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華日報》5版點讚:
「各級領導重視 媒體穿針引線
句容滯銷草莓重又打開銷路」
↓↓↓
全文來啦!
各級領導重視 媒體穿針引線
句容滯銷草莓重又打開銷路
「這不,幸好有政府、媒體等各方面的幫助,才又打開了銷路!」 說起面臨疫情草莓銷售轉憂為喜,全國勞模、句容市白兔鎮草莓大王紀榮喜高興地說,這就像坐了一趟「過山車」。
句容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大棚鮮食草莓生產基地,其中白兔鎮更是有「草莓之鄉」的稱譽。但受疫情影響,當地草莓滯銷,「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爛掉」,柏生草莓合作社理事長王柏生痛心地說。
2月4日,句容市融媒體中心推出專題報導;同日,「句容發布」公眾號轉發相關報導並附上草莓大戶聯繫方式;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多家媒體,也接連推出報導為農戶解憂。
鎮江市市長張葉飛則第一時間要求分管領導立即行動起來。「以草莓為代表的應時鮮果產業是農民『飯碗』,我們要把農業作為復工復產的重要一環。」句容市委書記潘群強調。
媒體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省政府駐滬辦事處、鎮江文廣集團、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等單位積極伸出援手。句容農業農村局組建產銷對接微信群,促使本地果商菜商和草莓生產基地無縫銜接。句容市總工會開展「草莓大助銷」行動,得到88家基層工會響應。句容市電商協會上線微信小程序,愛之聲義工團製作H5宣傳促銷。在各方關注和推動下,短短6天,各界就幫助200多名莓農銷售草莓20多萬斤,重又打開了草莓銷路。
(曹 偉 馬千裡 曹德偉)
延伸閱讀
媒」助莓 「疫」中易
句容:疫情防控、助農增收「兩手硬」
2020年的春節,全國勞模、句容市白兔鎮草莓大王紀榮喜坐了一趟「過山車」,「節前市場需求旺盛,七成熟的果都採完了;節後到初十,受疫情影響,遊客銳減、物流不通,嚴重滯銷;2月4號後,在政府、媒體、商超、公益志願組織等各方面的幫助下,又打開了銷路。」句容市委書記潘群表示,「以草莓為代表的應時鮮果產業既是句容特色、更是農民『飯碗』,必須疫情防控、助農增收『兩手硬』,把農業作為復工復產的重要一環,確保經濟社會運行早回正軌。」
媒體呼籲:快來幫幫莓農吧
句容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大棚鮮食草莓生產基地,擁有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53個,其中,白兔鎮更是有「草莓之鄉」之銷,種植面積3000畝,日產4萬多斤,長期以來,在趙亞夫的直接指導下,不斷引進新品種、運用新技術,生產的的草莓果甜、粒大、綠色,深受市場歡迎。
「但1月24號後,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升級,前來採摘的遊客很難進來,成熟的草莓也很難運出。每天有1000多斤草莓進入成熟期,只能眼睜睜看著爛掉,急得人團團轉。」 柏生草莓合作社理事長王柏生向記者介紹。
媒體的眼睛最先發現了莓農的困難。2月3日,紫金山APP刊發報導《草莓熟了急煞人,快來幫幫句容莓農吧》;4日,句容市融媒體中心組織記者趕赴草莓大棚,採訪草莓成熟和銷售情況,推出專題報導;同日,「句容發布」公眾號轉發相關報導並附「莓」大戶聯繫方式,短短兩天,閱讀量破五萬,近千名網友留言表達購買意願。
媒體的聲音像漣漪般擴散開來, 2月5日,新華日報刊發報導《句容政商聯手解燃「莓」之急》,交匯點APP推送當地莓農找銷路的信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2日,相關報導在APP、社交媒體等閱讀量超過20萬。
各方響應:社會各界齊援手
媒體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一些熱心的媒體人也發揮人脈廣、渠道多的優勢,志願當起了句容草莓的「經紀人」,「省政府駐滬辦,鎮江市領導,宣傳部、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等單位都給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新華日報晏記者笑著說,「朋友圈裡轉報導、通訊錄裡發連結,雖然搞得像『微商』,但實實在在多幫莓農賣一斤他們就多一份收入。」
6日下午,句容華潤蘇果都市晴園店出口處,不少市民正在挑選新鮮的草莓。莓農徐小進告訴記者,由於是下午,自己只帶了70斤草莓來碰碰運氣,沒想到這麼多市民購買,很快就銷掉了50斤。「蘇果超市提供的這個平臺特別好,也感謝市民的支持。」他感激地說。
4號,句容市融媒體中心牽線本土企業便民超市、蘇果超市都市晴園店與白兔鎮對接,商定在門店免費設置專櫃,同時,開啟網上訂購通道,消費者線上下單,莓農按訂單次日採摘配送到指定門店,消費者自提。「通過挖掘內需緩解外銷缺口、外運壓力,目前,15家連鎖店設立了專櫃,日均銷售1000多斤。」便民超市總經理黃金利告訴記者。
該市農業農村局組建產銷對接微信群,本地果商菜商和草莓生產基地無縫銜接,日均銷售6000斤左右;市總工會開展「草莓大助銷」行動,已得到88家基層工會響應,認購8400多箱,銷售額50多萬元;市電商協會上線微信小程序,愛之聲義工團製作H5,裂變式傳播宣傳,消費者網上下單,就近到超市或社區自提,已完成訂單10多萬元……
據了解,從2月6日-11日,該市各界累計幫助200多名莓農銷售草莓20多萬斤,極大緩解了滯銷局面。
村頭田間:防疫農作兩頭忙
記者來到茅山鎮丁莊村的時候,53歲的周小平正在忙著發宣傳單,「我是巡邏志願者,每天任務是上門巡查40多戶村民,看看有沒有外地返鄉的人,關照大家沒事不要出門。」他告訴記者,「家裡還種了20多畝葡萄,每天完成巡邏任務後,都要再到葡萄園裡忙活一陣,既不能放鬆疫情防控,也不耽誤葡萄春管。」
「村裡正積極聯繫廠家,做好葡萄大棚配件、薄膜、農藥、化肥等農資供應,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農業生產不掉隊。」 村黨總支書記方靜告訴記者,「已訂了薄膜廠第一批貨,二月底廠裡復工,預計三月中旬能到貨,同時,組織村民綁枝、耕翻,清淤塘泥作肥料。」
該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已組織農技人員指導莓農通過降低棚溫來減緩果實生長發育、延遲成熟,適當噴灑磷鉀肥控制旺長,精準把握上市節奏。同時,落實「米袋子」「菜籃子」責任制,貯備大田作物農資,做好生豬出欄和動物防疫,動態平衡蔬菜供應,確保市民生活物資無憂。
「最近,很多南京客戶訂購句容農產品,寧句兩地都實施交通管控,農民把東西送到交界交通卡口,南京客戶來道口自取,很不方便。」該市交通部門負責人介紹,對此,該市已啟動辦理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及農業生產物資運輸通行證,希望得到周邊地區支持,共同維護農民利益。
句容市市長周必松表示,「農業農村經濟一頭連著疫情防控物資基礎和城市正常運轉,一頭連著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將確保『兩手抓、兩不誤』。」
編輯:張萌萌
抖音來啦!"身在福中抖愛句容"城市挑戰賽火熱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