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詩詞楹聯傳統文化,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切實把文化自信轉化為行動自覺,12月19日上午,中國楹聯文化先進單位命名大會在濰城舉行。中國楹聯學會會長李培雋,常務副會長、教育委員會主任劉太品,濰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田凱文,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陳偉明、方留聚,中國楹聯學會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楹聯藝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教育委員會主任、濰城區詩詞楹聯學會會長陳寶玉,濰城區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韓吉東等領導出席活動。韓吉東局長主持大會。
命名大會上,田凱文致辭,表達了對楹聯專家齊聚濰城的歡迎,介紹了濰城的歷史文化,解讀了濰城區在楹聯文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
劉太品宣讀了中國楹聯文化先進單位批覆。
李培雋為濰城區北關街道、樂埠山範家村、自怡園、智群學校等11處獲獎單位頒獎。
李培雋對濰城楹聯文化建設給予充分肯定,認為濰城區堅持以推進楹聯文化作為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推動楹聯教育普及化、學術專業化、活動規範化,實現楹聯進學校、進社區、進村居、進企業,楹聯文化的傳承、轉化、創新、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陳寶玉從「大」字上做文章、「廣」字上謀發展、「深」字上求突破、「實」字上下功夫四方面匯報了以楹聯促文化傳承、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教育普及、社區文明的做法。
中國楹聯文化先進單位命名大會和授牌儀式拉開了本次全國楹聯教育工作現場會的大幕。會後,在濰城區自怡園舉辦了中國楹聯文化主題公園揭牌儀式。接下來,還將組織觀摩課、研討會、現場觀摩等系列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楹聯大咖將深入濰坊外國語學校、芙蓉小學、青年路小學等5處學校觀摩課堂,舉辦中國楹聯學會研討大會和教育委員會全體會議公議楹聯發展大計,集體參觀濰坊三中、濰坊五中、劉家園社區等5處楹聯文化先進單位。
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盧曉、傅海青、劉興君、王新波,中國楹聯學會教育委員會主任、秘書長,各省楹聯學會領導,山東省楹聯藝術家協會教育委員會成員,山東各市楹聯組織負責人,濰城區各楹聯文化單位負責人和新晉中國楹聯文化先進單位負責人,部分教師代表和媒體記者等參加了活動。
據悉,濰城區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大力實施文化興區戰略,深入挖掘老濰縣文化底蘊,放大中國畫都、金石之都、中國楹聯文化區等品牌效應,加大對萬印樓等歷史遺存的保護性開發利用,推動十笏園非遺空間、麓臺文化博物館提檔升級,培強做大紅色教育、金石書畫、非遺體驗等特色品牌,全力推進文化名區、文化強區建設,打造文化高地。特別在楹聯文化建設方面,構建起從城市到鄉村、從成人到孩子、從社區到企業到學校的楹聯文化推廣體系,持續打造楹聯文化標誌性示範工程,讓楹聯成為濰城的「全民文化」。濰城區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區」「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區」,33處村居、企業、學校、街區榮獲楹聯文化國字號稱號,楹聯文化覆蓋率達70%,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濰城楹聯文化品牌」。
與會楹聯「大咖」紛紛表示,走進濰城,看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交通路網四通八達,現代化學校拔地而起,充分感受到這座現代化高品質城市的鮮明活力。更為重要的是,濰城楹聯文化雖起步晚,但發展快、後勁足,政府投入大、各界覆蓋廣、綜合實力強,形成了楹聯文化推廣的「濰城模式」,值得學習、值得借鑑、值得肯定、值得全國推介。
與會社區、企業、學校負責人也紛紛表示,中國楹聯界的專家齊聚濰城,共謀文化發展繁榮路徑,是一場高水平、高規格、高標準、高質量的文化盛宴。下步,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深入傳承詩詞楹聯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積極爭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踐行者,為推進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