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凌晨約0時16分前後,一顆隕石可能墜落在東北吉林省松原市附近,遼寧瀋陽、吉林長春、吉林松原、黑龍江哈爾濱等黑龍江和吉林多地網友均目擊到這顆隕石墜落時產生的火光。
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下隕石吧!
隕石也稱「隕星」,是地球以外脫離原有運行軌道的宇宙流星或塵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盡的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
因為隕石是外太空的來物,隕石確定真假是需要儀器鑑定的,肉眼只有輔助的作用。大多數隕石來自於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隕石大體可分為石質隕石、鐵質隕石,石鐵混合隕石。
隕石的平均密度在3~3.5之間,主要成分是矽酸鹽。隕鐵密度為 7.5~8.0,主要由鐵、鎳組成。隕鐵石成分介於兩者之間,密度在5.5~6.0間。隕星的形狀各異,最大的隕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號隕石,最大的隕鐵是納米比亞的戈巴隕鐵,重約60噸。中國隕鐵石之冠是新疆青河縣發現的「銀駱駝」,約重28噸。
全世界已收集到4萬多塊隕石樣品,有各種樣式的。它們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石隕石,鐵隕石和石鐵隕石。
科學家們說,我們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萬噸這樣的「禮物」。它們大多數在距地面10到40裡的高空就已燃盡,即便落在地上也難找到。對於它的研究範圍有著相當廣闊的領域,比如高能物理,天體演變,地球化學,生命的起源。
本月暖爸實驗室的恐龍考古活動也和隕石墜落地球有著很大的關係。
眾所周知恐龍的滅絕一直是全世界科學家在探索的一個問題,而1980年有兩位科學家在研究深海沉積物和沉積速率的時候,發現了沉積物中有一層金屬銥的高度十分富集,而造成這種富集程度的金屬銥的總量就相當於一顆直徑十公裡的小行星。
所以最後科學家們推測出的結論:大小如同喜馬拉雅山的小行星,在六千五百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撞擊到地球上,尤卡坦半島附近,才導致的恐龍的滅絕。
為了讓小朋友們能更多的了解恐龍知識,我們特意開展了這次恐龍考古活動,如果你也想更深入的了解恐龍,那麼一起來暖爸實驗室邊動手邊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