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丁在32歲的那年,也就是在公元386年,讀羅馬書13章14節的話語的時候,他的人生開始改變,成了保羅以來,在基督教歷史上,成為有最大影響力的人之一。我們所熟悉的,馬丁路德在1515年,在讀羅馬書1章17節話語的時候,發現人稱為義不是因行為,而是因信稱義,藉著那話語得力量而得救了,之後成了進行有名宗教改革的人。
我們也記著我們所熟悉的約翰衛斯理,約翰衛斯理畢業於劍橋大學,當時他是有名的牧會者和講道者,在英國牧會當中,他要去美國傳道旅行,在航海當中遇見了大風浪和暴風,到了要破船的危機的時候,約翰衛斯理在莫大的懼怕當中,迎接死亡的恐懼,他在發抖。那時候一起坐船的莫拉維信徒25人,看見他們在那樣艱難的環境當中還在讚美神,約翰衛斯理發現了自己信仰的問題。勉強到了美國的約翰衛斯理,開始宣教,到達美國的約翰衛斯理,遇見了莫拉維信徒的牧師——斯賓珍寶,斯賓珍寶向約翰衛斯理提問,你知不知道你自己?你裡面有證據嗎?神的靈和你的心是否一同見證你是神的兒子?約翰衛斯理對這些全然預想不到的提問,感到慌張,看到他那樣,斯賓珍寶牧師又問衛斯理,你認識耶穌基督嗎?衛斯理想了想就回答,是的,我知道他是全世人的救主。是,那是當然,可是你知道他已經拯救了你的事實嗎?衛斯理沒有確信地回答說:我希望他為救贖我而死。
衛斯理在美國進行兩年多的宣教活動的時候,這個宣教又難又累,宣教進行不好。在宣教失敗回來的時候,衛斯理心裡沒有救恩的確信,我不是牧師,也不是宣教士,連基督徒也不是,以那樣的心回到了本國,在他心裡切實地感到,自己的靈魂需要救恩,之後回來了。回到英國的衛斯理,在彷徨中,在1738年5月24日受到邀請,到英國叫阿爾德門街的一個小禮拜堂裡聚會,被邀請到那裡,聚會聽話語的時候,聚會的講師不是牧師,是油漆工荷蘭。這荷蘭當時在講解馬丁路德的羅馬書講解序文,在聽著他講解序文的時候,約翰衛斯理聽著羅馬書1章17節裡出現的,義人必因信得生的這個話語的時候,他心裡邊臨到了確信,又擁有了救恩的確信。約翰衛斯理回到本教會之後,向聖徒們講,我才遇到了真理,領悟了真福音,這樣約翰衛斯理向聖徒們傳真正的福音,聖徒們說約翰衛斯理陷在奇怪的理論裡了,就把約翰衛斯理從本教會裡面趕出去了,被趕出去的約翰衛斯理,開始在曠野騎著馬,見證起福音來。我們都知道這就是監理宗教的開始。
我們看到了在前面所提及的奧古斯丁、馬丁路德或約翰衛斯理這些偉大的神的僕人,通過羅馬書得到很大的變化,蒙了驚奇地祝福,那麼不僅僅是這些人,很多的人通過羅馬書遇見神,領悟到真正的福音,我們看到很多。
那麼我們對這羅馬教會的起源和性格來一起查看一下,這羅馬教會是使徒保羅一次也沒有去過的教會,還有羅馬教會呢,不是由保羅或別的使徒立起來的教會,那麼羅馬教會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來查看一下,師徒行傳2章10節裡的話語,弗呂家、旁非利亞、埃及的人,並靠近古利奈的利比亞一帶地方的人,從羅馬來的客旅中,或是猶太人,或是進猶太教的人。在這裡看的話,說五旬節的時候,從羅馬來的猶太人,或進猶太教的人,聽了福音得救了。得救的他們回到羅馬,給羅馬人傳了福音,在羅馬有很多人得救了,就形成了羅馬教會,信心的共同體就形成了,有很多人也那樣接受,那樣相信。那麼使徒保羅記錄這羅馬書的時候,當時在羅馬教會裡,已經有很多人得救,而且教會的規模可能是相當大了,有很多人那樣猜想的。這樣的推測呢,從教父格裡免的證言也能證實,他說公元60年中葉,在尼羅皇帝迫害的時候,有無數的聖徒被殉教。還有羅馬教會裡,外邦人和猶太人混在一起,人們猜測,在數量上外邦人人要比猶太人多很多。
那麼看一下羅馬書的作者和著作年代,我們來看一下,記錄羅馬書的人,是使徒保羅,使徒保羅在將要結束第三次傳道旅行的時候,在公元57年左右,記錄了羅馬書。保羅結束第三次傳道旅行,在希臘地區停留了大約3個月的時間,看這信是通過堅革哩教會的姊妹非比,傳到羅馬教會的。有很多人相信這羅馬書是在格林多記錄的。
對於記錄這羅馬書的背景和目的來查看一下,記錄這羅馬書的當時,保羅在地中海沿岸東部的許多地區,許多城市,已經傳遍了福音,通過第一次傳道旅行和第二次、第三次傳道旅行,在小亞細亞地區和加拉太地區,在馬其頓、在亞該亞地區,傳遍了福音,就是說在地中海東部沿岸,想給西班牙見證福音的心,抓住保羅的心。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和這神的話語一樣,使徒保羅的心裏面,就是想把福音傳到地極的神的心,抓住著保羅的心。保羅心裡的,想給西班牙傳福音的那心,是神給保羅放進去的心。保羅心裏面進來了,不是保羅自己的心,神的心,和被神所給的心靈所捆綁,懇切地想傳福音。這西班牙,按現在說的話,就說西班牙,為要給這西班牙見證福音,經過耶路撒冷和西班牙地區中間的,這羅馬教會,把福音傳給西班牙,那時保羅願蒙到羅馬教會弟兄姊妹的幫助,也願意和他們同心,結束第三次傳道旅行,從哥林多回到耶路撒冷之前,保羅在那裡記錄了羅馬書,保羅苦等著自己去羅馬,可是當時不是能去羅馬的那樣的光景,保羅在這三次的傳道旅行期間,在亞該亞和馬其頓等地區,募捐的,還有奉獻得到的,得傳到耶路撒冷,這樣的事在保羅面前,還有保羅去外邦傳福音,有很多的人得救,又形成教會的那些果子,想快點告訴耶路撒冷教會,有這樣的心,還有在耶路撒冷教會裡得救的猶太基督徒們,雖然得救了,但在他們的觀念裡面,也有厭惡外邦人,討厭外邦人的那樣的心,對這樣的部分,師徒保羅想去耶路撒冷教會,對於和在外邦教會的和睦,和心一起連接的這樣的部分,保羅呢,想去耶路撒冷教會,想對這樣的部分一起交通。
我們來查看一下,記錄著羅馬書的目的的話,關聯西班牙宣教計劃,也為了事先準備將來要有的對羅馬教會的訪問,而記錄了這個羅馬書;第二個是沒有受過使徒們系統教導的羅馬教會,為了仔細地給他們教導神的福音,和信心的生活,記錄了這個羅馬書。那麼第三個,是為了說明,是在神整體的救恩計劃裡,猶太人和外邦人所要有的關係,而記錄了羅馬書,在這當時羅馬教會裡,因為猶太系的基督徒們,在接受了福音之後也是,仍然陷在律法的思考裡面,所以在羅馬教會大多數的外邦基督徒們,和外邦基督徒們有著矛盾。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羅馬書的中心內容和特徵,這羅馬書的核心是仔細地記錄了關於罪的部分,罪還有得救,信心並那些以後的變化的生活,這樣的部分可以看作是它的中心內容,我們可以認為羅馬書的特徵是,保羅的13卷書信當中最有體系的書信。羅馬書是對罪,對神的救恩,關於恩典,關於信心,還有對義和義人,然後對於成為義人以後的變化的生活,對基督的死和復活,對於這樣的部分,以中心的教理,仔細地描寫的話語,可以這樣看到。還有能看出,保羅對以色列的深深的關心,羅馬書對以色列現在的狀態,對他們與外邦人的關係,還有以色列最終的救恩問題,詳細地講述著。
那麼我們來一起看一下羅馬書1章1節的話語,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是的,師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章1節裡,介紹了自己,他是怎樣介紹自己的?保羅說,自己奉召為使徒,還有為神的福音,特派的,保羅將自己,介紹為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遇見耶穌基督之前,他是叫掃羅,掃羅是大者的意思,保羅是小者的意思。保羅在大馬士革路上遇見耶穌之前,保羅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被自己的想法牽引著,按著自己的正確, 按照自己的判斷是那樣生活的掃羅,逼迫信耶穌的人們,把他們抓起來,關在監獄裡面,又參與那些殺死那些人的事上,是那樣的人,那樣的掃羅在大馬士革路上,遇見了耶穌基督,在這當中保羅心裡臨到了悔改。啊!一直到現在我作為主人生活,這個部分真是錯了,真正認識到我做主人的生活,是多麼錯誤的,掃羅的心裡臨到了悔悟,從悔改罪得赦免,又得到了救恩,那麼掃羅的心裡的,掃羅心裡的自已成為主人的生活,現在得以整理了,現在掃羅心裡將耶穌基督迎接為主人,在心裡要服侍耶穌基督了,他是一直到現在為止,按照自己的意志活過來的人,但是現在保羅有了主人,以前過的是,自己為主人的生活,但現在將自己比喻為奴僕,最先介紹著自己的時候,總說我是耶穌基督的僕人,是奴僕,這樣介紹的,我們心裡不能侍奉兩個主人,或物那個,或重看那個,兩個當中,我是主人還是服侍耶穌基督為主人,是輕看哪個,重看哪個。使徒保羅當他是掃羅的時候,他重看自己,過著藐視耶穌基督的生活,但現在遇見了耶穌基督的掃羅,服侍耶穌基督為主人,進入到自己做僕人的那個位置上。現在有很多的人,可以分類為這兩個部分的人,仍然像沒有得救的掃羅一樣,有過著自己做主人生活的人,還有這掃羅在大馬士革路上遇見耶穌以後,悔改,將耶穌基督服侍為主人,將自己放在僕人的位置上,有這樣的人。
我們看一下馬太福音2章的話語,馬太福音2章裡面看的話,希律王的時候,耶穌在猶大伯利恆降生了,耶穌是以萬王之王臨到的,耶穌是作為萬物之主臨到的,是臨到這個世界的牧者,統治者臨到的,聽到耶穌誕生的消息,希律王聽到以後,沒有高興。耶穌的誕生,是對萬民喜樂的消息,但對希律卻不是喜樂的消息,在希律王宮裡起了騷動,為什麼耶穌誕生了,不擺宴席?希律啊,還有王宮裡,反而起了騷動呢?為什麼呢?因為這希律王仍然是自己為王,自己仍然是主人,那麼耶穌基督作為王來,耶穌基督作為牧者,作為主人來的話,希律王得從自己作王的位置上,退出來,自己在那心裡,要做主人,自己在他心裏面作王的生活現在得拋棄,將耶穌基督為王,將耶穌基督為主人。那樣悔改的工作,在希律王身上應該起來的,可是因為希律,自己仍然在做主人,自己仍然要做王,所以耶穌基督的誕生對他來講,不是喜樂的消息,對希律王來說是悲傷的消息,隨之在那王宮裡,只能起了騷動,希律沒有迴轉他的心,就是說沒有把心往耶穌那裡迴轉。
可是能看到,我們能看到那些東方博士們,東方博士們受了星星的引導,來到這耶路撒冷的,不是他們的想法所牽引,而是受到星星的引導,他們是按神應許的話語的引導,來到這耶路撒冷的。他們也有暫時陷在自己想法裡的時候,但重新出來,又蒙星星的引導,去看的時候,有躺在馬槽裡的耶穌,這些東方博士們大大地喜樂,向嬰兒耶穌獻上,黃金、乳香、沒藥,伏服敬拜,東方博士們伏服在耶穌面前,他們不不僅是身體服伏下來,連他們的心也伏在耶穌面前,他們的心,也在耶穌面前服伏。我們能夠看到,在他們的心裏面,將耶穌基督,在心裏面,作為救主,作為王,可以看到迎接為心裡的主人,能夠看到,雖然這是馬棚,這個馬棚是醜陋,也有牲口的味道,還有不乾淨,是很骯髒的地方,但是將耶穌基督,迎接為心裡的王,又迎接為牧者,迎接為主人的,對這些東方博士們的心裏面,起來了很大的喜樂,在華麗的王宮裡面,雖然是各種環境和各種條件非常非常好的王宮,可是在那裡不接受耶穌基督為主人,這樣的心的緣故,起了騷動,但是雖然是醜陋,雖然是有牲口味道的,很醜陋的馬棚,但是以耶穌基督為主人的東方博士的,他們的心裏面呢,比起擺設大宴席更加喜樂,我們能夠看到,是把耶穌基督服侍為王,或是服侍為主人,還是不把耶穌基督服侍為王,隨著這個差別,有能起來騷動,也能在心裡產生喜樂。
我們通過列王記下5章裡面出現的乃縵將軍,和小女子的這個故事,在亞蘭國家,有很大很尊貴的元帥乃縵,他呢每當國家艱難的時候,被當敵軍攻進來侵略的時候,他出去抵抗爭戰,得到戰爭的勝利,是將這個國家,拯救出來的,救國的功臣,是哪個國家尊貴的乃縵。在他得了大麻風痛苦,感到難的時候,由被擄到他家裡面的一個小女子,這個女僕,他受到了這個小女子的引導和牽引,乃縵將軍去了以色列地,乃縵將軍經過以色列王宮,他到了先知以利沙的家門前的時候,乃縵將軍有很大的期待和夢想,我到先知以利沙面前去的話,我的麻風病會好的,他帶著很大的期待,他走向以利沙的家,到了以利沙的家門前的時候,以利沙的這個基哈西出來以後,對乃縵將軍說,在這個後面看的話,有這個約旦河,去那裡沐浴七次的話,你的大麻風就必得潔淨,先知這樣說的。他的心裡呢,起來忿恨的心,我想先知出來,在我的患處以上搖手,給祝福禱告,會醫治我,可是和自己的期待實在是太不同的,讓他去約旦河去沐浴,約旦河是因為在沙漠的水流趟的緣故,是不乾淨的那種泥溏水,
這乃縵將軍想,去我們國家的話,有亞罷拿和法珥法,有很多人稱這亞罷拿和法珥法為黃金淺水灘,因為那水是那麼乾淨,乃縵將軍說,在我們國家的亞罷拿和法珥法,那麼乾淨的水,我到這裡來,是到這泥塘水裡來洗澡的嗎!乃縵願意大麻風病得到醫治,願意病得醫治,但是他仍然做主人的自己放不下來,他豎立著自己的想法,神的話語說的是到約旦河裡沐浴,他卻拒絕這個神的話語,以前的乃縵將軍沒有放下過自己的想法,他全然沒有在神的話語面前屈服過,可是這次乃縵將軍來到以色列,他站在神的話語面前的時候,心裡感到矛盾,他想回去,那時因著僕人們的挽留,乃縵將軍就下去了,下到神的話語低下,他順服神的話語的時候,他去約旦河沐浴,在沐浴七次的時候,看到他的肉潔淨起來了。這乃縵呢,他平生第一次,拆毀自己的想法和心,以神話語的僕人站立的時候,他經歷了神驚奇地恩典,和神驚奇地工作,我們能夠看到,這乃縵將軍走到僕人的位置上了。小女子在環境上是不幸的位置,在她心裏面服侍神和神的僕人的那心,以那個心度過她的生涯的時候,偉大而驚奇地,將乃縵將軍拉到神的一邊,在這事上被使用的小女子,是女僕人,這樣的部分,像小女子那樣的心一樣,成為僕人的心,在使徒保羅的心裏面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