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最近,我們來到了河南省信陽市。一提起信陽,你最先聯想到什麼?很多人估計都會脫口而出:「信陽毛尖」。沒錯,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可謂馳名中外,甚至被譽為「綠茶之王」。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主要產地在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平橋區和羅山縣,由漢族茶農創製,民國初年,因信陽茶區的五大茶社產出品質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為「信陽毛尖」。
再加上「信陽毛尖」曾經再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貴州茅臺」同獲金質獎,聲名因而遠播海內外,如果你到河南信陽來旅遊,不品嘗品嘗「信陽毛尖」,那肯定就算是白來了。
今天,我們就來到了位於信陽市溮河區著名的「文新茶莊園」,感受「信陽毛尖」的深厚文化底蘊,參觀並體驗採茶和制茶的過程,而更重要的是,要好好品嘗一下上乘「信陽毛尖」的味道。
首先,採茶的姑娘們為我們演示了「信陽毛尖」的採摘過程,作為嬌貴的「綠茶之王」,「信陽毛尖」在採摘過程中的要求比較高,甚至連採摘當天的天氣都會影響茶葉的味道與口感。
接著,就是篩茶和炒茶的過程了,篩茶需要將採摘來的新鮮茶葉根據嚴格的品質標準進行分門別類,不同等級的茶葉的價值差別是非常大的,通常來說,芽葉越小的「信陽毛尖」就越好。
在熟練的炒茶師傅將茶葉炒制完成之後,茶葉就會被放到這種特質竹質簸箕上進行烘烤了,下面據說使用的是一種無煙炭,將茶葉中的水分烘烤完畢後,「信陽毛尖」基本上也就製作好了。
參觀完「信陽毛尖」的採茶、制茶過程,接下來就是我們期待已久的「重頭戲」:品茶。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品茶的儀式感也非常重要,在翩翩起舞的漢服女子與悠揚的古琴聲中,茶藝姑娘們開始進行「信陽毛尖」的茶藝表演。
只見整個茶藝表演的過程中,「信陽毛尖」與煮開後的山泉水之間發生了一系列奇妙的變化,姑娘的蔥蔥玉指仿佛在翻覆之間,賦予了茶葉全新的生命,令人不禁心馳神往。
然而,當衝泡好的「信陽毛尖」被端過來給我們的時候,大家卻忍不住暗暗驚嘆道,這「信陽毛尖」的茶湯怎麼會如此渾濁?裡面有好多浮遊物,看起來甚至有點「髒髒」的,這跟我們印象中的綠茶似乎不太一樣啊。
於是後來,我們就特地去詢問了信陽懂茶的朋友,他們就告訴我們說,這正是「信陽毛尖」最重要的特點,茶湯裡面漂浮著的白毛就是「信陽毛尖」最有營養價值的部分。如果茶湯裡沒有這些白毛,那肯定就不算是好茶了。
如果你想認清「信陽毛尖」的品質,記住這幾個基本的要領,那就是「葉小、味淡、湯濃」。「葉小」和「味淡」不用多加解釋,而「湯濃」指的就是茶湯裡漂浮著的白毛要多,這才算是高品質的「信陽毛尖」。
我們這次有許多人都是第一次品嘗「信陽毛尖」,真沒想到其中居然還有這麼多知識,也算是開了眼界了。而作為「綠茶之王」的「信陽毛尖」,果然名不虛傳,大家喝過之後都連連稱讚,簡直喝到停不下來。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河南信陽旅遊?在這裡,有沒有品嘗過舉世聞名的「信陽毛尖」?你知道「信陽毛尖」的茶湯會是渾濁的嗎?如果以後再有機會到信陽來玩的話,你還想不想喝「信陽毛尖」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劉小順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