京長江大橋

2008年,我開始拍攝綠皮車。下面這張照片是2008年的7月21日,在徐州開往哈爾濱的綠皮車上拍攝的。

十天以後,也就是北京奧運開幕前一個禮拜,北京到天津的京津城際鐵路開通,我也機緣巧合地成為了在高鐵時代記錄綠皮車的人。

我先科普一下綠皮車,並不是塗上綠色的火車都可以叫綠皮車。我心中的綠皮車——它一定是沒有空調的,在夏天靠打開的車窗還有車頂的電扇降溫。

冬天呢,它靠鍋爐燒煤供暖。車上會非常冷,喝的水也是鍋爐燒的。綠皮車沒有電水爐,人多,供水緊張,打水就跟打仗似的。

說綠皮車慢,不僅僅是指它的行駛速度慢,是指它停靠的站多、時間長,有些綠皮車站站都停,就像公交車。我坐過時間最長的綠皮車是從南京到烏魯木齊的,這張硬座票,全程票價只要174元。

坐過綠皮車的可能會有這樣切身的體會:因為有站票,車廂裡非常擁擠,大家開始都會站著,但當體力透支到一定的程度以後,就不會顧及面子了,千姿百態。

綠皮車的座位是面對面的,那些能聊的,三五分鐘就可以稱兄道弟。一般我會問:「老鄉,您什麼地方人?」然後他報出一個地方,我說我到過那兒,之後我們就可以指天說地了。

我吃過的最便宜的盒飯是5塊錢一份的,那些開始賣15塊的盒飯,等到小推車推了兩趟之後就會降到10塊錢,那些有經驗的會說再等等,再等一趟就是5塊錢。

手機時代,低頭族很多,綠皮車也不例外,但在綠皮車裡,打牌的人是最多的。生活的場景真的是應有盡有,為什麼呢?因為慢嘛,慢生活,慢了就有生活。

▲這個在打毛線的,是一對白族的夫妻。他倆很能唱,在火車裡給我唱了幾首歌。

▼這麼一看就能看出東北味,幹豆腐卷大蔥,看見我這個人外地人在拍照,也卷了一份讓我嘗嘗。

如果你是一個有心、善於觀察生活的人,很多平時生活中我們想都不會想到的事,在這個特殊的空間裡都能看到。比如這個,用礦泉水瓶蓋喝酒,用保溫杯泡方便麵。

而在春運期間,我們可能看到更多的是扛編織袋的旅客。還有一個就是塗料桶,這個塗料桶可以一桶多用,裝東西、當凳子,打牌的時候還是個小桌子。

對於一些短途的綠皮車,在春運期間那就是另外一番風景了,人們會坐著綠皮車去採購年貨,整個車廂都是年味,非常喜慶。


▲他們是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蒙古族

這次是要去阿爾山排練內蒙古春晚

為了運輸的方便,雲貴高原的綠皮車會把兩節車廂常規的座椅拆掉,裝兩條木板的邊凳,就跟地鐵一樣,人坐在兩邊,中間寬敞的通道騰出來給大家放背簍籮筐。

菜農挑著擔去賣菜,票價一塊錢,來回兩塊錢。擔子背簍能有七八十斤重,很重的要超過一百斤,我試過但背不動。

這樣的火車上我們就看不到長途列車的疲憊了,整個車廂就是一個非常忙碌的勞動場景,人們要在這一個多小時內把菜整理好紮成一小捆,方便下車叫賣。

也有一些非菜農來這節車廂「趕集」,買賣就直接在火車上完成了,像集市一樣熱鬧。菜農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年輕人很少,但他們特別有勁,手腳特別利索。

豬、羊也都可以帶上火車,很壯觀、很奇特,也很少見。這是成昆鐵路上的綠皮車,當地人把它叫作趕集列車。

一說到趕集,我就會想起一位叫「糖姐姐」的菜農,她天天趕集。

我是在從懷化到澧縣的綠皮車上認識她的,她說她每個月坐的綠皮車比乘務員還要多。她就這樣把兩個孩子拉扯大,如今大兒子已經大學畢業了,也有了工作,女兒在麻陽最好的學校讀高中。

「來,拍張照片,留個紀念,明天這趟火車就沒有了。」

近幾年,我在很多最後一趟綠皮車上拍了不少照片,最後一趟也就意味著一段歷史的終結。

我的行程算下來有15萬公裡,最東的到黑龍江撫遠,最南的到廣西憑祥站,最西是新疆喀什,最北是黑龍江漠河。

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我怎麼會想到拍綠皮車?

我是從1995年開始學習攝影的,那年我的女兒出生。和大部分的爸爸一樣,我想用照片來記錄女兒的成長,從此我就愛上了攝影,一發不可收拾。這些照片是我女兒小時候的照片,現在她已經長得比我還高。

到了2000年,我感到身體不大舒服,就去醫院體檢,查出鼻咽癌。當時我非常害怕,真的。隨後的幾年,醫院都會要求我去體檢,我每次拿到那個體檢的通知單都是心驚膽戰的,因為萬一有事那就真完了。還好,沒事。

在2006年,經過五年後,我算是臨床治癒了,醫院也不會要求我必須去體檢了。

這個時候我就想,趁著年輕還有點力氣,我應該去遠方看看。這倒不是什麼衝動,也不是什麼感慨,就是大病之後的一個認識,我覺得人活著要現實一點,要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與其把錢花在醫院,還不如花在路上。


那年青藏鐵路開通,都說西藏是聖地,是洗滌心靈的地方,我覺得像我這樣的人應該去洗滌一下。我去了西藏,我看到了珠穆朗瑪峰,我看到了唐古拉山,我看到了沱沱河。

也就是這樣,從此以後我就背包獨行,坐著綠皮車,在中國的大地上走南闖北。

在路上大部分都算是偶遇,都是在意料之外的;但後來想想感覺又都在情理之中。有時候在路上走,看到的東西莫名其妙,有時又覺得妙不可言。

我拍了很多人,基本是萍水相逢,匆匆一別,這些照片構成了我們彼此間的一段經歷。也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覺得我的人生就是按下了這麼幾十萬次快門。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編輯:金炫美 

相關焦點

  • 說說什麼是人情味兒
    NBA裡有一句話,叫「Business is business」,意思是生意就是生意,生意就是要賺錢。在NBA,大多數時候球隊需要做出交易了,隊員可能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被換走了,所以有些時候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第二天會穿上哪件球衣打球,這看上去有些殘忍,甚至沒有人情味。
  • 說說什麼是人情味兒
    NBA裡有一句話,叫「Business is business」,意思是生意就是生意,生意就是要賺錢。在NBA,大多數時候球隊需要做出交易了,隊員可能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被換走了,所以有些時候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第二天會穿上哪件球衣打球,這看上去有些殘忍,甚至沒有人情味。
  • 你到底是什麼味兒的?!
    比如杭州、江蘇是香甜味的,每一餐都帶有獨特的香甜味,就連吃肉也能甜到心坎裡。  比如廣東是早茶味的,樣式種類多到數不清的糕點,從此愛上吃飯的豐富早茶。  那麼洛陽是什麼味兒的呢?  提起洛陽,你又能想到什麼?
  • 有滋有味的貴陽味兒
    它是一碗湯鮮味濃米香順滑的花溪牛肉粉,它是一個圓滾滾外脆裡嫩的豆腐圓子,它是一個戀愛著的豆腐果兒,它是一份味重香辣,軟糯入味的糯米飯,比天津的煎餅果子還要好吃的包餅油條,它是麵皮包裹各種素菜絲絲澆上紅湯清爽誘人的絲娃娃,它是一碗百搭各種菜餚的蘸水,它是一塊綿軟香甜的碗耳糕,它是濃鬱粘稠香甜的糕粑稀飯,它是一隻讓人垂涎三尺的狀元蹄,它是外脆裡糯的豆沙窩,它是匯集了貴州各地味道的味兒,遵義羊肉粉,甕安辣雞面
  • 深度|綠皮車煙味兒太重,該管管了!
    車廂內乘客:「高鐵還好,像這種普速列車空氣中混雜著煙味兒和泡麵味兒,已經習慣了。」「剛才就有四、五個人在連接處抽菸,嗆鼻,列車員說連接處可以抽菸,所以也沒辦法。」羅春曉:「和早年那種可以開窗戶的老綠皮車相比,後來的我們坐的這種火車是空調車的結構,車廂連接處雖然有一定的縫隙,但是隨著性能和速度的提升,密封性也是越來越好。雖然有些人在車廂連接處抽菸,但是味道還是能夠漂到車廂裡面。」由於普速列車的封閉性強,這就導致車廂成了二手菸大肆傳播的溫床。
  • 廈門——一座因茶而富有人情味兒的城市
    而廈門這座城市,也因為茶而變得極其富人情味兒。一張摺疊的小桌子,幾張便攜的椅子,幾碟茶食,三兩茶杯,四五茶具,便可搭建起一個「露天茶餐廳」。而這樣的茶餐廳,在廈門大街小巷可謂是隨處可見。瞧,那「茶餐廳」的主人,正慵懶地紮根在靠椅裡,愜意地翹著二郎腿,時不時還抖動起穿著人字拖的腳,嘴裡咂吧著那酥脆香嫩的廈門餡餅,手臂輕輕一揮,「來~喝茶!」幾個好友便不約而同來到這「臨時根據地」,天南海北地聊,在茗香中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誼」。
  • 彭冠英問內味是什麼味兒上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彭冠英問內味是什麼味兒#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39。所以內味兒到底是啥味兒? #彭冠英問內味是什麼味兒# @彭冠英 發微博問「內味兒是什麼味兒」。彭冠英追劇開彈幕,網友都在說有內味,秒變憨憨真誠發問,快告訴他是什麼味兒 對此大家的反應是這樣的最有味的一幕 被刪了一肚子壞水內味兒哈哈哈記住,按照這個頻率更博就對了!
  • 哈爾濱旅遊印象值滿分,太棒的城市了,滿滿的人情味兒
    哈爾濱旅遊印象值滿分,太棒的城市了,滿滿的人情味兒,特別是坐那種慢慢行駛的小火車,你能接觸到真實的哈爾濱人、長春人,總之能接觸到的東北人會給你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愛吃的東西,蛤蟆,第一次清清楚楚地看清蛤蟆的結構,四條腿,大肚子,什麼?你問我味道?味道真不錯,口水魚,活魚蹦蹦跳跳,真新鮮,送人也好,蘑菇,東北榛蘑,長長的杆,黑色的。山核桃,姥姥姥爺去50裡外的大山上摘得,背回來的,用手去殼,用鍋炒的,然後又用手扒出來七八斤,給我留的。紅腸,推薦中央大街上哈肉聯的那家,好吃。
  • 年味究竟是一種什麼味兒?
    於是,在一個又一個「沒意思」的春節後,我們開始思考:年味到底是一種什麼味兒?下面是有些網友給出的答案,有的憂傷,有的心酸,有的搞笑,但其實這些都是習俗累積出來的儀式感吧。沫沫:年味,可能就是拴在心尖上的一根紅線吧~你在這頭,父母在那頭。
  • 綠皮車和那些火車迷們(2)
    綠皮車曾經是中國鐵路客運的象徵,在那個沒有空調車的時代,擁擠而悶熱的綠皮車見證了幾代中國人的旅途奔波,也讓很多人留下了難以忘記的記憶。
  • 綠皮車和那些火車迷們
    對於火車迷來說,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綠皮車,別有魅力。撲面而來的是一股老火車的氣味,那是一種直排式洗手間、碗裝泡麵和人的汗味、煙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並不是很重,但是給人感覺很頑固,好像味道是嵌在車裡每一個縫隙裡的,永遠清除不掉。不過這氣味和車裡的陳舊很匹配,牆面被煙燻得有一層不太均勻的黑漬,車廂號的標示歪歪扭扭地貼在高處,灰色的人造革座椅很陳舊,邊角處幾乎都是起了皮的傷口。我開始好奇,這趟綠皮火車之旅能有什麼驚喜。
  • 人出的汗有什麼味兒?
    人出汗之後會有一股味道殘留,有人不喜歡汗液味兒,有人卻喜歡汗液的味道。那麼,人出的汗到底有什麼味兒?魯迅在雜文《文學與出汗》中寫道:「然而『弱不禁風』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喝醉了酒的人撒的尿都有一股濃重的酒精味兒,更別他們出的汗了,更是酒精味兒濃濃,能燻死蒼蠅了。也就是說,喝了很多酒的人通過尿液、汗液排洩酒精,那吃了甜食、鹹食的人呢?大多出的汗也是有些不同的,糖分、鹽分都會通過汗液排洩出去,以此來推測,可以大體知道人們喜歡吃什麼,因為喜歡吃而吃很多,吃很多就會排洩,而汗液排洩足以證明人們吃了很多什麼食物。
  • 頂級酒到底什麼味兒?
    摘要:我們都知道不同類型、不同價格的葡萄酒具有不同的風味,那麼世界上最昂貴的20款葡萄酒嘗起來到底是什麼味道呢? ABSTRACT:Different types and prices of wine are known for having different flavors.
  • 國宴大廚的《怪味涼麵》,想什麼味兒,有什麼味兒!
    想什麼味兒,有什麼味兒,這是怪味涼麵的特點!方子來自國宴大廚鄭秀生,我太喜歡鄭秀生大爺和二伯孫立新兩位大廚了,做的飯菜有滋有味,說話也是有腔有調,特別老北京!接下來帶大家一起做國宴大廚的怪味涼麵~菜譜裡是一個人的份量,大家在家做按需調整哦喜歡記得關注我哦,更多優質菜譜持續更新,感謝轉發!
  • 北島:北京的味兒
    要不那些老華僑多年後回國,四顧茫然,張著嘴,東聞聞西嗅嗅——尋找的就是那記憶中的北京味兒。冬儲大白菜味兒。立冬前後,各副食店門前搭起臨時菜站,大白菜堆積如山,從早到晚排起長隊。每家至少得買上幾百斤,用平板三輪自行車兒童車等各種工具倒騰回家,鄰裡間互相照應,特別是對那些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
  • 孩子們的年味兒是什麼味兒?
    小時候 年味兒是壓歲錢的味道 壓住的是歲歲平安 小時候 年味兒是歡樂的味道 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
  • 有「內」味兒了~
    有「內」味兒了~ 2020-08-14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萊儷墨戀|一肚子墨水的文人、學霸是什麼味兒?
    我們常常能在很多香水的香調表裡看到香根草這一元素,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專門以香根草為主題的香水,那麼香根草到底是什麼?它又是什麼氣味的呢?哪些香水能讓我們感受它的氣息呢?香根草通常出現在香調表裡的中後調,它給人的氣息感受是除了木香味兒,還有泥土的氣息。當然如果你想更真切地了解香根草這一元素的氣味,可以試試香根草主題的香水,譬如萊儷墨戀、TF的灰色香根草,嬌蘭的香根草,蘆丹氏的東方香根草等。
  • 那些關於綠皮火車的旅行念想
    「火車輪子轉動的聲音,就像雷鬼樂,讓人身心放鬆,所以火車有可能治癒人的失眠症和抑鬱症……我們敬畏這麼個大鐵盒子,能夠如此兇猛、如此持久地奔跑下去。」 周雲蓬在他的《綠皮火車》裡寫到。2012年7月1日起,通州西站票價僅1.5元的6417/8次綠皮車退出了歷史舞臺,這個自上個世紀起中國大地上隨處可見的綠色長龍正逐漸消逝在我們的視線裡。
  • 加速包裡的春運!—擠綠皮火車的歲月一去不復返!
    我高中的地理老師來自新疆烏魯木齊,據說他要做四十多個小時的綠皮車才能到家。除了漫長的路程之外,最要命的是搶不到票,搶到臥鋪是奇蹟,坐票是運氣,站票是日常。一節車廂最多能裝下好幾百人,走廊、門口、過道全都是人,老師拼命擠到廁所,想躲到廁所歇一會,發現廁所還擠仨!隨著12306的推出,春運也越來越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