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冷知識,「血條」進化史,也就是生命值

2020-12-14 百家號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說一說遊戲中的血條,也就是生命值。

在2002年的一次採訪中,龍與地下城的創始人之一戴維說,他早年玩過這麼一個桌遊,當你的角色,面對怪物的攻擊時,要擲一次色子,如果失敗就直接掛掉。他說這體驗簡直太差了,純粹看命,所以他們後來在做龍與地下城的時候,就加入了生命值系統。扔色子改成了決定傷害值,讓咱們玩的時候有了一定預知危險,左右結果的能力,不再是單純的死或生了。龍與地下城1974年發布後,對早期的電子RPG遊戲影響很大,次年發布的PEDIT5和DND這兩個鼻祖級的電子RPG,玩家屬性中都有一項HITS,直譯過來就是打擊值,意思是你還能挨多少揍,這就是生命值最早的表述方式了。

我們後來熟悉的HP,其實就是HIT POINTS的縮寫。當然,有人說是health point也不能算錯,畢竟年代那麼久遠的事就別太較真了。用數字來表現生命值放在RPG裡還好,但是要放在動作遊戲裡就太不直觀了,所以很多動作遊戲都用遊戲次數,也就是命來表示這類遊戲有個特點,不管主角是武裝到牙齒的狠貨,還是看著就慫的弱雞,都是被敵人摸一下就死,動作還很誇張,很華麗。這實在是太不像話了,有時候給我們的體驗也不是很好,碰到個難點的地方就得拿命堆,一遍又一遍的試錯,要是一路涉險過關,最後卻栽一點小失誤上,那就只能重新來過吧。後來有一個神作改變了一切。1984年,南夢宮推出了一款叫做屠龍戰記的動作遊戲,可能國內接觸過的玩家不多,你別看畫面弱弱萌萌的,但他有兩個開創性的設定,一是二段跳,二就是血條。血條當然也有叫血槽的。它的英文原名Health bar,生命槽,之所以有這個俗稱,是因為我覺得血和生命有著天然聯想,而且我們平時都會喊我沒血,加血給我,你會去喊我沒生命了。我需要生命嗎?

八十年代末,我們接觸的血條多數用黃色轉紅來表示了,也就是皮膚和血的顏色,像屠龍戰記中的藍色血條相對見得較少,有個血條這麼個直觀的表現方式,後來者們都開始在細節上下功夫了。比如,1986年的惡魔城,1990年的忍者龍劍傳,赤影戰士都把雪條做成了一個個性小格子。這其實是數字和血條的一種混合,因為這些遊戲的內容還是比較簡單的。但設計成格子,能方便玩家計算。像策略遊戲火焰之紋章,在SFC的聖戰系譜和多拉基亞也都用了這種設計。不過,到了九十年代初的街機上,這樣就行不通了,走進新時代,街機上的動作遊戲更加複雜,受傷的方式五花八門,要想把血條拆成小塊需要拆的特別些,這誰看得清啊,密集恐懼症的要犯了。所以設計師一看,就不做小格子了,以當時的CAPCOM的幾大經典街機為例,吞食天地2,名將,恐龍快打都延用了。黃底無縫血條,這個時候又有新的細節冒出來了,玩過這幾作的人不難發現吞食天地2掉血的時候血量逐漸減少。這種設計可以強調生命消失的過程,給玩家一定的正反饋。

遊戲中被幹掉的角色會慢動作飛出,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缺點就是玩家對血量的確認比較慢。而像恐龍快打和懲罰者在掉血時,血條會立刻推到目標位置。這倆遊戲的節奏比吞食天地2快的多,玩家需要迅速確認自己和敵人的血量減少情況。不過這種方式有點突然,會加重玩家的緊張感,有沒有能同時結合兩種優勢的解決方案呢,有的,在格鬥遊戲領域中,玩家對血量的及時確認就顯得更加重要了。比較早的遊戲像街霸2啦,拳皇95啊,都是血條逐漸減少的表現方式。而到了1996年出現了一個新的方式,角色遭到瞬間重擊時血條不會立刻減少,而是先把將要扣去的那段生命條變色,之後再迅速退卻。這種設計很快的格鬥遊戲中流傳開來,成為現在主流的血條設計方案。比較明顯的例子可以看看拳皇中拉爾夫的宇宙幻影,魄力十足。再之後血條的設計得更加豐富了。除了主流的條狀,球狀以外,還有各種不規則的表現,一些RPG遊戲和卡牌遊戲都喜歡用數值圖形的方式,清晰明了。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普遍喜歡用數值來表現生命,從DOOM到CS什麼的都這麼幹。而加血這一行為本身也隨著遊戲的逐漸擬真而出現了一些儀式化的色彩,很多遊戲喜歡還原真實的加血過程,比如使用醫療包,消毒等等。還有一些加血動作要擺上半天pose,還成為了增加難度的手段。

到了近代生命值系統出現了一個重大的改變,那就是常見於FPS遊戲中的自動恢復系統,最早是在《光環》裡普及開的,後來好多射擊遊戲都用,常見做法是屏幕泛紅,越紅離死越近,避免攻擊就會恢復正常。也有一些遊戲,比如戰爭機器就愛玩個花頭,中槍了會出現幻視。你就看著屏幕中間出現了一個大齒輪,齒輪越來越清晰,然後你就死了。這個設計深入人心,也成為了戰爭機器的標誌。

後來,在魔獸世界裡,還有人做了個類似的血量顯示插件。這樣一來,玩家們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視野,不用分心看邊邊角角的生命值了。這裡不得不提一句使命召喚,這個系列,從很早就開始中槍後加重喘息,而且屏幕泛紅,找個掩體神奇康復的做法。科學不科學先放一邊,但是不要做得太好嘛,本身就離死不遠了,還糊我一秀番茄醬什麼都看不見,還能不能好玩遊戲了?不論遊戲產業怎麼發展,生命值這個古董設定,依舊會在大多數遊戲裡沿用。甭管你玩的是哪一款現在最火爆的遊戲,都需要給它一點關愛,否則就會...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再見!

相關焦點

  • 吃雞冷知識,血條上面部分為何分成4塊,了解之後對吃雞有幫助!
    吃雞冷知識,血條上面部分為何分成4塊,了解之後對吃雞有幫助!相信很多人在玩吃雞之前都會對它的遊戲界面的整體作業系統進行了解。其實很多操作節點,系統都有介紹,它具體的用途是什麼,但是為什麼人物的血條上面部分會分成4塊呢?
  • 遊戲中的血條是去掉還是保留,血條能否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
    遊戲的本質變化不是把血條取消,因為不管怎樣也不可能所有傷害都是一次就掛,遊戲中肯定有一個生命判定系統,而是把生命恢復的道具變味了生命值自動回復。生命值自動回復,使得遊戲真實性更強,還有紅外線設備,血條的有無不再那麼重要了。
  • 遊戲中「血量條」的演變史(二),血條的飛速進化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由於這個時代的遊戲複雜度上升,遊戲開始有了各式各樣的攻擊方式以及受擊方式,所以那背後的傷害運算就變得非常多樣,若要用血格代表,要嘛就是長到不行、要嘛就切得非常的細。長到不行會很擋視野;切得非常細玩家又根本看不清楚,就在這走投無路之下,設計師就乾脆把血格的概念拋棄掉了。
  • 遊戲中「血量條」的演變史(一),血條概念的雛形
    血量,又叫生命值,是大部分遊戲都會存在的數值。不論是RTS、FPS還是什麼其他鬼遊戲,都很常出現血量這一個概念。要追溯到最早,血量這個概念還是要回到桌遊時代,龍與地下城運用擲骰子來判定傷害值。這個,就是遊戲血量值的雛型了。遊戲正在慢慢起步,而這時,血量這個數值的概念也才剛開始。
  • 遊戲血條有存在的必要嗎?聊聊遊戲中的血量設計與其背後的意義
    在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之後,逐漸的越來越多的遊戲開始加入了生命值概念,並且其表現形式也越發的豐富,除了最經典的直接展示數值、亦或者如紅白機遊戲《雙截龍》一樣的血塊外,隨著遊戲的不斷發展,遊戲製作人也開始為血條加入了更多的意義,除了展示生命外,血條的UI也開始被優化,比如在任天堂「塞爾達」遊戲中直白的血條便被替換成了一顆顆「紅心」,《音速索尼克》中則以金幣代替血量
  • 《Temtem》去哪刷生命值努力值 生命值努力值速刷地點推薦
    導 讀 Temtem生命值努力值在那刷?temtem是一款寶可夢風格的寵物養成遊戲。
  • 守望先鋒黃色血條和藍色血條有什麼區別嗎
    守望先鋒中的英雄特別是重裝和支援英雄中會出現藍色、黃色的血條,有些英雄脫離戰鬥之後還會自動回血是為什麼,這些不同顏色的血條和純白色的血條有什麼差別嗎?本篇攻略就來和大家講講遊戲中血量、護甲、屏障等幾個不同血條的差異。
  • 遊戲中「血量條」的演變史(三),新時代的血條
    遊戲中「血量條」的演變史(二),血條的飛速進化),所以很多設計師就在血條的表現面上作了許多有趣的設計,所以血條在視覺上的花樣也就越來越多,什麼圓的像有些遊戲的界面會在你不受傷時就自動隱藏(如:孤島驚魂5)、有些則乾脆不顯示血條,用角色的狀態來表現血量低下(如:鬼屋魔影5)、另外有些則直接作在角色模型之上(如:著名的死亡空間系列),其實他的這麼做的概念很簡單,就是希望能給予玩家最好的視覺體驗。
  • 遊戲中人物「血條」的發展是怎樣的?它經歷了很多步驟
    幾乎在所有的網遊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人物狀態的描述總是逃不開血量與藍量,還有一些網遊將「藍條」改成了「怒氣值」,通過不停的積攢怒氣來釋放技能,但是「血條」是一定不會被改變的,很多人認為人物的血條是跟隨著遊戲就被設計出來的,但是遊戲中人物血條也是經過了很漫長的發展才到了今天這樣的地步
  • 紅色警戒2:血條格子有大學問,最後一格最難打,血量也最多
    玩過紅色警戒2的老玩家,想必肯定會在遊戲中發現一個小細節。不管是兵種、車輛,還是建築都有血條格子。防禦建築血條有7格,步兵單位血條有8格,車輛、船隻和飛行單位的血條有17格。但是,為什麼每個單位血條的最後一格卻非常難打?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泰拉瑞亞》:十年遊戲路程進化史
    經典探索合作遊戲《泰拉瑞亞》1.4版本「旅程的終點(Journey's End)」在上周正式上線,吸引了大批玩家進入,油管UP主Andrew Louis也乘機總結了遊戲走過的十年路程和進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第九大陸》遊戲怎麼沒血條顯示 沒血條顯示的原因介紹
    導 讀 第九大陸是一款非常優秀的動作網路遊戲,遊戲成功結合了動作遊戲的精髓,除了主打的動作玩法之外,他的其他玩法也非常的豐富有趣
  • 史詩級最強動作遊戲《怪物獵人》為什麼沒血條?
    其實怪物獵人這種不顯示怪物血條的做法叫做「黑箱思維」就是讓玩家們在遊玩的時候沒有辦法看到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需要依靠自己長期的經驗進行總結。因此,對於老獵人們就需要憑藉自己在遊戲中一次又一次的狩獵經驗去大概猜測怪物還剩多少血量,以及不同武器對於怪物造成的傷害有多少。
  • 《伊洛納elona》遊戲裡的一些技能和冷知識
    關於在《伊洛納》遊戲裡的一些技巧和冷知識可以在這裡了解噢,如果你有其他冷知識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分享! 伊洛納小技巧和冷知識 1、使用長翅膀的捲軸可以多次給武器降重量,又不影響屬性; 2.遊戲內一些特殊書籍,是可以教給相關NPC觸發隱藏劇情的 比如船長日記交給船長,好友的信教給羅緹
  • 巨大進化體烈焰蝙蝠之王,八百點生命值
    水星地牢:巖漿怪之王(進化體),烈焰蝙蝠之王(進化體)巖漿怪之王生存在水星地牢當中,外形就像是一個普通的方塊,但是有兩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生命值為六百,會使用火焰攻擊,還會召喚苦力怕,但是屬於一個比較好解決的boos,擊殺它後會掉落四階寶箱的鑰匙,可以開啟四階寶箱,裡面有四階火箭的圖紙。
  • 王者榮耀:「黃刀流」姜子牙,一技能就是血條消失術
    王者榮耀現在是萬物皆可黃刀的階段,黃刀白起一類就是版本之子,這裡介紹的是一技能上演血條消失術的「黃刀流」姜子牙,這真不是什麼娛樂局玩法,原本也以為姜子牙的靈魂不就是120秒一個的拯救世界的大招,直到遇見帶黃刀的姜子牙,才發現什麼叫「真香」。
  • HP簡史:你真懂你頭像上的那個血條麼?
    雖然我們都知道那個小小的血條是什麼意思,不過「HP」的真正含義,卻並不怎麼被人了解。在Jon Peterson所著的《遊戲世界史》中,作者回顧了模擬遊戲的發展史。在書中他詳細解釋了「HP」的出現對遊戲造成了多麼深遠的影響:「『HP』這個概念為遊戲帶來了不確定性和可變性,在『龍與地下城』中,雖然每次攻擊造成的傷害都有了固定數值,但是傷害骰的存在,讓玩家不得不考慮『雖然目前的人物耐久可以承受這樣多傷害,但是會不會被暴擊打死』這樣的問題。
  • 《億萬殭屍》怎麼顯示血條 顯示血條方法分享
    導 讀 在《億萬殭屍》中的顯示血條按鈕是「Alt」鍵,位置是在鍵盤空格鍵的兩邊,一般來說是按左邊的那個「
  • lol貓吹:一個Q打對面85%的血條,網友:你確定不是佐伊?
    最近有個「貓吹」玩家,說遇見正常局的一個悠米,一個Q打了對面ad85%的血條。貓咪的Q技能傷害是很高,並且消耗敵人也是十分的好用,但是正常局一個Q差點把對面秒了,過分了吧。大多數網友也是不相信的,還有「數據帝」對他進行反駁,稱就算雙方18級,悠米神裝1000法強,Q技能也只能打286+1000*0.6=885,即使再加上觸發盧登的傷害,而不過才1000左右,而adc滿級都有斤2000的生命值,再加上魔抗不可能打85%的血量的。
  • 只要加上MC的血條,萬物即可MC!小花生:我是隔壁收容所的人
    在我的世界這款遊戲之中,玩家們可以在很多遊戲之中,都能夠隨便看到一堆人人在哪裡探討我的世界,在很多遊戲當中,也能看到有關於MC的彩蛋,甚至是有的遊戲裡面,或多或少,有著些許MC的影子。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只要加上了MC的遊戲血條,不管是什麼遊戲,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合理,不信你跟著我看一看MC這款遊戲中,有很多玩家也都玩過或者了解過同一個東西,那就是SCP基金會S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