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家裡雪花梨滯銷夜市叫賣 稱只想為家解愁

2020-12-25 搜狐網

夜幕下,王廣建熱情地向同學推銷雪花梨。本報記者董昌攝

  河北醫大王廣建擺攤,十幾名同學幫他吆喝  趙縣小寺莊村萬餘箱梨滯銷,急壞梨農

  本報記者董昌 孟醒石

  「長大不忘父母恩,讀書不忘家鄉情。」近日,河北醫科大學學生王廣建夜市街頭賣梨,替父母和鄉親們分憂。得知趙縣雪花梨滯銷後,王廣建的同學也紛紛加入到街頭賣梨行列中,用行動支持他。

  大學生擺攤賣梨

  5月2日20時,夜色已濃,省會西南高教區大街上卻很熱鬧。記者在新石南路路燈下發現,幾位大學生模樣的小夥子正在吆喝著賣梨。

  「大學生賣梨啦,正宗的趙縣雪花梨,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同學們都來看看吧……」兩個小夥子正朝著過往的大學生推銷雪花梨,身邊堆滿了梨箱,有的已經空了。

  幾位女生停下了腳步。「你們是大學生,為啥在這裡賣梨?」一位女生好奇地問。

  「我是醫科大學的大三學生,今年家鄉趙縣的雪花梨滯銷,不想讓父母一年的辛勞付諸東流,就出來幫家裡賣梨分憂了。」賣梨男生王廣建解釋著,「絕對正宗,剛拉來的。一箱梨分幾層裝,我們按層賣,一層10塊錢,只為收回本錢。」

  王廣建一席話引來很多大學生,紛紛停下腳步挑選。王廣建和他的同學一邊不厭其煩地跟同學們講解,一邊往塑膠袋中裝著梨,忙得不亦樂乎。「謝謝你們支持我和我的家鄉,贈你們兩個。」王廣建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此時,王廣建的同學們見賣出不少,更起勁兒了,也賣力地向過往的行人推薦著。

  只想為家解憂愁

  王廣建是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09級中醫1班的大學生,老家在趙縣梨區小寺莊村。因為看到父母和鄉親們每天為了冷庫中賣不出去的雪花梨而發愁,他就利用課餘時間在學校附近擺攤賣梨。同學們知道情況後,也非常支持他,十幾位同學每天晚上都出來幫他一起賣梨,經常賣到很晚才回宿舍。

  「梨是我們家的,因為今年滯銷,想替家裡分些憂。」面對記者的詢問,小王說起話來有些不自然,「這些事千萬別跟學校說,我是班幹部,不想給老師添麻煩。」

  「去年趕上大豐收,家裡收了1千餘箱雪花梨,當時父母特別高興。誰知道開春之後,卻出現了滯銷,到現在我們家才賣出去200箱。」王廣建皺著眉頭說,不僅他家,全村都這樣,現在正在考慮,如果條件允許,他會發動同學們,繼續幫助村裡鄉親把滯銷的雪花梨都賣出去。

  據王廣建介紹,他和他們班十幾個同學分了四個組,在學校附近擺攤賣梨,已經是第6天了,每天平均能賣20餘箱,每箱能賣到30多元錢,成本基本上能收回來。「父母看著家裡的梨能一箱一箱賣出去,臉上也有了笑容,但是他們一再囑咐我,做人誠實,收回成本就行,並且讓我學會感恩,一定不能忘記這些幫助我的同學們。」王廣建說。

  王廣建的同學說,雖然他們的家鄉在外省,但他們在石家莊上學,石家莊就是他們的第二故鄉,幫父老鄉親們賣梨,幫父老鄉親們解憂,是他們應該做的事。

  賣梨引起熱議

  「作為一名大學生,不忘父母的養育恩,不貪圖享樂,在家庭遇到困難時,主動擔當起家庭的重擔,我們很佩服他。」一位正在梨攤買梨的崔巖同學說,回去後他會把這件事告訴班裡的同學,讓更多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幫助王廣建,幫助趙縣的梨農。

  就此,教育專家喬蕾老師表示,王廣建和他的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街頭賣梨,幫助家人和鄉親分擔憂愁的事跡,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身上那種自強、自立、勇於擔當的優良品格。同學們長大不忘父母恩,讀書不忘家鄉情的情操,值得在廣大大學生中推廣和學習。

  延伸  萬餘箱梨滯銷  幫幫這些梨農吧

  「以往這個時候,來村裡收梨的商戶絡繹不絕,今年卻少之又少。很多鄉親被迫走出去賣梨,有一部分去了東北,但只收回了成本;有的因為銷售時間太長,部分梨壞掉,最後還賠了錢。」昨日下午,趙縣小寺莊村黨支部書記王明輝告訴記者,他們村全部種植梨樹,雪花梨是鄉親們唯一的經濟來源,目前該村還有1萬餘箱梨沒有賣出去。冷藏是雪花梨保鮮保質的唯一辦法,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冷凍成本越來越高。「過了五一,儲藏成本提升。大一點的冷庫一個月下來光電費就要1萬多。」王明輝說,梨農們都急壞了,「希望能夠通過晚報,幫幫這些梨農。」

相關焦點

  • 雪花梨之鄉趙縣用當地特產生產出「雪梨酒」,為果品深加工找出路
    河北趙縣是著名「中國雪花梨之鄉」。擁有大面積的梨園,常年種植約為25萬畝。而「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的雪花梨種植面積就達13.7萬畝。《本草綱目》稱雪花梨為果宗、玉乳、蜜父。有「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今人痰病火病,十居六七,梨之有益,蓋不為少,但不宜過食爾」的記載。
  • 滯銷蘋果變文創產品銷路大暢
    長江日報訊(記者宋磊)一隻只蘋果穿上漂亮的「外衣」,變成精美的文創產品,近日,在湖北經濟學院臺灣籍教師的指導下,該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協會幫助該院學生魏菲,為她家滯銷的蘋果找到銷路。    魏菲來自新疆阿克蘇地區,上月,她接家人來電——因冰雹災害嚴重,家裡自種蘋果減產,還愁銷路。
  • 為趙縣雪花梨代言!這個人憑啥?
    安青川說,問題還是出在口感上,唯有重新找回記憶中的冰糖味雪梨,才能讓趙縣雪花梨這個「老字號」重新煥發生機。他介紹說,通過實施標準化生產,轉變傳統管理模式,合作社的「冀華星」牌雪花梨種賣到了10元一個,甚至20元一個,在今年的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上還被評為河北省十大林果產品品牌。一項項成果、一個個榮譽的獲得得益於安青川這些年在梨果種植上的不斷探索。
  • 趙縣是著名的「雪花梨之鄉」趙縣設立了「雪花梨採摘節」
    趙縣梨園風光趙縣是著名的「雪花梨之鄉」。
  • 滯銷了嗎?臺北車站光南驚見口罩山 背後真相曝光
    據報導,一位網友在臉書《口罩現貨信息 臺灣製造MIT口罩交流》上表示,「臺北車站光南現在在門口叫賣,數量很多唷」!照片中可華夏經緯網6月3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看到滿滿的醫療口罩放在門口,而且採「不限量」販賣,在口罩難求的時期相當罕見。    貼文曝光,網友驚呼「滯銷了嗎!!」
  • 《遵化200萬斤鐵廠梨滯銷》續:鐵廠梨賣出100多萬斤啦
    3月16日,從遵化市鐵廠鎮傳來好消息,通過媒體廣泛推介,僅僅一個周末的時間,鐵廠鎮滯銷的梨果已賣出70多萬斤,此外還有一個來自北京的30萬斤的訂單已基本談妥。△果農們忙著裝箱。鐵廠梨刷屏朋友圈燕趙都市報全媒體報導了鐵廠梨滯銷的信息,引發廣泛關注。
  • 鄭州最美的城中村:夜市上美女如雲,大學生是最大亮點
    鄭州最美的城中村:夜市上美女如雲,大學生是最大亮點和國內很多城市一樣,現在的鄭州也在加緊步伐對城中村實施規劃改造,如今在鄭州市區,已經很難看到熙熙攘攘的城中村盛景了,反而是圍繞在這座城市周邊的很多村莊,取代了原來城中村的位置
  • 數萬盆菊花滯銷愁壞開封菊農 有需要的快聯繫我們吧
    「賣不出去,再等等怕敗在地裡,現在就想以成本價賣出去」。□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趙丹 實習生 史若辰/文圖菊花賣不出去,村民稱「快砸手裡了」10月29日上午,開封通許縣孫營鄉後城耳崗村賈書成的菊田裡,6個品種的菊花競相開放,點綴了深秋的田野。賈書成卻滿臉愁容。
  • 河北趙縣雪花梨,香甜可口,你吃過嗎?
    趙縣雪花梨有兩千多年的種植歷史,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被選作「貢梨」。因此,趙縣被譽為「中國雪花梨之鄉」,2017年,「趙縣雪花梨」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趙縣雪花梨果形端正,卵圓形或闊圓形,色澤鮮雅而有蠟質、有淺褐色斑點;果肉潔白如玉、似霜如雪,有冰糖味和特殊的怡人香氣。貯藏後,果皮漸呈金黃色。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撞上「地攤經濟」,深入夜市體會「煙火氣息」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實習記者 陳昊昱 通訊員 芮嫣楠 曾曉江)翻炒的香味、蒸騰的暑氣、擁擠的街巷……在叫賣聲的此起彼伏中,一群穿著紫色隊服的年輕人格外引人注目。才下午四點半,這群年輕人已經在攤位前忙活了起來,雖是小攤子,細細一看,攤子的每樣裝飾都像是精心布置過的。桌面上擺著各種手工藝品,貝殼烏龜、貝殼風鈴、海螺、珊瑚,還有各色發卡、首飾,應有盡有。
  • 一條夜市藏著3家米其林,臺北饒河夜市去年還很熱鬧
    權威媒體曾經列出臺灣無人能及10件事,第一件就是遍布全臺的夜市,國外遊客來臺旅遊一定必逛夜市!我們這一次臺灣環島自駕,在飛機上就開始籌劃到達當晚就要去夜市大飽口福,由於我是第三次臺灣行,心中瞭然,早就暗自決定,要想吃到最地道的臺灣美食,首選饒河夜市!
  • 南通大學生連吃3周泡麵 只為省錢雙11買買買
    劃重點: 1女大學生連吃3周泡麵,室友也參與其中。2目的為了攢錢,雙11清空自己的購物車。
  • 石家莊趙縣雪花梨可以採摘了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石家莊日報訊 (記者 嶽金宏 通訊員 徐哲普朱濤)9月9日,在趙縣安家莊村的百年雪梨園裡格外熱鬧,市民們呼朋引伴來到這裡採摘正宗的趙州雪梨,這意味著趙縣的雪花梨採摘季正式開啟
  • 青島臺東一路夜市「布偶熊女孩」叫賣帽子 觀看直播網友達上百萬
    6月4日晚8點,臺東一路夜市,一位身穿布偶熊的女孩在這裡叫賣帽子,自己還編了一段段順口溜,在人群中來回穿梭,一旁的合伙人顧先生通過兩部手機給她進行直播。顧先生表示,觀看直播的網友達到了上百萬,很多人在家刷手機,就會看到布偶熊在臺東夜市賣貨的生活。
  • 體驗勞動樂趣 分享豐收喜悅——趙縣雪花梨進入採摘期
    長城網石家莊訊(記者康義涵 通訊員徐哲普 朱濤 孫彥卓)金秋時節,趙縣萬頃梨園迎來一年最美的收穫季節,雪花梨、鴨梨相繼成熟,採摘期從9月份一直持續到國慶節後。梨農們忙著採摘,遊客們也紛紛到果園,體驗勞動的樂趣,分享豐收的喜悅。
  • 江西德興:鄉村幹部直播叫賣農家土特產
    2020年11月30日,江西省德興市新崗山鎮黨員汪雲輝,正在現場用手機網絡直播叫賣當地群眾養殖的土蜂蜜。  據了解,這是江西省德興市新崗山鎮黨員幹部針對當地老百姓反映高山茶油、土蜂蜜等「農」字號產品滯銷現狀,該鎮黨員幹部主動出擊,想農民所想,利用網絡直播、抖音和微信朋友圈等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現場直播叫賣當地特產,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僅當天,該鎮利用網絡淘寶、手機抖音直播、微信等形式,銷售總額達28萬餘元。  視覺江西 卓忠偉 攝
  • 蓮花一貧困戶3千隻鴨子滯銷心急如焚(圖)
    陳志海家滯銷的鴨子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萬炳全報導:「請各位愛心人士幫忙,蓮花縣六市鄉山背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陳志海3000隻鴨子滯銷,一天虧損3000元,心急如焚。山背村貧困戶陳志海養的1萬隻鴨子銷售也遇到困難,他四處奔波想方設法尋找銷路,目前還是剩3000隻鴨子滯銷。「這麼多鴨子,一天成本就要3000元,如果再不賣掉,將造成成本越來越高,每推遲一天,就要多虧幾千元。」  隨後,記者聯繫上了貧困戶陳志海,他在電話裡憂心忡忡地介紹,這些水鴨是3月份購進的,總共有10000隻鴨苗,經過兩三個月精心餵養,終於可以上市了。
  • 十分上海·夜市小掌柜 | 95後女孩辭職擺攤 只為「給植物安一個家」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編者按】逛夜市,是屬於夏夜的樂趣,捧上一杯冰飲,點上一份小食,循著叫賣聲「逛吃」於攤位之間,愜意。
  • 金秋之際,媒體持續關注趙縣雪花梨採摘收穫
    9月26日,在這豐收的季節裡,石家莊電視臺外聯部記者走進趙縣安家莊村冀華星果品專業合作社,對我縣雪花梨採摘出售等情況進行了解採訪。據介紹,本次採訪內容不僅在石家莊電視臺播出,還將報送中央電視臺新聞欄目選播。
  • 昆明最大的城中村:夜市裡魚龍混雜,被稱「風情街」
    昆明最大的城中村:夜市裡魚龍混雜,被稱「風情街」今天各大城市名氣較高的夜市有開封鼓樓夜市、學院門夜市、武漢戶部巷夜市、南京夫子廟夜市、臺灣士林觀光夜市等等。而在春城昆明最大的城中村中,也有一處值得一去的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