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高調回歸!青島能否擺脫「無網際網路基因」的標籤?

2020-12-21 鳳凰網青島

融資規模刷新行業記錄,青島生鮮賽道「變奏」進行時。

12月9日,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這也成為生鮮電商領域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戰略投資。

未來,每日優鮮也將落戶城陽區,建設全國生態鏈總部產業園以及智能供應鏈中心,打造上下遊生態鏈企業聚集的產業集群,助力生鮮電商業務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優鮮實則誕生於「青島」,作為一家極富成長性的網際網路企業,每日優鮮緣何「出走」?五年後,又以生鮮電商業內「頭部玩家」華麗回歸,又因如何?獨角獸城市、獨角獸企業強強聯合之下,青春之島、創業之城能否迎來網際網路的「北國之春」,我們拭目以待。

齊魯財研社第63期

每日優鮮高調回歸青島

12月9日,青島市政府與每日優鮮集團在青島府新大廈舉行總部項目籤約儀式。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這也是迄今為止,生鮮電商在地方落地最大規模的戰略投資。

圖片來源:陽光城陽

未來,每日優鮮總部將落戶城陽區,建設全國生態鏈總部產業園及智能供應鏈中心,並借力青島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獨特的「雙節點」優勢,打造上下遊生態鏈企業聚集的產業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優鮮實則是一家從青島走出去的網際網路企業。「2015年我們創業的時候,公司註冊所在地其實就在青島,但是我們團隊辦公在北京,經過五年的發展,今年我們又回到青島,其實是回到了初心。」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這樣說道。

談及當初出走,在和徐正一起創業的合伙人之一、每日優鮮副總裁郭琦看來,原因主要在人才。

「實事求是的講,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消費網際網路的創業和相關人才,涵蓋數據、運營等各個方面,青島在這方面還是相對不足。而北京則是人才高地,所以我們的辦公和業務開展,前五年主要放在北京。」

1+1>2

打造「消費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新標杆

生鮮電商行業,徵戰從未停歇。

如果以十年為一個節點往回看,生鮮電商這個新興的產業恍如經歷了一場「不是你生,就是我亡」的戰事。前有亞馬遜押注的美味七七成為「先烈」,後有明星項目青年菜君資金鍊斷裂黯然落幕。

從早期玩家以B2C引路,到乘O2O之風迎來高光時刻,再到潮退弱肉強食眾人散。這十年裡,有人掙扎轉型求生存;有人頭破血流終敗局,憤懣寫下「不再碰生鮮電商」。

當然,也有人在這「槍林彈雨」的初生行業裡,獨闢蹊徑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每日優鮮便是其中一員,儘管進場稍晚,但卻最終以創新的前置倉模式後來居上。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每日優鮮在全國擁有1500多個前置倉,覆蓋近20個大中小城市。作為中國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的首創者,其通過「前置倉」的模式,讓生鮮商品通過網絡銷售,快速實現周邊1-3公裡1小時送達,不僅極大地減少了生鮮商品的損耗,也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

此外,穩定而有品質的生鮮供應也是每日優鮮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當下,每日優鮮採用大規模直採、標準化加工的形式,既保障了商品品質穩定,又控制了採購成本,為客戶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

談及本次的回歸,徐正用了六個字概括,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徐正表示,青島這些年在創新生態的打造、營商環境的優化等各方面都有長足進步,對創業企業的人才、資金、環境等配套了非常多且具體的務實政策,這也讓他們能夠安心在青島落地。

此外,山東作為中國水果蔬菜大省,不僅是農產品食品產業集群所在地,也是貫通全國的重要節點城市,地理優勢得天獨厚。其次是人和,「我們內部團隊開玩笑說,『北國之春』又要來了。」徐正說,青島是北方城市「少有的開放、包容」,「最近有一些文章在講南北經濟、南北城市發展,我覺得青島其實是北方GDP第三的城市,但是這一段時間我們跑下來,我覺得青島應該是北方創新第一城市,非常開放、非常包容。」

五年前,無奈出走,五年後,毅然回歸。毫無疑問,想要留住一個企業的「心」要靠「真材實料」,本次出資「20億」攬獲「獨角獸」每日優鮮,也為青島擺脫「無網際網路基因」城市標籤,邁出積極求變的一步。

青島能否擺脫「無網際網路基因」的標籤

網際網路上半場創造了太多中國經濟幾十年來的不可思議。當下,杭州成為炙手可熱的新一線城市,充分展現出了網際網路經濟爆發的巨大能量,以至於但凡沒有誕生過網際網路巨頭的各省經濟龍頭城市,幾乎都遭受過為何錯失了網際網路的拷問,甚至連全國經濟龍頭上海,都沒能倖免。

回看青島,在過去的十年裡,「網際網路+」一度讓青島趨之若鶩,製造新動能的缺乏,一覽無餘,甚至被貼上「無網際網路基因」的標籤。現在,還經常有人把2004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頒獎典禮上馬化騰向張瑞敏推銷QQ被拒的節目場景,看作是後來青島錯失網際網路的某種預兆。時間來到2008年,青島這座家電產業重鎮與京東方再次擦肩而過似乎更加意味深長。

不斷與網際網路發展的黃金時期失之交臂的青島,也間接導致在與南方同等級城市的比拼中逐漸落於下風,「缺芯少面」也越來越成為青島產業發展的一塊「心病」。

此前,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曾多次在公開場合這樣推介青島: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面對新的發展浪潮,青島率先出擊,除了政策傾斜,青島也在以實際行動表達著對於企業的歡迎。

11月17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赴北京走訪每日優鮮北京總部時,也提出要打造「4+1」發展生態,把創新創業所有必需的元素、要件都連結到一起,為企業、企業家創意創新創造提供全方位服務與支持,極力促成了每日優鮮與城陽區的合作「情緣」。

此外,在本次項目推進過程中,青島市和城陽區靠前服務,從洽談到正式籤約僅用了150天,創造出一事一議的高效率。

此次青島聯手每日優鮮,不僅是「獨角獸城市+獨角獸企業」的突破性合作,更是青島產業轉型的關鍵節點。

對於青島而言,每日優鮮是難得的體量大、模式新、產能帶動強的網際網路項目,未來待項目落地後,必將對外資、外貿進出口、消費、地方財政和產業拉動等多方面作出重要貢獻,助推城陽乃至青島市新零售、新產業、新經濟做大做強、進而實現青島在網際網路領域新作為的願景。

相關焦點

  • 每日優鮮的青島「百億計劃」
    但是對於在場的媒體的感受來說,當前網際網路一些熱鬧賽道屬於高估,青島這個城市目前存在低估。「每日優鮮第二個五年在青島開始了。」這是徐正代表每日優鮮與青島這個城市結緣的最具體定義。徐正做生鮮的經歷起源於青島,聯想佳沃著名的藍莓單品,現在已經是青島農業的產業名片,也是徐正職業生涯的重要經歷之一。每日優鮮現在將總部級項目落地青島,徐正稱作是「回家」。
  • 打造「消費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新標杆 每日優鮮總部項目落地青島...
    中國山東網12月10日訊(記者 姜婷 通訊員 苟小妹)12月9日,青島市城陽區與每日優鮮集團總部項目籤約儀式在青島府新大廈舉行,每日優鮮將在城陽區註冊成立總部公司,開創了獨角獸企業設立全國總部的先例。
  • 從菜籃子到菜園子,每日優鮮的青島計劃
    換言之,投資僅僅是「開胃菜」,每日優鮮未來會把諸多重點業務都放在青島落地。一個新經濟菜籃子企業在國民菜園子裡的創新實驗,也將緩緩拉開帷幕。新的五年12月9日的籤約儀式上,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表示,「每日優鮮的第二個五年在青島開始了」。
  • 獲20億戰略投資,每日優鮮聯手青島探索生鮮產業一體化新路徑
    12月9日,青島市政府與每日優鮮集團在青島府新大廈舉行總部項目籤約儀式。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這是迄今為止生鮮電商在地方落地的最大規模戰略投資。
  • 益弘商學院助理雪梨:每日優鮮的產業價值
    每日優鮮開創人兼CEO徐正表示,每日優鮮將主動融入青島開放開展大勢,加大在青投資力度,深化務實協作,以國內搶先的生鮮電商業務為龍頭,帶動青島農業和食品產業晉級。顯然,「供給鏈」和「農產品」將是雙方協作重點。
  • 每日優鮮買菜新趨勢,每日優鮮「鮮貨」送到家
    在每日優鮮今年的「年貨新星」裡,冰鮮小排、鮮牛羊肉等鮮肉類產品,便和波士頓龍蝦、珍寶蟹、麵包蟹等鮮活海鮮一同上榜。而在每日優鮮所有年貨極速達訂單中,含鮮肉類產品的訂單佔到了43.53%。  消費者對生鮮產品本來就有即時性的購物需求,愈發注重健康的他們也希望購買到更新鮮的商品。
  • 每日優鮮總部項目落地城陽,獲青島戰略投資20億元
    最近,青島資本市場大動作頻發 與此同時 又有重點項目落地青島 好消息不斷 12月9日,城陽區與每日優鮮集團總部項目籤約儀式在青島府新大廈舉行,每日優鮮將在城陽區註冊成立總部公司。
  • 每日優鮮總部項目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優鮮核心團隊的創業起點就是青島,2015年還曾註冊了一家公司。但過去五年,每日優鮮一直以北京為支點進行布局和發展。此番,獨角獸企業回到獨角獸城市,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感嘆「心情激動」。他坦言,此時回青是「天時地利人和」兼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和」——「我覺得青島應該是北方創新第一城市,非常開放、非常包容。」
  • 《網際網路周刊》發布APP分類排行榜 每日優鮮連續兩年居首
    中新網7月16日電 日前,《網際網路周刊》與eNet研究院聯合頒布了《2019上半年度APP分類排行榜》,每日優鮮在生鮮電商APP分類中穩居首位。《網際網路周刊》每半年統計一次的App分類排行榜,這是每日優鮮連續第四次在中領跑生鮮電商細分領域。
  • 青島+每日優鮮,一場直通未來的消費產業升級
    來源:商業觀察家新年將至,農業大省的中心——山東青島給線上買菜又添了一把火。12月9日,青島市政府宣布,由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每日優鮮則會在青島建立全國生態鏈總部產業園及智能供應鏈中心。
  • 每日優鮮還「鮮」嗎?
    我常用的生鮮電商APP是每日優鮮,開始很好用,最近不行了,配送時間不可控,菜也爛、水果也不新鮮。」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近期,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平臺有不少消費者點名生鮮電商的「領跑者」每日優鮮APP,投訴每日優鮮存在配送經常超時、商品質量差、承諾的優惠無法兌現等問題。記者針對以上情況進行走訪調查,發現每日優鮮存在積弊,引發了消費者的大量投訴。
  • 手機裡的Costco 每日優鮮的增長秘笈
    每日優鮮是代表玩家之一。Trustdata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6月,每日優鮮月活已經接近1000萬,日活突破400萬,持續領跑,而生鮮行業的頭部效應也愈發明顯,每日優鮮在月活、用戶粘性等方面都與第二梯隊拉開了較大差距。以小見大,從個體看行業,每日優鮮能夠坐穩行業頭把交椅是否有會員制的功勞?
  • 籤約當天獲20億元投資,「每日優鮮」總部落地青島城陽
    據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介紹,每日優鮮註冊用戶超過1.2億,優質供應商約1000家,超過3000件商品可以實現30分鐘送達,生鮮產品實現100%批次質檢。目前每日優鮮正同時布局「消費網際網路」和「產業網際網路」,前者從零售切入打造「零售雲」,後者圍繞農業科技打造「農業雲」。「如果說我們是一個獨角獸公司,那青島其實是一個獨角獸的城市。」
  • 每日優鮮產品分析報告
    2.1 生鮮電商行業商業模式2.1.1 傳統生鮮電商模式簡介:通過網際網路將生鮮產品通過自建物流或者第三方物流方式直接配送給消費者。每日優鮮由於有騰訊智慧零售的助力,以社交關係鏈的方式,結合高頻度的生鮮品類消費,在用戶密度上遠遠超越了多數的競爭對手。每日優鮮在社交運營的努力包括:紅包營銷、全渠道會員制營銷,以及獨立的社交電商分銷平臺:每日一淘。進一步利用微信社交平臺優勢發展社交電商,這些努力都使得每日優鮮的用戶密度以指數級方式增長。
  • 每日優鮮的生鮮十二時辰
    但令人意外的是,2018 年底,每日優鮮宣布前置倉已實現了全國範圍內經營性現金流為正。緊接著在今年 2 月,每日優鮮宣布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了前置倉 2.0 版本。工作節奏的變化,是每日優鮮進化前置倉系統的重要一步。每日優鮮要用這種方式,再一次將前置倉的效率壓向新的臨界值。降低成本消耗的同時,實現更高的效率。
  • 估值達30億美元 每日優鮮成敗在此一舉
    阿里巴巴+京東和叮咚買菜對融資傳聞直接否定不同的是,每日優鮮的回應為不痛不癢的「不予置評」。這顯然並不能讓市場上的猜測停息。據了解,每日優鮮成立於2014年,由徐正和曾斌聯合創立,成立1個月之後便獲得500萬美元天使輪投資。
  • 20億元戰投是青島對每日優鮮「產業價值」的肯定
    12月9日,每日優鮮集團獲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的聯合投資主體戰略投資20億元。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表示,每日優鮮將主動融入青島開放發展大勢,加大在青投資力度,深化務實合作,以國內領先的生鮮電商業務為龍頭,帶動青島農業和食品產業升級。顯然,「供應鏈」和「農產品」將是雙方合作重點。
  • 隨時隨地,每日優鮮送貨上門關鍵詞:每日優鮮
    隨著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的崛起,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想要的生鮮產品,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生鮮食品不再成為遠在神壇的奢侈之物,隨手點擊下單,生鮮美食就可以送達至消費者的餐桌。每日優鮮採取前置倉模式,每個前置倉都是一個中小型的倉儲配送中心,總部的中央大倉只需對前置倉供貨,消費者下單後,按照後臺系統規劃,商品從其附近的前置倉發貨,在前置倉周邊3公裡範圍內,實現30分鐘送達,配送員承擔「最後一公裡」履約交付,極大的提高了配送效率。此外,每日優鮮更是推出了「今日鮮」服務。
  • 每日優鮮格局升級,全城配送「一小時」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生鮮電商也運用技術在同步發展,每日優鮮為了讓廣大消費者在勞累一天以後,只需輕輕動動手指就能享受到新鮮菜品「一小時配送上門」的便捷服務。在下班的路上,點開手機內的每日優鮮APP,挑選200g蔬菜、350g番茄、 2 個雞蛋、400g五花肉,利用電子支付買單,付款一小時後,剛到家中不久的成都楊小姐就聽到了敲門聲,打開門便是每日優鮮配送員送上門的新鮮商品。
  • 每日優鮮徐正:未來五年重倉供應鏈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9月17日,在2020每日優鮮供應鏈生態大會上,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表示,公司希望和供應鏈夥伴形成共生、共長、共建、共享的生態,未來五年,每日優鮮會重倉供應鏈,決勝第一公裡,所有時間、精力、資源會優先配置到供應鏈上,和合作夥伴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