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樂節「井噴」背後的喜憂:成本偏高 八成不賺錢

2020-12-25 四川新聞網

  4月,天氣開始轉暖,四川音樂節市場也開始走向旺季。2019峨眉山音樂節、超級草莓音樂節成都站等5場音樂節即將登陸四川,上百組音樂人將登場亮相。

  4月1日,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2018年四川共舉辦96場音樂節,數量堪稱「井噴」,創下歷史新高。數據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市場現象?

  □本報記者 李婷

  數據1 96場音樂節,或進全國前三

  2018年四川舉辦了96場音樂節,比2017年的72場增長33%。「雖然全國的最終排名還沒公布,但目前這個數字進全國前三應該沒太大問題。」業內人士分析說。

  道略音樂產業研究中心分析,2017年是西南地區音樂節在全國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一年,四川更是增長的主力。2017年四川地區的音樂節舉辦數量首次超越廣東,躍居全國第一。以城市漲幅來看,成都大幅增長114%,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上海。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成為吸引不少本土和外地的音樂節主辦方2018年來四川投資的原因之一。

  全國備受關注的幾大音樂節品牌「草莓音樂節」「熱波音樂節」「春浪音樂節」「簡單生活音樂節」均在成都落地。「簡單生活音樂節」創始人李宗盛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成都有著充滿潛力的音樂受眾市場,大量充滿活力的獨立原創音樂人非常吸引我,再加上政府發展音樂產業的政策支持,讓項目得以順利落地。」

  本土方面,咪咕音樂主辦的「2018成都國際熊貓音樂節」去年國慶節開唱,並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合作售票。康定情歌國際音樂季、涼山中國彝歌會更是吸引了眾多當地群眾自發踴躍參與。

  數據2 739萬人參與,市場需求較高

  2018年,約有739萬人參加四川地區的音樂節,3年內年均增長271%。究其原因,除了音樂節數量增加外,音樂節陣容的稀缺度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像主打搖滾的「仙人掌音樂節」,難得一見地聚齊了崔健、謝天笑、鄭鈞、張楚等老牌搖滾藝人;「成都春浪音樂節」正值新人吳青峰出道首秀和樂團「草東沒有派對」同臺,這些陣容的稀缺性,在中秋節、暑假期間吸引不少西安、重慶等外地的樂迷「打飛的」前來參加。

  音樂節垂直細分領域的專注度,也吸引不少樂迷不遠萬裡來參加音樂節。去年6月舉辦的PEC熊貓電音嘉年華,吸引了3.5萬餘名電音迷,其中約佔1/3的觀眾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和福建等地。而去年的成都汽車音樂季(節/周)還特別設置文產交易博覽會,邀請國內幾十家經紀公司到現場選擇藝人、獨立音樂人和獨立製作人並籤訂合約的方式,幫助近50組藝人成功籤約。

  數據3 56255.9萬元,演出收益增長快

  為進一步加快全省音樂產業發展,2016年,省政府專門成立了四川省音樂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每年上千萬元的政府音樂產業專項資金,成為撬動音樂產業及其周邊產業發展的槓桿。3年來,全省音樂季(節/周)投資從2016年的4615.03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20192.9萬元,年均增長209%。音樂季(節/周)演出收益從2016年的8453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56255.9萬元,年均增長260%。

  以四川省「1+4+N四季音樂季」為例,這是四川基於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形成的推動音樂產業發展的模式。「1」是指以成都為核心,將成都建設成中國音樂之都,成為國際有影響力的音樂城市;「4」是指春夏秋冬四季音樂節,分別為「春季樂山佛光花海音樂節」「夏季紅原雅克大草原音樂節」「秋季康定國際情歌音樂節」「冬季涼山陽光音樂節」;「N」則指全省其他地方音樂季(節/周)活動百花齊放。

  尤其是紅原雅克大草原音樂節,啟動政府專項資金後,走市場化道路進行對外招商,最終打造成集綠色公益、體育盛會、世界音樂、原創盛典於一體,被稱為「海拔最高的音樂節」,有力地拉動了當地的旅遊經濟發展,當地的旅遊綜合收入從2016年的0.63億元,到2017年的0.98億元,再到2018年的1.52億元。

  數據4 成本偏高,八成不賺錢

  值得注意的是,在熱鬧風光的音樂節市場背後,也有一些難言的「苦楚」。繁重的安保費、明星高昂的出場費、屢禁不止的黃牛等因素,讓四川音樂節的票價在全國較高,不少音樂節主辦方賺了熱鬧沒賺錢。

  「目前五分之四的音樂節是不賺錢的。」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說,在正常情況下,音樂節盈利依然遵循「二八原則」,即整個市場上只有兩成的音樂節賺錢,要做大做強亟待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進行升級。

  咪咕音樂副總經理袁敏表示,音樂節不是一個獨立的板塊,只是整個公司生態體系中的一部分。未來,咪咕音樂將推出以「追逐未來」為主題的國內首個5G網絡覆蓋的戶外音樂節。用戶將在5G-ZONE互動區中感受車載互聯、全景直播、雲VR\AR、視頻彩鈴等極速體驗。同時,現場還有咖啡、IP周邊等時尚街區,此外還有集民族音樂人、非遺傳承人等民族元素一體的叢林民族部落,為消費者帶來兼具音樂演藝、民族文化和科技體驗為一體的音樂節。

相關焦點

  • 4月開始,音樂節井噴式爆發,5場音樂節即將登陸四川
    推進我們的風水寶地四川,可以說隨著季節的變化,如今4月也是逐漸的越來越暖和了,春暖花開的季節面對著這樣的好天氣,咱們到時候也將迎接來這5場音樂節,音樂節將在4月份的時候井噴式的爆發,究竟是哪5場音樂節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10天舉辦20場,音樂節井噴後還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無奈,桔子退了音樂節的門票,但機酒的支出卻因為臨期取消損失了一筆不大不小的費用。或許對於樂迷來說,東海音樂節臨時宣布延期他們損失的是早已規劃好的假期和一些交通住宿成本,但對於主辦方來說,面臨的卻是巨大的資金漏洞。
  •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財報的喜與憂
    財報數據顯示,騰訊音樂2020年Q3實現75.75億元營收,同比增長16.4%;歸屬於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1.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3億元,增長10%。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歸屬於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3.5億元。綜合來看騰訊音樂Q3財務數據,可謂喜憂並存。可喜的一面,願意為音樂付費的用戶在增加。
  • 票價漲5倍,音樂節的消費門檻逐年加高,還聽得起嗎?
    同樣地,音樂節也同樣出現了"井噴"現象。10.2-10.8八天假期,一共有22場音樂節。但是這些音樂盛宴,確實有"驚喜":是又"驚"又"喜"。最驚嚇的是音樂節門票的價格,居然一下子貴了那麼多?!
  • 音樂節小眾、不賺錢?你的認知需要更新了
    據了解,2014年草莓音樂節總營收1.2億,淨利潤1200萬,僅在北京、上海聯合舉行的超級草莓音樂節三天內有26萬人參加,營收在4000萬~5000萬元之間。2015年草莓音樂節總營收1.8億元,淨利潤3000萬。沈黎暉說中國只有15%的音樂節是賺錢的,草莓音樂節是其中一個。那麼數十萬人狂歡的音樂節究竟是一門怎樣的生意?情懷、商業和創意何以齊頭並進?
  • 雙色球井噴 喜噴深圳人
    當期「雙色球」開出頭獎37注,這是9億元大派獎以來一等獎首次實現井噴;其中深圳彩民採用複式投注,喜中一等獎特別獎總計1006萬多元。 當期頭獎21注為非複式投注,不參與派獎活動,單注獎金506萬多元,這21注非複式投注一等獎花落河北、遼寧、黑龍江5注、上海2注、浙江、安徽、山東4注、湖北2注、廣東、四川、雲南、新疆。
  • 「土味兒」「洋味兒」齊上陣,四川年貨節休閒食品銷售迎來井噴
    正在成都世紀城會展中心舉辦的第24屆中國(四川)新春年貨購物節,匯集了全川21市州、全國30餘個省市區的各類精品年貨,吸引來一波又一波的消費者。今日正值陽光明媚的周末,展館中,薈萃了十餘個品種大類的休閒食品,成為年貨節上最受歡迎的年貨,也迎來了開展以來的首次銷售「井噴」。
  • ​十一黃金周,我最後悔買了音樂節的票
    落地的音樂節越來越多,結果藝人不夠用了。 2004年寧夏銀川賀蘭山下「中國搖滾的光輝道路」,以10萬名觀眾創造的680萬元票房,加上房地產商的400萬元贊助,拉開了音樂節賺錢的閥門。 可亦有媒體指出,這波漲價的背後,其實看不見底氣和自信,「更像是核算成本後的無奈之舉」。
  • 2009,國產片有喜有憂
    2009年以來中國電影市場持續亢奮:《赤壁(下)》勢頭不減,《家有喜事》、《高興》、《遊龍戲鳳》、《瘋狂的賽車》接踵而來,回顧2008年近10部國產大片締造的票房奇蹟,中國電影似乎還從來沒這麼好過。但有喜亦有憂,我們也該冷靜看到國產電影火爆背後的虛弱與不足。
  • 君子範仲淹與《嶽陽樓記》的喜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均出自這篇300餘字古文中,不愧為千古名篇。 小編今日特別推送《嶽陽樓記》,並輯錄了趙忠祥老師朗誦視頻及歐陽詢、王義之、柳公泉三種書法字體,供品鑑收藏!
  • 拆掉古典音樂廳做電音:最賺錢的是夜店 音樂節普遍虧損
    「敲了」,改造成電音主題劇場。「敲了古典音樂廳去玩電音,你業丹不是要成歷史的罪人哦?」這樣的質疑聲也隨之產生。二十年來,業丹一直是文藝演出江湖裡的「帶頭大哥」。成都的演出市場,無論是高雅藝術還是流行音樂,他都是繞不開的「碼頭」。
  • 北京國際音樂節與法國喜歌劇院展開三年合作計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10月21日下午,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與法國喜歌劇院主席讓-伊夫·勒乎圖,在北京正式公布兩機構間將自2020年至2022年就聯合製作歌劇項目建立深度合作的計劃。
  • 原創音樂進入井噴時代 京浪音樂節真的不一樣
    以香菇頭、大黑框眼鏡造型、燦爛笑容及高亢嗓音取勝的盧廣仲,將內地戶外大型演出的處女秀獻給京浪音樂節,並作為第一天的壓軸嘉賓拉開序幕。其詼諧有趣的演出風格,相當令人期待。作為年輕代表的新褲子,是為數不多被主流與純正搖滾樂迷所普遍接受的搖滾樂隊,也將在第二天壓軸演出,HIGH翻全場。
  • 奶茶界「拼多多」秒殺喜茶,年賺65億背後有何秘密?
    吊打喜茶、奈雪的茶,碾壓 COCO、一點點,在過去 1 年狂賺 65 個億。 我不禁感到好奇,蜜雪冰城背後都藏著什麼賺錢秘密?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這家神奇的奶茶店。 01 蜜雪冰城都有哪些神操作? 一提到蜜雪冰城,很多小夥伴的反應都是這樣的「這是啥?從來沒見過……」。
  • 曾軼可、中國搖滾、草莓音樂節!中國音樂節20年變遷史
    為此,很多事情不得不都搬到了網絡線上來進行,包括今年的草莓音樂節。2020年的草莓音樂節,在2月下旬就已經結束了。用雲播的方式開啟音樂節的新平臺。讓觀眾「宅」在家裡,和音樂現場結合來體現。這也屬於不破不立,不得已的科技創新。
  • 義烏市場主體呈井噴式增長的背後
    義烏市場主體呈井噴式增長的背後 ——雲南犀利哥眼中的義烏 近年來,義烏市場主體呈井噴式增長,2019年5月22日義烏市場主體突破50萬大關,11月19日達到55萬,2020年4月26日突破60萬,8月27日達到64.56萬,不到一年的時間新增10萬,平均每天增加
  • 臺灣2025年電價估漲3成 企業憂成本壓力越來越大
    中新網3月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經濟部門預估2025年每度電價可能漲至3.39元(新臺幣,下同),較現行電價漲幅約3成。面臨電價上漲趨勢,臺灣工商團體表示企業憂心成真,成本壓力將越來越大,呼籲臺當局重新審視核電重啟的可能性,以利電價成本平穩。
  • 四川「2019四季音樂季」首站啟航 峨眉山音樂節火熱開唱
    □本報記者 李婷  4月27日,由咪咕音樂、樂山文廣演藝有限公司主辦的「峨眉山音樂節」,在峨眉山國際度假區·佛光花海開幕。蔡依林、迪瑪希、丁當、謝春花、吳奇等國內外共12組音樂人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輪番亮相。  峨眉山音樂節的啟幕,標誌著四川「2019四季音樂季」正式拉開帷幕。
  • 北京國際音樂節與法國喜歌劇院開啟三年歌劇合作計劃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白瀛)北京國際音樂節與法國喜歌劇院21日在京宣布,將開展為期三年的歌劇合作計劃。歌劇《卡門》作為首部合作作品,將由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指揮家餘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擔綱演奏,德籍匈牙利裔導演安德裡亞斯·霍莫基執導。
  • 從情懷到生意,音樂節「不裝了,攤牌了」
    隨著線下活動逐漸解禁,沉寂之後即是爆發,各大音樂節扎堆上馬,促成了今年的「史上最強國慶檔」。據不完全統計,自8月份至今,已經官宣的音樂節近60場。其中,定在國慶期間舉辦的超過20場。場數刷新紀錄,更重要的是,票價也名副其實達到了「史上最強」。無論規模大小,漲價如同標配,部分音樂節的部分票種甚至上探至千元大關,如仙人掌音樂節單日VIP定價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