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N代,活下去是關鍵。
但活成什麼樣,就不一定了。
隨著詹青雲奪下BBKing,《奇葩說》已走過了第6季。
同樣是思維的碰撞,同樣是異彩紛呈。
然而《奇葩說6》,豆瓣評分「僅為」7.8。
相較於前幾季,這個分數隻高於第五季,排在並列倒數第二。
連續三季評分不過8,從評論來看,觀眾對於內容模式,辯手風格已經開始有了審美疲勞。
《奇葩說》似乎已經迎來了自己的瓶頸期,甚至是至暗時刻。
《奇葩說6》的槽點是羅振宇和許吉如?
說到槽點,負面新聞就是其中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和其他綜藝節目類似,每一季《奇葩說》都會有很多場外負面新聞。第三季的姜思達,第五季的傅首爾和董婧的「化妝間事件」都吸引了不少關注。
第六季這樣的事件依舊很多,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圍繞在羅振宇、許吉如和楊奇函之間的矛盾(個中曲直,限於篇幅,就不做贅述了)。
從FUNJI抓取到的《奇葩說6》豆瓣評論來看,對羅振宇的吐槽主要集中在「提前給黃執中加槓」,「在下不服卡給許吉如」以及「宣稱996是宿命」等。這些行為都遭到了粉絲們的口誅筆伐,羅振宇還被扣上了「油滑」「不顧自己隊員」「商人嘴臉」等。
辯手楊奇函甚至在微博上公開懟了羅振宇(第21期楊奇函復活後向羅振宇道了歉)。
如果說羅振宇被網暴還是純因為場內因素的話,許吉如則場內外兼有之。在節目中,許吉如也相繼被薛兆豐和羅振宇挽留,被淘汰的一集中也有「逃避結辯,選擇胡老師」等行為。她也因此遭到了全網扒料,這也反過來讓許吉如的公眾形象更加難以挽回。
不過,由於許吉如在上場的第一期即遭到淘汰,此後也再未復活,所以其對整個節目影響並不算高。
據FUNJI觀察,從粉絲評論語言的激烈程度來看,觀眾對於羅振宇的「憎惡程度」顯然更高。在FUNJI抓取到的2210條豆瓣短評中,其中有119條評論帶有羅振宇,佔總評論數的5.4%,並且絕大多數為負面評價。
對於羅振宇的言行,我們不好評價,但從觀眾的吐槽來看,羅振宇似乎並非《奇葩說6》唯一值得吐槽的因素。
除了對個別導師和辯手的非議之外,影響《奇葩說6》的另一個因素就是辯題的質量和辯手的表現。
要知道,《奇葩說》一直秉持的都是用輕鬆的方式進行辯論,在辯論中間輸出自己的價值觀。而這其中,辯題就是引領大家辯論的重要因素。
從之前的幾季的辯題來看,愛情和腦洞一直都是討論最多的話題。
但在第六季,親子關係的辯題明顯有了提升,包括「父母觀念過時,我該閉嘴還是battle」,「生二胎要不要經過老大同意」,「該不該誇媽媽是超人」,「離婚要不要等孩子高考之後」,「畢業後很拮据,父母願意讓我啃老,該啃麼」,「父母該不該告訴小朋友,童話是假的」等辯題都進入了選題。
作為一檔曾經宣稱「40歲以上人群請在年輕人陪伴下觀看」的節目,居然還破天荒的請來了眾多60,70後父母到現場觀戰。這些都證明,《奇葩說》正在努力的擴大著自己的「朋友圈」。
但這些也自然而然的受到了觀眾的吐槽,在2210條短評中,92條都帶有「辯題」等關鍵詞,佔比達到4.1%,且主要以負面評價為主。觀眾吐槽起辯題,一點不比吐槽羅胖嘴下留情。
作為恐婚恐育的一代,90後和00後觀眾已經習慣了自己生活,被愛情折騰的七葷八素的當代年輕人,對於親子關係是更加抗拒的。
當然,這也並不是說《奇葩說6》的嘗試是失敗的,畢竟這些選題能夠引發爭論,本身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奇葩說》如何自救?
改賽制。
改變是《奇葩說》永遠不變的事。比如,在選人規則上,《奇葩說》就經歷了從最早靠海選,到後來靠《奇葩大會》選人,再到現在的「60進30」生存大戰的變化。晉級賽越來越刺激,每次都會有黑馬誕生,第六季甚至出現了「黃執中晉級賽告負」的情況。
然而大家也都能看到,這幾季《奇葩說》的賽制調整已經在逐漸減小,調整空間也已經越來越小。雖然還有源源不斷的新奇葩登上舞臺,但輸出的觀點,新辯手上場後的打法卻都在趨同,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在所難免。
實際上,這幾乎是語言類綜藝,甚至所有綜藝的必經趨勢。已經播出四季的《吐槽大會》,第一季時豆瓣評分還有7.5,但第二季和第三季評分卻分別為6.9,6.3。正在播出的第四季,評分已經下降到了6.0。
當觀眾已經習慣了李誕、張紹剛、卡姆的吐槽,節目的吸引力就會大大下降。
而且比起《奇葩說》,《吐槽大會》不僅僅面臨了外部挑戰,還出現了內部矛盾(你懂得),當然這不是本文的主要討論內容,就不展開了。
作為綜藝,節目題材和流程長久看來都會陷入「僵化」的陷阱。改變的風險已經變得非常高,但不改變卻幾乎就是坐以待斃,這也是所有事物難以逃脫的「生存曲線」。
米未COO牟頔曾經說過,「《奇葩說》的目標就是要有下一季」。從公司的角度看,米未已經將《樂隊的夏天》也做成了爆款,兩個節目輪流播出已經是米未的「既定政策」,《奇葩說》出第七季也幾成定局。
對於同時「玩轉兩個球」的公司,作為觀眾,我們也只有祝米未好運了。
————END————
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談談你最喜歡的辯手,或者對本季《奇葩說》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