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第一村,大家第一時間便會想到華西村,但如果提到雲南第一村,估計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即便知道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有的人會說是「以歷史取勝」的鄭營村,也有人會說是「以美景聞名」的尼汝村,而我在這時要說的卻並不是這兩個村莊,而是穩藏在大山深處的冰島村。
冰島村,原名丙島村,位於雙江自治縣勐庫鎮東北,海拔1680米,常年雲霧繚繞。
為什麼說它是雲南第一村呢?這可不是我說的,臺灣芯仙名堂的李總向我們介紹說,這個村雖然較為偏遠(我們從雙江縣開車過來,足足走了兩個多小時),但山上有許多古茶樹(渝帆看相關資料介紹僅百年以上古茶樹就有57022株,而五百年以上古茶樹也有16664株),這些茶樹採摘的茶葉製成冰島茶,一斤能賣上萬元,而且還供不應求,說這些古茶樹是山上的搖錢樹,可一點都不過分。
這便是冰島村的村廣場,東部沿海地區的朋友可能覺得這並沒有什麼特別嘛,還不如我們村呢,但是你要知道這是大西南最邊遠的地區,從昆明開車過去都要走一天,而且是在大山深處,所有的材料從外面運輸進來都不容易,而這裡每家每戶都住小洋樓,都有小汽車,據說身家都在千萬以上。說它是雲南第一村雖然沒有經過考證,但卻並不過分。
冰島村的每家每戶房前屋後都有幾顆像這樣的古茶樹,基本都在五百年以上。
冰島自然村距鎮政府所在地30.5公裡,現有農戶46戶208人,自然村年產茶葉鮮葉76噸、幹茶18噸,其中:古樹茶鮮葉31.2噸、幹茶7.8噸。2016年冰島古樹春茶鮮葉價格最高達每公斤8000元,幹茶價格更是萬元起價,最高可達每公斤數萬元。
雲南冰島村,以盛產冰島大葉種茶而聞名,是勐庫大葉種茶的主要發源地,也是臨滄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樹的地方之一。該地產茶的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時間為明朝(1485年前後),而無文字記載的傳說卻早於明朝。
冰島茶屬典型的勐庫大葉喬木樹,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鬱,持嫩性強,芽葉肥壯重實,非常獨特,它是勐庫大葉種茶之極品,用冰島茶生產的普洱茶更是雲南普洱茶的極品。有專家評價:「冰島茶一芽四葉還很柔嫩,不像其它茶種一芽二葉就顯老相」。
這裡的茶樹不使用化肥、農藥等無機物,是純天然、無汙染、原生態的茶葉。冰島茶回甘效果持久、湯色鮮亮、葉底柔軟、勻稱,相比茶霸「老班章」甜味更加濃厚,細膩,較多女士更為偏愛冰島。觀其湯,色勻鮮亮、濃厚如油;品其味,變化多端、唇齒留香;飲畢,茶杯內蜜香濃厚,久久不能散去,故有「普茸之後」的美名。
當地朋友介紹說,近些年來,村民的收入因不斷升值的冰島古樹茶而增加,茶商、遊客紛至沓來,冰島村茶葉協會和新農村建設理事會遂有把村子打造成為滇西生態茶文化旅遊村的願望,而當地政府也推出了五個「第一村」的概念。
所謂五個第一村,其實就是從五個維度,打造冰島村,以助推當地發展及提升其知名度,具體是哪五個第一村呢?
千年古茶第一村,石頭路、籬笆牆,木質柵欄,碧翠誘人的古茶樹,古色古香的茶具,一物一景,體現冰島村的「古樸」之意。
極邊風情第一村,進村之路是一條五彩斑斕、七彩繽紛的畫廊,旅客穿行其中,如置身於一幅美麗多彩的畫廊之中,一草一木,一花一景,一樹一坡,都是風景。這一點渝帆到是沒注意到。
休閒文化第一村,茶文化廣場,栩栩如生的浮雕帶你走進冰島歷史,虯勁蒼翠的古茶樹讓你穿越冰島歷史,綠樹婆娑,又讓你置身於現代園林藝術的享受之中。
民俗文化第一村,冰島,一個長滿青苔的地方,這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傣族居住地,泉水在冰島涓涓流淌,茶樹在冰島世代繁殖,傣家在冰島繁衍生息。拉祜族、佤族是崇尚火的民族,年年要過火把節。世人皆言水火不相容,但這裡的傣族、拉祜族、佤族等世代居於此,和睦相處,共同生活。
生態文化第一村,這裡有世界第一的萬畝古茶園,有鬱鬱蔥蔥的原始大森林,有數百年的古樹茶,有上千年的古民族。飲的是山泉水,喝的是千年茶,雞犬相聞,悠然自得,這就是生態健康第一村。
冰島茶樹王,有十多米高,24-70的鏡頭都拍不完,換成12-24的鏡頭雖然拍完整了,但卻把茶樹拍得顯小了,其實有十幾米高,樹齡800年以上
這裡的人採茶可不是站在地上採,而必須要爬到樹頂上去採。
這裡隨便找一顆古樹就有幾米高,冰島茶那麼貴,這裡的古茶樹就是當地人名幅其實的搖錢樹
當地的樹民正在採茶(不過也有可能不是當地樹民,是他們僱的採茶工,有的還是緬 甸籍的。
這可是技術活,不但要知道哪些茶葉該採,哪些茶葉不該採,而且必須要會爬樹,還不能恐高,否則爬上去雙腿都會打顫。
遠觀冰島村,村子並不大,但家家都很富裕,他們的財富不比沿海的農村村民差,讓人難以置信這竟然是藏在崇山峻岭深處的一個小山村。
這是臺灣朋友、芯仙茗堂李總家的茶園,就在冰島村的對面。我們正是去這裡參觀他們家的茶場,才認識了這個藏在大山深處的冰島村。
這是村裡的路,僅三米寬,上面都是懸崖,若非老司機,定不敢在這樣的道路上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