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黃河古渡口

2020-08-28 小小wei魏


黃沙古渡原生態旅遊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溼地公園、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勝地、明清寧夏八景之一。在這裡,您可以親臨康熙大帝渡黃河的古渡口、昭君出塞和親留在大漠的月牙湖。景區內的大漠風光、黃河古韻、自然溼地、黃沙擁長河的塞外奇景,是原生態自助遊的好去處。古老的羊皮筏子,原始的沙漠之舟駱駝,現代的溼地龍舟,刺激的沙海衝浪,是寧夏最好玩的地方。中國原生藏獒文化園、寧夏民俗文化博物館、寧夏黃河古渡博物館、寧夏沙漠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落戶於此。

橫城渡口是一處古老的黃河渡口,早在西夏時期就已有了,當時稱為順化渡。順化渡是西夏國重要交通咽喉,由這裡往北,直通遼國都城的「直道」,沿途在西夏境內就有13個驛站。由這裡往東,可經過「園信驛路」或夏、綏驛道,直達宋都沛梁。向西30裡,便是西夏國都興慶府。由於橫城之北有個地名叫黃沙嘴,所以明代又把橫城渡稱為「黃沙古渡」。




  前人曾對黃沙古渡繁忙有所描述:「河流東下自崑崙,濁流排山曉拍津。來往行人喧渡口,只因名利少閒身」。黃沙古渡周圍的黃沙與綠野,烽火臺與萬裡長城,黃河與渡船,灘渚與芳草,戍卒與渡客,構成了一幅獨特景色的塞外風光。

  現在景區內開設了六輪沙漠衝浪、沙漠越野衝浪自駕、沙地摩託、沙漠悍馬自駕、黃河快艇衝浪、羊皮筏子漂流、沙灘足球、沙灘排球、沙灘保齡球、沙灘龍舟、滑沙、滑草、滑槽、騎駱駝、騎馬、射箭等娛樂項目,點種花棒、沙蒿、楊柴等種籽3000多畝,栽種花棒、沙柳、新疆楊、沙棗樹、刺槐等樹苗500餘萬棵,建成伊斯蘭風格的民居建築2080平方米。




  常言道:&34;來到黃沙古渡旅遊景區的古渡人家,可以體驗農家淳樸清新自然的生活,還可以品嘗到農家最自然的菜餚,這是在鋼筋水泥都市中的市民最受歡迎的選擇。在這裡品嘗到古渡鄉村農家原汁原味的飯菜,如具有濃鬱特色的月牙湖手抓羊肉、黃河鯰魚、黃河鯉魚、呱呱雞、特有的土雞、土鴨、野兔、柴雞蛋以及各種時令蔬菜外,還有當地沙漠中的各種野菜如:苦苦菜、沙蔥、沙棘、沙芥等等。另外,像農家自製的蘿蔔乾、鹹菜、泡菜、扁豆涼粉、涼麵、野菜粥、薄煎餅、發糕、蒿蒿饃饃、土豆餅、油香饊子以及煮玉米、煮紅薯、煮土豆等之類的小吃和面點。經過廚師精心研製,調配出各種口味的有利於人身健康的一系列雜糧面點,價廉而物美,許多在黃沙古渡農家樂吃飯的顧客經常光顧這裡,頻頻來坐。這裡的民間飲食文化賦予了古渡人家更高的追求。高檔純木的餐桌椅,獨具一格的民俗特色貼畫遍布其中,幽雅而又自然淳樸,與世無爭,卻風景這邊獨好。

  住在古渡人家:黃沙古渡農家樂的古渡人家最大亮點是鄉土氣息濃鬱,院中種滿了棗樹、梨樹、杏樹等果樹,農家裡有純木自然的家具、現代化的冰箱、消毒櫃等,裡屋有卡拉ok,棋牌麻將等設施;清末時期的八仙桌,牆上有精美的手工剪紙,土炕上擺放著老式條案,坐在炕頭上,更會讓您覺得暖意融融,住上農家土炕,夏有空調,冬有暖氣,休閒度假,遠離城市的喧鬧。







  黃沙古渡旅遊景區開展豐富、好玩的運動娛樂項目如六輪沙漠衝浪、沙漠越野衝浪自駕、沙地摩託、沙漠悍馬自駕、黃河快艇衝浪、羊皮筏子漂流、沙灘足球、沙灘排球、沙灘龍舟、滑沙、騎駱駝、騎馬、射箭等娛樂項目,在這裡您可以忘掉煩惱,放飛心情,在浩瀚的沙漠中盡情撒野。黃河上有快艇衝浪、羊皮筏子漂流、漂流艇等極富有刺激的娛樂項目。還有歡樂谷,讓您身臨其境,勾起孩提時美好的回憶!

  羊皮筏子:羊皮筏子俗稱&34;,是一種古老的水運工具。它由十幾個氣鼓鼓的山羊皮&34;(囫圇脫下的羊皮經浸水、暴曬、去皮、扎口、灌入食鹽和香油等一系列的炮製工序製成),並排綑紮在細木架上製成。羊皮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皮筏用600多個羊皮袋紮成,長12米,寬7米,6把漿,載重量在20至30噸之間。現在,羊皮筏子已經成為黃河特色旅遊項目,黃河邊供遊客乘坐的羊皮筏子都是用13隻皮胎採取前後4隻中間5隻的排列方式綁紮成的小筏子,重20多斤,能坐5個人。

  黃沙古渡整個景區由六大景點組成,功能服務區、黃沙古渡溼地公園、望娘亭、觀日臺、古渡口、月牙湖。匯集了大漠、溼地、湖泊等自然景觀,這裡才可以體會到「大漠黃河、塞北江南」的奇觀。

黃沙古渡景區五一大禮包

1、所有遊客「購一票通免門票」, 遊客只需購買該票即可免門票入園,還可自助體驗沙漠衝浪、溼地龍舟、騎駱駝、滑沙等20多種娛樂項目,項目再不二次收費。

2、寧夏援助湖北782名醫護人員「門票+娛樂項目」全免。

3、全國(含港澳臺地區)所有醫護工作者、警務工作者、軍人(含三擁群體)、消防人員憑證件免門票(不含娛樂項目),購一票通享受168元/人優惠價。

4、2020年寧夏遊客和湖北籍遊客享景區門票半價(不含娛樂項目)。

疫情過後,相信很多朋友都在關心如今的疫情安全防控問題,黃沙古渡景區傾力為您打造安全放心的遊玩環境。

為應對五一節假日的到來,寧夏黃沙古渡景區不僅在景區停車場出入口安排專人進行體溫測量登記、督察遊客是否佩戴口罩工作,還在售票大廳、旅遊廁所、垃圾箱、休息區等場所進行全面消毒工作,讓遊客安全、放心、暢快的遊玩!

交通方式。







可以乘坐寧夏最專業的旅遊公共運輸——寧夏旅遊景區直通車,沒有任何購物和隱形消費。從新月廣場或者火車站旅遊集散中心,有前往黃沙古渡的直通車,單程車費20元/人。以提前關注寧夏旅遊景區直通車公眾號,在上面可以查詢時間和預定車位,如果有事走不了,可以自己操作退款。

相關焦點

  • 三門峽最有名的黃河古渡口——茅津
    茅津渡,又名「陝津渡」,現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北部會興街道,所以現在又稱為會興渡口,與山西省平陸縣隔河相望,是黃河三大古渡之一,也是三門峽最有名的黃河古,對岸為三門峽會興渡口。 歷史上,茅津夜渡為古陝州八景之一。明代《陝州志 》稱之為茅津晚渡,至清代演變為茅津夜渡。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云:「陝城北對茅城,故名茅亭,茅戌邑也,津亦取名。」茅津渡是晉南豫西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
  • 宜川縣舉行黃河古渡口小鎮開市暨觀瀑舫開業儀式
    7月8日上午,宜川縣黃河古渡口小鎮開市暨觀瀑舫開業儀式在黃河壺口瀑布景區隆重舉行。省旅發委副主任孟祥國,市委常委、副市長孫礦玲,縣委書記左懷理,縣委副書記、縣長任建新,陝旅集團董事長周冰,陝旅集團總經理任公正,副縣長高鵑出席開業儀式。
  • 神秘的黃河上有三大古渡口,它們哪個最古老,專家說:分不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如此波瀾壯闊的詩歌,記載了黃河奔騰的盛況,同時,黃河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未解之謎。萬丈狂瀾的黃河有多少個古渡口?這些古渡口的傳說你知道嗎?這其中,最後古老的渡口是哪一支,你又了解嗎?小編將為你揭開這些謎團。
  • 黃河祈福地,千年古渡口——古村落翟莊村
    黃河祈福地,千年古渡口。今天,我們來到的是黃河水孕育的村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翟莊村。  攝影:韓春義  翟莊村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村落,村莊西側黃河有一天然的90度大轉彎,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景觀,具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擁有「湖溪沉月」「黃河落日」「山頂蓮花」「浮雪索橋」的自然美景和「黃河公園」「彤管流芳」「文化廣場」「翟進士墓」等自然人文景觀,村莊環境形成「河、田、 山、村、林」的生態山水格局。
  • 詹建軍丨古渡口菊花開
    古渡口菊花開 作者/詹建軍 今年的國慶和中秋是同一天,九月中旬剛過,古渡口菊花展的消息便在街頭巷尾不脛而走,瞬間成了網絡熱點。我想,黃河以他的陽剛之氣令人折服,古渡口更有數千年的文化積澱。如果在這黃河的拐角處盛開著大片大片的菊花,那該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想到這裡,我在也呆不住了,天色微明,我便開車來到了古渡口景區。
  • 講好黃河故事 弘揚黃河文化 黃河渡口的「葫蘆隊」
    這裡煙波浩淼,蔚蔚壯觀的自然風光,獨特的人文景觀和紅色歷史文化,吸引著四方遊客。,扼守毗鄰的西沃渡口和狂口渡口,妄想阻擋解放軍南渡黃河。眼下,在革命老區村——北冶鎮劉黃村,當地打算依託紅色資源,在革命舊址上申報建設新安縣革命歷史紀念館,讓人們通過圖片、展板、實物以及聲光影等形式,了解歷史,把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
  • 木頭峪,被時光掩埋的古渡口,黃河上的一幅畫,晉陝峽谷第一村
    、秦晉峽谷西岸、被黃河衝積的灘地上,與山西省臨縣隔河相望。木頭峪村背依大山,唇吞黃河;歷史悠久,文明遠古;數百畝棗林環繞其間,譽為明清至民國年間,木頭峪繁榮昌盛,為秦晉貿易的水旱碼頭,素有「好渡口」之稱。
  • 羅中璽:尚嵇,古渡口見證歷史
    在幾千年的歷史變遷中,烏江水道也造就了無數的渡口,這些渡口不僅經歷了商貿往來的興盛,也同樣見證了許許多多的歷史事件。今天我們到達的尚嵇鎮就擁有6個這樣的渡口,其中追溯歷史最久的是一個叫河槽渡這個地方。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我們沿著崎嶇狹窄的小道跋涉了近一個小時才找到了古渡口的所在地。
  • 寧夏銀川的千年渡口,黃沙古渡上體驗奇特的羊皮筏子過黃河
    這些年到處旅行,國內國外各種稀奇古怪的交通工具都有搭乘過,但到了寧夏黃河古渡景區,才真正見識了我國西部地區黃河沿岸古老的民間擺渡工具:羊皮筏子。雖然也曾經在網上看到過羊皮筏子的介紹,但在現實中,這還是頭一回見到「實物」並乘坐,很是新奇。
  • 內蒙古沒有大海,歷史上渡口林立,尤其包頭成為黃河上遊最大港口
    但歷史上由於內蒙古所處的地理位置正在草原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分界線的節點上。故而戰爭不斷。歷史上,在內蒙古的巴彥淖爾、包頭、鄂爾多斯和呼和浩特的黃河的流經地,渡口林立,碼頭繁盛。早在戰國時期,在內蒙古境內就有君子渡(呼和浩特託克託縣)、榆林古渡(鄂爾多斯準格爾旗)、金津渡口(鄂爾多斯杭錦旗)、昭君墳渡口(包頭九原區)以及高闕渡(巴彥淖爾臨河)和沃野鎮渡(巴彥淖爾烏拉特前旗)等。但在內蒙古眾多古渡中唯有包頭渡口在清末成了黃河上遊最大的港口。
  • 鐵嶺市太平山古渡口——綠化自然環境 展現歷史韻味
    在鐵嶺市昌圖縣後窯鎮牌樓村,有一個始建於遼金時期的太平山渡口。渡口歷經百年滄桑,幾經戰亂,在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期間人車雲集、商賈輻輳,既溝通繁榮了兩岸經濟,也方便了人民生活。近年來,為恢復太平山古渡口的歷史文化韻味,打造遼河沿岸重要的景觀節點,昌圖縣實施了總投資80萬元的太平山古渡口項目,在古渡周邊進行了綠化美化,並安排專人進行看護,維護古渡的衛生環境。
  • 門票免費送~潼關古渡口景區首屆國慶金菊花博會暨網紅打卡文化旅遊節,火爆來襲……
    潼關黃河古渡口潼關渡口是黃河最大的古渡口,集文化旅遊、休閒度假、自然風光於一體古渡口不僅讓您能盡賞潼關八景中雄關虎踞、中條雪案、風陵曉渡、黃河春漲之美景。 一覽秦晉兩岸黃河之美景,領略潼關黃河古渡的歷史文化內涵,
  • 古棧道:絕壁上的黃河史記
    首席記者李長需/文記者閆善良/圖【緣起】    在黃河三門峽河段,數十處黃河古棧道隱然其間,經過千年河水與風雨的侵蝕,依然不改面目,它們完整地記錄了黃河漕運的歷史,也完整記錄了黃河縴夫的艱辛悲酸,它們如無字的歷史,成為黃河刻在絕壁間的史記。
  • 濟南市平陰縣|黃河祈福地,千年古渡口——古村落翟莊村
    黃河祈福地,千年古渡口。今天,我們來到的是黃河水孕育的村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翟莊村。攝影:韓春義翟莊村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村落,村莊西側黃河有一天然的90度大轉彎,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景觀,具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擁有「湖溪沉月」「黃河落日」「山頂蓮花」「浮雪索橋」的自然美景和「黃河公園」「彤管流芳」「文化廣場」「翟進士墓」等自然人文景觀,村莊環境形成「河、田、 山、村、林」的生態山水格局。
  • 甘肅農民黃河渡口義務守護佛窟十載
    中新社蘭州4月11日電 題:甘肅農民黃河渡口義務守護佛窟十載  作者 徐雪 杜萍  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家住甘肅靖遠縣的王軍偉都要搭上第一趟渡船到黃河對岸的五佛沿寺燒香祈福。這是當地保留的風俗。  而在寺內,67歲的五佛鄉村民李宗平清掃完畢,抽水澆樹,打開院門,每天笑眯眯地雙手合十迎送香客,偶爾還要當義務講解員。
  • 一家三口的奇妙假期,跟隨我們走進毛主席東渡黃河的千年古渡口
    恰好今年是建國70周年,經過一家人的商議,找個紅色目的地吧,最終確定來一場黃河之旅。一首《黃河大合唱》,把人們帶入了80年前救國危亡的恢宏畫面,歌詞中「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河西山岡萬丈......」,唱出了國人不屈不撓的精神。毛主席轉戰陝北,在黃河岸邊的一個小渡口,東渡黃河,轉移到了晉察冀革命根據地的西柏坡村,指揮了全國的解放戰爭。這個小渡口是哪兒呢?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太平山古渡口——綠化自然環境 展現歷史韻味
    在鐵嶺市昌圖縣後窯鎮牌樓村,有一個始建於遼金時期的太平山渡口。渡口歷經百年滄桑,幾經戰亂,在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期間人車雲集、商賈輻輳,既溝通繁榮了兩岸經濟,也方便了人民生活。近年來,為恢復太平山古渡口的歷史文化韻味,打造遼河沿岸重要的景觀節點,昌圖縣實施了總投資80萬元的太平山古渡口項目,在古渡周邊進行了綠化美化,並安排專人進行看護,維護古渡的衛生環境。2020年,為全面暢通河道生態廊道,太平山古渡實施了「十裡畫廊」河道綠化項目,既綠化美化了太平山古渡周邊自然環境,也形成了一道風沙防護林。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太平山古渡口——綠化自然環境 展現歷史韻味
    在鐵嶺市昌圖縣後窯鎮牌樓村,有一個始建於遼金時期的太平山渡口。渡口歷經百年滄桑,幾經戰亂,在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期間人車雲集、商賈輻輳,既溝通繁榮了兩岸經濟,也方便了人民生活。近年來,為恢復太平山古渡口的歷史文化韻味,打造遼河沿岸重要的景觀節點,昌圖縣實施了總投資80萬元的太平山古渡口項目,在古渡周邊進行了綠化美化,並安排專人進行看護,維護古渡的衛生環境。
  • 仙人古渡口探幽——履跡墨香
    途中文化名人楊總說,正好找仙人古渡口看看。我有潛意識裡,一直以為仙人古渡應該在仙人渡鎮與谷城廟灘漢江河對岸,怎麼會在溼地公園?引起我和一行人的好奇心和濃厚興趣。 從溼地公園西側門,向東北方向騎行四五裡,路前方兩行紅燈籠,通向東南方向一家餐館,挺拔的白楊樹上,豎著黑底白字招牌,上書古樸雅正「仙人古渡口農家樂」幾個大字。
  • 西津渡,鎮江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古渡口,馬可·波羅曾在此登岸
    西津渡,第一次讀到這個名字,以為在日本,其實是一個聽起來很像日本地名的古渡口和老碼頭。位於江蘇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唐代鎮江名金陵,故稱金陵渡,到了宋代才更名為西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