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談到山西只有三個字,「煤老闆」,如果再問就不知道怎麼回答了,煤老闆只是極少數人,作為在山西居住過4年的外省人,多次聽到山西友人說「其實很多煤老闆都不是本地人,而是以江浙等地的人居多」,把錢掙走了,拍拍屁股走人了,卻給山西留下了一個不正面的名聲。
「煤老闆」能代表15.67萬平方公裡的廣闊土地嗎?能代表3729.22萬(2020年4月數據)三晉兒女嗎?很顯然,不能。
山西的古建築全國第一,這一點可能很多不是山西人並不知道。山西的古建築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還有保存的完整性上,都是全國第一,山西的古建築比陝西多,也比河南多。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山西各類古建數量達到了18418處,如果從單體建築來說,估計多達30多萬處,同時還有很多散落鄉野沒有統計的古建築不包括在內。原來我是不相信這個數字的,只到我來到山西,知道了山西很多縣都有國保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真是讓人驚訝,翼城的大河口遺址、南梁古城遺址、葦溝—北壽城遺址,一個縣城3個國保單位,整個寧夏都只有2個國保單位,可見山西的國保之多。截止2019年山西共有國保單位513處,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佔現有全國國保古建築總數近五分之一。
山西的國保不光是多,而且都很精良,沒有湊數的國保,也沒有進入國保的湊數古建築。山西五臺縣的佛光寺大殿,既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國保,因為佛光寺大殿現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唐代木構建築暨第二早的木結構建築,面闊七間,34米;進深四間,17.66米,屬於單簷廡殿頂,建築樣式為中國古代最高級別,被梁思成稱為「中國建築第一瑰寶」。
類似於佛光寺大殿這樣的孤品、絕品建築山西還有不少。應縣木塔建於1056年,已經快一千年了,千年風風雨雨,始終屹立不倒,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構塔式建築,2016年被吉尼斯認定為世界最高木塔。
山西有大量知名度不高的國寶,但是又是世上絕無僅有的古建築。包括位於山西長治的上黨長春玉皇廟、位於山西省方山縣的于成龍故居……,上黨長春玉皇廟保存了大量宋代構件,後殿是明代遺構,山門和鐘鼓樓是清代建築。于成龍是方山縣人,他是清康熙年間當過江南江西總督,他的故居是清代早期建築,于成龍政績卓越、清正廉潔,深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讚譽為「清官第一」。
為什麼山西的國保這麼多,卻很多知名度並不高,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山西的這些古建築分布在15.67萬的廣袤土地上,呈現的分散化特徵,同時真正對古建築了解畢竟只是少數人,對於分布在縣城和山區的古建築,普通遊客很難專程跋涉千裡來看,有些縣市住宿、交通等相關配套也難以跟上。還有一點是宣傳不足,有些古建沒有5A的名號,但是又非常稀缺,比如晉祠的建築精品多,但是僅僅是4A景區,而很多比不上晉祠的古建築卻是5A,包括某些仿古建築,存在真古建卻打不過假古建的情況存在。
希望有一天,山西古建築被更多的人了解,欣賞,而不是因為「煤老闆」而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