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為何沒能成全寶黛婚姻?賈政講的一個不好笑的笑話裡,有答案

2020-12-13 小涵讀書

賈母對林黛玉的婚事是非常上心的,她一直希望林黛玉能嫁給賈寶玉。書中對此至少有過兩次明顯暗示。

端陽節前,賈母帶人去清虛觀打醮回來,因有張道士給寶玉提親,寶黛二人鬧了矛盾,賈母勸了幾次沒勸好,自己就哭了起來說,「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咽這口氣」。這種「小冤家」的說法,相當於把兩人之間的婚事打了明牌。隨後精明的王熙鳳馬上拿茶葉之事跟林黛玉開玩笑說「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做媳婦?」

不僅當家人這樣說,下人們也都知道。賈璉下人興兒向尤氏姐妹說起寶黛之事時,說道:「若論模樣行事為人,倒是一對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

在眾人皆知的情況下,紫鵑更是借林黛玉要走之言嚇得寶玉犯病,將寶黛婚姻惹得滿城風雨,但是賈母為何不趁早讓林黛玉嫁給寶玉呢?答案藏在第七十五回中賈政講了一個怕老婆的笑話裡。

中秋時節,賈母帶兒孫賞月,此時的賈府已呈現衰敗之兆。與賈府是世交的甄家獲罪被抄沒家產調取進京治罪.賈母聽說後心中「不自在」,卻道「別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十五賞月是正經。」脂硯齋在此批註「賈母已看破狐悲兔死,故不改正.聊來自遣耳」,「賈母吩咐中秋賞月.直接就是為了排遣甄府抄家消息帶來的不愉快」。席間命人擊鼓傳花,賈政接到手後講了一笑話。

「一家子一個人最怕老婆的。這個怕老婆的人從不敢多走一步。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買東西,便遇見了幾個朋友.死活拉到家裡去吃酒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著了,第二日才醒,後悔不及,只得來家賠罪。

這個笑話一點也不好笑。賈母自然也聽出了賈政的弦外之音。賈政所謂的怕老婆,其實就是指沒落後的賈府,所有的事情一定要聯合四大家族,尤其是自己的老婆王夫人。

在對待王夫人的問題上,賈政其實不僅不怕,反而一直是嫌棄的、疏遠的。王夫人從一出場就喜歡吃齋念佛,紅樓夢全書中描寫賈政唯一一次晚上安歇還是在趙姨娘的房間裡。賈府鼎盛時期可以如此,但是衰敗之後,賈政這種長期混在官場上的人馬上就會意識到,四大家族聯姻的好處。但是,他是知道賈母是希望林黛玉嫁給寶玉的,作為兒子不能當面否定母親的心思,通過講一個怕老婆的笑話,巧妙的傳達自己傾向於王夫人的選擇,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賈母雖是一介女流,但是她也深知政治聯姻的重要性。王夫人與薛姨媽是親姊熱妹,賈寶玉和薛寶釵聯姻,可以使王家、薛家和賈家的關係更加密切。而種強強聯合,卻是林黛玉所不具備的。更重要的是,在賈寶玉婚姻問題上,賈政和王夫人才是最終拿主意的人,他們夫妻兩人聯手,賈母其實也無可奈何。

一家之言,僅供閒看【文/小涵讀書】

相關焦點

  • 賈母為什麼不乾脆成全寶黛,真正原因是這一點,現在才知道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裡是研究《紅樓夢》的一個小天地,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點擊文章上面的藍色字體添加關注在,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一直在一起了。
  • 趙姨娘那麼不堪,為何仍得賈政的寵愛?王夫人四字說出答案
    —阿諾德即使合府上下幾百號人,但作為聞名京都的鐘鼎之家,賈府無時不刻不在講究一個體面,上至老封君史太君,下至一個貼身丫鬟,然而趙姨娘卻偏偏活成了例外。賈府的姨娘不少,東府賈珍,就有偕鴛、佩鳳、文花幾人,而榮府,賈赦姬妾眾多,賈政除了趙姨娘外,還有周姨娘一妾,賈璉雖家有悍妻,但後來也有了尤二姐和秋桐兩妾。然而,就是這麼多的姨娘,卻未見一個比趙姨娘愛折騰、讓人眼界大開的。
  • 聊聊《紅樓夢》裡賈母與兩個兒子的矛盾
    寶釵十五歲生日,賈母親自吩咐,是給了薛家和王夫人的面子。在大環節上小事情上她都能明晰事非。只是賈母和兩個兒子的關係卻是不太如意。賈母有二子一女,感覺上只有這個女兒才是她親生的,透著的是十二分的關愛。看她對黛玉百依百順的態度,縱容著寶玉和黛玉的來往,完全是為了那個早去的女兒。可是賈母和兩個兒子,卻不見什麼親密的關係。
  • 一場平安醮的隱情:元春為何要打平安醮?賈母為何對張道士翻臉?
    元春為何要打這個平安醮?為何寶釵等人不想去湊這個熱鬧?張道士是榮國公替身,王公大臣中也頗有威信,為何一口一個小道,如此謙卑?為何賈母對於張道士的提親,火冒三丈,言語惡劣?看似富貴人家的一場出行,卻牽動了好多人的心事。在這一件非日常事件中,人們來不及適應,來不及掩飾,不由地現出了原形。
  • 石問之:《紅樓夢》一大難題—為什麼賈政、王夫人住在榮國府正位
    在第29回,賈母跟張道士有段對話,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賈母的內心世界:(張道士)又嘆道:「我看見哥兒(指寶玉)的這個形容身段,言談舉止,怎麼就同當日國公爺一個稿子!」說著兩眼流下淚來。賈母聽說,也不由得滿臉淚痕,說道:「正是呢,我養這些兒子孫子,就沒一個像他爺爺的,就只這玉兒像他爺爺。」
  • 史湘雲才貌雙全,還是賈母娘家人,為何賈母未想過把她嫁給寶玉?
    但紅學大家周汝昌先生對湘雲可謂情有獨鍾,他認為史湘雲最終和賈寶玉走到了一起,兩人歷經家族變故後,結為了夫妻,其證據便是湘妃竹引起的猜測——娥皇、女英與舜,一夫兩妻的故事,已有多位前人論述過此觀點,筆者此處便不贅述。周汝昌先生的提法是否正確,我們暫且擱置不提,筆者想重點分析下榮國府在給賈寶玉擇妻的過程中,為何從來沒考慮過史湘雲這一現象。
  • 賈寶玉渾渾噩噩,從不學習仕途經濟,賈母為何任由他破罐子破摔?
    賈母聽說,也由不得滿眼淚痕,說道:「正是呢!我養這些兒子、孫子,也沒一個像他爺爺的,就只這玉兒像他爺爺。」——第29回由此觀之,賈母對賈寶玉的情感,並不是基於簡單的祖孫關係,若單是如此,賈璉、迎春、探春、惜春等人為何並未獲得這般特殊寵愛?
  • 子蘭讀名著:賈寶玉和賈環,誰賈政的好兒子?
    賈寶玉是賈政的嫡子,嫡妻王夫人所生;賈環是賈政庶子,妾室趙姨娘所生。賈政還有一個早夭的長子賈珠,為他留下了一個孫子賈蘭。賈政這一脈的子孫輩就這麼些人了。賈寶玉是賈母和王夫人的心頭肉,自小寵溺,混跡在女孩兒群裡長大。
  • 賈母到死不能講的難言之隱:賈府裡,隱藏一個可怕的秘密
    講甚麼脂正濃,粉正香,怎麼兩頰有霜呢?享用了富貴的賈母,終於在一次中秋家宴上,窺探到一個令賈府眾人汗毛倒豎的秘密。而且看原著,王熙鳳抄錄大觀園的隔日,早已到了中秋。上樓時,賈母、王夫人卻憂心忡忡,抄錄江南甄家的罪狀,賈府也是家宅不寧,王熙鳳、李紈臥病不起。為兒孫鼓氣,賈母還是決定率寧榮二府的人登高賞月。」此刻花園的正門俱已大開,掛著羊角燈。
  • 說說紅樓夢裡,寶黛釵分別給丫鬟改名的寓意
    那麼作為主角的寶黛釵,她們的丫鬟之名有什麼寓意呢?先看三人替丫鬟改名的過程:書中第3回,就介紹了襲人其本身賈母丫鬟,原名珍珠,跟琥珀,都有大富大貴的意思。等到了寶玉身邊,就變成襲人了,賈政還為此不高興。
  • 紅樓夢:一個真實的賈政
    賈政可謂是紅樓夢裡少有的好男人,沒尋花問柳的習慣,也沒像他哥哥那樣放著官不好好做,更不像賈珍,能把全府都鬧的翻過來。表面看來,賈政十分符合古人對男人的審美,忠厚老實、出仕做官、出身詩書家庭。然而再一細看,這個紅樓中最正點的男人卻樣樣都有些彆扭。
  • 讀《紅樓夢》: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姻緣,為什麼不能被王夫人成全?
    明明彼此相愛,卻沒能耳鬢廝磨地長相廝守。在「寶黛」生活的年代,感情是複雜的,這其中有階級、有背景、有父母之命、更有媒妁之言。總之,不是一句「我喜歡你」,就能白首不相離的。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經得過時間的淬鍊,卻抵不過父母的「反對」。
  • 對晚輩慈愛的賈母,為什麼對迎春的悲劇視若無睹?
    紅樓四春中,應屬迎春最沒有存在感,無論是家庭聚會、還是姐妹們小聚,榮府長房裡的大小姐總是缺席最多的。這位號稱「二木頭」的嬌貴小姐生性懦弱、為人善良,她不計較下人婆子偷了她首飾去賭錢,也不在各種人多的場合出風頭,但是她卻成了《紅樓夢》中唯一被丈夫暴虐致死的一個人物。
  • 《紅樓夢》賈政和王夫人是不是良配?寶玉和寶釵結婚是誰決定的?
    賈寶玉生得像父親,元春應該像母親,元春能進宮,並且後來成為貴妃,她的容貌應該十分出眾。王夫人如果不漂亮也不會生出那麼漂亮的女兒。王夫人的容貌應該變化不太大,賈政對她的美貌還是喜歡的。他和王夫人年近40,還生下了寶玉就是證明。其三,王夫人有才幹。
  • 賈母:豐盛平實的世間歡喜
    不像前輩們讀的那麼深刻,亦未曾深刻分析其中人物在細節處彰顯的特殊秉性,於是,賈母便成了眾人眼中一味只知享樂的糟老太婆,被兒孫們連哄帶騙的史老太君。可若是我們將賈母的每一句玩笑話細細品讀便會發現,賈母其實頗具有典型的東方老太太氣質。我一直對賈母的印象很深刻:有點偏心但厚道,精明但不刻薄,一直充當寶黛愛情的維護者、支持者,真正活的明白的一位老太太。
  • 賈政:治家無方、教子無能,活脫脫一個迂腐古板的守禮君子
    賈政是賈府上唯一「愛讀書」的人,但卻未見其文戰有功或舞文有得,而是靠乃父賈代善的臨終遺本感動了皇上,作為對先臣的撫恤,額外賞賜他一個主事之職。他篤信封建禮法,每日依例赴衙公幹、依禮歸家叩親,再就是看書下棋,或者與清客晤對,飽聽阿諛奉承之辭。
  • 李劼:賈母的牌桌上演繹精英淪陷庸才走向狂歡的帕金森定律
    但賈母畢竟曾經滄海,她搖頭喘氣地穿過一片哭聲,直奔現場,對賈政的躬身賠笑,一句話便把他逼得跪倒在地:「你原來和我說話!我倒有話吩咐,只是我一生沒養個好兒子,叫我和誰說去!」及至賈政抬出光宗耀祖的理由辯解並以此表示賈母言重,賈母作了如此絕妙的反詰:「你說教訓兒子是光宗耀祖,當日你父親是怎麼教訓你來著?」
  • 紅樓夢:秦可卿的病為何越治越重?賈母給她的兩塊山藥糕裡有答案
    秦可卿之死說法不一,喜歡猜測的人能找出不少理由證明秦可卿是上吊而死,但是從《紅樓夢》現在的文本中來看,秦可卿是病死的。秦可卿為何會病死?《紅樓夢》第十一回,大約兩個月後,寧國府裡給賈敬慶祝生日,眾人前來,邢夫人和王夫人打聽秦可卿的病情時,尤氏說道:「她這個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還跟著老太太,太太們頑了半夜,回家來好好的。到了二十後,一日比一日覺懶,也懶待吃東西,這將近有半個多月了。經期又有兩個月沒來。」按照尤氏的說法,秦可卿得的病並不重。
  • 襲人向王夫人告黑狀,曹雪芹為何還贊她「溫柔和順,似桂如蘭」?
    花襲人第三十四回向王夫人「進言」,要賈寶玉搬出大觀園,影射寶玉在大觀園中有了「不才之事」,是不是告黑狀?第七十七回晴雯被攆,賈寶玉評襲人為「頭一個出了名的至善至賢之人」,更被曹雪芹在判詞中讚頌「溫柔和順,似桂如蘭」。一個「告黑狀」者為何被如此高評價?只因誤解了襲人的「告黑狀」。
  • 賈政:人到中年的無奈,孤獨無助又悲哀
    雖然書裡並沒有寫他倆的交集,但是從林如海對賈政的評價「為人謙恭厚道,有祖父遺風」可以看出,他是很欣賞賈政的。那麼賈政對這位妹夫呢?賈雨村帶著林如海給自己的推薦信到了賈府,賈政就忙上忙下地幫他「找工作」。可惜林如海的死,讓這段友誼戛然而止。雖然書裡沒有寫,但筆者認為當時的賈政應該是很傷心的。後來他對黛玉的欣賞,多少也與曾經的這段友誼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