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龍保印象
這是徐龍保近期照片,一見望去,是不是感覺是一位丰神俊逸的充滿文藝氣質的師哥呢?是不是感到五官對仗工整,每處無不標準妥貼呢?是不是感到他那溫情的眼光透著詩意靈性呢?
是的,你今天遇見了最美鄉村文化人,他叫徐龍保,湖北省通城縣五裡鎮相師村人,通城縣五裡鎮政府文化站長。自幼酷愛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詩詞、楹聯創作。1984年,創辦全縣第一個農村青年文學社和社刊《山花》,同年11月8日載入《湖北日報》,同年4月被共青團鹹寧地委授予「鹹寧地區新長徵突擊手」,1985年, 創辦全縣群眾文化系統第一個文學社和社刋《百丈潭》,1992年,創辦通城第一份對聯小報《吳楚對聯》,1992年, 主編出版了《楹聯百家》一書, 2005年, 與胡術林先生創辦通城縣天嶽詩聯學會,會刋《天嶽詩聯》,2011年,主撰出版全縣鄉﹙鎮﹚第一部綜合性文史資料《錦繡五裡》。
徐龍保常有作品發表於報刊和雜誌, 有的被選入各地詩聯專集出版. 參加各地的詩詞、楹聯競賽活動獲獎百餘次。被湖北省楹聯學會多次授予「湖北省優秀楹聯文化工作者」 稱號;2015年6月入選《中華楹聯報》、聯都網站、河南大河楹聯網聯合推出的「風流人物」全國《聯壇大賽精英錄》。2015年12月在湖北省楹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上被授予「湖北聯壇精英」稱號,2017年在湖北省楹聯學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會上,被授予「湖北楹聯30年·聯壇新秀」稱號。2018年11月鹹寧市詩詞楹聯學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大會上,被授予「鹹寧市詩詞楹聯界精英」 稱號,傳略已載入《中國當代楹聯藝術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詩詞藝術家大辭典》《當代楹聯家大觀》、《當代詩詞家風釆錄》、2017年《通城年鑑》「文化人物」等10多部典籍。2011年《南鄂晚報》以專版介紹,《徐龍保:大山裡的草根文人》。
現系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湖北省楹聯學會理事, 湖北省詩祠學會會員, 通城縣楹聯學會會長,會刋《通城聯苑》主編。
2、品讀其聯
徐龍保擅長各類文體創作,楹聯作品尤為見長,他的風格清麗婉轉,自然貼切,平淡之中蘊含深厚哲理,其對仗與韻律亦相得益彰,片只幾句,刻畫人世百態;方寸之間,盡顯大家風採。
湖北省第37屆春聯大賽
題黃孝大鼓【二等獎】
打鼓說書,生動甩腔雲板活,
引人入勝,抖開包袱戲情真。
品讀:
黃孝大鼓是湖北省代表劇種之一,它是在黃陂、孝感一帶的竹 馬、高蹺等民間歌舞及鄂東「哦呵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方言 說唱為主,言中帶韻,生動風趣,唱腔多帶「甩腔」,高潮時慷慨悲歌, 感染力極強。既可表達纏綿情思,又可表達嘲諷之謔。此聯攝取黃孝大鼓的精髓「甩腔」與「包袱」,把黃孝大鼓的神韻呈現出來了,其次「打鼓說書」與「引人入勝」音韻和對仗都無比高妙,讓人拍案叫絕!
「書香遵義縣」有獎徵聯
題讀書廊【一等獎】
身置長廊,風光已覺三分醉;
手開書卷,翰墨更添一袖香。
品讀:走在長廊裡,廊外的美麗風景已讓人有三分陶醉,坐在廊臺上,翻開書卷,翰墨書香撲面而來,以致暗香盈袖,這個美妙場景,此聯廖廖二十一字就刻畫得淋漓盡致,仿佛花香、書香陣陣襲來,讓人心曠神怡。
題銅仁市春聯﹙嵌名﹚
【二等獎】
銅牆鐵壁邦基固;
仁政廉風國運興。
品讀:
鶴頂格聯一般人很難寫,許多有學之士都喜為之,大多是牽強附會,讀來讓人難受不已。此聯以「銅仁」灌頂,自然貼切,有鬼斧神工之巧,不著痕跡。
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徵聯
【三等獎】
幾載為官,官聲載道,道在人間長點讚;
一生追夢,夢筆生花,花開戲苑永飄紅。
品讀:
此聯運用頂針手法,上聯寫湯顯祖勤勉為官之道,下聯寫湯顯祖一生追逐戲劇創作之路,把湯顯祖的光輝形象一下呈現在讀者眼前。撰聯構思奇巧,意蘊如行雲流水。特別是「官聲載道」翻化得神奇經典,不得不讓人嘆服撰聯者胸有丘壑而學富五車。
上海第十屆老西門春聯大會【二等獎】
老西門春聯大會十周年成果頌
普世尚文,聯花十度開春景;
全民敬業,駿馬千群追富圖。
品讀:
此聯將上海老西門十屆徵聯和老西門新社區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境式表現出來,將聯喻花,想像高遠豐富,表達出了老西門欣欣向榮文化繁榮的新氣象。
湖南「中華孝龍杯」孝文化徵聯
題孝道【三等獎】
忙也毋忘,家裡雙親忙與否?
樂須記起,堂前二老樂如何?
品讀:
此聯以發問式撰聯,以獨到的角度切入,忙時也想著雙親是不是也在忙,樂時也想著二老是不是過得也快樂。忙樂之間,發人深省!
湖南「全國首屆隱士壽星文化大賽」
題隱士獨奶夫人傅秀朝【優秀獎】
人間奇女,獨奶三胎生九子;
天下壽星,古稀兩度又雙春。
品讀:
《湖南通志》記載:「陳一發,字春卿,性敏悟,年十六升上舍,薦供奉翰林。宋亡歸隱青林洞,吟詠自娛。其妻傅秀朝身體異樣,僅右胸一乳,連生三個三胞胎,「一胎三男,三胎九子」,因此稱「一乳哺九子,奇蹟奇人」,「獨奶夫人」活到142歲。此聯廖廖好數字,把獨乳夫人一生寫汪汪楚楚,不能不說是高手著筆。
2018年鹹寧市詩詞學會」, 與嘉魚楹聯學會副會長殷徳勝留影
湖北黃岡市「遺愛湖公園十二景區徵聯」
題大洲竹影【優秀獎】
放眼洲頭,品味雄文,不可居無竹;
置身幽徑,訪尋紫苑,更知宋有蘇。
品讀:
遺愛湖風景區養的都是城市的靈氣,滋潤的是傳統文化。從黃岡的文脈發展過程來看,蘇東坡和竹是其靈魂,此聯抓住其主旨,「居無竹」表達此地雅致,「宋有蘇」表達此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中國楹聯學會、彭水縣政府「祭祖聖地·
中國苗都」徵聯
題九黎城【優秀獎】
吊腳飛簷,依山順勢,造九黎城闕;
高門長匾,立柱雕神,修萬世瓊宮。
品讀:
此聯詞清句麗,平淡高遠,古拙中透著靈秀,對句工整奇巧,讀來如沐春風。籍此足見大師功力之非凡也!
2018年李時珍塑像落成典禮,與湖南等縣外貴賓留影
3、品讀詩詞
上面是小編隨意摘選的徐龍保的幾幅楹聯作品,只是他創作的幾萬幅楹聯作品中的極小一部分,雖不能全貌窺見徐先生的深厚筆力,但也讓我們領略了他功力之一隅。品讀了其聯,再來讀讀徐先生的詩詞,或許能給你別樣的風味和享受。
浪淘沙·武夷巖茶2014年9月,福建省武夷山茶詩詞大賽【二等獎】
奇秀甲東南,水碧山丹,御茶園裡造龍團。陣陣香風飄玉宇,醉了塵寰。
四季起文瀾,陸韻蘇翰,朱熹築舍設茶壇。享譽朝廷經世久,歐美人歡。
品讀:
徐先生的詞有李清照之麗,如水碧山丹,陸韻蘇翰;有柳永之婉、如醉了塵寰,歐美人歡;有蘇軾之豪,如御茶園裡造龍團,陣陣香風飄玉宇;當然不能說徐先生詞能與清照、柳永、蘇軾之流比肩,但確實有那麼一點風韻。
十六字令·感恩父母二首2014年10月,
獲秦皇島「孝行天下」詩文大賽【優秀獎】
(一)
娘,奶奶床前問短長。遞茶飯,孝順美名揚。
﹙二﹚
娘,為我辛勤一世忙。吾行孝,跪乳又何妨。
品讀:
十六字令展現兩幅畫面,一是娘在奶奶床前噓寒問暖,送茶送飯的情景,二是描摹娘一世操勞已然蒼老,我接力行孝的場景。將娘身體力行,無言行孝的優良傳統默默地傳遞給我,我又繼續孝敬娘親,把中華孝道文化代代相傳的習俗寫活色生香。
如夢令·登黃鶴樓【優秀獎】
2014年11月,湖北省「第七屆黃鶴樓詩詞大賽」。
主辦:《長江日報》社、黃鶴樓管理處
黃鶴白雲樓閣,留下許多佳作。
今日畫圖新,放眼江城歡樂。
歡樂,歡樂,改革放歌開拓。
品讀:
此詞像是在說話,話裡話外一幅畫,畫中江城人民盡歡顏,歡樂之中,結尾一句將詞意升華,原來是
改革放歌開拓,將改革開放中的江城人民開拓進取的精神躍然紙上。
題華中第一泉
香城來客訪靈源,沉醉華中第一泉。
沸沸輕波溶月色,騰騰水氣湧蘭煙。
治療風溼醫腸胃,潔淨皮膚養玉顏。
常入池中尋逸趣,猶如天上活神仙。
品讀:
此詩中「香城」指湖北鹹寧溫泉,詩人將華中第一泉寫得生動活潑,讓人身臨其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沸沸輕波溶月色,騰騰水氣湧蘭煙。」之句讓玩味不已,沸沸有溫的泉水碧波蕩漾,月光灑在上面好像立刻就消融了,溫泉裡騰起的水氣,在碧清的水面映襯下像藍色的煙霧嫋嫋飄蕩。「蘭煙」二字傳神極了,不愧高手!
人生感懷
生活音符總系情, 欲知心路看平生.
紅樓一夢含悲寫, 史記千秋忍辱成.
海不揚波無險處, 筍因破土有精神。
年華莫負爭朝夕, 且聽歌吟拼搏聲.
品讀:
詩人閱歷豐富,對人生有獨到的感悟,讀《人生感懷》感覺詩人充滿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曹雪芹的紅樓一夢血淚寫成,司馬遷的千秋史記牢獄完成,溝深樵壑顯現大海廣闊,破土而出方顯筍竹精神,這些感悟看似尋常,未有深厚筆力而不能如此完美表達出來。
感嘆農民工
生成就是務工郎,茹苦含辛闖四方。
兒女深情難繞膝,椿萱大孝少溫床。
勞於曠野經寒暑,宿在工棚避雪霜。
更有追薪遭白眼,可憐年過又離鄉。
品讀:
詩人也曾是勞苦人家出身,對農民工的疾苦感同身受,把農民工的痛苦和不易活生生地呈現於眼前,讀來催人淚下,體現了詩人體惜底層勞動人民的悲憫情懷。
贊通城縣百丈潭雲霧茶
百丈潭牌雲霧茶,譽馳南鄂萬千家。
高山美氣籠嘉木,巧手精心採嫩芽。
焙制茗香餘碧綠,沏成湯液泛春華。
捧杯漫啜添情趣,兩腋風生意氣賒。
品讀:
百丈潭雲霧茶天下馳名,詩人把雲霧茶產地的環境、採摘、焙制、泡茶、品茶等都寫得細緻入微,妙趣橫生,是茶氤氳了詩人,還是詩人激活了茶,也許是相得益彰,茶以詩名,詩以茶香。反正如今百丈潭雲霧茶已然名播四海。
夫妻夜話
父母居村不住城,小橋流水犬雞鳴。
時蔬自種求康健,戚友交流互送迎。
行孝乃為兒女責,知恩應盡子孫情。
雖然電話常呼叫,不及堂前喚一聲。
品讀:
此詩以夫妻夜話的形式,講述一個關於孝道故事,年邁的父母住慣了小橋流水的村莊,不願來城裡和兒女居住,他們自耕自食,睦親友鄰,過著快樂無比的自在生活,但是作兒女的應當盡孝,不僅僅在時常打電話問候,還要時常回家看看。「雖然電話常呼叫,不及堂前喚一聲。」這無震耳發聵的呼喊,讓人警醒!
詠通城大溪葫蘆山
看似葫蘆實是山,風光奇秀引仙班。
莫非道濟曾遊此,酒具遺忘在此間。
品讀:
此詩清新雋永,想像奇特,讀來讓人回味不已。詩人將葫蘆山喻作濟公的酒葫蘆,使人耳目一新,記憶深刻。想像是詩人的靈魂,沒有想像力的作品,讀者讀來索然寡味,味同嚼蠟。
4、綜述其人
品讀徐龍保的詩詞楹聯,我們感覺意猶未盡,因篇幅所限,小編不能將他的所有詩詞全盤搬來,如果說詩詞楹聯還不算大才的話,那麼,徐先生的長詩《八百壯士吟》和《採風大溪行》兩首足以顯示其才華灼灼,前者二百七十句,後者七十句,浩浩湯湯,洋洋灑灑,大氣磅礴,才華橫溢。若讀者有興趣,下期小編可作專題介紹。
與省詩詞學會會長黃金輝、崇陽詩人姜天河、通城詩人李宏偉,採風赤壁雛鳳庵
徐龍保作為鄉村文化人,活躍在最基層,創作了大量農民喜聞樂見的作品,為鄉村文化事業做出了很大成績,同時也成就了自己,許多作品在全國大賽中獲獎,得到了公眾的認可。他並沒有很高的學歷,並非科班出身,不為少數科班出身自認高雅之人看好,其實,徐龍保作鄉土文人標本,通過後天的努力學習,其水平已遠遠超出一般科班出身的文學創作者。竊以為,搞詩詞楹聯創作者,一是要有「文學細菌」,二是要創作熱情,三是要持之以恆的學習和寫作精神,有此三者,不管學歷多低,假以時日一定能弄出名堂來。
徐龍保是我們遇見的最美鄉村文化人,他年近花甲仍有年青人美麗容顏,皆因有詩詞楹聯的滋潤,腹有詩書氣自華,他那帶著鄉土芳香的文字,是他永葆青春活力的生命之源,他快樂自在地行走在廣袤的田野,吟唱著鮮活而又雋永的詩章,悠雅地活著,讓人油然而生敬慕和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