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城區八大公園讓群眾抬頭見綠出門進園 景在城中立 人在畫中遊

2020-09-05 二三裡資訊肇慶

長利湖沙灘公園擁有1.6萬平方米白色沙灘、1萬平方米露天泳池和水上娛樂區、1220米親水棧道和1400米濱水步道,是肇慶新區一項惠民工程。 西江日報記者 朱健興 攝

西江日報訊(記者 陳潔 特約記者 梁愛玲通訊員 黎志鋆)上個周末,肇慶城區八大公園集中開園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市民紛紛轉發分享視頻圖文並親身體驗,對這些城市公園帶來美景、快樂和魅力讚不絕口:抬頭見綠、出門進園、園中宜樂,全家老幼可以在休閒娛樂中更加親近山山水水。

肇慶以嶺南山水聞名,特別是江河湖泊,如綠色飄帶或明珠,點綴在藍天青山,讓人分外陶醉。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持續加大民生事業投入力度,不斷提升市民群眾民生福祉。今年,肇慶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出發,立足自身天然稟賦優勢,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城市公園,把城市水系和自然風光、歷史文化、人居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打造「肇慶碧道」品牌,展現城市魅力。

8個新增公園包括了長者公園、108公園、羚山湧碧道公園、江濱公園、兒童公園、硯陽湖公園、長利湖沙灘公園、明珠廣場公園。年長者可以在長者公園運動健身、寫字繪畫;小朋友可以在兒童公園尋找樂趣。有市民在新聞下留言:「肇慶現在的公園綠地越來越多,一步一景。」「肇慶越來越尊老愛幼。」這是大家的普遍感受。

在全省萬裡碧道示範點星湖碧道邊是108公園,其東南鄰西江,西北是東湖,西南是星湖溼地公園,遠眺北嶺山、羚山和西江,濱湖觀景棧道串聯各遊園節點,山水美景盡收眼底。沿著108公園往東,則是羚山湧碧道公園,該公園體現了近年生態治理的成果,一方面,其利用水生植物及生態滯留池,淨化面源汙染的雨水徑流,發揮水利調洪的優勢,實現綜合生態效益;另一方面,通過汙水處理設施處理後的中水補水,營造動水溼地景觀,成為融自然、生態、健身、休閒為一體的綠色濱水景觀帶,為市民提供安全、經濟、便捷、舒適的濱水休閒空間,打造「肇慶碧道」品牌。在羚山湧碧道公園附近,還有另一個肇慶山水休閒新地標——江濱公園,其沿著西江岸線而建,西起西江南路,東至羚山,全長10.5公裡,沿著公園漫步,可見西江清水纏繞,感受城市魅力。該園在滿足防洪要求的基礎上,對西江原有岸線進行合理改造及景觀提升,成為美麗的江濱風光帶。

此外,硯陽湖公園、長利湖沙灘公園、兒童公園等也都一應體現了肇慶綠水青山的嶺南山水景觀特色,又融入了現代理念,已經成為市民遊客休閒健身、網紅打卡的好去處。

目前,八大公園正加快建立健全日常運營管理機制,全面完善公園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從更多角度把肇慶的美展現在群眾面前,而且服務更方便,努力實現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構建肇慶豐富多樣的生態人文景觀群,切實增強肇慶宜居宜業宜樂宜遊的最美底色,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西江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肇慶城區八大公園讓群眾抬頭見綠出門進園 景在城中立 人在畫中遊
    西江日報記者 朱健興 攝 西江日報訊(記者 陳潔 特約記者 梁愛玲通訊員 黎志鋆)上個周末,肇慶城區八大公園集中開園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市民紛紛轉發分享視頻圖文並親身體驗,對這些城市公園帶來美景、快樂和魅力讚不絕口:抬頭見綠、出門進園、園中宜樂,全家老幼可以在休閒娛樂中更加親近山山水水。
  • 肇慶8個公園集中開園 讓市民可以抬頭見綠 出門進園
    30日,位於肇慶中心城區的長者公園、108公園、羚山湧碧道公園、江濱公園、兒童公園、硯陽湖公園、長利湖沙灘公園、明珠廣場公園8個公園集中開園,市民走進公園健身鍛鍊、休閒娛樂的同時,公園城市也逐漸走進市民的生活。
  • 八大公園開園:「打卡」新公園 人在畫中遊
    主流 ▎權威 ▎責任 給你不一樣的新聞資訊日前,肇慶城區八個新增公園開園,市民對這些公園帶來的美景、悠閒娛樂新去處讚不絕口,抬頭見綠、出門進園、園中宜樂有市民說,年長者可以在長者公園運動健身、寫書法繪畫;小朋友可以在兒童公園尋找樂趣。肇慶現在的公園綠地越來越多,一步一景,青山綠水美如畫的風景處處見。
  • 肇慶城區八大公園集中開園,新增超220公頃公園綠地!一起來...
    肇慶城區八大公園集中開園,新增超220公頃公園綠地!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市民紛紛轉發分享視頻圖片並親身體驗,對這些城市公園讚不絕口:抬頭見綠、出門進園、園中宜樂!△ 從上到下 長利湖沙灘公園、硯陽湖公園、肇慶市兒童公園 圖源 市發改局肇慶以嶺南山水聞名,今年,肇慶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出發,立足自身天然稟賦優勢,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城市公園,打造「肇慶碧道」
  • 肇慶城區八大公園集中開園,新增超220公頃公園綠地!一起來打卡~
    上個周末,肇慶城區八大公園集中開園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市民紛紛轉發分享視頻圖片並親身體驗,對這些城市公園讚不絕口:抬頭見綠、出門進園、園中宜樂!、硯陽湖公園、肇慶市兒童公園 圖源 市發改局肇慶以嶺南山水聞名,今年,肇慶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出發,立足自身天然稟賦優勢,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城市公園,打造「肇慶碧道」品牌,8個新增公園包括了長者公園、108公園、羚山湧碧道公園、江濱公園、兒童公園、硯陽湖公園、長利湖沙灘公園、明珠廣場公園。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丨城在「綠」裡美 人在「園」中遊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2018年,重慶開始實施「增綠添園」行動。「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不僅讓山城越來越美,也讓重慶市民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出門進園遊園建到家門口,打太極不再趕時間「做夢都沒想到,家門口會有這麼漂亮的一個遊園。」劉友蘇對行知園的喜愛,發自內心。因為自從有了行知園之後,她打太極不用再趕時間。
  • [聚焦黃石兩會]黃石將打造「百園之城」 到2020年城區公園將達100個
    湖北日報訊(記者雷巍巍、通訊員王劍)「300米見綠,500米入園。」4日上午,黃石「兩會」第二場新聞發布會,黃石市建委主任餘常晏稱,到2020年黃石城區公園數量將達到100個,建成「百園之城」。從資源型城市向工業旅遊城市轉型,黃石在綠色發展、生態修復上做足文章。目前,黃石城區擁有53個公園。  「半城山色半城湖。」
  • 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山東各地積極打造「公園城市」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17日訊(記者 劉自銳 楊廣科 韓蓓蓓) 「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近年來山東多地因地制宜,著力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通過打造康養公園、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園」等形式,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人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 城在公園中 人景兩相宜
    於梅州而言,推進「公園城市」規劃建設,是開展「美麗梅州·美好家園」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八大工作任務中的重要內容,也是開展美麗城區提質行動的關鍵舉措。日前,《梅州市中心城區公園城市總體布局規劃(指引)(2020-2035)》(下稱《規劃》)正式出臺,以全域公園化理念指導城鄉規劃的建設治理,建設「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城園一體」的全域公園城市,打造粵東北公園城市典範。
  • 騰退土地留白增綠 北京這些口袋公園讓百姓推窗見綠出門進園
    這兩天,家住東城區清水苑社區的張阿姨每天都準點兒下樓,和老姐妹兒約著一起到家門口的公園裡遛彎、賞花。公園裡,成片的月季花嬌豔欲滴,層疊的花臺間不時噴出細密的水霧,廊架下,居民們邊聊天邊賞景,十分愜意。在她們眼裡,新栽的花草樹木、新添的長廊條椅、新建的蜿蜒步道,都是辛福生活的源泉。
  • 福州打造具有山水城市特色的「綠島鏈」——推窗見綠 出門進園
    美麗山水融入百姓生活「如今,各種綠道、串珠公園已經成為福州的新名片。這些綠道依山傍水,各有特色,但是大都建設在市民家門口,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讓美麗的榕城山水融入百姓生活。」談起綠道建設,福州市園林局局長楊曉非常自豪。
  • 肇慶8個新建公園集中開園
    8月30日,肇慶市中心城區新建公園集中開園儀式在長者公園舉行。長者公園、108公園、羚山湧碧道公園、江濱公園、兒童公園、硯陽湖公園、長利湖沙灘公園、明珠廣場公園等一批新建公園亮相開放,展示了2020年中心城區重點民生項目建設成果。
  • 「口袋公園」,出門見綠
    「見縫插綠、出門見綠」正於細微處顯現。在不斷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同時,有的地方還注重突出本地特色,將城市的歷史文化元素融進口袋公園,賦予其更多的文化內涵。一方面,讓文化得以傳承,使記憶得以延續;另一方面,對外充分展示城市風貌,打造靚麗城市名片。
  • 泗陽:從「一園獨秀」到「公園擁城」
    今天的《巨變70年》大型新聞行動,讓我們來看看泗陽這座城市這些年公園的發展變遷。記者 丁夢(漫步在咱們泗陽城區,綠樹婆娑、碧水蕩漾、休閒公園、環城水系交相輝映。走在路上,兩旁有寬闊的草坪,樹木花草高低錯落,讓人心曠神怡。現如今,人們出門走不了幾分鐘,就能步入公園綠地,親近自然、享受生活。可誰能想到?在幾十年前,這竟是一項奢侈的享受。)
  • 以實現「四大創建」為動力 推動肇慶高質量發展
    5A景區;肇慶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稱號以及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之後,今天(11月20日)肇慶成功摘得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在一年內實現了「四大創建」,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77座公園扮靚衡水
    走走走,一起去公園溜一圈!」近年來,衡水城區的公園綠地建設稱得上日新月異,去公園轉轉也成了無數市民飯後休閒最常見的寒暄。在無數老衡水人的記憶裡,1984年落成的中華公園一度一「園」獨秀,而後是更為人熟知的人民公園。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這兩座公園都是市民遊玩的主要去處。
  • [聚焦黃石兩會]黃石將打造「百園之城」 到2020年城區公園將達100個
    湖北日報訊(記者雷巍巍、通訊員王劍)「300米見綠,500米入園。」4日上午,黃石「兩會」第二場新聞發布會,黃石市建委主任餘常晏稱,到2020年黃石城區公園數量將達到100個,建成「百園之城」。從資源型城市向工業旅遊城市轉型,黃石在綠色發展、生態修復上做足文章。目前,黃石城區擁有53個公園。  「半城山色半城湖。」
  • 讓百姓「推窗見綠、出門進園」 北京建50處「口袋公園」、小微綠地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魏夢佳)在北京西城區東福壽裡胡同南口,地鐵北海北站不遠處,今年新建起了一座800多平方米的小公園——東福壽裡口袋公園。園中栽植著玉蘭、石榴、柿子樹等,午後的暖陽下,胡同的老人們聚坐在古色古香的亭廊下,閒話家常。  如今,這樣的口袋公園在北京正越來越多。
  •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深圳成為「公園裡的城市」
    新華社深圳9月25日電 題:推窗見綠、出門見園——深圳成為「公園裡的城市」  新華社記者王豐、周穎  40年,從兩個公園到「千園之城」,深圳公園數量的變遷,從一個側面見證了特區的發展。  出門500米可達社區公園,2公裡可達城市綜合公園……在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裡的深圳,大大小小的公園遍布山林、海邊、社區、街邊,這些公園夯實了特區的生態基礎,串聯起千萬深圳人的宜居夢想。  「全域公園」塑造綠色特區  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時,全市只有兩座公園。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 轉角遇見「綠」,在公園城區裡詩意棲居
    周末,黃沙河公園成為了受市民喜愛的休閒場所,各色花海五彩斑斕、奼紫嫣紅,帶給市民「人在花中走,如在畫中遊」的美妙感受。綠道、遊園、公園逐漸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星星點點的綠色串聯成線,勾勒出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展現了全新的城市生產生活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