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中美,日本在量子技術研發領域奮起直追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日媒稱,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11月14日宣布,該公司將加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史丹福大學等機構聯合推進的應用光通信技術的新型量子計算機開發活動。在量子技術開發領域,日本在基礎研究方面走在國際前列,但在商用化方面落後。日本企業謀求建立全球研發機制,追趕美國谷歌、IBM和中國企業。

《日本經濟新聞》11月15日報導稱,一起參與研究的有擅長雷射技術的加州理工學院等6所美國和澳大利亞大學、NASA以及加拿大量子計算機相關企業1QBit。準備研發的新量子計算機以NTT成功開發的「量子神經網絡」型計算機為基礎,目標是10年後實用化。

具體而言,研究將利用特殊的光發射器傳輸光粒子,將粒子視為處於量子狀態,瞬時讀取龐大數據,提高計算速度。

此前,谷歌研發的計算機等量子計算設備必須在溫度接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溫環境中運行,但這次開發的計算機可以在常溫下穩定運行,有望將電力消耗降至此前的幾十分之一。

報導指出,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AI)被定位為催生革新的兩個車輪。密碼解讀技術等也有望應用於安全保障領域。

報導稱,日本在基礎研究方面走在前列,NTT在上世紀60年代啟動光技術相關研究,包括基礎研究,經過近20年的研究,終於取得了成果。日本電氣公司(NEC)約20年前成功完成了谷歌算法原理的實證,但在商用化方面落後。

不過,在通用性方面具有優勢的谷歌算法的實用化花了20年時間,量子計算機要出場也將花費時間。

報導介紹,富士通和日立製作所實現了「退火算法」計算機的商用化,「退火算法」運行原理與量子計算機類似。富士通和東麗將其用於研發藥物。NEC也在開發同類計算機,目標是商用化。

NTT一直以來與NEC、富士通和衝電氣集團等昔日跟日本電信電話公社(NTT的前身)關係親密的公司聯合推進開發工作。現在,NTT將強化海外業務列為成長戰略的優先事項,4月在美國矽谷設立海外首個基礎研究基地「NTT Research」,其計劃是推進量子計算和密碼理論等基礎研究,今後5年將累計投入250億日元(約合16億元人民幣)。

報導稱,加拿大D波系統公司向NASA提供計算機,提升了自身在全球的聲譽。為了提升在量子計算機開發領域的全球存在感,NTT將改變一直以來以國內為中心的研發模式,向全球化轉變,加入美中的主導權之爭。

來源:參考消息

相關焦點

  • 美國計劃2億美元投資量子信息技術 瞄準「墨子號」
    美國川普政府正在申請一項投資2.37億美元用於支持量子信息研究的預算,如果獲得國會批准,將為推動量子網際網路發展提供重要資金基礎。目前中國和美國在面向未來的下一代量子信息技術領域展開激烈競爭。在業界看來,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更像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構建廣泛覆蓋的量子網絡根據最新國會審議的預算,川普政府將2021年科研經費整體削減了近10%,但出人意料地將量子信息科學的開支增加約20%至2.37億美元。其中,能源部要求2500萬美元來加速量子網際網路的發展。
  • 專家:世界正形成未來技術領域中美兩極競爭格局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10日消息 俄羅斯量子中心總經理、俄國家原子能集團量子技術項目辦公室主任魯斯蘭尤努索夫認為,如今在量子技術和人工智慧領域這些最有前途的兩種未來技術方面,中美之間的兩極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 最新榜單公布,日本超越中美兩強!
    眾所周知,近幾年來在超級計算機領域一直都是中美兩強輪流霸榜的情況。然而在今年剛剛公布的最新榜單當中,日本異軍突起,拿下了第一名的寶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所以,中美等國一直在此領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此彰顯本國的實力並為國家利益服務。1.超算領域各國激烈競爭,中國一鳴驚人之後長期霸榜大概在10年以前,這個全球超算TOP500榜單就一直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所壟斷。
  • 九州量子攜手光谷量子,助力量子保密通信核心部件國產化
    >日前,武漢光谷量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光谷量子」)委託九州量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九州量子」)測試其自主研發生產的量子保密通信核心器件——InGaAs/InP單光子雪崩二極體(gmAPD),目前首批產品測試已順利完成。
  • 晶片之後中美量子爭霸戰打響,中國團隊聲量大,美國成果都在幕後
    「大家都很激動,覺得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後來有人回憶說,當時就有人表態,要回國開展這一方向的研究。 1984年,回國後的郭光燦向中科大爭取到2000多元經費,在安徽滁州召開了全國第一屆量子光學學術會議。這成為中國量子光學的發端。許多年後,郭光燦將成為這一領域的泰鬥,並將另一位大將潘建偉引回國內。
  • 日本政府再次瞄準尖端通信領域 將投入500億日元研發6G技術
    人民網東京12月24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今年春季,日本國內正式將「5G」通信標準商業化。為了推動對「6G」技術的研究開發,日本政府日前確定,將會把大約500億日元列入到2020年度的第3次補充預算案中。 據悉,日本廠商在通信基站等5G基礎設施領域的市場佔有率一直較低。
  • 新華社起底「量子」騙局:量子技術與日用產品根本扯不上關係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我國量子技術的不斷突破,藉此造假的騙局也不斷刷新。一家號稱做量子科技的公司在公眾號中這樣介紹:當安裝量子水處理器後,超精微振動波被持續恆量地釋放出來,通過筒壁傳入水中。大的水分子團被分解為小的單個水分子增強了水分子的活性及溶解性,從而讓人體更好地吸收。公司還申請了多項實用新型專利來為產品「背書」,實際都是普通技術被貼上了「量子」標籤。
  • 日本電子信息領域技術戰略地圖(一)半導體技術子領域
    自1980年建立以來,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在日本技術發展領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作為日本最大的公共研發管理組織,它是聯繫官、產、學、研的重要樞紐(如下圖)。
  •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出爐 授予量子精密測量領域
    繼前兩屆分別授予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領域之後,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授予了量子精密測量領域。  據悉,為了推動量子信息科技的科學研究特別是第二次量子革命的發展,中國民間企業家們慷慨捐資一億元,成立了「墨子量子科技基金會」。
  • 百度量子科普課堂:AI與量子融合發展,正碰撞出新火花
    段潤堯發表主題演講《量子計算的巨星之道》,從量子的整體發展歷程,講到百度量子的發展現狀、最新技術和應用成果,並表示當下是播種「量子樹」的最好時機;隨後的圓桌Panel中,三位大咖從多角度、多維度為觀眾深度解讀量子科技對國家發展的戰略意義,進一步向大眾全方位科普量子技術,同時也展現出百度在量子領域探索創新的付出和決心。
  • 2020年量子技術有哪些進展?
    原標題:2020年量子技術有哪些進展?   疫情暫停了生產,卻並未暫停科技前進的步伐。2020年可謂是量子科學發展的重要時刻,在多方面發生了技術突破。
  • 日本物聯網技術在防災救災領域的應用
    日本物聯網技術正在不斷運用於防災救災領域。對於一個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這一技術的運用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雅虎日本正是通過靈活運用大數據分析,研發了一項在災害發生後能夠快速掌握到較為隱蔽避難所位置的技術。
  • 九章問世,我國在量子計算領域實現對美國的反超
    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量子計算機不會替代經典計算機,而是成為經典計算機的補充。因而在發展量子計算的同時,各國仍然在努力加快 E 級超算的研發和加大對超算應用的探索,來奪取「算力」的制高點。 近期國家持續加大對量子信息領域的關注。
  • 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天地對接 都用到了哪些技術
    ,「墨子號」量子衛星與地面站通信試驗照片公布,紅光與綠光的對接顯得格外科幻。據專家透露,「這其實是使用高功率雷射來實現跟蹤瞄準——下行光用來校正接收望遠鏡的角度,上行光用來校正雷射器的角度。上下行光譜原則上有差異即可,目前選擇紅光和綠光只是工程實現方便」。那麼,在自由空間量子通信中使用的跟瞄技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其中又有哪些奧秘呢?
  • 專家齊聚共話量子科技 量子技術產業發展與協同創新座談會在京舉辦
    「量子技術產業發展與協同創新座談會」。北航全偉教授、北理工趙清教授從精度提升、關鍵技術突破、實際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等方面介紹了量子測量相關技術的進展及應用落地情況。清華龍桂魯教授、上海交大曾貴華教授、北郵秦素娟教授分享了量子通信的研發現狀、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後量子密碼技術等內容。科大國盾、國儀量子、國耀量子、國科量子、華為、騰訊、中國移動等企業代表分享了各自在量子技術領域的工作進展、產業化實踐情況以及對未來構建產業生態的建議。
  • 德國發力量子計算幫歐盟爭奪數字主權
    德國政府將為此投入6.5億歐元,推動量子技術從最初的研究走向市場應用。這將是歐洲首臺量子計算機,計劃於2021年投入使用。它將使歐洲的研究人員在不違反歐盟相關數據法規的前提下,應用最新的量子計算技術。量子計算機可以解決以今天的計算能力需要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才能解決的問題,該技術不僅可用於化工、製藥等領域,還具有重大地緣戰略意義。
  • 攻堅下一代計算技術:17家典型的量子計算創業公司
    總體來看,量子計算創業投資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從所處的應用領域來看,量子計算目前主要應用於複雜的大規模數據處理與計算難題,以及基於量子加密的網絡安全服務。例如:環境監測領域的氣象預報,醫學領域的基因測序、化合物設計與藥物研發,金融領域的投資大數據分析、預測與風險建模,網絡安全與即時通訊領域的量子加密,特別激動人心的還有量子計算為人工智慧提供的強大計算能力等。
  • 量子雷達探測技術突破發展 標準化建設日逐完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90786.htm  量子技術是當前世界上最具顛覆性的前沿技術之一,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高新技術競爭的重要領域。縱觀國際上,歐盟已經啟動了一項為期10年的量子研究計劃。加拿大國防部投資270萬美元用於研究量子雷達技術。
  • 量子通信爭霸戰,晶片之後的新戰事
    中美量子爭霸戰在光鮮亮麗的成果背後,中國量子通信產業仍有「窘迫」之處。中國稍有鬆懈,其他國家便會抓住一切機會趕超。在中國,國盾量子和問天量子已經是最具技術能力的兩家設備公司。截至2018年底,中國建成的7000多公裡量子通信網絡裡,有超過6000公裡使用了國盾量子產品,超過700公裡使用了問天量子產品。
  • 三星再次突破量子點技術,攜Blue QLED技術歸來,最高88900尼特
    眾所周知,三星在量子點技術領域是數一數二的,去年11月,三星率先推出紅色QLED技術,並憑此技術成為業界屏幕技術的領先者。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繼紅色QLED技術後,三星再次官宣:現已開發出行業領先的Blue QLED技術。