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聖吳清源的雙面人生:出生在中國,卻是骨子裡的日本人

2020-12-12 米君說史

文|米君,優質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

有德者心力難濟,無德者霸擁民眾所賦世權以為私勢,神器私用,貪腐國賊舉家富貴,萬眾民脂民膏皆被劫掠。則國力日衰,國力衰則國家民族之心力衰竭,內可誘發天在兵禍,朝代更迭,官僚、商賈、農工、學者盡難免沉淪。--毛澤東

吳清源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字眼。但是在東亞的圍棋界,吳清源是一個邁不步過去的大山。他出生於中國,卻在日本侵華時毅然加入日本國籍,日本戰敗他又被迫加入中國國籍。讓我們看下吳清源的傳奇一生。

01為了生計,和日本俱樂部下棋

而圍棋是我們中國的老祖宗帝堯發明的博弈性遊戲。圍棋流行於東亞諸國之間。吳清源絕對是圍棋界天才中的天才。

吳清源,民族漢,國籍日本。

吳清源1914年出生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出身於鹽商家庭,後隨父母投奔外公而遷居北京。

吳清源青年時期

吳清源少時就體弱多病,是名副其實的「手無縛雞之力」,但卻是「圍棋神童」。正所謂「上天關閉了一扇窗戶,就會給你開啟另一扇窗戶」。

他的棋藝超凡,11歲時竟引起當時北洋政府的統治者段祺瑞的注意。段祺瑞把他請入段府,每月資助100大洋。十年之後的魯迅先生月薪也就是350大洋。吳清源小小年紀就周旋於官宦名流之間,可見吳清源的優秀。11歲養家,這點本事,你我是不如的,畢竟大多數孩子的11歲還在路邊玩泥巴。

100大洋雖然不少,但是這依然入不敷出。為了養活家人,他到日本人的俱樂部裡下棋。贏了就有錢賺。日本商人山崎有民被吳清源的棋藝折服,經常資助他,並不遺餘力地推進吳清源東渡日本一事。吳清源感激地說:山崎是「永世難忘的恩人之一」。

說到吳清源赴日本,這要講下當時圍棋在日本的背景。當時的圍棋只流行於東亞地區,本來中國是圍棋的根,但是中國貧弱,而日本逐漸強大,圍棋在日本取得長足發展,盛極一時。而當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飯都吃不飽,誰有心思管圍棋的事情。

為了填飽肚子,吳清源心甘情願去日本下棋。這無關家國讎恨,只是為了吃飽飯,而且吃得還不錯。

02昭和棋聖:吳清源,擊敗日本所有的圍棋對手

吳清源人生的巔峰是在日本的10年。

1928年,10月23日,吳清源赴日留學。日本圍棋界名人秀哉親率眾棋士到火車站迎接。吳清源到了日本,時任日本棋院每月資助吳清源200日元,兩年為期。條件是,吳清源要有足夠的戰績,來證明自己有資格留下。

在日本的吳清源

1930年吳清源晉升四段,成為日本棋院的正式棋士。初步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有資格留在日本。

而此後,吳清源成了當時頂尖的棋士之一。他用十年時間讓自己走向人生的巔峰,1939年到1956年是吳清源圍棋人生的的全盛時代,被稱為「吳清源時代」。

1939年吳清源升七段。此後,他將除頂尖棋手雁金準一以外的日本對手全部降至先相先或定先。因此被他公認為圍棋界第一人。讓我們看下吳清源的輝煌戰績:

1939年10月-至1941年,吳最終以六勝四負戰勝木谷實七段。1941年6月至1942年,吳清源與雁金準一的十番棋開始。吳清源四勝一負領先,因顧及名譽問題,雁金退出比賽。1942年年底至1944年,吳清源與藤澤庫之助的十番棋結束。吳清源四勝六負,失敗。1946年至1948年,吳清源與橋本宇太郎(八段)十番棋結束,吳六勝三負一和。1948年1月,吳清源與坂田榮男(先相先)三番棋舉行,吳三連勝。1948年7月至1949年,吳清源與巖本燻十番棋結束。吳清源七勝二敗一和。1950年至1951年8月吳清源與橋本宇太郎本因坊十番棋結束,成績五勝三負二和。1951年至1952年,吳清源在十番棋中以七勝二負一和的成績擊敗藤澤庫之助九段。1953年,吳清源五勝一敗將藤澤降為定先手合。1954年,吳六勝二敗將坂田降為定先手合。1955年至1956年,吳清源在十番棋前八局中六勝二負,將高川格(七段)降為先相先手合。1958年,吳清源在第一期日本最強者決定戰中,以八勝二負的成績奪冠。吳清源的圍棋戰績確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譽為「十番棋之王」「昭和棋聖」。受到不少名人的吹捧。

楊振寧教授和翁帆

我國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說:「愛因斯坦在物理的地位沒有吳清源在圍棋裡高。為什麼呢?因為物理裡愛因斯坦是第一,但是第二跟愛因斯坦的距離我想沒有吳清源和20世紀第二的圍棋手的距離那麼大。」

武俠大師金庸說:我最敬重佩服的兩個人,古人是範蠡,今人是吳清源。

中國棋聖聶衛平說:「我覺得他加入日本籍是件非常可以理解(的事)。」

03侵華戰爭中的吳清源,為日本勞軍

吳清源在日本的時代,是中國最不幸的時代。因為日本從1931年開始大肆侵略中國,日本妄圖吞併中國的野心已經不能抑制。日本侵華戰爭爆發,身處日本的吳清源做了什麼?他只是想活著,只想下好圍棋,其他的什麼都不想管,哪怕同胞被屠殺也是無所謂的。

現在有很多人說,吳清源作為圍棋大師,請不要糾纏在他放棄中國國籍加入日本國籍的事情上。但是,雪崩來襲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1937年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出現了,慘絕人寰舉國震驚。在日本的吳清源不可能不知道這樣的慘劇,但在1941年,吳清源參加了日本棋手組織的「棋道報國會」,通過下棋到軍營勞軍。不是給中國勞軍,而是給侵華日軍。

1942年應南京「汪偽」政府顧問青木一男的邀請,隨同瀨越到中國勞軍。到達上海以後,飯店旁就有人貼上「殺死夷化漢奸吳清源」的標語。吳清源說:「因為中國人認為我去慰問鼓勵日本軍人,是嚴重出賣祖國」。但他本人對此頗不以為然。

吳清源說:「我相信天意是要中日親善的,但中日親善也不是馬上就可以解決的。我信仰的紅會就說「不語政治,世界無國境」,所以我也在超越民族或是國家的心理。」吳清源認為日本強大,中國被統治是遲早的事情,他認為符合自己所謂「中的精神」。

但他也有一丁點良知。他給的日本兵粉絲回信:「別太虐待中國人。」顯然他很清楚在侵華戰爭中發生了什麼,中國軍民死傷慘重。這件事他在戰後反覆提起,洋洋自得地認為是做了好事。

梅蘭芳先生蓄鬚明志

我們可以對比梅蘭芳先生。他在北京蓄鬚明志,堅決不給日本人唱京劇,這樣的民族氣節令人敬佩。而吳清源的老東家段祺瑞也立志不給日本人做事。這就是民族精神。

而在中日戰事吃緊的時候,1941年吳清源與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女生中原和子訂立婚約,1942年2月7日成婚,婚後移居中原和子家裡。吳清源的所有的衣食住行和榮耀都來自日本,所以他的內心認可自己是日本人,而非中國人。

04日本戰敗,加入中國國籍,但在1979年又成為日本人

但是和吳清源預測的相反。1945年8月6日,為了避免採取大量傷亡的登陸戰以及在先蘇聯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3天後又在長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彈。日本扛不住了。

公元1945年1945年8月15日,這是偉大的一天。日本國王裕仁宣布投降。吳清源成了戰敗國的國民。

日本投降

但頗為詭異的是,國民政府向日本提出要將將吳清源收回剝奪其日本國籍,授予中國國籍。吳清源非常的不滿,認為蔣介石根本沒有徵求他的個人意見。這言下之意是,我不喜歡當中國人。

因為對國民政府而言,一個出生於中國的棋聖應該是中國人,而非日本人。但吳清源明白自己的處境,因此,他不敢言語,他沒了日本國籍,但他從認為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而且他依然生活在日本,而非中國。

所以在1979年,吳清源再次加入日本籍。2014年11月30日,吳清泉死在了日本神奈川縣小田原市。

吳清源是日本人,但很奇怪,中國各地給吳清源製作了很多紀念。

福州把福州吳清源故居當成了文物景點,和吳清源八竿子打不著的湖南人在湘西鳳凰南長城製作了吳清源銅像,福建省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裡面有吳清源紀念園,為了紀念日本人吳清源,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舉辦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

一個日本旗聖,和大家有什麼關係呢?

05怎麼看待吳清源加入日本國籍?

對比當時的中國文化界,吳清源無疑是軟弱和自私的。魯迅先生領銜的左聯,在魯迅去世後,秉承了抗日救國的主張,堅持用文字來和日本侵略者對抗。

在歷史的洪流中,吳清源也有自己的選擇,他不偷不搶,他以下棋為生,如果以一個平民來說,他並無過錯。但是在日本侵略的的前提下,自己的同胞被大肆屠殺,他卻在敵國的領土上心安理得的生活,這樣苟且偷安的態度,實在是沒有民族氣節。只能說他是一個懦夫。

日本文學家川端康成將吳清源描繪成「高貴女子」、「超然僧侶」,吳清源是柔和的、是衝淡的,缺少豪情與烈性。我不知道川端康成這樣的描述到底算是誇讚還是諷刺。

有網友評論他:「吳清源要麼是個棋藝精湛的漢奸,要麼是個棋藝精湛的日本人。沒有第三種身份!」

這話我不知道該怎麼接,只能說他是「出生在中國,但是骨子裡卻是日本人」。如果他自我認知是日本人,當然不算漢奸了。還是留給大家自己評判吧!

黃秋生跌宕人生:年輕時保釣,現被封殺生活拮据,卻力撐澳大利亞

難以置信!漢語是澳洲第二語言,但澳華人已成亞裔澳人,而非華裔

以色列和伊朗相隔一千多公裡,怎麼就成了世仇?從恩愛2000年說起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中國的月球土壤會送給那些國家呢?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我,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橫空出世的中國圍棋少年,引渡日本打遍無敵手,成為「昭和棋聖」
    圍棋,作為一種策略性棋類遊戲,在中國古代早就是盛行不衰。但20世紀,圍棋的中心是在日本昭和時代,甚至世界上大部分認為,圍棋起源於日本。但是,20世紀之初,中國出生的一位少年,橫空出世,自年幼就展露出天才的技藝。當他東渡日本深造,便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 吳清源回榕往事續:訪棋聖祖墓 揭秘晚清名門
    在吳維貞(吳清源先生祖父)的第七代孫女吳瑩看來,於11月30日凌晨離世的「棋聖」吳清源,是吳家到目前為止成就最高的人,卻不是唯一一個有成就的人。  吳家走出來的名人,不止吳清源一個  「其實吳清源先生的造詣,也是基於家族底蘊。」在離開吳家祖墓的路上,吳瑩向東南快報記者表示,在她看來,吳清源是家族裡成就最高的人,卻不是唯一一個有成就的人。顯然,當年從「半野軒」裡走出來的名人,並不止吳清源一個。
  • 棋壇第一人吳清源,日本所有九段棋手都贏不了他
    晚年吳清源圍棋大師吳清源生在中國,1928年14歲時作為神童來到日本棋院,之後縱橫日本棋壇五十多年,是當之無愧的棋壇第一人、十番棋之王、昭和棋聖。他一生收了兩名弟子,林海峰和芮乃偉。雖然吳清源加入了日本籍,但是自1984年告別棋壇後,他多次回到中國,希望為世界和平與中日友好做出微薄的貢獻,可以看出他有一顆中國心。吳清源(1914—2014)生於福建省閩侯縣(今屬福州市)一個鹽商家庭,其父吳毅曾留學日本學法政,酷愛圍棋,其母張舒文是民國奉天省長張元奇的長女。幼年時吳清源一家投奔外公遷居北京。
  • 他打遍日本無敵手,是當之無愧的十番棋霸主,昭和棋聖到底有多強
    而相對於被稱為「大師」的阿爾法狗,我們今天的主角也是各位棋迷心中的「大師」——吳清源。雖然吳清源的一生因為兩次入籍日本而爭議頗多,但是誰也無法否認他為整個圍棋界所做出的貢獻。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位「昭和棋聖」到底有多厲害。吳清源出生於福建的名門望族,家中父親去日本留過學,酷愛圍棋。
  • 吳清源與藤澤庫之助第三次十番棋勝負關鍵(後半部分)
    吳清源吳清源自1939年的「鎌倉十番棋」開始獨霸擂臺,連續16年,將日本所有一流棋士與之對局的交手棋份,不是降為相差一段的先相先,就是降為相差二段的定先。這16年,是他建立輝煌業績的全盛時代,因此被稱為「昭和之棋聖」。
  • 吳清源圍棋會館圍甲聯賽 世界冠軍之戰柯潔勝謝爾豪
    2019年08月13日 10:12:57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國圍棋男子甲級聯賽第十三輪廈門隊與天津隊的比賽在福州吳清源圍棋會館舉行。
  • 神一樣的吳清源感情豐富 著名美男娶妻只一條件
    田壯壯這樣描述第一次去吳清源家裡所見:  「他們家擺設簡樸,家具大概都用了四十多年了,他下棋累了就躺在舊沙發上休息,生病了要住十幾個人的大病房,穿衣服也不講究,領子都破了,被日本人稱為『神』的這麼一個人,平凡到你都覺得意外。」  有一次田壯壯和他的編劇阿城、吳清源助理牛力力在酒吧裡喝酒,有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問他們,你們中國人來日本幹嘛?牛力力說見吳清源。
  • 經典番棋戰:吳清源開創新潮流 古李續寫傳奇
    血淚十局  黃龍士VS徐星友  生於順治八年(1651)的黃龍士,被康熙年間著名學者閻若璩(音渠)推崇為「棋聖」。黃是徐星友的師父,最初讓徐四子。待徐達到受二子水平後,黃故意讓三子下了十局,對局地點時間不詳,勝負參半。因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十局之後不到兩年,黃龍士卒。
  • 圍棋大師吳清源去世 享年百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圍棋大師吳清源去世 享年百歲 2014-12-02 10:38 來源:滬江 作者:
  • 棋魂中塔矢亮一對四下和棋,清代棋聖一對三全勝後安然離世
    而在中國清代也有一位棋聖同時對弈三位高手,令人惋惜的是,那位棋聖在對局後心力交瘁,不幸離開了人世。真是為棋而生,又為棋而終。我們三人都很想得到您的指教呢」「哼,我黃龍士以棋聖自居,還怕你們不成,星友,快拿出棋盤,讓我會會你在信中提到的浙江名手」。就這樣,錢塘江畔,江風和煦,黃龍士在來回走動全身心投入對戰中,絲毫不敢大意,終於將3人「趕盡殺絕」,3盤棋都贏了。
  • 王晨星勝日本上野,周泓餘勝韓吳侑珍:中國棋手包圓吳清源杯四強
    吳清源杯前兩屆都歸了韓國,中國女棋手還未曾拿過,結果到這屆,一下就來了個痛快的,一二三四冠亞季殿全被咱們的人包圓了。真是大快人心,長出一口悶氣。感謝成人之美的上野妹子,更要恭喜進入四強的四位選手。這四個女國手,她們分別是:第一個,來自江蘇無錫的棋手於之瑩,人靚棋高最為棋迷熟悉,小魚兒是97年的女孩,和柯潔同歲。18歲小將周泓餘,是來自湖南長沙的棋手。年歲最小,棋上卻老練,2019年她是中國女子圍甲最多勝局獎得主。另外,周泓餘的師父必須提一提,就是同為湖南長沙人的黃奕中老師。
  • 《吳清源》日本順利關機 田壯壯率領眾人抵京
    經過72天的辛苦拍攝,電影《吳清源》前日在日本順利關機,田壯壯昨天率領眾多人馬返回北京。巧合的是,此時在機場出口處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放楊瀾對田壯壯的訪談。   田壯壯對於媒體的迎接似乎有些不習慣,在一個角落裡簡短地接受了採訪。提起此次在日本的拍攝,田壯壯表示酸甜苦辣的感受都有,無論過程如何,他終於完成了一件事。田壯壯用傷感的語氣講起了最後一天的拍攝。
  • 圍棋泰鬥影片姍姍來遲 《吳清源》「難產」之謎
    直到最近幾天,才得到了「後期製作終於結束」的消息,但是真正要見到這部電影的「廬山真面目」,至少要等到下月月底的紐約電影節——據傳這部反映圍棋(圍棋新聞,圍棋說吧)泰鬥的人生和思想的影片已應邀參展,並將在紐約舉行全球首映。
  • 「棋聖」藤澤秀行所有戰績,都在這
    昭和26年(1951年)12月30日 長子秀樹出生。昭和27年(1952年)6月 升為七段。7月2日 首次當選為日本棋院理事。昭和28年(1953年)1月14日 次子壽三出生。昭和29年(1954年)1月18日 當選為日本棋院理事。
  • 吳清源·坂田榮男擂爭十番棋精彩瞬間(下部)
    但對於日本圍棋界,吳清源身份特殊,畢竟他不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雖然加入了日本國籍,但在戰亂年代裡,很長一段時間,他淪為無國籍者,這裡面的是是非非,咱們不去說他了。日本棋界為了激勵後進,提出口號:打倒吳清源。這和幾十年後提出的打倒趙治勳的口號如出一轍。
  • 日本誕生史上最年輕棋聖:年僅17歲的男高中生
    成為棋聖后,藤井寫下了自己的新目標(報知新聞社)海外網7月17日電 當地時間16日,在日本將棋棋聖戰中,17歲的高中生藤井聰太戰勝對手渡邊明,成為了日本將棋史上最年輕的棋聖。據日本報知新聞社17日報導,日本將棋棋聖戰第四場16日在大阪舉行,藤井之前已經取得兩勝一負戰績。比賽中,藤井在多次被將軍的不利情況下,憑藉終盤時的一記妙招,涉險戰勝現任棋聖渡邊明,以17歲11個月的年齡成為日本將棋史是最年輕的棋聖。賽後,藤井把頭深深低至棋盤下,向對手恭敬地行禮致意。
  • 清代三大棋聖 一人棋力十三段 一人號稱「棋仙」一人看山泉悟棋
    清代三大棋聖,指清代康熙時期的圍棋國手黃龍士、清代乾隆時期的圍棋國手範西屏和施襄夏。三人棋藝超群,在所處年代所向披靡,被稱為「清代三大棋聖」。清代三大棋聖:1、黃龍士黃龍士(1651 - 不詳),名虯,又名霞,字月天,號龍士,以號行,江蘇泰州姜堰人,生於順治年代。清代圍棋國手,和範西屏、施襄夏並稱「清代三大棋聖」。
  • 中國體壇師生情:郎指待徒如女兒 李娜淚別卡洛斯
    接下來的北京、倫敦兩屆奧運會,中國體操隊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一直位於世界頂尖行列。  雖然黃教練擁有許多光輝的時刻,但很多人對他最深的印象是在1996 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當年的中國體操領軍人物李小雙繼突破性的奪得男子全能冠軍之後,在單項比賽中依然表現完美,可徵服了觀眾的成套動作卻沒能打動裁判,最終與金牌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