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銷蘋果變文創產品銷路大暢

2021-01-19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訊(記者宋磊)一隻只蘋果穿上漂亮的「外衣」,變成精美的文創產品,近日,在湖北經濟學院臺灣籍教師的指導下,該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協會幫助該院學生魏菲,為她家滯銷的蘋果找到銷路。

    魏菲來自新疆阿克蘇地區,上月,她接家人來電——因冰雹災害嚴重,家裡自種蘋果減產,還愁銷路。心情沉重的她向輔導員張偲說出苦惱。

    張偲找到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協會求助。得知情況,協會指導老師、臺灣籍教師吳鈺萍、杜長諺毫不猶豫接下任務,「既能幫助學生,又讓雙創協會學生團隊多一次實戰機會!」

    吳鈺萍與杜長諺分別任教市場營銷、視覺傳達專業,近年來,兩人合作指導多項大學生創業項目。面對滯銷的蘋果,吳鈺萍思路清晰,「不能只是賣蘋果,要給農產品賦予文化內涵,形成一種創新的銷售機制」。

    吳鈺萍聯繫魏菲後,1300個蘋果從阿克蘇運到了學院。但大家發現,這些蘋果雖味美可口,但大小不一、外觀參差。「我們要做品牌產品,哪怕只是一隻蘋果。」兩位老師依據產品和校園銷售的特點,決定了校內營銷策略——分類包裝、單個售賣。他們指導學生精心設計、製作包裝盒,按蘋果大小、品相分幾個批次分裝在不同的包裝盒裡。這些包裝色彩清新、圖案活潑,紮上麻繩、絲帶,包裝上還有湖北經濟學院地標性圖片、暖心語句,並命名為「平安祝福果」。

    阿克蘇蘋果成了文創產品,售價5-7元/只,面向學院師友薄利銷售,大受歡迎。「如同精美小禮品,太可愛了!」很多同學買了,當成新年禮物送給室友。同時,吳鈺萍在網上直播帶貨,杜長諺帶領學生們夜間擺攤銷售,就這樣,魏菲家的蘋果線上線下銷路都通暢了。

    前不久,魏菲收到好消息,她家2500隻蘋果賣出去了,滯銷壓力大大緩解。「團隊創新創業熱情進一步激發,還探索出一條文創+農產品的營銷新路子。」吳鈺萍也很欣慰。

相關焦點

  • 給滯銷水果找銷路
    給滯銷水果找銷路——鹽山縣千童鎮幫助農戶抗疫情保豐收本報記者 孫健 本報通訊員 石磊  「多虧了鎮上同志幫忙聯繫,只用了3天時間,就把我庫存的蘋果全都賣出去了。」鹽山縣千童鎮劉莊村的果農劉炳光,今年受疫情影響,積壓的2500公斤蘋果一直沒銷售出去,在千童鎮組織的「抗擊疫情•愛心助農」行動幫扶下,他的蘋果被採購一空。千童鎮是鹽山縣的農業大鎮,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農產品運輸、銷售遇到困難,一些農副產品出現滯銷問題。
  • 「甜蜜」的煩惱,300公斤蜂蜜滯銷50歲蜂農盼銷路
    近日,家住洞陽鎮砰山村的周國豐喜憂參半,喜的是今年蜂蜜豐收了,而憂的是蜂蜜的銷路不好,收回來的300公斤蜂蜜賣不出去。   因父母年邁,妻子患病,有個女兒在上學,自己又腰部受傷,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2014年周國豐一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北方蘋果為何頻頻出現滯銷?
    ■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谷少傳  13日,本報報導《山西蘋果之鄉4000萬斤蘋果滯銷》引起廣泛關注,市民網友紛紛轉發本報報導,以實際行動購買臨猗蘋果獻愛心的更不在少數
  • 下馬嶺的蘋果紅了 門頭溝文創協會搭建新渠道助銷售
    本次合作北京門頭溝文創協會將用新方法、新思路、新渠道助力當地村民進行蘋果的銷售。在籤約儀式上,門頭溝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二級巡視員青華偉表示,此次一對一幫扶是門頭溝文創協會首次以這樣的形式參與到助農活動中,同時他也呼籲在場的所有人員,品嘗下馬嶺村的蘋果,體驗下馬嶺村秀美的風光,挖掘區域更多潛在的價值,達成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 山西蘋果之鄉4000萬斤蘋果滯銷
    蘋果之鄉山西臨猗縣4000萬斤蘋果滯銷,大量蘋果爛在街頭,當地果農欲哭無淚,還有一些果農開始砍伐果樹!深圳一電商企業得知這一消息後,派人到當地實地考察,蘋果滯銷的情況讓人觸目驚心,為解決果農的燃眉之急,這家企業發起愛心助農義賣活動,在深圳與臨猗縣架起一座愛心橋梁,該活動得到深圳市民網友的大力支持,23小時內就賣出20萬箱。
  • 分宜雙林鎮:扶貧基地產品滯銷 扶貧幹部助力銷售(圖)
    村幹部幫忙加緊採摘(黃紅枚/攝)  中國江西網/新餘頭條客戶端訊 姚明憶報導:「宋家葡萄已送至黨建辦,歡迎大家下單」「2箱」、「2箱已下單」......這一幕近日發生在分宜縣雙林鎮的機關微信群,呼籲機關幹部推銷扶貧產品
  • 為啥每年都有生蠔滯銷?養殖戶大喊沒銷路,食客:那你倒是降價啊
    然而這幾年卻出現了一個讓人覺得非常神奇的現象,那就是為啥每年都有生蠔滯銷的?而且每年的狀況都差不多,那就是養殖戶大喊沒有銷路,救救生蠔,而食客卻欲哭無淚:那你倒是降價呀,我們又不是不想幫你,實在是買不起。
  • 達旗7萬斤滯銷紅薯有銷路啦!守護農甜「薯」你有功!
    七萬斤紅薯滯銷  脫貧戶盼解決》,聚焦達拉特旗脫貧戶劉金黎家的紅薯滯銷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新聞播出後,一些愛心企業與脫貧戶劉金黎取得聯繫,主動購買紅薯,幫她渡過紅薯滯銷的難關。上午九點,在達拉特旗樹林召鎮白櫃村,劉金黎臨時存放紅薯的院子裡,達拉特旗天河明宴城的員工們主動幫助劉金黎分揀紅薯,紅薯經過分揀被集中裝箱,稱重統一裝車後,被拉運到酒店。
  • 時令花卉滯銷 成都郫都區「花」心思找銷路
    3月6日,記者從郫都區獲悉:近日,位於團結街道的「成都科技影視文創產業功能區」管委會與在地項目春天花樂園一起,在春肆藝展中心舉行花卉供需對接交流會,切實幫助花卉企業緩解時令花卉滯銷、經營困難,減少花企花農時令花卉因「滯銷、難銷」所帶來的損失。
  • 路口鎮泉口村臍橙滯銷 果農急盼銷路!
    但採摘回來的臍橙大量滯銷,少則幾千斤、多則上萬斤都堆積在臍橙種植戶家中。路口鎮泉口村臍橙種植戶 陳如娟:我種了60多畝果樹,有橘子、橙子和蘆柑。今年的銷售情況不是很樂觀,現在起碼還有幾萬斤滯銷。據了解,泉口村種植臍橙、柑橘、蘆柑和柚子等果樹,產出果子果品優良,水分多、糖分足、口感佳且營養豐富。
  • 又到一年櫻桃季,櫻桃價格大跳水,蘋果銷售飽受衝擊!
    說起大櫻桃啊,相信不少水果愛好者都不禁咽了咽口水,但是最近,煙臺卻傳來了大櫻桃接連滯銷的消息。在走訪當地的櫻桃交易市場中了解到,今年煙臺各個區域的大櫻桃都面臨著不同程度滯銷,而且價格是一降再降,除了好貨的採購價格比較穩定之外,一般貨的價格都開始了嚴重下跌,部分地區收購價跌到4-8塊錢一斤,但還是難求銷路。
  • 100多公斤蜂蜜滯銷,後趙老人盼銷路
    11日,南市街道後趙村村民周德海向本報求助,他家有100多公斤蜂蜜愁銷路,他希望藉助媒體力量,幫忙打開銷售渠道。 在以前,蜂蜜大多靠村裡人幫忙和街坊鄰居買些去,但今年蜂蜜不太好銷,現在家裡還有100多公斤,他和老伴整天發愁,希望打開銷路。 周德海說,他的身體一直不太好,除了有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壓之外,他和老伴應銀香都患有心臟病,而他的病情比老伴嚴重些,每年都要住院,他們夫婦都需要長期吃藥,對他們來說,這是家中一筆較大的開支。
  • 質優價廉 品種多樣 發布會現場商丘市扶貧辦推介疫情期間滯銷的農...
    商丘扶貧辦相關科室負責人發布會現場推銷疫情期間滯銷的農副產品。商丘市扶貧辦行業社會扶貧科負責人路傑冰現場推介(趙香華攝)發布會上了解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扶貧產品銷路變窄。扶貧企業和貧困村的產品受疫情影響,運輸配送渠道、銷售渠道不夠暢通,市場行情發生改變,造成了扶貧產品積壓滯銷,急尋銷路。發布會上發布了部分貧困戶、扶貧企業目前農產品滯銷情況。
  • 幾十萬斤紅富士堆成山,老農蹲在家門口嘆氣:銷路咋辦
    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歡迎個人分享轉發)以赤子之心,記錄生活、民生和時代,一種記錄本期的專題為:40萬斤紅富士堆成山,老農蹲在家門口嘆氣:銷路咋辦。與去年不同,今年的農產品市場更是變幻莫測,從年初的各種水果滯銷,到現在收購商數量大大減少。可以說承受最多的就是農民種植戶了。往年的時候,不算是水果還是其他農產品,價格也是忽高忽低,但並沒有像今年這樣艱難。說這話的原因也是因為不少農民反映,今年這個錢,真難賺!紅富士蘋果的採摘期往往在每年的中秋以後,差不多到了農曆十月份就基本採摘結束了。
  • 今天《新華日報》點讚句容:媒助莓 疫中易 滯銷草莓重開銷路
    今天,《新華日報》5版點讚:「各級領導重視 媒體穿針引線句容滯銷草莓重又打開銷路」↓↓↓全文來啦!各級領導重視 媒體穿針引線句容滯銷草莓重又打開銷路「這不,幸好有政府、媒體等各方面的幫助,才又打開了銷路!」 說起面臨疫情草莓銷售轉憂為喜,全國勞模、句容市白兔鎮草莓大王紀榮喜高興地說,這就像坐了一趟「過山車」。
  • 阜南苗集鎮:產品滯銷正犯愁,政府「搭橋」民解憂
    本網訊 (工商導報記者季思華 通訊員 邵佳雲)本來春節前後是農產品銷售的旺季,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安徽省阜南縣苗集鎮一些農產品出現了不同程度地滯銷,讓這些農戶範了愁。針對這一問題,該鎮鎮村幹部主動當起「推銷員」,第一時間幫助農戶對外「牽線搭橋」,為滯銷農產品「找出路」,「愛心助農」幫助農民渡過難關。【「私人定製」解民憂】「40多畝的包菜賣不出去,十幾畝胡蘿蔔就要爛在地裡,這可咋辦?」
  • 又一水果銷路困難,幾百萬斤堆成山,銷路困難無人問津
    導讀:兩年前,媒體曾報導過陝西乾縣的酥梨滯銷,引發大眾關注,眾多網友伸出愛心之手,幫助乾縣的果農朋友過了難關。時隔兩年,乾縣的酥梨迎來大豐收,誰知又陷入滯銷。酥梨不像蘋果可以在冷庫保存很久,它在冷庫裡最多保存到春節,然後果芯就開始變質,也就是失去水分,不好吃了。果農們也沒有多餘的錢將這些酥梨送進冷庫,只能等著客商上門收購。然而這幾年的水果市場上新品種太多了,曾經享有盛譽的酥梨不像過去那樣不愁賣,目前銷路困難,甚至是無人問津。
  • 愛心接力,滯銷農產品變暢銷
    為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鞏固貧困戶脫貧成果,雲浮聯通黨委主動服務,持續跟進貧困戶情況及真實需求,積極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幫扶貧困戶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以「眾人拾柴」之合力,打通消費扶貧「最後一公裡」。  蘇奕生是雲浮聯通定點幫扶村東成鎮禮村的9戶貧困戶之一,在辛勤勞作之餘,每天還要悉心照顧身體殘疾的妻子。
  • 宜陽縣三鄉鎮:蔬菜滯銷不用慌 農超對接來幫忙
    核心提示:宜陽縣商務局通過搭建網絡平臺,實現農商對接溝通,共同為滯銷農產品找銷路,幫助農戶擺脫困境。
  • 永春桃城鎮:鎮村幹部「吆喝」賣菜 「滯銷菜」變「暖心菜」
    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需求萎縮和物流不暢,農戶蔬菜普遍嚴重滯銷積壓。為解農民之困,永春縣桃城鎮村幹部迅速行動,先利用媒體和網絡「吆喝」賣菜,再採用點對點配送方式,讓變「滯銷菜」為「暖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