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黃龍洞位於棲霞嶺後的山麓上,這個西湖經典的老景區黃龍洞按西湖新十景的叫法應該是「黃龍吐翠」。
關於黃龍的傳說不少:
一說,據傳有和尚名慧開在此建寺修行。一天,一聲驚雷山裂,有清泉自石中出,有傳說黃龍隨慧開而來,因名黃龍洞。
另一說,黃龍頭是根據一個悲壯的民間故事而塑的。傳說古代,離此不遠的紫雲洞裡,住著一老一小兩條黃龍。一天,老黃龍忽然作惡,噴火焚燒杭州城。小黃龍大義滅親,帶領眾人與老黃龍搏鬥,大火撲滅;然而小黃龍也在這場搏鬥中死去。人們流著眼淚把小黃龍安葬,淚水滲進小黃龍的心窩,又從它的嘴裡溢了出來,於是小黃龍的墳上就流出一股小瀑布。為了紀念小黃龍,就在瀑布流出的地方塑上黃龍頭,並把這個地方命名為「黃龍洞」。清末成為杭州著名的道教宮觀,至今保存完好。
據悉,1985年,黃龍洞以「黃龍吐翠」之名被評為新西湖十景之一。同年,闢黃龍洞為仿古園,服務人員均為古裝,園內演奏古樂和演出越劇,並設有遊人參與的遊藝設施,成為一處特色旅遊點。
1995年,為適應旅遊形勢的發展,充實文化內容,改為以「緣」文化主題公園。由此形成了投緣、問緣、禧園、圓緣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旅遊項目。
這塊四米高的巨型石塊,上書「緣」字,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緣」,使人未見其景,先聞其「緣」,體驗緣文化的博大精深。「人生相逢盡在緣」
山門
進山門左側,劉海戲蟾為傳統吉祥造型,是傳統為文化中的「福神」。得道成仙的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表示財源廣進,大富大貴之意。
投緣池中六童子分別代表六種緣分,即財緣,情緣,姻緣,文緣,仕緣,子緣。所抬古銅幣中央方孔為「投緣孔」。遊客各據心意選擇方位,口中默念,投幣擊之,中者有緣,三有一中者大吉。
跨進山門,沿著園路緩緩上升,道旁松篁交翠,迎麵粉牆阻路。透過那九個雕著龍形的花窗向空窺視,可見粉牆內翠竹蕭疏,亭臺隱約,愈益引起人們尋幽探勝的興趣。
月老祠,可求姻緣
轉過粉牆,步入二門,眼前豁然開朗,只見曲檻畫廊環繞之中,涵藏著一泓碧玉似的清池。池畔假山重疊,山石蔓掛,在斑駁的苔蘚裡露出一個頭角崢嶸、威武蒼勁的黃龍頭,龍嘴中一股清泉如珠簾倒掛傾瀉而下,鏗鏗鏘鏘,聲如鳴琴。瀑布兩旁的山石上,分別鐫刻著"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八個擘窠行草,點出了景點。
注意看:這清潔小船也有造型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這棵樹的造型很特別
這是一顆碩大的桂花樹,很有名
一組小庭院內,植有各種竹類植物,其中以方竹最為著稱,是一種名貴的觀賞竹。這種竹子十分罕見,竹杆呈四方型,蒼生鈍刺,自然天成。
這個塑像粗看為兩個坐著的孩童,其實是四個孩童,兩坐兩臥,你為我用我為你用,不分彼此。象徵龍的子孫繁衍不息,生生不滅。
黃龍民樂表演廳
園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名為「禧園」。庭院的兩旁是各個別具特色的工藝店鋪及茶樓。正中有一個大戲臺,每天定時上演江南地方名戲——越劇。越劇曲調悠揚流暢,唱腔婉轉動聽,上演了《唐伯虎點秋香》、《梁山伯與祝英臺》、《血手印》等幾十齣傳統劇目,被廣大群眾喜愛。
黃龍洞已成為現代人尋古探幽的好去處。既有幽奇洞壑,精巧亭臺;又有茂林修竹,怪石清泉,整座園林覆蓋於森森濃萌之中,顯示出一派「藏龍臥虎」的神幽。而這寫著大大緣字的紅燈籠也必定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出黃龍洞,左側有條山間小徑,
長逾千米
左右二山夾峙,路旁有翠竹千竿,
景色極為清幽。
過白沙泉、紫雲洞等即可抵達嶽王廟
白沙泉
在此轉彎上山也可到保叔山
紫雲洞
半山小涼亭
棲霞嶺
下山後,左邊是嶽王廟,
馬路對面是曲院風荷
那裡,又是另一番風景!
且等下回分解哦
2020年10月12日 發自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