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錢的菸草公司也要上市了!
2018年12月31日,中國菸草的全資子公司:中煙國際(香港)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書,欲赴港上市。
據了解,中國菸草總公司與中國國家菸草專賣局合署辦公,對全國菸草行業進行集中統一管理,盈利數額巨大,2017年中國菸草總公司實現利稅總額11145.1億元,相當於BAT+工行+建行+農行當年的利潤總額。
根據招股書,目前中國菸民有3億。那麼,又不差錢,又壟斷了全國3億菸民,作為中國菸草總公司的子公司,中煙國際(香港)究竟怎樣?為何也要奔赴港股?基金君給你簡單捋一捋。
一年利稅就超10000億
一向悶聲發大財的菸草公司也要上市,將大家的眼光聚焦在這個隱形巨無霸。
那麼,究竟中國菸草多賺錢?
據報導,國家菸草專賣局於2018年1月16日宣布:2017年中國菸草實現稅利總額11145.1億元,同比增加349.32億元,增長3.24%。
11145.1億是什麼概念?
基金君給個簡單的數據大家看看。
我們熟知的BAT三大網際網路巨頭,2017年稅前總利潤分別是212.83億元、796.11億元和882.15億元。
從圖中可以更直觀的看出,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總利潤只是中國菸草的一個零頭。
那麼,和中國最賺錢的前十家上市公司相比,又如何呢?
數據顯示,A股最賺錢的前五家企業:國有4大行和中國平安相比,又是怎樣的呢?
也是秒殺級別的差距。
工行老大哥2017年的利潤總和位居A股首位,3646.41億元,但面對中國菸草依舊是小巫見大巫,2017年中國菸草總公司的稅利是工商銀行利潤總額的3倍。
簡單算算,2017年中國菸草實現稅利總額=BAT+工行+建行+農行。
值得注意的是,菸草總公司幾乎把所有的利潤都拿出來繳稅。
2017年上繳財政超10000億,這是中國菸草連續第4年實現稅利總額超10000億,實現了高增長基數上的持續發展,菸草對國家的貢獻做出了高發展壓力下的重要貢獻。
壟斷3億菸民的生意
為什麼利潤如此龐大?
從其子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可以了解一二。
首先這門生意用戶多,在中國就有3.06億菸民。
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有3.06億菸民,佔比22%左右,支撐起了中國菸草公司龐大的利潤。每年中國菸民消費約5000萬箱捲菸,佔世界菸草市場的44%。
同時,隨著居民的勞動收入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推動了中國菸草製品的消費升級,所以高端捲菸的消費也逐步擴大,高端捲菸的國內銷量從2016年的1335億支上升至了2017年的1450億支。
此外,這是一門壟斷性行業。在中國,國家通過法律形式確立了菸草的專賣制度,屬於國家完全壟斷性行業。說白了,這個利潤一定要歸國有,也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撐之一,佔據在6%左右。
子公司表現如何?
母公司如此能賺,子公司中煙國際(香港)表現如何?
招股書顯示,此次擬在港股IPO的中煙國際(香港),成立於2004年,是中煙國際負責資本運作及國際業務拓展的指定境外平臺。
而中煙國際是中國菸草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通過組織菸草產業的貿易及監管境外附屬公司的運營及中國菸草總公司的境外投資,承擔中國菸草總公司的管理及運營工作。
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和2018年前三季度,中煙國際(香港)分別實現收入76.19億港元、63.1億港元、78.07億港元和50.77億港元,同期淨利潤分別達到了3.91億港元、3.38億港元、3.48億港元及2.22億港元。
主營業務細分來看,主要為四大部分:
第一,菸葉產品進口業務。公司從全球,諸如巴西、美國、阿根廷等地,採購菸葉類產品,並最終向中國菸草製造商轉售。當然,進口的菸葉類產品主要還是高端菸葉,捲菸生產企業通常將國內種植的菸葉與進口菸葉混合使用,用於製造中高檔捲菸以提升口感。畢竟,菸民吸菸也需要消費升級。該板塊業務是公司營收的大頭,2015-2017年,其營收分別為51.9億港元、40.63億港元、54.87億港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68.1%、64.4%、70.3%。
第二,菸葉類產品出口業務。公司獨家經營菸葉類產品出口至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該板塊佔比總收入的2成多。出口的話,主要傾銷印度尼西亞,佔比超過7成。
第三,捲菸出口業務。公司獨家對免稅店及捲菸批發商出口中國品牌捲菸。從2018年前9月的捲菸出口比例來看(按銷售額),中華、利群、玉溪排名靠前,分別佔出口捲菸總收入的38.2%、9.7%和8.4%。
第四,新型菸草製品出口業務,包括加熱不燃燒菸草產品。這個業務是從2018年5月開始的,到9月30日,也已經實現185萬港元的收入。
為何要上市?
從背景和業績來看,中煙國際(香港)不差錢。那為什麼還要赴港上市呢?
中煙國際(香港)表示,主要用於擴大東南亞等主要目標市場的銷售道、與其他國際捲菸公司戰略合作等目的。
目前,東南亞地區為中煙國際(香港)產品主要出口地區。
2015年至2017年,中煙國際(香港)向印度尼西亞、越南及東南亞地區的其他國家出口菸葉類產品所產生的收入分別為14.25億港元、13.51億港元、16.88億港元,同期分別佔出口業務收入佔比超過80%甚至達到90%。
從目前菸草類產品進出口格局來看,四大菸草公司壟斷70%市場。2017年,菲莫國際、英美菸草、日本菸草和帝國品牌這四家跨國菸草公司繼續壟斷了全球除中國以外約70%的捲菸市場。同期,上述四家菸草巨頭分別收入781億美元、735.7億美元、649.7億美元及383.2億美元,稅利總額分別達到了556.9億美元、560.6億美元、508.9億美元和218.5億美元。
因此招股說明書中表示,為了實現公司整體戰略目標以及競爭力、營運效率,將採取以下策略:
1, 擴大菸草類產品進口業務中的菸草類產品供應來源
2, 擴大菸草類產品出口業務的出口目的地
3, 通過策略性擴大銷售渠道、優化產品組合及擴張地理覆蓋範圍,增加免稅捲菸的市場份額
4, 提高新興菸草製品的品質及增加新興菸草製品市場的市場份額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