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黃龍洞位於棲霞嶺後的山麓上,從嶽廟邊上一條山徑上去,左右二山夾峙,路旁有翠竹千竿,景色極為清幽,過劍門關,紫來洞、白沙泉,全程行約l公裡即到黃龍洞。
杭州黃龍洞 黃龍洞又名無門洞、飛龍洞。據傳有和尚名慧開在此建寺修行。
一天,一聲驚雷山裂,有清泉自石中出,有傳說黃龍隨慧開而來,因名黃龍洞。
近幾年來,黃龍洞接待人員全部古裝打扮,池邊亭簷上斜掛著"太白遺風"的酒旗,遊人可入內小酌,憑欄觀看前面亭子裡的戲文。
也可在黃龍古洞前聆聽國樂古曲,音響經古洞反射十分宏亮,曲畢大有餘音繞梁的感覺。
黃龍洞已成為現代人尋古探幽的好去處。
這裡既有幽奇洞壑,精巧亭臺;又有茂林修竹,怪石清泉,整座園林覆蓋於森森的濃萌之中,顯示出一派"藏龍臥虎"的神幽。
黃龍洞很有創意,進門松篁交翠,山徑幽深。主景有池有山,水石交融。山雖由人作,卻宛若天開。山崖上飾一龍頭,泉水由龍嘴瀉入池中,池中立石,上鐫「有龍則靈」,池邊巖石刻有「水不在深」,是一座疊理的水假山。
池邊有亭有廊,可滿足遊人「常倚曲欄貪看水」。鶴止亭、香雪亭依山傍水,錯落有致。池對面有庭院,植各種竹類植物,其中以方竹著稱。
方竹是名貴的觀賞竹。池右假山有人工造就山洞,即「黃龍古洞」,洞內有石刻黃龍祖師像,即慧開和尚。沿山徑而上有雲洞,洞壑寬敞,常有霧氣瀰漫,故稱「臥雲洞」。
黃龍頭是根據一個悲壯的民間故事而塑的。
傳說古代離此不遠的紫雲洞裡,住著一老一小兩條黃龍。一天,老黃龍忽然作惡,噴火焚燒杭州城。
小黃龍大義滅親,帶領眾人把西湖水灌進紫雲洞,淹死老黃龍,撲滅大火;而小黃龍也在這場搏鬥中死去。
人們流著眼淚把小黃龍安葬,淚水滲進小黃龍的心窩,又從它的嘴裡溢了出來,於是小黃龍的墳上就流出一股小瀑布。為了紀念小黃龍,就在瀑布流出的地方塑上黃龍頭,並把這個地方命名為「黃龍洞」。
清末成為杭州著名的道教宮觀,至今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