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17時40分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
勐角民族鄉翁丁村老寨發生火災
雲南佤族的翁丁寨古村落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2月14日,翁丁寨突發火災,整個古村落的茅屋幾乎都被燒光,美麗的古村落消失殆盡,令不少網友痛心。
14日下午5點30分左右,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的翁丁寨古村落發生火災,火勢迅速蔓延,整個村落陷入一片火海中,幾乎所有的茅草屋都燃起大火。
大火持續燃燒了約3個小時才被撲滅,村民們表示,整個古村落基本都燒光了。目前,暫時還沒有人員傷亡的信息,起火原因還在調查之中。
翁丁寨位於瀾滄江畔,群山環繞之中,終年雲霧嫋繞,擁有400多年的歷史。翁丁在佤語中的意思是「雲霧繚繞的地方」。
火災前的翁丁村
村民們數百年來一直過著刀耕火種、犁地靠牛、吃水靠背、點燈靠油的原始生活,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翁丁寨也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態佤族村落,2020年3月31日,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被評定為中國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翁丁村此次突發火災的視頻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傳出後,眼見美麗的古村落在大火中消失殆盡,令不少網友感到痛心:
「看到翁丁今天遭遇大火,心痛啊!十年前的夏天曾隨緣來到此地,還被收留夜宿與此,印象深刻,部落群居,夜不閉戶,民風淳樸,牛為神。祈禱當地村民平安。」
「去過兩次,對翁丁的印象還停留在長鬍子爺爺給我們烤的苦茶,古樹上掛滿的牛頭骨,厚重古老的木骨,滿寨子跑著不熟練的說著漢話的孩子,還有每次一進翁丁前都會有好多的村民在寨子前熱情的唱著跳著的「佳靈賽」,那種野性的美與活力給我的震撼至今難以忘懷。可是今天,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在大火中消失了。」
據悉,翁丁寨這場大火的起火點是在當地政府新建的房舍。公益組織「古村之友」的一位志願者透露,近年來,當地政府對翁丁寨重新規劃建設,遭到當地一些村民反對。同時,新的規劃也破壞了古村落的格局,與一些古村落保護人士的理念不合。
近年來,雲南、西藏、廣西等許多少數民族村落都被開發為旅遊景區。當地政府為獲得旅遊經濟收入,大肆搞開發,使不少原始村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村民的生活也受到嚴重影響。
翁丁寨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它在滄源的大山深處,離縣城六七十裡地,路還可以,也都是油漆路。周圍的景色非常優美,民風非常淳樸。這個地方仍然保留了原始的建築風格和那種民風。
保留了原始的建築風格和民風
這個地方的佤族傳統文化很有特色,同時這個地方也很特殊,它是由原始社會直接進入了社會主義的。跨度非常大,中間沒有經過任何的過渡階段。
翁丁寨 創建300多年了
翁的意思就是水寨,這個地方已經創建了300多年了。這裡住著100多戶人家,一共有500多人,歷史可以說非常悠久了。茅草房還是那種幹欄式的,使用的竹木器具也非常原始,這個地方的領導方式還是一個父系社會。
現在這裡住著100多戶人家
咱們來看兩個景點,其中一個就是人頭樁,以前是掛人頭的地方。最多的時候曾掛了170多個,聽起來還真有點嚇人,但卻是真實存在的,跟電視上演的真是一模一樣。咱們再來看看這個樹根,這個樹根很奇怪,是蛇形的,還用人來祭祀,真的是非常的傳奇,又非常原始。
這就是傳說中的人頭樁
翁丁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整年都是雲霧繚繞的樣子,所以都被當地人叫做翁丁。這個地方最出名的飯就是雞肉飯,他們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信奉的神物。其實這一點跟我們外界的區別並不大。
村子裡到處掛著牛頭骨
真正走到這個村子裡就會發現它真的非常原始,茅草房的結構大體都一樣,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也保存得非常原始。正是因為它藏在大山的裡面,不好被開發,我們才能觀賞到最原始的美景。
村子被植被包圍著
這個地方氣候很溫和,下雨量也還可以,其他方面也都還不錯。這裡的村民過著最原始的那種生活,太陽出來了就下地幹活,太陽落山了就回家休息。與世隔絕,也與世無爭。現在村子裡基本上剩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兒,年輕人也都出去打工了。這點給我們外地的區別並不大。
不管大人小孩皮膚黝黑
但是他們那裡很寧靜,寧靜的能讓人忘記外界的煩惱。這個地方的人皮膚很黑,但是不是那種黑種人的那種黑,而是一種健康黑,就算小孩子皮膚也比較黑。這個村子裡的一些婦女,很多都叼著煙,穿的衣服也是那種民族裝。來到這裡,你才能深刻的理解什麼叫少數民族,現在已經被開發為文化旅遊區。
大多數婦女都叼著菸袋
翁丁村人們很好客,如果家裡不方便接待客人或者家裡沒有人,會在屋門上插上樹枝兒。不插樹枝的房子,客人是可以進去的。他們迎接客人的方式主要是煮茶和奉酒。他們喝酒喝茶之前,先在地上滴幾滴,意思是先敬鬼神。等他們喝完了,自己在喝。其實這跟我們這邊兒是一樣的,我們這邊兒有些好吃的,吃之前也都會上供。不管是哪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這是無可爭議的。
民風淳樸十分好客
這裡的空氣很清新,主要是因為這個寨子被綠色包圍,周圍都是一些樹木、榕樹等等,能夠給這個村子提供新鮮的空氣,所以這的人沒有壓力,壽命都很長。為什麼寨子周圍的樹木這麼多呢,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樹是神靈,能保護村子的平安,所以周邊的樹都不能隨意砍伐。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周邊的樹才這麼茂盛,就像林牆一樣保護著這個原始的小村子。
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
它因為藏在大山的深處,又是直接從原始社會發展過來,但是原始社會的那種痕跡,還留下了不少。它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也是名副其實的。
翁丁村
這個地方就跟昆明一樣四季如春,空氣又清新,民風又淳樸。有時間了到這裡旅遊一番,就真的好像進入了世外桃源一樣。如果你在童話裡見過茅草屋,見過原始的那種生活方式,那你到這裡童話就能實現了。遠遠望去,這個村莊真的是十分壯觀,跟我們大都市完全是不一樣的風景。
本名杜浩遠,堂號三鑑堂,字子博,號妙耳、妙耳山人
90年生於天津
碩士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文物鑑定專業
師從文物收藏家、鑑定家楊休先生學習書畫鑑定
師從著名畫家賈寶珉先生學習京津畫派花鳥畫
師從金陵派古琴家桂世民先生學習古琴
師從著名評書家袁田先生學習評書
16年起從事文物鑑定拍賣、書畫教學、博物館策展及課程培訓等工作
受聘為學府考研文博專業講師
受邀在多個網絡平臺舉辦文博講座及課程
現在北京開辦為淨齋藝術工作室
教授書法、國畫、篆刻、古琴等傳統藝術
為淨齋課程體系
國畫:開設「寫意花鳥基礎」(一學期)、「寫意花鳥進階」(若干學期)、「工筆花鳥基礎」(一學期)、「山水基礎」(一學期)、「山水進階」(若干學期)
書法:開設「書法基礎」(一學期)和「篆書」「隸書」「楷書」「行書」等進階課程(若干學期)
古琴:開設「初級曲目」(一學期)和「中高級曲目」(若干學期)
篆刻:開設「篆刻基礎」(一學期)和「漢印」「古璽印」「流派印」等進階課程(若干學期)
遊學:不定期舉辦美術館、博物館重要展覽遊學課程
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