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超3000斤 袁隆平又破紀錄了!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又破紀錄了!

  每經編輯程鵬  

  畝產超3000斤!

  這是袁隆平團隊,依次破700、800、1000、1149公斤,等世界紀錄後,再次創造出的新紀錄。

  據央視新聞消息,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

  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共計1530.76公斤(等於3061.52斤)超越畝產3000斤的目標

  3061.52斤!

  這就是「不要太緊張」的底氣

  昨天,測產「大考」在即,袁老的一段視頻衝上熱搜,問及對測產有無信心,袁老表示他有九成五的把握「如果不倒伏,那就上得了。」他還表示:「在嚴峻的事實面前,要放輕鬆一些,不要太緊張了。」

  

  今天, 「大考」結果公布,穩穩創造出新的世界紀錄,網友讚嘆:「這就是說出『不要太緊張』的底氣,致敬袁老及其團隊!

  「中國的飯碗要端在自己手上,這核心技術,花多少錢也買不來。」

  中國碗端中國糧,致敬袁老團隊!

  「90後」袁隆平爺爺笑的像個孩子

  表示將持續為我國糧食安全發展做貢獻

  袁隆平團隊雙季稻畝產破1500公斤!再聽到這個消息,袁隆平爺爺得知破紀錄激動地反覆確認,隨後袁隆平爺爺大笑著說道:「非常激動,哈哈哈哈哈……」還連連用英語表達激動的心情「More than excited!」

  作為第三代雜交水稻高產攻關的帶頭人,袁隆平院士在近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今年他有兩個目標,第一個,就是(雙季稻畝產)3000斤工程,他希望在衡南能夠實現。第二個是「三一工程」,就是三分田要養活一個人的工程。就是三分田要產360公斤糧食,一天一公斤,一畝是1200公斤,估計「三一工程」沒有問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袁隆平院士在談到這次測試成功的意義的時候,他說,「我們的第三代雜交稻又是新的突破,平均畝產比現有的高產雜交稻要增產1020%,就是增產100公斤以上。我們全國有2億5000萬畝的雜交稻,(如果)每畝增產100公斤,那就不得了了,可以增產幾百個億(公斤),增產半個湖南省的糧食產量。 」

  作為「90後」的袁隆平院士,依舊把國家的糧食安全作為己任。他認為超級稻、第三代雜交稻,還有耐鹽鹼的海水稻,這三個舉措能夠保障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他表示會一個一個臺階一個一個突破,把我國糧食安全發展起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袁隆平院士還談到了第三代雜交稻的優勢以及今年海水稻的收成。第三代雜交稻的優勢主要是穗子大,它每棵的大穗子有八九百粒,平均有四百粒左右,這是之前從來沒有見過的大穗子。海水稻今年的效果也不錯,全國推廣,種植面積有10萬畝左右,現在一個好消息是江蘇南通海水稻過去種不得水稻,種水稻三四百斤,而海水稻畝產802.9公斤算是轟動了。

  值得一提的是,袁老對於餐桌上的浪費現象提出了他的看法:「糧食一個要增產,一個要節約,增產不節約也是空的。又要節約,又要增產,雙管齊下,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就有保證。 」

我國的糧食生產是什麼水平?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14億人口要吃飯是我國的最大國情,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國的糧食生產是什麼水平?

  1.3萬億斤!特殊之年豐收已成定局

  今年,雖然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澇、東北颱風、草地貪夜蛾等影響,但特殊之年,我國糧食生產仍交出了沉甸甸的成績單。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今年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分別比去年增產24.2億斤和20.6億斤;目前秋糧收割即將結束,豐收已成定局。糧食產量,有望連續六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59.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升

  糧食穩產豐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國家糧食安全根基進一步夯實。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

  自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已經取得歷史性的「十六連豐」,總產量增加了54%。

  2019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70公斤,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也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安全線。中國用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世界人口,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

  18億畝!耕地保護嚴守紅線

  土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我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加快末級渠系建設,穩步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預計到2020年底,全國將建成8億畝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高標準農田。

  40%!中國大米佔世界大米總產量比例

  保飯碗、保口糧,首先要保大米。我國水稻種植地域廣闊,從海南島到黑龍江,跨越數千公裡,形成了東北、長江中下遊、東南沿海三大優勢產區。多樣的光溫氣候條件,造就了豐富的稻作類型,早中晚稻分明,秈粳糯稻齊全。

  目前,我國常年種植水稻面積佔全世界水稻面積的20%,產量多年保持在2億噸以上,佔全世界大米總產量的近40%。

  802.9公斤!我國鹽鹼地水稻高產新紀錄

  糧食穩產增產,「海水稻」大有可為。「海水稻」是指能夠在一定濃度鹽鹼地中生長的水稻品種。目前,我國在新疆、青海、內蒙古、寧夏、山東、黑龍江、浙江、江蘇等地的「海水稻」試種面積超過10萬畝,根據三年測產的結果顯示,每年「海水稻」畝產都穩定在500公斤以上,今年10月14日,江蘇南通如東縣栟茶鎮方凌墾區試種的耐鹽水稻,經過測產畝產達到802.9公斤,創下了我國鹽鹼地水稻高產新紀錄。

  我國鹽鹼地總面積約15億畝,其中有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的潛力,若耐鹽鹼水稻大面積種植,對於我國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4000多個!糧食產後服務中心節糧減損

  糧食的損失浪費發生在多個環節。節糧減損是一個系統工程,目前全國人大將《糧食安全保障法》列為一類立法項目,建立健全推進防止食物浪費、倡導食物節約的法律制度機制。商務部正推動建立提倡餐飲節約、制止餐飲浪費的長效機制,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積極為糧農提供清理、乾燥、收儲、加工、銷售等服務,深入推動糧食產後節約減損。

  到今年年底,4000多個糧食產後服務中心全部建成後,將實現全國產糧大縣全覆蓋,所覆蓋區域內的糧食損耗浪費和黴變損失平均降低4個百分點。

  95%!穀物自產自給糧食安全有保障

  2019年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我國已實現穀物基本自給,穀物自給率超過95%,我國口糧,即稻穀和小麥的產量均大於消費量,進口量僅佔國內消費量的2%左右,完全能夠自給,進出口主要是品種調劑,口糧供應並不依賴國際市場,目前稻穀、小麥庫存都能夠滿足1年以上需求,我國的糧食安全有保障。

  手中有糧,心裡不慌,也就是說,我們牢牢端在手上的這個飯碗裡頭,端的仍然是中國糧。

  編輯|程鵬杜波杜恆峰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北京日報、公開信息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雙季稻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連說more than excited!
    雙季稻畝產突破3000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曾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此次晚稻測產結果出爐,意味著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達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原有紀錄。此前,袁隆平團隊曾屢破超級稻單產700、800、1000、1149公斤的世界紀錄。
  • 衡南基地破紀錄!袁隆平團隊雙季稻畝產超1500公斤
    第三代雜交水稻晚稻畝產911.7公斤普通生態區雙季稻畝產超1500公斤,實現重大突破「對於水稻來說,今年的天氣非常不好,在這種天氣下能達到畝產八九百公斤,那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袁隆平說,要是天氣好、太陽足的年份,「晚稻1000公斤沒一點問題。」12點26分,第三代雜交水稻衡南示範區現場,專家組宣布測產結果:第1丘田測產幹谷899.公斤;第2丘田測產幹谷925.8公斤,第3丘田測產幹谷908.7公斤,三丘田平均畝產數為911.7公斤。
  • 畝產1噸,已實現!袁隆平「超級稻」連續4年畝產超2200斤,創新高
    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又創新高了,並且是畝產超過1噸。據新華社的報導,今年9月14日,專家組在位於雲南省草壩鎮的「超級稻」種植示範基地裡對第二代「超優千號」進行測產。結果顯示:在抽選的三塊地裡,測量得出超級稻的畝產高達2270斤,並且是連續4年畝產超過2200斤。
  •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還記得袁隆平90歲生日時許下的生日願望嗎——「(第三代雜交水稻兩季)畝產3000斤,要早日實現」。11月2日中午,正在測產的湖南衡陽市衡南縣水稻基地,傳出好消息: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遠超此前881公斤的預測值。此前7月,該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 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荒漠變糧倉!
    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荒漠變糧倉!時間:2020-10-13 21: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荒漠變糧倉! 經過袁隆平院士科研團隊連續三年的試驗種植,這兩天,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西緣的300畝海水稻完成收割,再獲豐收。
  • 雙季雜交稻畝產破紀錄後連說「要得、excited」
    還記得今年9月7日 袁隆平90歲陽曆生日之時 他許下的生日願望嗎? 「(第三代雜交水稻兩季) 畝產3000斤,要早日實現!」
  • 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實現「超高產」
    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實現「超高產」時間:2020-10-14 00:06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了不起!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實現超高產 經過袁隆平院士科研團隊連續三年的試驗種植,這兩天,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西緣的300畝海水稻完成收割,再獲豐收。
  • 再破紀錄!袁隆平爺爺高興得飆英語:More than excited!
    雜交水稻 hybrid rice 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今天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7月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至此,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 據悉,這是袁隆平團隊在履破超級稻單產700、800、1000、1149公斤等世界紀錄後再次創造的新紀錄。
  • 「90後」袁隆平的生日願望:畝產3000斤!網友:願你長命百歲,護我...
    8月27日,湖南省農科院工作人員向90歲的袁隆平院士送上生日的祝福。圖/受訪者提供8月27日,農曆七月初九,是袁隆平90歲的生日。正式成為「90後」的他,也收穫了全國人民滿滿的祝福。當天,湖南省農科院一行人前往探望袁老,他十分精神,聊得最多的還是水稻。
  • 袁隆平新高度!第三代雜交水稻成功衝關
    2019年6月3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掛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親筆籤名的「告示」,他給團隊定下了「三大新目標」:超高產衝刺、耐鹽鹼水稻及第三代雜交水稻。一年多過去,袁隆平的三大目標任務都有了新「產出」。
  • 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 袁隆平:more than excited
    11月2日,在湖南省衡南縣,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已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至此,袁隆平團隊雙季稻畝產破1500公斤!聽到這個消息,袁隆平說:「非常激動,more excited!
  • 中國十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超千斤
    專家測產結果顯示:青島基地編號yc-2003的耐鹽鹼水稻畝產為542.5公斤,超優千號畝產為739.7公斤;濰坊基地編號yc-2003的耐鹽鹼水稻畝產為625.3公斤;溫州瑞安基地編號yc-2002的耐鹽鹼水稻畝產為320.78公斤。袁隆平(中)通過實時視頻連線聽取濰坊市寒亭區海水稻三產融合示範基地海水稻測產結果。
  • 塔克拉瑪幹沙漠裡種出水稻 袁隆平團隊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中國人種出高產水稻早就不是問題了,現在點了耕種天賦的中國研究團隊要在沙漠裡種水稻了——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中的一個小村莊已經收穫了海水稻,畝產超過千斤。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也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方。這裡土壤鹽鹼化嚴重,被視為「農業的荒漠」。
  • 沈曉明在三亞看望袁隆平院士
    沈曉明在三亞看望袁隆平院士海南日報三亞12月23日電(記者 況昌勳 特約記者 王江順)12月22日,省委書記沈曉明到三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基地看望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代表省委、省政府對袁隆平院士長期以來給予海南科技創新特別是種子創新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並送上鮮花,祝福袁隆平院士身體健康
  • 袁隆平畝產1000公斤攻關試驗田「Y兩優6號」收割測產
    袁隆平畝產1000公斤攻關試驗田「Y兩優6號」收割測產 來源:紅網 作者:廖潔 編輯:劉飛越 2013-09-24 19:45:48
  • 中國超級稻畝產超1000公斤 可多養活7000萬人
    新華社圖  閱讀提示|農業部委派的專家組10日對湖南省漵浦縣橫板橋鄉紅星村的超級雜交稻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通過隨機抽樣測得平均畝產1026.70公斤,這標誌著袁隆平領銜的我國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畝產千公斤攻關取得成功,也標誌著我國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再上新臺階,科技之手讓我們的飯碗端得更牢。
  • 全球糧食危機,中國十七連豐,老百姓飯碗穩,還好有袁隆平們!
    但與此同時,今年中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21世紀誰將養活中國?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萊斯特·布朗提出的疑問。
  • ...超1500公斤;日本對部分國家和地區下調危險等級,放寬出入境限制
    3丨袁隆平團隊雙季稻晚稻畝產911.7公斤並破紀錄每經AI快訊,11月2日,今天,袁隆平團隊迎雙季稻畝產3000斤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此前,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在7月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此前,袁隆平及其團隊研究的雜交水稻已屢破水稻單產紀錄。
  • 畝產3000斤,今年行情大漲,如今市場缺口很大,農民:誰種誰傻
    畝產3000斤,一到年底就熱銷,如今7元1斤,很多消費者看到繞著走。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農友還告訴我,紅毛丹的畝產量一般只有3000斤左右,在水果中產量並不算高,目前紅毛丹的名氣並不大,盲目種植前景難以預告。
  • 袁隆平的兩個夢:禾下乘涼,水稻種遍全球
    1953年,畢業後的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任教。一盞孤燈照終生,是對這個偏僻地方最好的描述。但艱苦的環境並沒有打擊袁隆平從事農業研究的熱情,他在與農民交談的過程中,發現農民要跑到很遠的山上去換水稻種子。農民告訴他,施肥不如勤換種。這句話對他有很大的啟發。農業生產要靠優良的種子。他把目光投向了雜交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